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十歲的瓊瑤奶奶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一部精彩的勵志小說。
1963年7月,25歲的她發表長篇自傳式小說《窗外》,轟動一時。
1964年,出版兩個長篇兩個中篇:《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六個夢》、《幸運草》,人生開掛。
1965年,臺灣中央電影公司買下《六個夢》的版權,由《追求》改編的電影《婉君表妹》上映。
1966年5月,黑白片電影《窗外》在臺灣放映,獲得巨大成功。
1967年,與平鑫濤合夥成立火鳥影業公司,次年拍攝《月滿西樓》和《陌生人》。
…………
以後差不多每年都發表小說,拍出電影或電視劇,逐漸走上人生巔峰。
六十多年來,瓊瑤共寫了六十多部小說,把自己變成紅得發紫的「言情教母」。
更厲害的是,她的絕大多數小說都被改編成影視作品,捧紅了一代又一代的瓊女郎。
趙薇、範冰冰、林心如、林青霞、李明啟、蔣勤勤、劉雪華、陳德蓉、徐璐、李玉、蘇有朋、古巨基等都因出演瓊瑤小說而紅。
有人說瓊瑤之所以紅火是因為正好處在臺灣由農業社會過渡到工業社會的轉型期,人們思想情感上迷茫苦悶,需要精神慰藉。
瓊瑤運氣好,她的愛情小說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這種情感需求。
瓊瑤人生開掛,真的僅僅是因為她幸運,站對了風口嗎?
當我們途經一朵開得格外燦爛美麗的花,不知道它的名字,不知道它如何紮根於土壤,如何抵抗住暴風雨的侵襲,如何千萬次想放棄又千萬次重新拾起。
由於這些我們都不知道,於是常常把這一切歸為運氣。
然而,花兒開得燦爛真的只是運氣好嗎?
戰亂中的童年
1938年4月20日,瓊瑤出生於四川成都一個教師家庭。父親陳致平,母親袁行恕。
1938年是個什麼年份?那一年五月,廈門淪陷、徐州淪陷。十月,廣州淪陷、武漢淪陷。
南京、上海、廣州、海南、香港等港口城市相繼淪陷。十二月底,汪精衛公開投敵叛國。
整個國家和政府都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瓊瑤小名鳳凰,出生時,與弟弟麒麟為龍鳳胎。家中一下就添了兩口人。
1940年秋弟弟巧三出生,家中又添一口。
戰亂時期,國內物價飛漲,父親陳致平在光華大學附中當訓導主任,又在光華大學兼課,還在華西大學附中教課,仍難以維持五口之家的生活。
1942年,陳袁夫婦帶著三個孩子,動身回湖南。
1944年,日軍處於投降前的瘋狂階段,大量湧到鄉間,殺人放火,洗劫村落。
陳家躲在山谷中逃避日軍的搜查,仍被發現,父親陳致平及爺爺遭日兵毆打,母親袁行恕險些被日兵搶走。
湖南太危險,一家又逃往四川。
一路上陳家兩個小兒子曾失而復得,袁與女兒險些患瘧疾而死,一家人還曾準備一起投河。
為了維持家計,一家人賣過烤紅薯、賣過餈粑,還一起在街頭演過話劇。
抗戰勝利時,一家人終於到達四川。
1947年,陳致平接到上海同濟大學的聘書,全家遷居上海。內戰逼近,全家又遷回湖南。
1949年,戰爭打到湖南,全家遷往臺灣。
陳致平在師範大學當副教授,全家靠著陳的一份薪水,生活拮据。
來來回回,一家人輾轉中國,將顛沛流離過成了人生常態!
鳳凰就像一粒種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地,也無法預判未來的風雨。
當風雨來臨的時候,它只有咬緊牙,把根須往土地裡擠,更深一些,再深一些,好讓自己不被風颳走,不讓水衝走。
絕望的學生時代
1949年秋,鳳凰插班進入臺北師範附小六年級。
1950年夏天,從北師附小畢業,考進臺北第一女中。因成績較差,初中二年級留級。
初三時,父母想把她轉到差一點的彰化女中,被拒收,繼續留在第一女中。
1954年初中畢業,考進臺北第二女中。
鳳凰成績較差,苦悶之中,寫作成為她「惟一發洩管道」。
課餘時間,鳳凰「把自己埋在圖書館裡,瘋狂般地閱讀各種文學作品」。
有一次數學考了20分,學校要求家長在成績通知書上蓋章。
回到家時,發現妹妹在哭泣,原因是只考了98分,沒有考到100分。
鳳凰磨磨蹭蹭,到了深夜,才拿出通知書。
母親說了一句:「你要我們做父母的,拿你怎麼辦?為什麼你一點都不像你妹妹?」
當天晚上,鳳凰寫了一封長信給母親,吞下了一瓶安眠藥。
醒來時,發現自己躺在醫院裡。
18到19歲這一年,在臺北第二女中念高三,因崇拜之情,與大自己25歲的國文老師相戀。
高考時落榜,足足在床上躺了三天,不吃不喝,拒絕一切,「只想馬上死掉」。
