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天地】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2021-03-02 海安幼教微家園

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比如:「睡覺!」「不覺!」「吃飯!」「不飯!」「叫阿姨!」「不阿姨!」等等。

有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命令式的不要怎樣,不許怎樣,孩子就過早地學會了說「不」。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麼樣的,在他那裡就會得到反射。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

而且孩子雖然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在與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一個是因為手腳敏感期,一個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該怎樣正確表達意見,慌亂中做出的隨心所欲的反應。

(1)切記不要太民主 

很多家長似乎很民主,凡事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刷牙好不好?孩子這種情況下大都會回答「不好!」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2)讓孩子做選擇題

在要求孩子前,用你自己所能接受的選擇方式,給出他兩個選擇!比如你想吃米飯還是麵條?咱們現在出去,還是五分鐘後出去?

當然,有的小孩會給出額外的答案,那你就明確地告訴他,這不是選擇範圍內的,然後很嚴肅地再重複一遍自己的命題。其實,很多時候小孩子也不想給家長太多的衝撞,一般此時他會根據你的範圍來選擇的。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給孩子很好的引導,另一方面讓孩子覺得你非常尊重他,有一種當家作主的感覺!

(3)不要總是用命令的口氣交流

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你直接說:「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這句他更樂意接受。

家長粗暴,孩子就會跟著學習你的粗暴,接著就是無休止地「以暴制暴」,所以家長要首先改變1%,那寶寶就會改變99%。

(4)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

雖然孩子是以玩為主,但是那也是他的「工作」,不是你粗暴地喊停,他就必須立馬停止的,你要給他做出反應的時間。

比如:出門前儘早提醒,5分鐘後我們出門去哦!再比如:「快去洗手,吃飯!不要磨磨蹭蹭的!」改為「寶寶,再過五分鐘,我們要吃飯了哦!」

想想哪種方式孩子更樂意接受呢?交流的方式不同,收效自然會不同!

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手帶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媽媽的脾氣秉性,所以能輕而易舉地在「鬥智鬥勇」中取勝。

如果爸爸能多跟孩子交流,不需要管教,也不需要講道理,只是陪他玩兒,做給他看,他自然會明白什麼是規則,什麼是規矩!

孩子進入小學後,他們的主要社交不再是家人、鄰居了,而是學校的同學和老師,步入了小學學堂,他們會覺得自己是個小大人了,可以自己做決定,極力想掙脫父母的掌控,於是就變得處處喜歡跟大人「唱反調」。可矛盾的是,他們還是非常的需要大人,還是會在父母面前毫不害羞的撒嬌,希望父母來為自己解答令自己困惑的事情。

既然孩子變化了,父母的教養方式就得跟著變,對待這個時期叛逆的孩子,父母應該更多的以互動的方式來溝通,學會傾聽孩子的想法和觀點,再來進行評論。

父母可以適當的下放權力,有些事情孩子能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的感覺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於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不是有別的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方面的愛好等,沿著孩子的興趣方向培養,孩子高興,媽媽也輕鬆,學習動機增強,才能收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當然,這一時期的孩子,因為將他們精力都用在了與父母對抗上,他們的成績可能會很不穩定,而且孩子會因為沒得到恰當的引導,變得更加叛逆。這時,父母要有技巧的化解與孩子的對峙狀態,父母要遇事多跟孩子商量,不搞家長專權。

此外,這個時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規律。比如飯前做作業,飯後看二十分鐘電視,這些約定俗成的事情,有助於幫你更好地約束孩子的不良行為。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心理髮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處於「煩著呢」狀態。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宣言。

在這個時期,作為父母,如果想通過高高在上的「權威」來迫使孩子聽話,那麼,十有八九會使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加增強。

父母要儘量少幹預孩子,儘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麼做得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儘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有說的少,孩子越會聽得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此外,父母可以多給孩子看一些積極的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外,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觸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等,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父親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比焦慮的母親溝通起來要簡單許多,所以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另外,夫妻恩愛是最好的家長,家庭氛圍越是劍拔弩張,孩子就越容易叛逆!

