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驚嚇到很正常,爸媽做到這幾點,寶寶秒從驚嚇中緩過神來

2021-01-10 飯糰育兒

小嬰兒出生以後,面對外界紛亂的環境,很容易就會嚇到。記得小時候家鄉有小寶寶受到驚嚇,家裡的老人都是說被嚇掉魂了,然後就會進行「叫魂」儀式,就是一邊抱著寶寶安撫,一邊嘴裡念念有詞,說這樣小寶寶就會好了。當時覺得很神奇,現在想想感覺有點封建迷信。

在正常情況下,小嬰兒嚇到之後,家人及時進行安撫,不需要醫生治療,寶寶也不會有事情。等寶寶稍微長大點,心理成熟一點,被嚇到的情況就會慢慢消失。那麼,在寶寶小的時候,最容易受到哪些驚嚇呢?

家人照顧寶寶,如果看護不周到,讓寶寶從高的地方摔下來,例如從床上掉下來,這個時候寶寶就會嚇到。寶寶在睡眠中,突然被很響的聲音驚醒,寶寶也會受到驚嚇。寶寶第一次見到新鮮的事物,比如看到長相兇猛的動物、突然行走的交通工具等,寶寶也會被嚇到。或者有時候被家長強迫做一些不願意的事情,比如洗臉、洗澡,突然被陌生人親親抱抱,這些也會嚇到寶寶。

除了這些外界的因素,如果寶寶身體缺乏微量元素,造成寶寶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寶寶就會睡不好,更易受到驚嚇。脆弱的神經系統,幾乎不存在的心理承受能力,稍微的異常舉動就會讓寶寶感覺害怕,因此日常家長要照看好小寶寶。

總的來說,小寶寶被嚇到,多是因為沒有安全感,因此安全感對於驚嚇中的寶寶很重要。比如拍一拍寶寶的後背,讓寶寶感受到親暱,知道媽媽是在保護他,就不會那麼害怕了。還可以多跟寶寶說一說話,雖然他聽不懂,但是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他忘記剛才受到的驚嚇。如果寶寶是因為缺乏微量元素,那就要給寶寶合理的補營養啦。總之,媽媽親暱的撫摸、溫柔的問候、懷抱的安全感,都是化解寶寶受到驚嚇的好辦法。

