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宮鬥,才是「如懿傳」厲害的地方

2021-02-06 第十放映室

果不其然,《如懿傳》口碑逆襲了。


首播日豆瓣評分6.5,開播之際,幾乎全網罵聲一片。


全民聲討周迅原聲公鴨嗓,浮誇服化道,直到現在,你依舊能在豆瓣條目前列看到如懿傳的熱評吐槽。


我發誓我不是真心黑周公子的!


不知不覺間,30多集就這麼晃了過去,現如今評分穩定在7.3分。


你可別千萬小看從6.5到7.3之間這0.8分的漲幅,這0.8分裡,包含著的是《如懿傳》若干主演的不俗演技。


例如第18集,如懿被侍女阿箬誣陷,那段直接空降熱搜的全程零臺詞表演


從一開始被阿箬逮住狂潑髒水的不知所措:



再到皇后與嘉貴人高貴妃火上澆油時的放棄掙扎:



再到激起玫貴人喪子之痛時被掌摑的徹底錯亂:



周迅用一連串細膩流暢的微表情變化,硬生生把《如懿傳》評分抬高了好幾個檔次。


只是需要申明的是,如果就此把《如懿傳》當作單純彰顯演技的撕逼宮鬥劇來看,那不好意思,你可能會有點小失望。


上屆宮鬥冠軍甄嬛投來善意微笑.jpg


以往大家談到宮鬥,左不過眾生惡鬼、修羅算計。一群女人圍繞權力核心張牙舞爪,極盡瘋魔。


到了《如懿傳》,高密度爽點的網文節奏被陸續取締。取而代之的,是溫吞來襲的生活質感


落日昏黃中落淚,沉水香裡繡花,宮人修繕房頂,婢女打掃廂房——生活感的顆粒在空氣中流動,一動一靜間,讓人感覺到劇中人物仿佛真切地活著。



導演汪俊用大量寫實性鏡頭勾勒宮人生活,說到底,還是為那句Slogan服務。


恰如官宣從一開始對《如懿傳》的定位一樣,它的核心標語是:一代帝王夫妻的婚姻圍城


夫妻,婚姻,圍城,這三個詞,你可得給朕記好了。



這句看似平淡的標語,實則暴露了《如懿傳》的整體格局。


以往傳統宮鬥劇,往往都是主角作線,串起後宮群妃百態。在這裡,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風姿各異的女性。主題不是人性傾軋,便是悲情眾生。


而《如懿傳》呢?後宮群妃是線,串起的,是愛新覺羅·弘曆與烏拉那拉·青櫻漫長情變的困死之局。


它專注勾畫這對君王夫妻一對一的私密關係,從一開始的親密無間到最後的此生不復相見,中間橫跨著的,是層次豐富的情感肌理轉變。



前面提到的生活感,僅僅作為這對夫妻關係中的小小點綴。有了它們,狠絕凌厲的宮鬥少了幾分兇戾,整個故事更像家長裡短的媳娌市井劇。


所以說《如懿傳》真正渴望講述的,只不過是一個妻子和一個丈夫的故事



要講夫妻故事,先得搞明白這對夫妻是誰。而《如懿傳》的夫妻,明眼人都知道說的是弘曆青櫻


可是,標語中提到的夫妻前,多了個詞叫「帝王」。帝王二字往上一疊,這對夫妻關係就變得耐人尋味。


烏拉那拉·青櫻為妻,姑母是前朝皇后。只因姑母死前涉嫌參與謀反,受儘先帝與太后的嫌棄。



這導致青櫻一生都要小心翼翼,因為流淌著烏拉那拉氏的血液,她不得不隱忍低頭。這種隱忍,也進入到她之後與弘曆的夫妻關係中。


而作為夫的愛新覺羅·弘曆,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人,從王府中那個一路小跑著去見如懿的翩翩少年郎,最後變成敏感多疑的孤獨君主。


同樣地,這種敏感多疑也進入到他與青櫻日後的夫妻關係中。


聽說一個男人小跑著去見一個女人是最浪漫的表現


深諳結局的讀者都知道,他們的走向不外乎削髮斷玉,帝後情絕。很多故事你知道了結局,所以更忍不住想要追緬青蔥過往。


在如懿與弘曆還沒有捲入深宮鬥爭前,他們和世間尋常有情男女一樣,對未來毫無顧慮。


這是第一階段。


這個階段的愛來得純粹,不帶一絲功利。


聽《牆頭馬上》,分享桂花糖糕,上高臺,過亭閣,一個望遠鏡都能玩上一下午,把世家婚姻當作打情罵俏的談資:



