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思希姆半導體(MAXIMUM SEMICONDUCTOR)成功收購美國福斯特集

2021-01-09 電子產品世界

本次收購顯著擴展了邁思希姆半導體支持高速增長的功率半導體市場的能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2/395797.htm

近日,邁思希姆半導體(MAXIMUM SEMICONDUCTOR)宣布與美國福斯特集團(FIRST INC.)達成最終協議。根據該協議,MAXIMUM將以現金和期權交易收購FIRST的全部股權。此次交易的股權價值約為0.83億美元,企業價值為0.55億美元。根據協議條款,FIRST的每個股東將有權選擇現金(FIRST每股12美元)或MAXIMUM公司普通期權(FIRST每股折算0.1265 MAXIMUM股),按比例分配。共有50%的FIRST股將被轉換成現金選擇權,剩下50%轉為期權。

美國福斯特半導體集團是功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市場的先驅者,專注於工業、通信、消費和醫療市場的中高壓功率控制半導體。FIRST擁有廣泛的客戶群,通過其直接銷售團隊和全球分銷合作夥伴為3500多個客戶提供服務。FIRST集團2016財年的收入為0.98億美元,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約為13.5%。

合併後的公司預計年營業額將達到大約3.7億美元,並具有以下巨大的戰略和財務效益:

1.擴展業務到工業和電子產品市場的更廣泛的技術平臺

2.增強功率控制產品系列在汽車市場中的滲透,擴大每單位汽車的產品含量

3.強化高壓碳化矽半導體技術的技術開發和智慧財產權

4.提高在半導體行業中的地位,並增加量產規模

5.鞏固全球主要電子產品分銷合作上的與互補關係並實現全球線商銷售

6.立即增加調整後每股收益和交易關閉後的自由現金流

7.預計每年節約成本超過1500萬美元;未來收入協同效應和稅率降低可產生額外的價值

「作為我們公司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購,對MAXIMUM來說,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裡程碑」,MAMUM總裁兼執行官Dave Heinzmann說。「FIRST集團廣泛的功率半導體產品系列和技術專長與我們加速我們在功率控制和工業OEM市場中的增長的戰略不謀而合。MAXIMUM與FIRST的結合整合了我們互補的能力、文化和關係。」

FIRST董事長兼執行官Nathan Zhu博士表示:「在兩家公司結合後,FIRST將起到功率半導體業務的基石的作用。MAXIMUM與FIRST都具有長久的創新和以客戶為中心的產品開發的歷史,我們將共同秉承為FIRST在功率半導體和集成電路市場上取得成功做出貢獻的企業精神。」

「FIRST和MAXIMUM的結合為功率半導體行業創造了一個更強大的市場參與者,它能夠利用我們的集體資源和產品系列,為我們的客戶創造更大的價值,」FIRST總裁兼執行官Nathan Zhu補充道。「我們相信,成為一個MAXIMUM這樣的世界級企業的一分子,將為FIRST及兩家公司的人才帶來光明的未來。」

這次交易預計將在交易關閉後的第一個全年立即增加MAXIMUM的調整後每股收益和自由現金流,不包括任何收購和整合相關成本。MAXIMUM有望在交易結束後的前兩年內實現超過1500萬美元的年度成本節約。從長期來看,考慮到兩家公司互補性的產品,這次結合也有望創造可觀的收入協同機會,以及因未來稅率降低而帶來的效益,合併後,MAXIMUM將分拆部分通用器件業務並出售,功率器件及集成電路擴入自有體系,統一使用MAXIMUM進行經營活動。

籤訂最終協議的同時,FIRST集團的創始人Nathan Zhu博士,同時也是目前公司的股東,擁有大約13%的所有權,也籤署了一份投票和支持協議。根據協議的條款和條件,他同意投票其所持股份以支持該次交易。在交易結束後,Zhu預計將加入MAXIMUM的董事會,遵守董事會的管理與批准程序。他在半導體行業的技術能力和廣泛的經驗將有利於結合後公司的整合工作、創新路線圖和收入擴張。

在滿足慣例成交條件的前提下,包括監管部門的批准和FIRST股東的批准,此次交易將於2018年二季度完成。MAXIMUM預計將通過結合現有的現金和額外的債務來為交易的現金部分提供資金。