經常受到驚嚇,對寶寶成長發育很不好,家長平時要注意別讓寶寶受到驚嚇。第一、經常帶寶寶出去,聽不同的聲音,看不同的事物,等寶寶慢慢熟悉了環境,就不會一驚一嚇了。第二、給寶寶好的睡眠環境,比如睡覺之前,要給寶寶更換新的紙尿褲,最好是輕薄、柔膚、吸水好的,能讓寶寶一覺睡到自然醒,讓寶寶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第三、知道寶寶不喜歡什麼東西,不要強迫寶寶做不喜歡的事情,給寶寶留下心理陰影。注意這些日常中的細節,更好的讓寶寶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出現這些驚嚇反應,寶媽不必擔心!
    每個寶寶都是家裡的中心,每天都被家裡人疼著愛著,要是遇到平時不正常的叫聲,孩子們就會嚇一大跳,在這個時候,家長們就非常擔心了,生怕嚇到自己的寶寶,下面就來看看這些資料吧,或許可以讓您更放心。1.寶貝有驚嚇反應很正常孩子如果因為外界發出的異常聲音而受到驚嚇是非常正常的,孩子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受到驚嚇,家長們不要過於擔心,這對孩子的健康不會造成傷害的,孩子手腳會亂動,那是自然的防禦系統,又加上驚嚇的反應,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下泥工,寶寶們這種自我預防系統有助於他們的成長。2.
  • 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別以為胎寶寶不會被嚇到,如果寶媽受了驚嚇,寶寶也會跟著受影響寶媽懷孕後,孕初期,胎寶寶其實沒什麼存在感的,胎寶寶不會活動,非常安靜,寶媽也感受不到寶寶的存在。直到孕中期開始,孕媽肚子一天天變大,胎寶寶也偶爾有了胎動,這個時候,寶媽才真正感受到了胎寶寶的存在。
  • 「寶寶夜裡哭鬧的原因」嬰兒夜間哭鬧是受了驚嚇?別讓無知害了寶寶
    聯想起嬰兒夜間忽然的哭鬧,時常被大人理解成被嚇到了,這何嘗不是一種由於無知才形成的某種神秘和敬畏感呢?大人無論如何也沒辦法確定嬰兒哭聲的真正含義,就當孩子的夜間哭鬧是受了驚嚇,抱著喊一喊搖一搖也就過去了,好歹也算是種可實施的解決辦法。實際上,孩子夜間哭鬧的真正原因多數是--身體不舒服。大家想一想所謂孩子被嚇到的症狀都是什麼?
  • 寶寶受到驚嚇要注意,不好好處理會留下陰影
    平時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寶寶是好奇心很重的,什麼都想看一看嘗試一下,如果大人一不小心沒看住,寶寶就會被自己好奇的事物給嚇到,而家長又不知道寶寶被嚇到的原因,導致解決起來也有點麻煩了。一、什麼會驚嚇到寶寶1、在寶寶沒有防備下,周圍突然出現巨大的聲響,或者寶寶從很高的桌子上跌落,都有可能使寶寶身心受到猛烈的刺激,精神狀態稍微差的寶寶還會晚上做噩夢。2、睡眠環境不好的寶寶也會受到驚嚇,比如:在移動的公交車上睡覺;被媽媽抱著邊走邊睡;吵鬧的環境下睡眠質量是不好的,如果遇上有人很吵鬧,那麼寶寶的精神狀態會很受影響。
  • 寶寶從床上掉下後不哭不鬧,就不會被驚嚇到?
    請問清風老師,小孩子在睡眠中掉下床,沒哭沒鬧,這樣子應該不會被驚嚇到?這是以前遇到的一件事,當天某寶寶是在睡夢中摔在地上的,而且在地上後依然熟睡中。寶媽說大概小孩子睡得太沉,沒覺得摔疼吧?正是因為小孩子這種表現,居然不哭不鬧,我聽說以後更加擔心,先別管孩子有沒有被驚嚇,當時都懷疑這個寶寶就有點小不正常了。那麼,遇到寶寶摔下床的情況,大人應該注意些什麼?1、大人在1小時內一定要把寶寶弄醒,皮膚受傷不作為判斷要領,關鍵要確保寶寶的大腦未受到傷害。2、如果確定寶寶是頭部著地,尤其是後腦勺先著地,媽媽需特別重視。
  • 發生在寶寶身上的驚嚇和哭鬧,為什麼醫生看不好但叫魂卻可以
    害怕孩子生什麼病,就趕緊送醫院了,可是醫生檢查一番之後,卻也沒檢查出有什麼不正常的。看著孩子哭的都沒有力氣了,沒辦法,就給孩子送到鄉下姥姥那裡去了。原來陳女士的媽媽專門在村裡看這些疑難雜症的。那時候陳女士的媽媽一看到自己家的孩子,就問陳女士孩子是不是被什麼嚇到了,陳女士回想了一下,說沒有啊,一路上孩子都玩得挺開心的。
  • 武漢兒保中心:寶寶夜醒次數多,只能苦熬?
    寶寶夜醒次數多,只能苦熬?學會妙招讓寶寶秒變「睡神」 沒做過媽媽的,可能不知道什麼叫「寶寶睡不好」。對於初次為人父母的新手爸媽來說,在照顧新生寶寶「吃喝拉撒睡」這幾件事情上,最棘手的可能就是寶寶的睡眠問題了。
  • 超實用的《寶寶哭聲說明書》,爸媽必看!
    哪怕再身經百戰的媽媽,也會瞬間懵圈,「我的寶兒啊你這是咋地了?!」那就更不要說那些經驗不足的新手爸媽了,完全鬧不明白小朋友到底在哭什麼,為什麼哭,怎麼才能不哭。我們學車要先考駕照,上崗有試用期和員工培訓,可當爸媽這種頂級難度的「工作」不僅新人直接上手,還沒有新生兒說明書和行動指南可以參考。所以,不少家長不得已就把「按需餵養」誤操作成了「按哭餵養」,只要孩子一哭就默認為是寶寶餓了,餵奶了事。
  • 孩子受到驚嚇怎麼辦?
    小夥伴的鼓勵。雖然家長的安慰很重要,但有時候請孩子的好朋友、好夥伴來進行安慰,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小夥伴可以對受驚嚇的孩子進行鼓勵,多說一些「你能行,不要害怕,咱們還要一起玩呢」之類的話,效果不錯。轉移孩子注意力。
  • 小寶寶被爺爺聲音嚇到,逗比表情火遍YouTube,你也這樣惡搞過寶寶麼?