而青櫻姑母一朝落馬,身為烏拉那拉氏後人,好好的嫡福晉只能做側福晉,日後更是難免被嫌棄。


先是太后在喪宴上讓青櫻捧著湯碗,讓她被燙得有苦說不出,後被打發到潛邸,為姑母守孝三年:



好不容易進了宮,又被皇后以避嫌的名義將她安排在最破敗、偏遠的延禧宮,位分也只能做個妃:



你以為這就完了?too young too simple.


除去太后與皇后,還有慧貴妃對其好姐妹海蘭的瘋狂打壓,這無疑使得如懿的境遇更多一重壓力:



從前王府裡無憂無慮的青櫻如今危機四伏,她不得不將情愫暗藏,愛弘曆愛得如履薄冰。


各單位注意,這是第二階段的開始


在面臨前朝老臣張廷玉對自己姑母去世真相的詰問時,如懿受太后眼色,唯有忍淚說是自戕。



聽到皇后把自己安排在破舊的延禧宮時,能做的不過是勸慰自己放寬心態:



她愛得小心謹慎,一個眼神都不能多給。當下境遇四面楚歌,一言一行稍有不妥,都有可能引來仇恨,惹得合宮更加怨妒。


而弘曆何嘗不知其中厲害?他能做的,不過是如同如懿一般,如履薄冰地愛著


登基之初,他刻意冷落如懿,只是仍不忘派遣貼身太監為她送去信物以表情思:


還記得這闕「牆頭馬上」嘛?


在如懿的姐妹海蘭被扣上偷炭罪名時,他能給予的,是借訓誡嬪妃的口吻,圓了如懿與海蘭同住的心願:



而後皇后進言,借玫嬪產下陰陽胎的洩露之事劍指嫻妃。也是弘曆夾在中間,盡最大努力保她周全。


第二階段時的他們仍然相愛,儘管不同王府中那般灑脫,但依舊努力在齟隙中尋藉光芒。


這愛來之不易啊,為了愛,如懿惟有靠


好姐妹海蘭被慧貴妃雪地罰跪,她忍,在風雪中陪她長跪不起:



被皇后借王欽之口誣陷洩露玫貴人陰陽胎時,她忍,主動要求封居延禧宮:



昔日舊奴阿箬將儀貴人、玫貴人流產之事盡數推給如懿,她忍,氣得嘴角抽搐卻又無可奈何:



甚至是玫嬪手持長鞭闖入延禧宮報復自己,如懿所做的也不過是委屈巴巴地說一句「我真的沒有做。」



她是嫻妃,身居妃位,地位理應尊崇。卻活得如此憋屈,細細想來,還是因為她對弘曆愛得一往情深。


因為她知道,即便她奮力反抗,群起殺之,對著毒婦們大喊「本宮是清白的」,那樣只會讓弘曆更加左右為難。


在為難弘曆與犧牲自己之間,如懿選擇的,是讓弘曆儘可能省心



如懿想讓弘曆省心,可弘曆真的省心了嗎?並不見得。


第二階段裡,看似是如懿一直在忍受著一切,承受妃嬪欺凌,褫奪封號,貶斥冷宮.其實弘曆何嘗不是萬分無奈


這個無奈,是面對慧貴妃刻意刁難如懿與海蘭雪地罰跪時,只能當眾呵責一番如懿,只因貴妃身後是重臣高斌,連他都不得不忍讓三分:



這個無奈,也是皇后三番五次明裡暗裡給如懿難堪時,他象徵性地勸誡幾句。和高貴妃一樣,富察皇后背後是地位崇高的名門望族:



這個無奈,更是群妃聯合誣陷如懿陷害皇子,在太后指點下,以退為進,委屈如懿屈身冷宮:



陰謀的背後涉及的后妃太多太多,而這些后妃背後,與前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犧牲一個女人,保全朝堂安寧,正如弘曆自己所說的那樣:



