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的「大哥」,北方乳業的「領跑者」,如今鮮為人知!

2020-12-25 創智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菜市場」這些地方好像變成了我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經常去的人肯定對下面這些品牌非常的熟悉,乳製品行業中,「伊利」「蒙牛」這些牌子我們一定不陌生。可是我們不知道,曾經有一個牌子是他們的「大哥」,但是現在知道它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在「伊利」「蒙牛」這些牌子誕生之前,有一個牌子就已經領跑了北方乳業,成為了行業中的「領頭羊」,那就是——古城乳業。提到這個牌子的時候,相信只有一小部分人喝過他們家旗下的產品,那時候在北方可謂是家家戶戶都知道,那麼就有人提出了疑問。為什麼當時「叱吒」北方的品牌,如今幾乎看不到它的身影了呢?

1. 種種原因導致公司錯過黃金時期

如果按照公司成立的時間來說,古城乳業遠遠比現在一些知名的品牌成立的早得多。雖然發展時間比那些品牌要長,但是好巧不巧,在快上市的前一段時間,創始人堅持要把位置讓給其他品牌,再加上古城乳業並沒有繼續擴大公司的規模,就慢慢地讓公司處於緩慢前進的狀態。

屋漏偏逢連夜雨,創始人的突然離世讓本就」搖晃」的公司變得更加的「崩塌」。公司內部開始民心不定,公司內部的員工大部分都「另謀出路」,公司的股權也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區別,在經歷過這些後,公司的管理人員已經沒有心思去繼續運營公司了。

2. 古城乳業過於「低調」

對於一個剛剛起步的公司來說,讓自己的公司產品被大眾所認識,並且所熟知是一個手段,因為這樣才可以讓公司的產品有更多的銷售量,公司的利潤才能得到提高,並且有的公司還會和一些明星合作來保證自己的產品被大眾所喜愛,這也是現在常見的銷售手段之一。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我們平時乘坐的公交車上都有相對應的廣告。

可以說,一些公司能成功的上市和這些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是古城乳業不但沒有找明星合作,而且產品的包裝也十分的簡單,以至於人們並沒有被吸引到眼球,也對他們家的產品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因為大家只會選擇電視上常見的,好多人推薦的產品,這些無人問津的品牌,購買力度肯定會和他們有所差距。

3. 公司產品沒有創新

對於一個想要長期發展的公司來說,積極地開發新產品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拿乳製品來說,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口味的酸奶,也有各種各樣的奶製品。只有創新的產品多了,對於大眾來說,選擇的權利和種類也就變多了,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公司的知名度提升,從而促使公司帶來經濟效益。但是古城乳業的產品種類並沒有那麼多,大家選擇的種類也就那麼幾種,那最後能為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也就肉眼可見了。

