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式的升降結構加真全面屏,OPPO Reno橫空出世之後,似乎讓我們在茫茫「劉海界」裡找尋到了不一樣的創新與未來屏幕的發展方向。當然,Reno系列手機除了在外觀上帶給我們許多驚喜之外,內在的Color OS6作業系統,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此外,全新語音助手Breeno的加入,也讓OPPO Reno系列手機在交互方式上,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選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Color OS6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的細節特性,看看究竟有哪些驚喜在等待我們吧。
Color OS6初體驗:告別臃腫,向年輕化靠攏
首先說一下,瓶子哥是在OPPO Reno 10倍變焦版上體驗的Color OS6作業系統。「全屏化」作為Color OS6在設計中的核心元素,意味著這套系統將更加適用於真正的全面屏手機。在進入主界面之後,我們看到的是Color OS一貫的高顏值依然在線,給人舒服的視覺感受。而上手後的第一感覺就是流暢,解鎖、滑動、打開APP有一種一氣呵成的感覺。當然,相比於之前的Color OS5.2版本來說,新版本系統的變化也是很大的。
在圖標優化方面,可以說Color OS6整體還是更加趨向於圓潤,優化所覆蓋的應用領域也非常的廣闊。基本日常應用的圖標都進行了美化,顏色使用也更加豐富。當然,在配色豐富的同時,Color OS6也把握著一定的尺度,即使你是個極簡主義者,也會十分喜歡這套設計。
在壁紙設計方面,OPPO選擇與ANF合作,進行新的壁紙設計,除了原有的碧海冰川、沙金、流動色彩等經典壁紙之外,這批漂亮的壁紙也與Reno系列的配色保持一致,額外增加了霧海綠、星雲紫、薄霧粉與極夜黑的全新專屬壁紙,與相應配色的Reno系手機配套使用,整體色調更加協調。
值得注意的是,留白也成為了Color OS6基礎的設計元素,設計師去掉了系統中大量的分割線,用更多的留白來區隔每個功能塊,此處頗有一些中國水墨畫的技法與韻味在裡面。通過這樣的設計,Color OS6 則更加與最近OPPO發布的幾款全面屏手機相互呼應,下面我們就詳細的來了解下,在各部分使用過程中它的一些表現。
Color OS6在拍照攝影方面的表現
在當下這個各大手機廠商都十分注重拍照功能的大環境之下,拍照功能與攝影模式的UI優化,已經到了很重要的程度,在Coler OS6上,我們也可以發現這樣的痕跡。
基本市面上常見的夜景、全景、延時、慢動作、專業模式、人像模式全都有,HDR、炫彩開關、濾鏡選擇也都在觸手可及的位置,總體的界面設計比較合理。值得一提的是,在各類功能選項的滑動操作上,Coler OS6的無界化設計理念貫徹的十分透徹,你可以在屏幕任意位置實現滑動操作,即使單手持握手機拍照,也可以很順暢的進行各類拍照模式的選擇與調整。當然,這樣的設計也與Reno 10倍變焦版210克的重量有一定關係,不然這樣一個大傢伙加上複雜的操作,很有可能發生手機跌落的危險。
在AI自動識別拍攝物體方面,Coler OS6做的還是很不錯的,基本識別的物體都較為精準,而且分類更為細緻,僅是動物類中就會細分為貓、狗、鳥等等不同的優化效果。這點來看,還是值得某些拍月亮的手機學習一下的:優化月亮的同時,請順便優化一下火星跟土星。
當然,Color OS6這種AI拍照識別能力,也不僅限於花花草草、美食美景、貓貓狗狗等等場景。我們舉個例子,在瓶子哥參加inter的發布會時,隨手拍了一張辯論賽的大屏幕倒計時照片。當時手機AI識別為運動物體,所以系統自動將快門速度調高,甚至清晰的拍出了屏幕上讀秒倒計時的運動軌跡,在使用Color OS6加持的Reno拍照時這樣的「小驚喜」層出不窮。
不為堆棧而堆棧,不為清晰而清晰,這種「不特意」的設計理念,在Color OS6的拍照功能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這種從用戶拍照的實際體驗出發的設計,相比華為P30、諾基亞9 PureView這類為了達到更高的DoxMark評分,而犧牲用戶實際拍照體驗的手機來說,做的算是相當的不錯了。畢竟誰也不希望自己為了拍張清楚的照片,而舉著手機4-5秒不能動。
如果說缺點的話,就是Color OS6並未提供16:9比例的拍照模式,全屏照片的話,有些過寬了,需要額外下載相應的應用,才能實現拍攝這種比例的照片。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這算不上是Color OS6系統方面的內容,但是Reno系手機在自拍方面的美顏算法是真的強!真的強!真的強!(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Color OS6在遊戲娛樂方面的表現
在遊戲娛樂方面,Reno系手機的表現十分出色,但這只是從側面反映了其硬體配置的合理性與性能的強勁,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軟體層面的表現。下面我們就來看下,Color OS6在遊戲娛樂方面會有哪些不一樣的表現。