而在經歷冷宮三年的磋磨之後,表面上是如懿走上反殺道路開始復仇,骨子裡卻透漏著弘曆於她不如從前那樣重要的信號。


到這裡,就是這對君王夫妻的第三階段



今時不同往日,曾經的我對你情深似海,可以為你忍耐風刀霜劍。現下冷宮三年,沒算清的帳我得好好算一算。


而你,愛新覺羅·弘曆,不再是我起身反抗時會時時顧忌的那一道高牆。


這面曾經刻滿動聽情話、寫滿山盟海誓的「牆」,如今已成為一道等待擴張的傷口。


它從如懿踏出冷宮一刻開始,便再無復愈的可能。



丈夫弘曆滿腔愧怍,賜予寬敞華麗的翊坤宮。更是親手調製珍貴香粉,百般彌補。


而如懿的態度如同她那不自覺倒退一步的動作一般,輕描淡寫的「難以承受」,將疏遠寫在臉上。



儘管聽到自己身處冷宮時弘曆一直暗中派人保護自己,如懿流露出些許感動。


可如今所謂的赤誠相對,相比王府階段的他們,更像是因為時局脅迫所作出的溫柔妥協,他們的關係,早已失去彼此本心。



說到這裡,讓我們再回到前面提到的那句slogan,怎麼說來著?


哦,是「一代帝王夫妻的婚姻圍城」。


其中不得不提的一個細節是,導演汪俊用三分鐘時間拍如懿被阿箬誣陷的戲,卻足足花了四分鐘拍如懿被誣陷後的傷心與失意。



刻意放大對情緒的渲染,簡化殺伐爭鬥,深究其背後的目的,不過只是想讓我們充分感知弘曆與如懿這對封建夫妻的愛之艱辛


再聯繫上那句slogan,這就不難解釋前面提到的種種困難,種種嬪妃之阻撓,種種時局脅迫。


尋其根本,它們還是為這段夫妻關係服務。



想起當日青櫻進宮請求太后親賜新名,太后問她,你最期盼的是什麼?