    小朋友被爺爺的聲音嚇到,表情超級cute,寶貝寶貝快到這裡來!我來保護你!簡直太可愛了!哈哈哈,這小傢伙簡直是要摔倒的節奏普啊!爺爺又不是怪物,你怎麼這麼害怕呢?小朋友被別人嚇到,這也是常有的事兒,可是下面這個寶寶更好玩,被自己的影子嚇到,大人看到簡直要笑死了,可是在小孩的眼裡,真的會很害怕,噓,先來看看這個可愛的寶寶吧。
  • 寶寶日夜顛倒,爸媽怎麼做?
    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並沒有晝夜之分,而出生之後必須面臨白天與夜晚,總要給點時間人家來適應嘛!對此,爸爸媽媽要有耐心,只要善用一些技巧,不僅有助於寶寶培養規律睡眠,也可以讓父母有個香甜的美夢。有些寶寶總是白天睡得多,一到晚上就一點睡意都沒有。這讓父母非常頭疼,日夜顛倒不僅讓父母休息不好,第二天精神不濟,而且也影響寶寶的生長。
  • 寶寶出生時「滿口牙」,婆婆坐地大哭:「太晦氣了」,無知真可怕
    原來,小寶貝一出生時長了牙齒,這只是意外情況,並不多見。一般出現這情況,是因為寶貝的牙胚過淺,牙囊有所缺失,這類牙齒是沒有牙根的,僅僅靠著牙槽黏膜連著牙槽,所以也非常容易脫落,極容易被寶寶意外吞食,造成器官阻塞。因此,發現寶貝出生後就有牙,需要告訴醫生幫忙處理,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 寶寶易受「驚嚇」怎麼辦?9歲前6種害怕及對策,值得父母看看
    生活中寶寶的恐懼有3種類型:1、對自然的恐懼寶寶害怕雷聲、放鞭炮;害怕黑暗的環境;害怕動物;害怕某些物體。寶寶易受「驚嚇」怎麼辦?9歲前6種害怕及對策,值得父母看看1、0-6個月半歲以內的寶寶懼怕大的噪音。父母要給這個時段來自本能的恐懼的寶寶更多安撫。避免巨大的噪音和聲響。選擇玩具時,要有輕鬆、柔和的音樂。摟抱寶寶時,要注意安全和平衡,不可大力晃動寶寶。
  • 【涿州孕校】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
    1、正常的,不用擔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來自於「本能防禦『 不僅僅是新生的小寶寶,成人也一樣,突然的聲音和身體接觸會讓我們激靈一下,手會下意識地揮舞以保護自己,這緣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抵禦大型食肉動物對我們的傷害,大自然將這種本能的防禦意識永遠地留在了每個人的意識中。
  • 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路,這事正常嗎?
    我家寶寶是11個月的時候開始走路。我其實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分享,安撫閨蜜掛斷電話之後,總覺得有無數的疑問在我腦中縈繞,孩子人生中邁出的第一步原本是孩子成長的裡程碑,現在卻成為了成人的魔咒。究竟寶寶學走路這件大事父母應該如何對待?是否應該幹預或者應該在什麼時間幹預呢?
  • 嬰兒和小寶寶驚嚇了怎麼辦?
    小孩如果是驚嚇有一個特別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睛明穴哪裡的有幾條血管的顏色特別深像是漂浮在皮膚表面一樣。在太陽穴附近也會有幾條。而且小孩在這個時候睡覺特別不踏實,總是愛哭,吃飯也不多了,有時候還會引起發燒,厭食等等的症狀。首先要辨別小嬰兒和寶寶是不是驚嚇。
  • 【孕校素材】寶寶睡覺一驚一乍是怎麼回事?很多新手爸媽都不知道!
    1、正常的,不用擔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來自於「本能防禦『 不僅僅是新生的小寶寶,成人也一樣,突然的聲音和身體接觸會讓我們激靈一下,手會下意識地揮舞以保護自己,這緣於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抵禦大型食肉動物對我們的傷害
  • 1歲寶寶從床上跌落兩天後腦死亡!寶寶掉下床,一定不要馬上做這件...
    說到寶寶掉床,很多媽媽都就有類似的經歷:寶寶躺著,你轉身拿個紙尿褲,寶寶摔了;寶寶睡覺,你在廚房,結果聽到孩子哭,一看,寶寶掉了;晚上睡夢中,孩子一聲大哭,猛然起身,寶寶在地上撕心裂肺的哭著;... ...看到寶寶摔了的第一反應,很多爸媽都是趕緊跑過去,立刻把孩子抱在懷裡,安慰寶寶不要哭了。
  • 破譯寶寶哭聲密碼,不再做焦慮爸媽!
    寶寶白天睡得很好,一到晚上哭鬧不止,這是由於黑晝顛倒了,當你打開亮燈時,哭聲停止,兩眼睜得很大,眼神靈活,這多是白天睡的過多應逐漸改變過來。哭聲較低沉,有節奏,哭時肢體少動,小手發涼,口唇發紫,當為寶寶加衣被或放到暖和地方時,就變得安靜了。大聲啼哭,不安,四肢舞動,頸部多汗,當你減少衣被或把寶寶移至涼爽地方,停止啼哭。
  • 寶寶睡覺常常突然驚跳,是被嚇到了麼?別擔心,媽媽一個動作就好
    平常就比較迷信的婆婆更是一直在旁邊說,小孩子眼睛乾淨,會不會是看見啥了,要不找人來看看?朋友知道不該這樣,可是又不知道怎麼跟婆婆說,特別苦惱。其實,在三個月之前,寶寶出現這樣的反應是很正常的。寶寶的這種現象叫做莫羅反應,也叫驚跳反應,源於人類早期進化帶來的一種應急反應,如果環境中出現危險的信號,沒有能力的幼兒就會快速伸出自己的四肢抓住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