周|末|藝|術|館
WEEKEND MUSEUM
在這樣的時刻,遇見東山魁夷。
陰翳時刻,天收斂了光芒。拉開窗簾,打開橘色的檯燈,翻開薄薄的小冊子,便偶遇一隅雲煙:羅馬郊外的埃皮亞道路。廢墟、雲杉和傘松。保羅望見基督幻影的道路。夏雲。遠雷。(陳德文譯,ローマ郊外のアッピア街道。廃墟と糸杉と傘松。パウロがキリストのまぼろしを見た道。夏の雲。遠い雷)。
傍美而生,和靜清寂。
東山魁夷出生於日本橫濱,是日本畫壇的國寶級人物,同時也是一位散文大師。
東山魁夷,1908年7月生於橫濱。原名新吉,畫號魁夷。1926年,東山魁夷進入時東京美術學校(今東京藝術大學)日本畫專業接受美術教育。1929年,尚未畢業的東山魁夷就憑藉作品《山國之秋》入選了第十屆「帝展」(帝國美術展覽會,現日本美術展覽會)1931年畢業於東京美術學校。1934年留學德國,在柏林大學哲學系攻讀美術史。
這段時期的留學經歷,使得東山魁夷深受西方古典哲學和古典美術的滋養,並為日後創作埋下了深刻哲理底蘊。他大膽運用西洋畫的表現手法改進日本畫,以寫實的眼光捕捉日本情調之美。其早年繪畫作品《冬日三樂章》、《光昏》分別獲得1939年第一回日本畫院展一等獎和1956年日本藝術院獎。1969年獲文化勳章和每日藝術大獎。其代表作有1968年創作的《京洛一四季組畫》,及1975-1981年創作的《唐招提寺障壁畫》等。他還長於散文寫作,著有《東山魁夷文集》11卷。
他的散文集在日本很受歡迎,其散文在日本與川端康成並稱「雙璧」。![]()
☉ 東山魁夷 《山國之秋》 19291945年,東山魁夷應召入伍,隨後父親去世。戰爭結束後,母親和弟弟也在兩年內先後因病去世。只剩下東山魁夷和妻子。
這場戰火中的自然之美,也極大觸動了東山魁夷日後的創作。一次行軍至熊本城時,他登上天守閣樓的遺蹟,遠眺雄偉的阿蘇火山和山腳下碧綠的森林。原本再平凡不過的風景卻給心靈滿目瘡痍的東山魁夷巨大的感動:
![]()
☉ 東山魁夷與妻子惠理子在時刻感覺死亡迫在眉睫的狀態中,
他在平凡的大自然中發現了生命的光輝,得以知曉平凡生活蘊含的愛的深沉。1947年,39歲的東山魁夷以《殘照》一作在第三屆「日展」(日本美術展覽會)上大放異彩,正式建立了畫壇地位。
東山魁夷逐漸成為日本二戰後最負盛名的風景畫畫家。![]()
☉ 東山魁夷 《殘照》 1947
☉ 東山魁夷 《北山初雪》 1968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曾評價他:「作為一位日本畫家,一位風景畫家,他自覺服從命運的安排,闡明了自己對日本的美的認識。
一方面把旅行當做人生,當作藝術,把流轉無常看成人類的命運;另一方面又將孤獨與憂愁埋在心底,對萬物抱著肯定的意志,並努力加以貫徹,經常從自然中獲取新鮮的感受,始終生活在謙虛誠實的情愛之中。」不同的藝術形式之間,可以是相互交融和補足。在東山魁夷的藝術探索道路上,大量畫論和散文,都是出自畫家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創作實踐。
![]()
☉ 東山魁夷 《殘照》 1990
![]()
☉ 東山魁夷 《白朝》 1980 「在自然風景之中,我感知到作為天地根源的生命的躍動。」
他的繪畫和散文都同樣蘊含著這「生命的躍動」。因此,東山魁夷是一個畫家,也是一個作家。 不管是作畫還是作文,其實最終要表達的還是自己。
![]()
☉ 東山魁夷 《路》 1950「十幾年前的路相當不成樣子,但我保留原樣,使之向遠方山丘伸展開去。那是絕望與希望交織的通向遙遙遠方的一條路。」「較之幽靜深谷中的瀑布聲響,綠樹的形態、青綠色的微妙變化交相呼應的無音合奏更讓我動心。」「深夜裡打開海灣一側的窗扇,隱隱泛白的靜謐世界就在那裡。」「有時候,太陽不能把你照亮,但夜晚的月亮卻可以。」「天空一片湛藍,白樺樹幹白瑩瑩浮現出來。繁茂的枝條裝點著嫩芽,山岡上草葉初萌。」「對岸樹木的倒影模模糊糊映在水面,前面楓樹幹則給人以實在之感。」
![]()
☉ 東山魁夷 《潮聲》 1966「人們活著,或許就像在波濤中漂流一般,大浪,小浪,時刻向你扑打過來。」「竹葉帶著月光搖曳生姿,路邊的蟲鳴,何等清越動聽。」「如果櫻花常開,我們的生命常在,那麼兩相邂逅就不會動人情懷了。」「在春天即將逝去的此刻,毫不吝惜地將花瓣灑在青苔上面,訴說著自己的奢華。」「我懷想遙遠的往昔,熱切的情思靜靜湧來心間,促使我揮筆寫生。」長年流轉於人跡罕至的風景中,
東山魁夷用他的畫筆展現著這些未被現代文明「汙染」的純潔大自然。1999年,90歲高齡的東山魁夷深感自己很難再出行,畫了下他的絕筆畫——《晚星》。「由於我深深地深深地將自身沉浸在自然之中,因此才能看到自然微妙的心靈,也就是我自己的心靈。」東山魁夷認為,「我在同無言的風景的對話中,切切實實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我孜孜不倦一步一步走過來了。我的生活方式抑或同錯綜復雜、一切都高速發展的時代不相適應吧,但我依然堅信這樣的觀點:
美是樸素的生命的感動。我不想拋棄這種單純的信念。」
![]()
☉ 東山魁夷 《宵櫻》 1982東山魁夷的畫,瀰漫著的一種難以言述的靜謐,仿佛一首首優美而清新的散文詩。每一筆詩句都仿若是與大自然對話的言語。
穿行在他描繪的密林幽谷,遙望著如夢的山月星辰,每個人似乎都能體會到大自然那令人感動的樸素之美。![]()
![]()
平成十一年(1999)五月六日,九十一歲高齡的東山魁夷去世了,他以另一種形式融入了他摯愛的美麗風景中。這些
純淨的畫作,淡淡的卻溫暖的文字仍將安慰著期盼人類與自然和解的人,仍將安慰渴望慢慢行走於這世間旅途的人。The End
*本文由一覽團隊整理,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如有轉載需求請在後臺留言
*圖片視頻均來自網絡,僅做學習討論
一覽The ONE,成立於 2019 年,作為沉浸式藝術體驗平臺,分享與交流美的感受,提供頂級的藝術體驗服務是我們的初心。2020年,我們置身於鮮活的當下,我們即將推出【一覽·藝術企劃】。特邀全球頂級藝術導師,拜訪國內頂級私人藝術機構,線上+線下雙嚮導覽模式,以多元的藝術視角,專屬的高品質服務,與您共同開啟別樣的沉浸式藝術體驗。
在風中總有些可愛的小花
從沒有繫緊紫色的頭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