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口再起:伊利主導的乳業消費「新升級」

2020-12-28 騰訊網

導語:宏觀經濟波動下,更多的新風口正在孕育。

4月15日,「網紅醫生」張文宏出席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講座時表示:一定要吃高營養、高蛋白的東西,每天早上準備充足的牛奶。

張文宏這個觀點引發網友爭議,一時間,「中國人有喝粥的權利」、「喝牛奶是崇洋媚外」等觀點刷屏微博。

拋開喝牛奶引發的社會層面的爭議,從補充蛋白質強健體魄的角度來看,張教授的觀點顯然是正確的:奶製品能夠有效幫助中國人提升食品中的蛋白質佔比,提高身體抵抗能力。

牛奶是中國家庭蛋白質攝入的強大基礎設施,在中國官方早已成為了國策,為改善國人體質,在1993年的國務院《九十年代中國食物結構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提到2000年中國人均奶消費量要達到6公斤。

14億人組成的超級巨大的市場,人均消費量的顯著提升,這對乳製品公司來說,是一個跑馬圈地的大時代。伊利股份抓住了這個風口,自1996年上市後,率先開啟了中國的液態奶推廣大幕。

20年過去了,液態奶的普及階段基本完成。如今,牛奶已經成為中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眾對於牛奶的營養價值、種類和食品健康的需求,更上一個新檔次。

在新版綱要中:2020年,中國人均奶消費量要提高到36公斤。一場更加轟轟烈烈的乳業消費「新升級」即將來臨。隨著這個風口的形成,龍頭伊利有哪些優勢?

01 縱觀行業

2019年,宏觀經濟多有波動,但伊利保持了令人驚訝的穩定性。

4月28日,伊利股份(SH:600887)公布了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報。年報顯示,2019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902.23億元,同比增13.41%,淨利潤70億元,同比增7.73%%,營收連續超百億級增長。

同期發布財報的蒙牛,營業收入僅為790億元,如果排除掉11月就被出售的君樂寶貢獻的收入130億元,營收只有655.30億元。

而從利潤上來看,差距就更明顯:2019年蒙牛稅前利潤為56.05億元,其中33.32億元為出售君樂寶所得稅前收益,佔比高達59.45%,去掉這部分收益,蒙牛實際淨利潤為22.73億元,與伊利利潤差距已近3倍。

此外,2019年蒙牛計提了23.64億元的商譽減值,巨大的商譽減值是蒙牛未來業績的壓力所在。

據發布的一季報顯示,今年1-3月份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206.53億元,淨利潤11.53億元。目前生產、銷售已快速恢復,呈現出遠超行業水平的強勁反彈,顯示出了企業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伊利的業績表現,與之前良好的激勵計劃是分不開的。

相比目前A股市場推出的諸多激勵計劃,伊利顯然更多的考慮了股東的利益:連續五年淨利潤符合增長8.2%、分紅率不低於70%、淨資產收益率不低於20%的指標設定,讓不少人發出「這不是在激勵團隊,這是在激勵投資者」的感慨。

憑藉這樣一份激勵計劃,伊利的2019分紅計劃高達48億人民幣,連續9年的分紅增長,驗證了伊利超強的現金流和對投資者負責的態度。

蒙牛乳業常年分紅只有伊利的一個零頭,過去十年分紅之和是52億,僅等於伊利一年分紅,伊利2019年分紅總額是49億。

(點擊可看大圖)

表明資產運營效率的淨資產收益率數據,更能說明問題。伊利常年淨資產收益率接近蒙牛的兩倍,這意味著,蒙牛並非不願意分紅,而是資產回報有限。

過去10年中,伊利股價增長了接近6倍,蒙牛隻漲了一倍多,伊利市值直接衝上2000億人民幣,而蒙牛卻從2018年起,市值始終徘徊在1000億人民幣左右。

如果單論市值,伊利和蒙牛在資本市場的表現,勝負已分,伊利的市值是蒙牛的兩倍左右。

(點擊可看大圖)

02 定海神針

作為日常快速消費品,奶製品產業幾乎不受經濟影響。

這也讓伊利作為A股知名績優白馬股,以其增長確定性贏得了價值投資白馬的美譽。這種確定性意味著可以抵禦宏觀影響下的不確定性,同時還能夠更確定、更快速的反彈。

這一切與伊利的戰略規劃、渠道擴展、品牌優勢都是分不開的。伊利是外資重倉的企業,也是快速消費品持倉額度最高的公司:港資在伊利持倉總市值接近220億人民幣。

數據顯示,自上市以來,伊利股份已經累計現金分紅254.57億元,分紅率高達60.73%。其中,2019年的分紅率直接達到70.86%。

截至4月29日,自上市以來,伊利前復權股價上漲近22倍,長期投資回報驚人。而在非典期間的2002年12月15日到2003年月6月24日,伊利相對滬深300漲幅為26.11%,遠高於食品飲料行業的-6.83%,體現出極佳的抗風險性。