叛逆並不是什麼不可原諒的錯誤,更不是什麼無法解決的難題。他對於孩子來說是一次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機會,作為家長無需過分的焦慮,只需要放下慣有權威,平和的去接受,有策略的去引導,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就好。

相關焦點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好久沒分享乾貨文了,鑑於一直有讀者在後頭問叛逆期的孩子如何管教,所以乾脆把孩子15歲之前會遇到的叛逆期結合起來一起寫。帶過孩子都知道娃難養,然而最難的時候那肯定就要屬叛逆期的時候了。我們老家有句俗話:「三、六、九,嫌死狗」,就是說連狗都嫌棄3歲6歲9歲的孩子,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叛逆,太討厭。
  • 不讓看電視,9歲孩子跳樓!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 不讓看電視,9歲孩子跳樓!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這樣管!!!
    接著,我們來到了古榕島,這可是小鳥天堂的核心,也是小鳥棲息之地,真的`是一個小島啊,一片綠茵茵榕樹林屹立在水中央,據聞古榕島是380多年前,河中一其實孩子人生裡一共有三次叛逆期,都是生理成長反應在了孩子的行為上,不同的叛逆期,還有有不同的叛逆表現,心理髮育特點也太有不同,所以家長面對孩子的三次叛逆期所採取的教育方法也要不同。
  • 孩子人生當中3次叛逆期,家長這樣管更有效!
    說到叛逆期,真是讓家長們為之頭疼不已,有的孩子還表現得特別明顯,說少了左耳進右耳出的,說多了嫌棄家長嘮叨,甚至有時候還頂嘴離家出走等等。讓家長們束手無策,這是因為不懂得用正確的方法在合適的時間來管教孩子,這樣就能避免破壞親子關係,輕鬆解決孩子的叛逆期。
  • 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家長管不好,孩子一輩子就完了!
    2020-11-19 11:21:22 來源: 學霸有秘訣 舉報   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 碰上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這樣做比吼罵更管用
    說起叛逆期,多數家長想到的都是青春期。其實很多父母不知道,孩子一生中會遇到3次叛逆期。在孩子的叛逆期,怎麼來管教是個大問題。面對這個年齡的孩子,家長要有點耐心。不能什麼都順著孩子,但是也不要太極端,什麼都和孩子較真。對於原則性的東西,家長還是要堅守底線,不能輕易向孩子妥協。2、七歲左右叛逆期當孩子長到6歲的時候,會有一個獨立意識飛速發展的時期,也是他們人生中的第2個叛逆期。
  • 張萌2歲女兒「叛逆期」,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 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 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張萌談2歲女兒叛逆期,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這樣做比打罵管用
    其實2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在面對孩子第一個叛逆期的時候,不少父母會選擇打罵的方式,但其實並沒有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父母既要滿足孩子的需求,但同時也要掌握好分寸。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很重要第一個叛逆期對孩子來說也是其成長的關鍵時期,如果父母不能正確處理好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那麼將會對孩子的人生發展產生很重要的影響。
  • 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父母應該怎麼管?
    事實上兩歲是孩子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思想不成熟,甚至沒有自我意識,他們總是不理解父母的意思,所以他們在和父母的交流過程中十分困難。第一招:父母們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本就是很叛逆的,他呢總是喜歡和父母們對著幹,所以父母們一定要學會理解和包容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改正。
  • 孩子人生3次叛逆期,不同時期不同心理,教你如何「分期管教」
    他不喜歡吃蔬菜,哪怕我做得再精緻好看,不管是哄還是罵,他不吃就是不吃。」我以為這只是因為小孩子有些挑食,算不上不聽話。沒想到,小吳又補充道:「我讓他畫畫,他也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拿起一旁的故事書翻看起來,完全不理會我的安排。」相信小吳這樣的情況,家長們也遇到過。
  • 孩子的人生的三個叛逆期,不要以為孩子的叛逆期的時候長大後才有