電話會議和網絡直播信息

MAXIMUM將於2017年5月28日(星期一)中部時間早上8點、東部時間早上9點召開投資人電話會議來討論這一公告。電話會議將會直播,同時,會議簡報和存檔的網絡直播可通過公私網站投資者關係板塊的大事記和簡報頁面查看。

關於MAXIMUM

MAXIMUM公司成立於2007年,是功率器件的全球領導者,在功率控制和消費類產品方面擁有不斷增長的全球平臺。該公司為電子、汽車和工業市場的客戶提供包括新能源構件器件設計Chip(高效能充電放電轉換碳化矽器件),系統運放解決方案,智能照明系統解決方案,工業過程控制方案(SPC) ,電源管理晶片(AC-DC/DC-DC),PFC,IGBT,Super MOSFETs, 外圍閉環晶片chip器件技術。MAXIMUM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4千名員工。

前瞻性陳述

該篇新聞稿包含涵蓋MAXIMUM公司與美國FIRST集團之間擬議交易的預期時間表以及擬議交易的預期收益和協同效應的前瞻性陳述。並非歷史事實的陳述,包括關於MAXIMUM和FIRST的理念、計劃和期望的陳述,均為前瞻性陳述。這些陳述是基於MAXIMUM和FIRST管理層的當前預期,會受到一些因素和不確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和不確定性可能會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描述的結果大不相同。以下重要的因素和不確定因素可能會導致實際結果與這些前瞻性陳述中描述的情況大不相同:在預期時間滿足預期交易條件或完全滿足擬議交易結算條件的能力;能夠在預期時間內獲得擬議交易的任監管機構的批准;發生任何可能導致終止合併協議的事件;與擬議交易相關的股東訴訟的風險,包括由此產生的費用或延誤;高於預期或與擬議交易相關的或有事項;協同效應的風險,交易的協同效應和增長前景可能無法及時實現;FIRST的業務在MAXIMUM的業務關閉中成功整合;MAXIMUM和FIRST將無法留住和僱傭關鍵人員;擬議交易中斷的風險可能會對MAXIMUM或FIRST的業務及其與客戶、供應商或員工的關係產生不利影響。有關可能導致實際結果與前瞻性陳述中所述情況大不相同的因素的其他信息,除法律要求外,MAXIMUM和FIRST均不承擔更新其所做出的前瞻性陳述以反映新的信息、後續事件或情況的義務。

將提交給SEC的重要的附加信息

對於擬議交易,MAXIMUM和FIRST打算向SEC提交相關信息,包括表S-4上MAXIMUM的註冊聲明(簡稱「註冊聲明」),其中將包括Maximum全球夥伴通知,並將構成MAXIMUM完整新聞聲明、代理聲明/序言等相關文件。

競業禁止

本通函不構成出售要約或購買任何證券的徵集,也不得在(根據任何司法管轄區的證券法的規定,在證券登記或資格認定之前此類要約、徵集或出售為非法的)任何司法管轄區內進行任何證券出售。

非公認會計原則(調整後)財務指標的使用

本新聞稿中提供的信息包括FIRST的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調整後EBITDA」和「調整後EBITDA利潤率」。這些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排除與基本業務活動的基本業績不直接相關的某些費用和收入的影響,不應被單獨考慮或作為可比的公認會計原則指標的替代。這些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與最直接可比的公認會計原則指標的對帳表見本新聞稿後的附件。

管理層認為,通過排除與基本業務活動的基本業績不直接相關的或並非是可比較時期內業務活動一部分的項目,有利於與歷史業績結果進行比較。管理層認為,這些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通常是由金融分析師和公司所在行業中的其他分析師所使用,從而進一步向投資人提供有用的信息。在評估業務績效和業務規劃時,管理層還會使用這些指標。請注意,這些非公認會計原則財務指標與本文所定義或使用的術語不同,並且還可能與其他公司定義或使用的術語不同。