青櫻答:情深義重,兩心相許。


或許從那個時候起,有關《如懿傳》的最佳註解,早就在這句話裡悄悄標記好了答案。



推薦閱讀


如懿傳 | 延禧攻略


相關焦點

  • 大罵「如懿傳」的,今天全被打臉了
    敬業的老妹兒,又馬不停蹄追起了一言不合就突然開播的《如懿傳》。《如懿傳》到現在一口氣連預告片都追完了的老妹兒,拍胸脯保證:只要撐過前兩集,《如懿傳》就是一部追了停不下來的好劇。但其實,這幾句話如懿又何止是說給李玉聽的。在這後宮裡,哪怕皇上最是愛她,她不也得時刻謹記著這些道理嗎?李玉走後,如懿像是突然洩了氣的皮球。頭靠著門框,望著空蕩蕩的院子發呆。
  • 《如懿傳》大結局:宮鬥不重要,浪漫必死
    從這個角度看,你可以說「宮鬥劇」是封建殘餘依託消費主義視覺文本借屍還魂,你也可以說它是資本社會競爭機制與舊文化結構的一種共謀。但是在《如懿傳》中,宮鬥不是沒有,卻往往匆匆而止,而且拍的不太好。一些「宮鬥」的場景反而顯得怪異,臉譜化了。比如令妃倒臺那集,突然拉出的一個如懿所做的冤魂符實在囧,有點大字報批鬥的意味。
  • 《如懿傳》奇異造型!超雷「馬蹄鐵頭」原來都是真考古!網友笑噴
    《如懿傳》周迅與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熱播中,近期劇情進入大鬥特鬥的高潮,黑臉富察皇后下線,女主角如懿終於得償所願成為皇后,獲得能夠與乾隆「生同衾死同穴」的資格,只是最近被熱烈討論的除了如懿本人之外,還有回娘家的嫡公主璟瑟
  • 如懿傳玫嬪被賜死,臨死前告訴如懿皇上的秘密
    宮鬥劇《如懿傳》熱播,如懿(周迅 飾)登上後位,願和乾隆皇帝(霍建華 飾)到老不分離,但後宮爭鬥,以及乾隆的多情疑心,讓她逐漸困惑。
  • 《如懿傳》演的不是宮鬥,而是真實的人生
    如懿的「烈」,源於她對「婚姻」的信仰。當信仰崩塌,情愛名存實亡,她便「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不哭泣、不卑,不央求,不乞憐。你不愛我,所以,我也不必愛你了。 她沒有按照萬眾期待活成另一個甄嬛,卻在波譎雲詭的後宮中始終堅守自己。她不是沒有「宮鬥」的能力,妃嬪們那些齷齪齟齬的小心機,她不是鬥不過,而是不屑於去爭鬥。
  • 如懿傳:太后為何要如懿進冷宮?不愧是上一屆宮鬥冠軍
    《如懿傳》這部劇是我非常喜歡的宮鬥劇之一,不管是從劇情、角色,還是從細節處理上這部劇都非常出彩,演員們的演技也都在線。難得的是它跟真實的歷史也極度吻合,劇情也經得起推敲,個人覺得這部劇非常出色。我始終不明白,太后為何要如此積極地參與到乾隆後宮的鬥爭中去,直到她讓如懿進冷宮,我才看清楚一二。
  • 經典宮鬥文,《如懿傳》《絕色狂妃》,評分9.9,颳起宮鬥狂潮!
    大家好,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喜歡看網絡小說,但是也經常面臨書荒的問題,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5本非常精彩的宮鬥文,碾壓《如懿傳》《絕色狂妃》,豆瓣評分9.9,颳起宮鬥狂潮,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非常精彩的一部宮鬥小說,網絡評分9.9,掀起一陣宮鬥的狂潮。(點擊下方免費閱讀)3《鳳門嫡女》意千重 評分9.9書評:《鳳門嫡女》是意千重非常經典的一本古言文。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女主角慕雲晗憑著自己的能力,開了一間茶館混的非常逍遙自在,也成為了趙國最厲害和富有的女家主。
  • 《如懿傳》魏嬿婉上線,勾引皇帝上位,是這一屆的宮鬥冠軍
    《如懿傳》魏嬿婉上線,勾引皇帝上位,是這一屆的宮鬥冠軍。
  • 《如懿傳》:讓人絕望的不是殘忍的宮鬥,而是「蘭因絮果」的愛情
    但只要「熬」過前幾集,《如懿傳》後面的劇情才是真的讓人「上頭」,很多人說看過無數遍《甄嬛傳》,卻不敢再看第二遍《如懿傳》。周迅真的演出了如懿一路走來的熱忱和失望。殘酷的宮廷鬥爭,看得讓人壓抑,但《如懿傳》真正讓人絕望的不是沒人性的宮鬥,而是「蘭因絮果」的愛情。
  • 《如懿傳》喪到了最後一刻
    如果說《甄嬛傳》是宮鬥裡藏愛情的話,《如懿傳》則是愛情裡藏宮鬥。遙想上一屆宮鬥MVP甄嬛「萬丈雄心難為尼」,回宮之後氣死皇后,綠死皇帝,登上權力巔峰。 而如懿恰恰選擇一條違背傳統宮鬥法則的「必死之路」:她相信愛情,既要做乾隆的皇后,更想做乾隆的妻子。被陷害住冷宮,相信乾隆會查出真相還她清白;不爭寵奪後位,相信她的地位全靠皇帝對她的情分,爭也沒用。 甄嬛勸過她,海蘭勸過她,但都無法泯滅如懿對「一生相守」的嚮往。