    孩子在長大成人這段時間,會經過三個叛逆期,這些叛逆期在哪個年齡段產生,會有怎樣的表現形式,家長們如何提前做好準備並應對?你有沒有發現在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很常常說我不要,然後什麼都想要自己來,還很愛學大人很固執、很堅持,而且都不聽道理。這就是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時期。那為什麼會這樣?父母一定要知道這個叫的秘密,因為他學到了一個新的語言,叫做「不」,「不」的這個新的語言可以來表達他的感受。不。
  • 孩子進入叛逆期,這幾種行為不要管,省得越管越叛逆
    我的叛逆期大概是在六年級的時候開始的,那時候我弟弟剛三四歲,正是愛鬧需要管的時候,所以我媽媽基本沒什麼時間管我,什麼事情都讓我自己去做,反而讓我在叛逆期的時候學會了獨立,養成了獨立的性格。在我有了孩子後也是這樣去對待處在叛逆期的孩子的,基本上只要他不做出格過分的事情就行,反而他在叛逆期要比其他的孩子乖巧一些,這也就說明,叛逆期的父母不需要事事管孩子。
  • 孩子2-3歲叛逆期,這樣應對,一切OK!
    你是不是也在疑惑自己的寶貝小天使怎麼突然變成了小魔王?對於孩子2-3歲這一時期的行為,國外有一個比較流行的概念叫「Terrible two」,指的是孩子在兩歲左右開始的第一個自我意識形成期。每天把「不要不要不要!」「不行」「我寄幾來」「你zhou開」掛在嘴邊,這一階段被很多人稱之為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 2-3歲,寶寶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聰明媽媽這樣應對
    小林的焦慮很多父母都遇到過,你可能不知道這是為什麼?其實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隨著寶貝的成長,原來軟萌聽話的小可愛,有時會化身「小魔王」,動不動就罵粗口、發脾氣,這時很正常的現象,就看父母是怎樣應對的。
  • 孩子到了叛逆期?這樣做,比吼100句好用
    為什麼說我們要歡迎孩子叛逆,首先我們要明白孩子為什麼會叛逆。李玫瑾教授曾經舉過一個形象的例子:孩子放學回來,你讓他站住,他站住了,這就不叫叛逆。你叫他站住,他不僅沒站住,而且還進了自己屋,把自己的房門關上,這時候孩子就是進入了叛逆期。
  • 孩子成長的3個叛逆期,讓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最好的修養
    即使孩子有不對的地方,父母也有責任傾聽並且領會他們的動機。孩子有不同尋常反應時,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並向他們解釋這個世界。比起讓孩子聽話,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可以說,孩子人生必經的三個叛逆期,是父母最好的成長期。
  • 孩子人生三次叛逆期,不打不吼,這些教育方式改變孩子一生
    當她們哭鬧時,父母哄他們滿足了他們的需求,當再有需求時,他就會哭鬧,如果父母不滿足,他就會哭鬧得更厲害。但是父母生氣了,他就知道下次不能這樣了。 這個時期,父母應該多和孩子溝通,想要孩子聽話,一定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當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時,不要急著否定,也不要喋喋不休的嘮叨孩子。
  •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面對孩子叛逆期,父母要這麼做!
    2每一個孩子,在其成長的過程中,大都會經歷三次叛逆期,一次是在2-3歲,我們稱為「寶寶叛逆期」,就是大家常說的「TroubleTwo」。一次是在7-9歲,叫做「兒童叛逆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七歲、八歲,狗都嫌」的年紀。
  • 幫丨孩子叛逆期怎樣管教才合適?
    大人在遇到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如何與孩子相處,以及正確處理孩子的叛逆行為呢?不少父母採取打和罵等暴力方式,但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那究竟該怎麼做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孩子叛逆期的知識吧!當孩子的錯誤越來越嚴重,父母想管教時,孩子已經養成不良習慣,自然會出現不服管和與父母對抗的狀況。建議:首先,對孩子要關愛,但不能溺愛,父母不可以無限制地縱容孩子。其次,適當延遲滿足孩子的某些需求,讓孩子學會珍惜和尊重。最後,學會對孩子說「不」,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要明確地拒絕並說明原因。
  • 3歲的孩子情緒無常,總愛發脾氣?很可能是到了第一個叛逆期
    一、孩子情緒無常、愛說「不要」?可能是到了叛逆期最近,群裡有人吐槽:「我們家孩子也不知道怎麼了,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跟你反著來。」我問:「你家孩子幾歲啊?是不是到叛逆期了?」對方回答:「才3歲啊,叛逆期不是要到青春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