最後小編認為,一個公司的產品要想成功地被人們所喜歡,不僅需要適度的宣傳力度,也需要不斷地創新來提供給大家更多的選擇,「伊利」「蒙牛」的公司都在內蒙古,而在大家的認知裡,那裡的乳製品相對來說更「正宗」,因此,一個公司的成功是不是也需要優越的地位位置呢?大家怎麼看待古城乳業,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中地乳業漲近120%的背後:伊利、蒙牛的奶源爭奪之戰
    原標題:中地乳業漲近120%的背後:伊利、蒙牛的奶源爭奪之戰   今日(8月3日),
  • 「從300個瞬間看2020」乳業:奶源爭奪戰四起 伊利蒙牛新乳業競購加速
    業內人士認為,完達山屢次錯過上市機會,如今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人口、政策和品類紅利已基本結束,中國的乳業梯隊也已經形成,未來,在各大乳企的夾擊中,如何打造品牌力和核心大單品是完達山面臨的最大難題。4、蒙牛認購中國聖牧12億股成最大股東7月28日,中國聖牧對外宣布,同意向蒙牛全資附屬公司Start Great Holdings Limited發行認股權證,股權交割結束後,蒙牛將成為其單一大股東。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來源:第一財經原標題: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附股)1月6日早盤,乳業板塊再度強勢上漲,截至發稿,鵬都農牧、莊園牧場、天潤乳業漲停,皇氏集團漲逾7%,金健米業、新乳業、燕塘乳業等多股紛紛跟漲。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同樣,中國乳業雙寡頭蒙牛和伊利也已「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但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卻又殊途同歸。經過多年發展,中國乳品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其中常溫品類市場佔比高,處於主導地位;低溫品類發展迅速,集中度相對較低;奶粉市場趨向高端化、有機化,國產品牌開始搶回份額;其他幹乳品消費教育還有待普及,成長空間較大。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 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 蒙牛的如意算盤 伊利和蒙牛之間的角逐,幾乎貫穿中國乳業的整個發展歷程。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中國奶源集中在北方,而需求市場更偏向南方,因此只有常溫奶才能滿足對全國範圍的配送,這造就了今天常溫奶的天下。彼時的伊利蒙牛等乳企為了讓全國人民喝上牛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們是英雄。
  • 蒙牛「可牛了」,伊利你慌不慌?
    另一邊,2009年,中糧宣布聯手厚樸基金投資61億港幣收購蒙牛公司20%的股權,如今,中糧集團也是蒙牛的最大單一股東。從去年4月起,中糧集團副總裁陳朗同時擔任起中國食品(中糧可口可樂大股東)、蒙牛乳業兩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的職務。同樣的資本背景,相似的飲品市場,使得這次「可牛了」的合作水到渠成。
  • 風口再起:伊利主導的乳業消費「新升級」
    伊利股份抓住了這個風口,自1996年上市後,率先開啟了中國的液態奶推廣大幕。 20年過去了,液態奶的普及階段基本完成。如今,牛奶已經成為中國家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眾對於牛奶的營養價值、種類和食品健康的需求,更上一個新檔次。 在新版綱要中:2020年,中國人均奶消費量要提高到36公斤。
  • 伊利、蒙牛、光明們:不同的出海路徑,相似的發展困境
    例如上個月引起全網熱議的「可牛了」,並非我們平時聊天脫口而出的形容詞,而是蒙牛與可口可樂合作將中國乳業品牌推出國門而共同組建的新公司名。還有伊利在今年進博會上展出的金領冠睿護奶粉,其實是來自已成立六年的大洋洲生產基地。是的。
  • 伊利蒙牛齊出手:原奶市場獲資金熱捧 中地乳業半天暴漲超100%
    8月3日早盤,中地乳業(01492.HK)開盤即大漲,創52周新高,截至午間收盤,盤面漲幅155.17%。而引爆中地乳業股價的消息是:公司擬引入伊利作為主要股東。此外,中國聖牧(01432.HK)股價大漲逾25.93%。Wind數據顯示,自7月29日以來,公司股價累計上漲超118%。
  • 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同樣,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也是「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不過,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兩大巨頭卻又殊途同歸。 而在國外,澳洲又是蒙牛和伊利另外一個「戰場」,他們先後都在澳洲收購的多家奶企,畢竟優良的環境加上政府支持,吸引力是足夠的。
  • 伊利、蒙牛闖入羊奶賽道,誰是下一個「莫斯利安」?
    在這一良好形勢下,2015年,光明乳業便提出常溫酸奶-莫斯利安「百億單品」的目標。但最終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光明乳業2016年、2017年財報中根本沒有莫斯利安的「隻字片語」。而光明乳業提出的常溫酸奶「百億單品」的願景,也確實實現了。確切地說,是被伊利、蒙牛取而代之。2019年伊利安慕希突破200億大關,而蒙牛純甄也有了120億的體量。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並且很多大型奶牛養殖企業與部分乳企有深度關聯,比如三元控股首農畜牧,河北樂源牧業是君樂寶乳業的全資子公司,光明牧業是光明乳業的全資子公司,新疆天澳牧業是天潤乳業的全資子公司,蒙牛控股現代牧業,伊利子公司控股優然牧業,飛鶴控股原生態牧業等等。
  • 可口可樂「聯姻」蒙牛乳業,可口可樂牌牛奶要來了?
    來源:EMBA微金上半年,可口可樂與蒙牛乳業合體的消息在業內炸開了鍋。疫情之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兩位巨頭的跨界聯姻非常支持,從提案到結案僅用2天時間可謂是一路綠燈,之後大家對合體後的名字起可謂是腦洞大開,如今可口可樂和蒙牛聯姻的合資公司名字終於定了,叫可牛了乳製品有限公司!
  • 都在罵蒙牛伊利?今天談談專業「黑子」有多成功
    01最近幾天,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刷屏全網,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文章作者劍鋒直指伊利、蒙牛兩大國產乳業巨頭,還煞有介事地指出其幾大罪狀。一時間,朋友圈談「奶」色變,各路自媒體也對蒙牛伊利群起而攻之,我手裡的特侖蘇突然就不香了。不過事情,一再翻轉,包括有人拔出作者只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年輕,而作者用史詩級的寫法,講述了蒙牛伊利的「黑歷史」,說白了,那個時候的作者可能還在上小學。
  • 伊利、雅培、蒙牛緣何紛至沓來 探尋乳企巨頭落戶浙江之謎
    2010年伊利投資5億元在金華建立大型冷飲項目。2016年7月,蒙牛全品項工廠在金華開業。  不只在金華,在衢州、嘉興等地,國內外知名乳企品牌也相繼入駐。2013年9月,伊利在衢州龍遊投資5億元建設大型乳業生產項目。2014年6月,擁有世界領先技術水平的雅培奶粉生產線在嘉興投產。
  • 伊利股份收購中地乳業通過反壟斷審查 乳業龍頭競爭上溯到奶源
    昨天(12月22日)晚上,伊利股份(600887)發布公告稱,收購中地乳業股權案通過了反壟斷審查,可以正常進行。根據此前公告,本次交易全面要約價格為1.132港元,完成後伊利股份將持有中地乳業約31.87%股權,對其掌控和參與大型牧業資源、鞏固行業龍頭地位有重要意義。
  • 蒙牛和可口可樂有「可牛了」,伊利和百事來一個「伊百分」嗎?
    另一邊,2009年,中糧宣布聯手厚樸基金投資61億港幣收購蒙牛公司20%的股權,如今,中糧集團也是蒙牛的最大單一股東。 從去年4月起,中糧集團副總裁陳朗同時擔任起中國食品(中糧可口可樂大股東)、蒙牛乳業兩家公司的董事會主席的職務。
  • 伊利,澳優,海普諾凱1897,雀巢,恆天然,新乳業,蒙牛,光明……本周看點
    伊利擬入股中地乳業 8月2日伊利發布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金港控股認購中地乳業定向增發股票,認購數量4.33億股,認購價格為每股0.47港元,認購總價為2.03億港元。認購完成後,金港控股將持有中地乳業已發行股本的比例約為16.6%。中地乳業及其子公司主要經營牧場經營業務和進口貿易業務,原料奶生產及銷售是中地乳業的收入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