相關焦點

  • 海外半導體大戰,爭搶收購是假象,國產半導體還各自為戰?
    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其實在今年都是遭逢了劇變,就比如說像海外的那些半導體公司們,各種收購和爭搶市場,而咱們國內因為一些原因,也是重新拾起了建設自己的先進晶片產業的想法,並且已經有許多的巨頭和企業都是投身於其中,但是千萬別以為海外目前爭搶收購的大戰已經放鬆了對於咱們的警惕,實際上他們這都是假象而已
  • 美對華半導體公司刑事民事雙起訴
    然而,正當市場一片叫好之際,兩國元首上午剛通完電話,美國聯邦司法部下午就發布公告:對中國半導體公司晉華發起刑事和民事雙訴訟。據美司法部網站信息顯示,美國一個聯邦大陪審團對一家中國國有企業、一家中國臺灣公司和三名中國臺灣人提出起訴,指控他們共謀盜竊、輸送和擁有從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盜竊來的商業秘密,以便為一家國有企業謀取利益。
  • 2020半導體驚天收購,英偉達收購ARM,AMD收購賽靈思,還記得嗎?
    2020年對半導體巨頭來講,就是瘋狂併購的一年。根據IC insights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半導體收購金額刷新歷史記錄,總金額達到了驚人的1180億美元。回顧2020年的併購項目,下面兩個案例讓我記憶猶新。英偉達收購ARM全球GPU領域領導廠商英偉達在去年9月份放出消息,計劃以400億美元收購ARM公司。
  • 半導體術語中英文對照大全
    在這裡我們整理一些常用的半導體術語的中英文版本,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當中有出錯,請幫忙糾正,謝謝!常用半導體中英對照表離子注入機  ion implanterLSS理論  Lindhand Scharff and Schiott theory,又稱"林漢德-斯卡夫-斯高特理論"。
  • 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封測企業長電科技 收購後遺症已經治癒?
    扭虧為盈對於長電科技來說,是一個非常良性的信號,說明其半導體封測業務的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同時,長電科技毛利率也同比增長3.5%,上升到14.6%,這一上升著實不易,創下五年來同期新高。長電科技自收購星科金朋之後,受到星科金朋業績虧損負累,盈利能力受限。上半年長電科技業績表現優異,但這能夠說明收購星科金朋的後遺症已經消除了嗎?
  • 日本半導體為何能一度超越美國?
    1986年,日本的半導體產能全球佔比達到45%;1989年, 日本公司佔據了世界存儲晶片市場53% ,而美國僅佔37%;1990年,全球前10大半導體公司中,日本公司就佔據了6家,NEC、東芝與日立割據三甲,後來統一了CPU市場的英特爾也只能屈居第四。與產業份額、公司地位同樣成功的,是當時日本半導體堪稱「高質量」的代名詞。
  • 從巔峰到「瘋癲」,半導體供應鏈老兵都有誰(美國篇)
    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 ,後來者紛紛布局,美國在半導體產業製造方面的優勢大不如前,甚至到了倒退的地步。xV3esmc來自麵包板的博主草木本芯匯總了美國半導體產業巔峰時刻的代表,簡析了美國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的發展優勢和不足,並對國內半導體產業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 【逆襲】漫長的5年:創世紀如何逆襲成功借殼勁勝智能!比亞迪半導體...
    2、【IPO價值觀】海目星業績支撐靠補貼,高負債、負現金流財務數據遭質疑3、三星材料供應商萊爾科技擬科創板IPO獲受理4、比亞迪半導體完成A+輪融資,共引入30位投資者增資近8億元5、【每日收評】集微指數跌2.94% 華興源創收購獲批 太極實業籤11億元項目6、勁勝智能擬更名「創世紀」,募資6億元推進高端智能製造業務
  • 國芯傳來好消息:獲批收購日本晶片半導體光刻機先鋒微技術
    8月24日消息,英唐智控在互動平臺表示,先鋒微技術自有的生產設備中包含有日本產的光刻機設備,其收購事項已經獲得日本政府批准。先鋒微技術光刻機主要用於模擬晶片的製造,在滿足其自身生產研發需要的前提下,不排除向具備條件的其他客戶提供產能支持,但公司目前尚未啟動該類型的合作。這對推動國產晶片的發展來說無疑也是好消息。
  • 【集微開講·預告】美大選後世界及中國半導體挑戰與機會