伊利強大管理能力,高效的品牌運營,和穩健的消費屬性,使得伊利成為乳業消費「新升級」龍頭。而伊利的優勢在於三方面:業績強於同行、戰略上布局領先、白馬股中的定海神針。

在本次經濟波動中,伊利已經成為了乳製品企業的未來和標杆,長期價值更加具現。

往期高命中報告:

相關焦點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2020年新冠疫情激發了民眾對於喝牛奶增強抵抗力的認知,進一步增加了消費需求。供給處於低位而需求在短期內增加,這是此輪奶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乳業巨頭紛紛提價1月5日早間,國盛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
  • 乳業頂流為什麼是伊利?高品質圈粉無數消費者
    位居亞洲乳業第一、躋身全球乳業五強的伊利,始終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致力於生產100%安全、100%健康的乳製品,堪稱中國乳業的「頂流」,圈粉無數消費者。近年來,伊利依託於「全球健康生態圈」,堅守「伊利即品質」的企業信條,聚全球資源,不斷強化全球健康生態圈品質鏈條。
  • 逆勢猛增,蟬聯亞洲乳業第一!伊利的超級武器是什麼?
    在8月發布的荷蘭合作銀行2020年「全球乳業20強」榜單中,伊利躍居至第5,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家躋身全球乳業5強的中國乳企。伊利的超級武器企業營收增長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驅動因素,一是槓桿驅動,企業通過借貸,投資併購其它企業,從而快速提升企業營收。
  • 面對消費升級,這些奶企的「營銷秘籍」值得一看
    為此中國奶業協會信息宣傳部對重點奶企優秀營銷做法進行了梳理提煉和歸納總結,形成一套應對消費升級的「營銷秘籍」,為奶業與消費協同發展增添助力。  奶業作為國民營養健康不可或缺的產業,已經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奶業消費需求從「有奶喝」轉變為「喝好奶」,消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進一步加速了消費升級,人們更加追求便利、強調品質、關注健康。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1、新乳業斥資17億併購夏進乳業5月5日,新乳業宣布擬以17.11億元收購寧夏夏進乳業的母公司寰美乳業100%。其中,擬以現金10.26億元購買標的公司60%的股權,擬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不超過7.18億元以收購寰美乳業剩餘40%的股權和補充流動資金。
  • 伊利,澳優,海普諾凱1897,雀巢,恆天然,新乳業,蒙牛,光明……本周看點
    伊利擬入股中地乳業 8月2日伊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認購數量4.33億股,認購價格為每股0.47港元,認購總價為2.03億港元。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16.6%。中地乳業及其子公司主要經營牧場經營業務和進口貿易業務,原料奶生產及銷售是中地乳業的收入支柱。
  • 伊利股份:品質、渠道為王 疫情之下乳業龍頭優勢盡顯
    與2019年年報同時發布的還有2020年一季報,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乳業面臨巨大挑戰,乳品行業上下遊各個環節都受到了一定影響。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伊利股份快速反應,勇擔社會責任,引領行業全面復工復產,目前公司生產、銷售已快速恢復,1-3月實現營業總收入206.53億元,淨利潤11.53億元,呈現出遠超行業水平的強勁反彈,顯示出了企業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 新乳業牽手「一隻酸奶牛「搶佔鮮茶飲新風口
    由於現制飲品具備高盈利特徵,若收購完成,新乳業的盈利能力將很有可能邁上新臺階。 2 搶佔鮮茶飲「新風口」,「牛奶+」突破可期 現制茶飲品是近年來迅速興起的新型消費市場,尤其受年輕人的歡迎。
  • 伊利的產業振興之路
    一直以來,伊利以智慧、產業雙融合助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打造產業集群,推動了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全球智慧鏈」是伊利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通過不斷推進「全球織網」國際化進程,伊利整合全球的人才、智力、標準等資源,打造了「全球智慧鏈」。在荷蘭,伊利集團聯手歐洲生命科學領域的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設立伊利歐洲創新中心。
  • 伊利股份深度解析:看懂伊利空間的三個層次
