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錢江晚報(ID:qianjiangwanbao)
記者:何麗娜
「昨天晚上,我還在想,是不是我弄錯了,黃老師還在,想給他家裡打電話。」
「黃老師平時看起來身體那麼棒,這一切都發生得太突然了。」……
而大家口中的「黃老師」,名叫黃樂康,他愛唱歌,玩攝影,獲獎無數,有電視臺曾專門給他拍過專題,在浙江杭州也算小有名氣。可就在11月25日晚上,他在突然一陣背部酸痛之後,很快就沒了心跳,急救醫生竭力搶救仍回天無力,醫生判斷,他死於突發心梗。
圖文無關。範麗芳 攝
寒冷的冬季是一年中心梗最高發的時節。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普遍營養過剩,可同時生活節奏快了,都導致心臟的負擔過重,自我保護能力越來越弱,因此除了上了年紀的老人之外,也不乏一些年輕人也發生心梗。
我們究竟應該如何做好預防來安心過冬?
萬一發生心梗又該如何把握黃金搶救時間?
黃樂康,今年75歲,因為歌唱得好,尤其是照片拍得好,在杭城也算小有名氣。在退休之後,黃老師對攝影說是到了痴迷的地步也不誇張,他每天穿著攝影服、背著幾十斤重的設備到處走,拍拍各地的風土人情,據說他的腳步幾乎踏遍了整個浙江,幾十年來,他拍照無數,獲獎無數,人稱獲獎專業戶,曾經有電視臺專門給他拍過專題。
「黃老師一直認為自己身體很好,一般上了他這個歲數的人多少有些像高血壓之類的基礎疾病,看到人家得吃那麼多藥他總覺得不理解。他非常熱心於幫助朋友,做起什麼事來都勁道十足,就在他去世的前兩天,還在朋友兒子的婚宴現場幫忙拍照。」跟他認識了幾十年的好友吳女士說,「昨天晚上,我還在想,是不是我弄錯了,黃老師還在,想給他家裡打電話。」
聽說,黃樂康是在家中突然走的。11月25號晚7點多,坐在客廳看電視的他突然說是背部酸痛,老伴建議給做醫生的好朋友打個電話問問,可他轉念一想認為自己一向身體好,應該沒什麼事,讓老伴幫忙貼貼傷筋膏就行了。可半個小時過去後,仍不見好轉,家人再急忙叫120,但他這時已經很不好了,沒有了心跳,雖然急救醫生一路心肺復甦,但已回天無力。後來醫生判斷,他死於突發心梗。
圖文無關。範麗芳 攝
「太可惜了!如果一開始就聽他老伴的,或許他能繼續拍照。」浙江省中醫院院長、浙江省中西醫結合心血管重點創新類學科帶頭人毛威教授在聽聞黃樂康的事情後直感嘆,對於這類病人來說,能否獲得及時救治至關重要。
毛教授提起他的一位病人。 11月13日,53歲的河南人陳先生,來看心血管科門診,說是在工地上幹著活突然感覺胸痛、胸悶,而且當時還沒有緩解。當時的坐診醫生一聽就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陪同陳先生坐電梯到樓下急診室,結果剛接好心電監護,陳先生就出現了室顫引起的心臟驟停,醫生馬上進行電擊除顫,把陳先生給搶救回來,但他仍然感覺胸悶不適。
「如此兇險的病人,如果他發病時不在醫院,如果我們的門診醫生沒有在第一時間做出準確的判斷和處置,如果後面的搶救緩解醫生護士有片刻的遲疑,陳先生現在就可能已經不在了。」在毛威教授看來,病人總的缺血時間越短預後就越好,這得靠病人及家屬和醫生共同的努力。
比起黃老師,陳先生是幸運的,及時到了醫院,否則後果很嚴重。天氣、勞累等都可能誘發心梗,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冬天冠心病患者要特別注意防止發生心梗。
如果出現突發狀況,身邊沒有專業人士出現怎麼辦?「 切記,自救,莫慌張!」
如果身邊有這樣的情況出現,千萬不要讓病人再活動或隨意搬動病人,讓病人就地坐位或安臥,並保持鎮靜,同時周邊群眾不要圍觀,儘可能保持相對安靜的環境。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列車或飛機等公共運輸工具上,要及時找工作人員求助,千萬不要慌亂。如果是在馬路等公共場所,應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並報清楚詳細位置,還要注意撥打120的這個電話儘量不要再佔用,以免急救人員找不到時聯繫,或指導搶救。
在外出時,如果坐車或飛機時間久,哪怕是小範圍的伸伸胳膊動動腿,也一定要動一動。
對於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或高危因素(高血壓、糖尿病、吸菸、高脂血症、早發冠心病家族史等)較多的患者,最好隨身攜帶急救藥物。
黃老師和陳先生在發病前,看似身體都挺棒的,可沒感覺不等於沒病。在毛威教授看來,如今大家所開展的常規體檢中,除了三高等心血管危險因素的檢查和心電圖外,很少有針對心臟的檢查,因此很多人都沒能發現自己的問題。
因此,兩點建議給大家:
1、出現不明原因胸部不舒服時,一定要馬上就醫;
2、有三高、家族史、吸菸、男性超過40歲、女性超過50歲等高危因素人群,最好找專科醫生做個專業評估,好對自己的心臟健康狀況有個了解。
原標題:《看電視時一陣背痛,半小時後心跳沒了!杭城攝影大咖突然離世,原因讓所有人警惕》
編輯: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