    拜登提名的美國貿易代表人選戴琦將把矛頭對準中國的不當貿易行為。由此可見,美國無論誰當選總統,對中國的科技戰、貿易戰不會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只是在策略上會做一些微調。全球半導體產業格局將會因為美國政策發生改變,中國半導體產業發展將面臨巨大挑戰與全新的機遇。面對美國的打壓,全球半導體產業將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呢?中國半導體企業將如何應對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變化呢?
  • 【IPO】科創板半導體募資額第二高,TWS第一股恆玄科技成功上市;
    【IPO】科創板半導體募資額第二高,TWS第一股恆玄科技成功上市;
  •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的出路在哪?
    一則新聞,引起了半導體設備領域的新變化。 日經報導指出,近日,美國最大半導體製造設備廠商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發布消息稱,把收購原日立製作所旗下的KOKUSAI ELECTRIC的價格提高到35億美元。新的收購價比先前價格(22億美元)高出59%。
  •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10 19:41:27 北京大學雷霆團隊通過控制溶液態聚合物聚集體的動力學用於實現聚合物半導體的高效n摻雜。
  • 當美國三大工業臺柱財被挖斷後:半導體篇
    當美國三大工業臺柱財被挖斷後:半導體篇!半導體是美國對中國最有優勢的工業行業,也是美國人盯最緊的行業,同時也是美國人最大的經濟武器。半導體從設計軟體、晶片設計、生產設備、耗材、代工廠、封裝和檢測儀器這7大領域中,美國人有優勢的,達到5達領域。尤其設計軟體、生產設備和檢測儀器每年產值也就500億美元上下,卻捏住了中國萬億美元的整機命脈,令人悲憤!
  • 高通死活要收購的恩智浦,到底是幹啥的?
    高通為什麼拼了老命也要收購它呢?一旦收購成功,對高通、對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大家好,我是小棗君。2017年11月,博通(Broadcom)提出以1300億美金收購高通。這件事情當時鬧得雞犬不寧,想必大家一定是知道的。
  • 汽車半導體「全球老大」,商譽佔總資產一半:恩智浦半導體
    排名二到五位的分別是英飛凌(IFX.DE)、瑞薩電子(6723.T)、德州儀器(TXN.O)和意法半導體(STM.N)。前五家公司的市場份額合計為47.9%,前十家公司合計佔到66.2%。前十的公司中有8家來自德國、日本、美國,另外2家分別是荷蘭的恩智浦、總部位於瑞士的國際性半導體廠商意法半導體。
  • 美國著名學者約翰·福斯特:人類社會得了「代謝中毒症」
    原標題:美國著名學者約翰·福斯特:人類社會得了「代謝中毒症」   專訪:人類社會得了「代謝中毒症」——訪美國著名學者約翰·福斯特  新華網美國尤金3月2日電(記者薛穎 劉文文)霧霾、垃圾圍城、水資源汙染、土壤退化……我們的社會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 安富利收購臺灣半導體分銷商合訊科技
    進一步增強在亞洲的技術專長 亞利桑那州鳳凰城2011年8月1日電 /美通社亞洲/ -- 安富利公司今天宣布已收購臺灣電子元件分銷商合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合訊科技」)。合訊科技通過提供技術支持、模塊解決方案和電路設計支持,幫助客戶加快產品開發。
  • 【IPO價值觀】從立昂微擬上市看國產半導體矽片發展;瀾起科技:DDR5...
    目前,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家的先進半導體矽片生產企業對於12英寸半導體矽片的生產技術已較為成熟,目前研發水平已經達到18英寸。據其透露,儘管當前國內也有一些廠商宣布進軍12英寸市場,但最終有多少項目能夠成功,依然是個很大的疑問號。同時,雖然國內有些廠商已經拉出了12英寸單晶,不過具體什麼時候量產銷售仍需要一定的時間。
  • 美日韓的晶片大戰,日本半導體無奈落敗,韓國三星55%股權被瓜分
    比美國、日本半導體行業晚起步20年,韓國半導體憑什麼能做到世界第一?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提三星,當時的三星只不過是一家日用品小工廠,但創始人李敏哲認為只有半導體才能讓三星崛起,於是便出錢收購瀕臨破產的美國Hankook半導體公司,還多次到美國半導體企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