  • 《如懿傳》這劇情是想把觀眾氣死吧?
    我們回憶一下《如懿傳》開播前幾天迎接的是鋪天蓋地的群嘲,主要是周迅不適合少女的臉和聲音,以及浮誇的服化道。但是追到現在,《如懿傳》終於露出了它最大的問題。「如懿快點斷髮」的話題已經上了好幾次熱搜了▼周迅設想的如懿是不害人不宮鬥的聖母,這個前提也要是帝後感情甚篤,這在歷史和劇情上都站不住腳跟。於是不能害人的如懿,一直維持著人淡如菊、歲月靜好的人設。
  • 《如懿傳》宮鬥撕逼還在路上,還是海蘭如懿的姐妹線好嗑
    《延禧攻略》屬於不按常理出牌的宮鬥劇,觀感就像一杯冰可樂,一路爽到底。相比之下,《如懿傳》就比較傳統了,更像茶,需要時間來漸入佳境。但是習慣了冰爽可樂的觀眾,要立刻再去品茶那就免不了會覺得有些無味。所以《如懿傳》哪怕熱度不減,但是與預期相比,無論是口碑還是熱度都大打折扣。
  • 《延禧攻略》與《如懿傳》,哪種宮鬥更接地氣?
    文/李金甫如今,《如懿傳》熱播,與《延禧攻略》展開了正面競爭。首戰並沒有告捷,畢竟《延禧攻略》的粉絲基礎已經形成,在輿論上佔據優勢。如今,挺《延禧攻略》的人,給出的《如懿傳》不好看的理由非常模糊。筆者仔細看了更新的所有《如懿傳》的劇情以及演員的表演,發現比《延禧攻略》的確高出了一個段位。《如懿傳》的優勢,總結起來有這麼幾個:第一、宮鬥的劇情設計明顯比較高,很多宮鬥橋段脫胎於前臺的政治鬥爭,不單純是為鬥爭為鬥爭。第二、一群老戲骨,表演非常優秀。無論周迅還是董潔,都有極為出色的表演。
  • 因為這個神結局,我斷定「如懿」超越了「甄嬛」
    不想宮鬥,只想為好人立傳。過於真實,引起不適。一晃兩月,87集結束,《如懿傳》總算完結了。剛開播時被「周迅公鴨嗓」、「周迅玻尿酸」、「太后米老鼠耳環」打了悶頭一棍的劇主,悄摸摸追完了大結局,終於敢硬起腰來,給《如懿傳》叫一聲好。
  • 「如懿傳」這外掛開溜啊
    回過頭一想,觀眾開始吐槽宮鬥劇是否尊重史實,似乎是近幾年開始的事兒。這無疑是一個好現象,群眾對於歷史的關注程度比想像中要高多了。當然,這也是一個普及歷史文化知識的好機會。《如懿傳》就很聰明,量身製作了一部知識番——《生活在古代·乾隆與如懿》
  • 《如懿傳》《延禧攻略》下架,近年來大火的宮鬥劇就剩《甄嬛傳》
    很多觀眾突然發現《如懿傳》和《延禧攻略》看不了了。於是《如懿傳》和《延禧攻略》下架的消息迅速登上熱搜。對於這兩部電視劇的下架,大家紛紛表示不理解。有人猜測,大概是因為《如懿傳》和《延禧攻略》同屬宮鬥劇,宮鬥的內容並不適合當代青少年看,更不利於傳播正確的價值觀。
  • 《如懿傳》:空留嘆息
    從「封建帝制婚姻圍城」的立意來看,《如懿傳》野心不小,意圖打破宮鬥劇的慣用套路,以時代背景下的兩性關係入手,來透視婚姻生活中的變與不變。大結局裡,如懿用「蘭因絮果」作為與乾隆婚姻圍城的總結,亦是《如懿傳》的點睛之筆,弘曆最終成為了乾隆,而如懿卻沒有成長為皇后,仍舊是當年的那個青櫻。
  • 清宮的宮鬥高手不是如懿、魏瓔珞,而是懿貴妃|史太Long
    懿貴妃那拉氏,現在我們通常稱她為慈禧太后。文 | 吳鉤 繼《甄嬛傳》之後,又有兩部清宮宮鬥戲《延禧攻略》與《如懿傳》霸了屏,而且引發了宮鬥話題的發酵。《延禧攻略》與《如懿傳》的歷史背景是一樣的,都是清代乾隆年間。其實,乾隆一朝的後宮還是比較平靜的,雖然乾隆這個人自帶八卦屬性,適合編排愛情戲與狗血劇,但清代最厲害的宮鬥,還真不是發生在乾隆朝,如懿、魏瓔珞(令妃)也算不上是宮鬥高手。大清的宮鬥高手是誰?我認為是懿貴妃那拉氏。現在我們通常稱她為慈禧太后。懿貴妃是鹹豐皇帝的妃子。
  • 再聊一聊《如懿傳》
    比起外界的榮光,她們在乎的是「愛]與「尊重」。中年時,明明心煩不願意吃東西,但在如懿遞來桔子時,還是不自覺的放在了嘴裡。 尤其讓人難忘的是,早起時分,如懿慵懶的裹在被子裡,看著乾隆穿衣上朝。這種浸入生活裡的點滴甜蜜,和現實社會中的夫妻簡直無異。
  • 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是行業在整治還是什麼原因呢?
    9月28號凌晨,宮鬥劇《延禧攻略》跟《如懿傳》相繼退場!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麼原因,畢竟有的很多人都很喜歡這部劇。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是行業在整治還是什麼原因呢?宮鬥劇延禧攻略、如懿傳下架,是行業在整治還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