後來,「又搜集了許許多多安眠藥、鎮定劑,和其他各種我能搜集到的有毒藥片,一起吞下去了」(瓊瑤語)。
這一次不但沒有成功,反而弄得與老師的戀情也曝了光。
陳母震怒之餘,一狀告到教育部,說老師為人師表,竟「誘拐學生」。結果老師被解聘。
老師去了臺灣南部,走之前與鳳凰約定,一年之後(鳳凰20歲,是臺灣法定成人年齡)他將在南部某火車站等她一星期。
在母親的鼓動下,鳳凰在家複習,準備再參加一次高考。
鳳凰20歲生日那天,母親請來眾多親朋好友,當著眾親友的面,聲淚俱下陳述自己的一片愛女之心。
那一年,鳳凰沒有去南方車站。
七月高考,鳳凰又一次落榜。母親再一次鼓勵鳳凰複習重考,但鳳凰決定寫作。
因為思來想去,鳳凰覺得自己最喜歡的、唯一能幹的,就是寫作了。
如果自己認準一條路,堅持走到黑,總有到達的時候。
有人說,如果一個人將要溺亡時,能抓住一根稻草,那麼他到死也不會鬆開。
在鳳凰看來,寫作就是那根救命的稻草了。
她已經做好了準備,堅持寫作,無論是否有人鼓掌。堅持寫作,即使身後空無一人。
在寫作中尋找出路的青年時代
鳳凰堅持寫作,但作品往往在「周遊列國」之後,仍然打道回府。
母親擔心鳳凰又與老師聯繫,所以不斷地為其介紹男朋友,但鳳凰一個也看不上。
後來一外文系男生慶筠因想寫一篇歷史小說,找其父親研究歷史問題。
陳父不在,便與鳳凰聊起了文學。由於有共同的愛好,兩個人很快墜入愛河。
七個月後,鳳凰剛滿21歲時,與這個「窮得滴滴答答,連一身像樣的衣服都沒有」的「夢想家」結了婚。
兩個人都想成為大作家。鳳凰整日在家寫作,丈夫慶筠在學校上完課後也回到家裡寫作。
小家庭生活拮据,曾因經濟問題發生爭吵。
一年後,慶筠在高雄找了一個翻譯工作,工作之餘仍堅持寫作。
鳳凰堅持全天候寫作,但寫作很不順利,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有沒有才氣。
丈夫更不順利,幾乎沒有作品發表。
兩個人都充滿挫敗感。情緒低落時,經常發生爭吵。
22歲時,鳳凰懷孕。當鳳凰懷胎十月,即將臨盆時,丈夫被公司選中,奉派出國。
兒子出生後,鳳凰抱著兒子小慶住在娘家,一手抱著兒子,一手寫稿。
鳳凰像一隻蟬,用了自己生命的力量,在黑暗的地底下做著苦工。
它的身體在逐漸膨脹,漸漸有了棕黃色的殼。它相信自己有飛上枝頭,高聲鳴叫的一天。
終於,在帶孩子間隙倉促完成的小說《情人谷》在《皇冠》上發表了。
在小慶快滿周歲時,丈夫慶筠回國。
在國外走了一圈,丈夫心有所感,極力想寫一些「有意義有深度」的作品。
但事實卻常常是紙簍中裝滿廢紙,桌前稿紙仍然一片空白。
而在同一時期,鳳凰卻寫出並發表了「好多篇中篇小說」,如《尋夢園》、《黑繭》……
有一天,鳳凰居然收到《皇冠》社長平鑫濤的一封信,信中寫著這樣幾句:
「我們非常喜歡你的小說,讀者反應也十分熱烈。不知道你願不願意每期給《皇冠》寫一篇稿?」
蟬爬出地面,爬上最近的樹幹,它的後背中央已經裂開。
它將要穿起漂亮的衣服,長出與飛鳥可以匹敵的翅膀,在溫暖的日光中沐浴,用那種鈸的聲音來歌頌它的快樂。
人生突然開掛
在國外一年,慶筠看到了國外的先進,覺得臺灣永遠不可能超過國外,開始憤世嫉俗,悲觀失望。
迷茫之中,慶筠竟然迷上了賭博,有時徹夜不歸。
這時,鳳凰開始寫自己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寫出來之後,在《皇冠》上發表。
這一年,她25歲。
《窗外》發表後引來許多矛盾,父母寫信說她「寫一本書來罵父母」。
慶筠指責《窗外》帶給他難堪,痛斥妻子做事絲毫不考慮丈夫的感受。
慶筠甚至在一家報紙的副刊上,發表了一篇罵鳳凰的文章《女作家的丈夫》,發洩自己心中的不滿。
悲憤中,瓊瑤發狂地寫作。除了寫作,就是與丈夫吵架。
幾百次的爭吵後,他們都感覺到很疲勞。
1964年夏天,鳳凰與丈夫慶筠離婚。
這一年她出版四本書:《煙雨濛濛》、《六個夢》、《幸運草》、《幾度夕陽紅》。
鳳凰的人生突然開掛。
她像蟬一樣經歷了地底長久的黑暗,經歷了暴風雨的洗禮,爬上樹幹的蟬已經蛻殼成功。
它的翅膀變硬,它的身體變得烏黑髮亮,它攀上了高高的樹枝,開始不停息地高聲長鳴。
她又像古老的黃河一樣,邁過阻擋它的嶙峋怪石,穿過鎖住它的沉沉迷霧,來到陝西壺口。
飛珠濺玉,從茫茫雲端衝下去;乘風破浪,在浩浩人間站起來!
站起來,站出生命最昂揚的姿態,站成世間最美的風景!
瓊瑤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哪有什麼人生開掛,只不過是耐得住寂寞、忍得住痛苦的厚積薄發!
參考書目:《瓊瑤全集》之41、《瓊瑤自述》、法布爾《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