    疫情短期衝擊劇烈,伊利份額逆勢提升。20 年初新冠疫情突發,對乳業春節旺季衝擊劇烈,短期終端動銷、物流配送、庫存調節、奶源消化均受嚴峻考驗,受此影響,伊利 Q1 收入和利潤均呈現顯著下滑。從具體產品結構看,乳業消費從基礎白奶向高端白奶、乳飲料到常溫酸奶不斷升級,伊利高端化節奏把握精準,金典和安慕希均成為百億大單品(兒童高端奶 QQ 星在 16 年也曾突破 50 億),伊利常溫高端產品佔比已從 13 年的 30%,提升至 50%以上。
  • 伊利股份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反壟斷審查 乳業龍頭競爭上溯到奶源
    昨天(12月22日)晚上,伊利股份(600887)發布公告稱,收購中地乳業股權案通過了反壟斷審查,可以正常進行。根據此前公告,本次交易全面要約價格為1.132港元,完成後伊利股份將持有中地乳業約31.87%股權,對其掌控和參與大型牧業資源、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有重要意義。
  • 伊利攜手合作夥伴開啟後千億時代 硬核實力引領乳業高質量發展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消費者對以乳製品為代表的的健康食品需求快速增長,龍頭企業憑藉強大的運營能力、超強的創新實力,推動著乳品行業加速升級,引領著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值得一提的是,伊利未來5年還將投入300億元扶持上遊奶業,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乳業快速復甦的同時,伊利龍頭乳業地位也在不斷夯實,並且實現了逆勢高增長。
  • 全球乳業五強!「聚勢者」再出發
    疫情催生出的健康消費新需求,為健康食品行業提質增效提供了新的契機。全球範圍內,食品飲料行業加快轉型、加速創新,新的業態和模式層出不窮,行業在創新變革中探索前行,中國市場更成為這場變革的「風向標」。隨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統籌推進,中國消費市場率先復甦,乳製品行業也加速自身轉型發展。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 新乳業縱橫術「一隻酸奶牛」的價值大棋
    放眼如今的中國乳業,早已不是30年前的鴻蒙模樣,尤其歷經「黃金十年」、與狼共舞后,巨頭快速崛起、產業化水平極大提升、競爭格局日益固化。如與伊利、蒙牛亦步亦趨,最終只能是死局。也基於此,新乳業通過發力低溫、圈層消費、年輕化營銷、科技賦能、產業鏈併購等全新方式,搶佔了行業的細分藍海。用差異化競爭,重塑產業格局,實現「彎道超車」。
  • 乳業巨頭落戶西平,將為西平增加多個就業機會~
    伊利集團擬規劃投資近30億元,在我縣投建規模化示範性牧場和智能化乳製品加工基地,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高端乳製品產業集群基地。駐馬店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全喜代表我縣與伊利集團籤約。
  • 伊利蒙牛的「大哥」,北方乳業的「領跑者」,如今鮮為人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菜市場」這些地方好像變成了我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經常去的人肯定對下面這些品牌非常的熟悉,乳製品行業中,「伊利」「蒙牛」這些牌子我們一定不陌生。可是我們不知道,曾經有一個牌子是他們的「大哥」,但是現在知道它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同樣,中國乳業雙寡頭蒙牛和伊利也已「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但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卻又殊途同歸。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乳品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其中常溫品類市場佔比高,處於主導地位;低溫品類發展迅速,集中度相對較低;奶粉市場趨向高端化、有機化,國產品牌開始搶回份額;其他幹乳品消費教育還有待普及,成長空間較大。
  • 植物蛋白成健康飲食趨勢 「植選豆乳」撬動伊利新增長
    不過,面對這輪震蕩,食品飲料龍頭股伊利仍保持了穩健的增長。  2月4日,伊利股份高開於28.66元,截至收盤,股價29.54元,上漲4.09%,全天高開高走;此後,伊利股份繼續上漲,2月6日的收於30.3元/股,表現穩健。
  • 乳業板塊掀漲停潮:巨頭先後提價 3000億龍頭創新高
    截至午間收盤,多隻乳業股漲停,熊貓乳品漲超12%,皇氏集團、鵬都農牧、天潤乳業、新乳業先後封板,新農開發、科拓生物、西部牧業、燕塘乳業、均瑤健康、光明乳業等漲幅居前,漲逾7%。乳業進入新一輪上漲周期安信證券表示,乳業進入新一輪原奶上漲新周期,此次疫情下,具有剛需特徵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國內乳製品生產對生鮮乳更強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