與許多專業的電競遊戲手機一樣,Color OS6也擁有遊戲空間模式。在遊戲空間的主界面中中部上滑菜單,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目前網絡的延遲、遊戲電池續航時間,並通過左側與右側的按鈕進行相應的調整。在信號增強方面,還可以通過智能雙通道網絡功能增強WLAN的信號,最大限度的避免因為信號問題帶來的遊戲延遲與卡頓。
在進入遊戲主界面之後,通過左側滑動,還可調出專門針對遊戲模式進行優化的浮動窗口,進行遊戲掛機、來電免打擾、消息免打擾等功能的一件設置。在窗口尺寸調節上,自定義調節功能的加入,也讓Color OS6這項類似分屏操作的功能更具可用性。同時,截屏與錄屏的一鍵按鈕,也可以方便的將遊戲過程中的精彩時刻第一時間記錄下來。
當然,利用Color OS6的遊戲空間功能,我們也可以實現另一項系統層面的黑科技——解決讓人更頭疼的照片截圖分類。
被添加至遊戲空間中的應用,通過點擊遊戲對應的圖標按鈕,除了可以詳細查看遊戲進行時間、疲勞狀態、耗電量、兒童遊戲時間控制等功能之外。還可以實現各類截圖的分類,而這種分類,是目前瓶子哥測試過的全部Android作業系統都不具備的功能。
這項看似簡單的功能,實際上定義了我們將手機截圖進行分類管理的另一種模式:按應用分類。對於電競主播、商務人士、遊戲玩家、甚至是瓶子哥這樣的數碼編輯等等此類需要經常截圖的用戶來說,再也不需要在手機的截圖庫中翻找不同應用混雜在一起的手機截圖,只需要將自己常用的應用添加至此,就可以輕鬆分類,從而減少在使用過程中翻找圖片的煩惱。
Color OS6在追劇看片方面的表現
追劇看片方面,Color OS6無需額外下載第三方視頻播放應用,就可以支持我們常見的:.mp4/.mkv/.avi/.mov/.rmvb/.rm/.FLV/.3GP視頻格式的播放。打開手機中的圖片庫,選擇視頻文件夾點擊即可,簡單的操作做到了拖拽到手機即可播放的便捷使用體驗。
在視頻播放操作上,得益於整體無界化的設計理念與操作模式,在屏幕的任意位置左右滑動,即可完成視頻進度條的快進/快退。
在屏幕左側邊滑動,還可以呼出便捷導航工具欄,除了可以進行截屏/簡訊回復/微信回復等常規操作之外。Color OS6支持的第三方應用分享,可以讓你便捷的將劇中的精彩瞬間與視頻片段,快捷操作轉發分享到微博、頭條、QQ、甚至是直接同步到抖音內進行分享。
與傳統的截屏/錄屏—退出播放—開啟需要分享APP—轉發,這樣的操作邏輯比起來,Color OS6流暢的分享模式,用過之後你就會發現你真的回不去了。
在視頻播放尺寸的選擇方面,Color OS6也十分考慮用戶體驗。無論是習慣16:9比例播放的用戶還是喜歡滿屏播放的用戶,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觀影體驗。此外,鎖屏播放功能,也有效的避免了意外觸屏等誤操作情況的發生。
Color OS6在語音交互方面的表現
在語音交互方面,Breeno語音助手已經被完美的集成在Color OS6之中,它是OPPO去年年底公布的一款人工智慧助手。Breeno提供了語義理解、圖片視覺搜索以及用戶使用模型推測等功能,事實上它與vivo的Jovi、三星的Bixby以及蘋果的Siri基本上大同小異。
值得注意的是,與許多保守的廠家不同,去年OPPO已經將Breeno的接口開放給第三方開發者,這意味著未來它會接入更多應用程式,提供更多不同的有趣的功能。
除了簡單的設定鬧鐘、天氣查詢、記錄信息、打開調用各種手機內置的基本應用之外。我們對Breeno做了一些針對第三方應用匹配的測試,比如通過Breeno調用微信直接口述內容發送給別人等等,在我們的測試視頻中,已經有所體現,這裡就不再進行過多贅述了。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觀看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0291902
體驗總結:
記得一年前曾經做過一個手機內各類應用啟動速度的對比視頻,大致內容就是對比兩部手機內安裝的各類應用誰的啟動速度更快一些。然而現在看來,快真的等於流暢嗎?正如脫離開用戶的實際使用體驗,去空談0.01秒的解鎖速度與各類優化一樣沒有意義,而這也是許多國內手機廠家在系統優化過程中值得深思的問題。好的作業系統,絕對是立足於用戶的使用習慣來做各項功能的加減法,才能真正俘獲用戶的芳心。
作為一個經常體驗各類手機的數碼編輯,瓶子哥在Reno上體驗Color OS6兩周之後的感覺是:相對於華為系手機的EMUI作業系統;小米系的MIUI作業系統;甚至是一加的氫OS作業系統,Color OS6或許並不算快。但是Color OS6的流暢程度絕對是目前體驗過的基於Android 9.0深度優化系統中,最為流暢的。而這,似乎也與許多iOS用戶在使用iPhone時候的體驗感是一致的。如果你是一個被蘋果iOS系統「黏住」的用戶,Color OS6相信會是一款用比較友善的交互方式,引領你進入Android世界的最佳選擇。
如果說缺點的話,Color OS6的硬傷主要集中在OPPO沒有前期布局整體的智能產品生態系統,所以在手機系統與電腦、智能硬體、可穿戴設備等等產品上缺乏更多的互動與聯動操作。但是,瓶子哥也相信,在未來一段時間裡,隨著OPPO在生態鏈領域中研發力度的加大,後續會得到一定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