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和伊利,誰才是行業老大?!

2021-01-10 騰訊網

《三國演義》中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

現實中往往就是既有瑜也有亮,比如格力VS美的,天貓VS京東,以及美團VS餓了麼,巨頭們相同的賽道貼身肉搏,爭個我強你弱。

同樣,乳業巨頭蒙牛和伊利也是「相愛相殺」二十年,明爭暗鬥的較量從未停止,不過,從投資和布局來看,兩大巨頭卻又殊途同歸。

奶源地的爭奪

在奶源地的爭奪方面,兩者就是「英雄所見略同」。

在國內,內蒙古是兩家自有牧場的主要範圍。內蒙古地處「黃金奶源帶」,可利用草場約6818萬公頃,位居我國五大草場之首。而優質草料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鈣、磷等多種營養素,為奶牛提供了最優質的營養。

而在國外,澳洲又是蒙牛和伊利另外一個「戰場」,他們先後都在澳洲收購的多家奶企,畢竟優良的環境加上政府支持,吸引力是足夠的。

全國布局,競爭激烈

在無菌包裝以及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的成熟運用前提下,蒙牛、伊利把產品的銷售半徑擴大,加速全國建廠的步伐。

伊利以華北為大本營,北起東北、華北,經過華東、華中,最終到華南,從而貫穿南北。東至上海,西至四川、新疆,形成了以南北方向為主線,向東西方向延伸的布局。

而蒙牛採取的是「沿邊、沿河、沿江、沿海」的發展戰略。重點在緊挨內蒙的寧夏、甘肅建廠,另外在沿江發達的江浙滬地帶發力,基本上是「從外向內擴張」。

機構:全面看好乳業2021年的板塊性機會

乳業接下來可能是業績與估值雙擊,競爭惡劣讓乳業估值處於行業最低,龍頭21-22年業績20%+,增速高於茅臺五糧液海天。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

從估值來看,2017-2019年全行業中處於平均值水平,但8月份以來,乳製品板塊估值大幅下滑。截至11月底,食品飲料指數的PE(TTM)為49倍,乳製品板塊指數的PE(TTM)為38倍。

所以,大家認為誰才是乳企業的老大?!

眾望財富研究團隊:原奶漲價會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降低淨利潤,另一方面也會促進企業進行產品結構調整,減少促銷力度,加強奶源控制,多措並舉來降低成本。

此次疫情下,具有剛需特徵的白奶消費需求旺盛,長保質期低溫奶成為重要增量,加上奶價波動、國內原奶成本持續提升,推動乳製品龍頭企業加速上遊資源佔有。

相關焦點

  • 蒙牛伊利,誰做老大?
    奶源布局:內蒙古雖好,仍要「走出去」乳品行業產業鏈包括上遊牧場奶牛養殖、原奶生產、下遊乳企奶製品加工、終端銷售等多個環節。蒙牛和伊利均將內蒙古作為自有牧場的主要範圍,其中原因主要是因為內蒙古地處「黃金奶源帶」,可利用草場約6818萬公頃,位居我國五大草場之首。而優質草料富含奶牛所需的粗蛋白、粗脂肪、鈣、磷等多種營養素,為奶牛提供了最優質的營養。
  • 伊利、蒙牛闖入羊奶賽道,誰是下一個「莫斯利安」?
    確切地說,是被伊利、蒙牛取而代之。2019年伊利安慕希突破200億大關,而蒙牛純甄也有了120億的體量。這一事件被行業戲稱為「莫斯利安式」反轉。羊奶如何成為反轉的主戰場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反轉?其中,固然有光明莫斯利安戰略上的失誤,可這反轉也讓大家看到了一個基本事實:只要是奶,永遠繞不過蒙牛、伊利兩座大山!
  • 蒙牛將控股妙可藍多,有望成為中國奶酪行業老大
    當日,妙可藍多公告稱,蒙牛擬以現金方式認購妙可藍多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如證監會批准該項交易,蒙牛將成為妙可藍多第一大股東,並成為控股股東。由於體量小增量大,國內奶酪市場近年來不斷擴容,加上伊利、蒙牛等巨頭加入,奶酪行業迎來新的生機,以兒童奶酪為代表的奶酪零售市場強勢崛起。
  • 蒙牛「可牛了」,伊利你慌不慌?
    大伙兒不由得替二者的原配著急起來,伊利和百事可樂難道沒什麼想法?名字都替你們起好了,咱就叫「伊百分」。老大哥們賣起萌來,濃濃的反差就問誰能頂得住?人們對蒙牛和可口可樂的聯姻也自然想到了「肥宅快樂奶」。有些娛樂博主更是按捺不住,做出了直接將牛奶和可樂混在一起的趣味視頻。
  • 懂行觀察|「可牛了」背後:蒙牛伊利暗戰不斷
    此次和蒙牛合作,也是看中了蒙牛的工業生產體系和奶源基礎。 於蒙牛而言,合作則有著更深的意圖——不僅能藉助可口可樂的品牌和資金開拓海外市場,更是與伊利角逐多年後的一次重要破局機會。 蒙牛的如意算盤 伊利和蒙牛之間的角逐,幾乎貫穿中國乳業的整個發展歷程。
  • 短保鮮奶,「撕扯」伊利、蒙牛兩巨頭
    過去,乳製品廠商是很少去參加中食展的,因為在國內,箱裝純牛奶市場基本是伊利和蒙牛的天下,低溫奶又沒法賣得太遠,所以參加這種全國性、國際性展會對小玩家沒意義。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光明、君樂寶、三元...
    來源:胡說有理2021年伊始,伊利基礎白奶產品開始提價。而此前,奶粉企業已紛紛提價!1月5日當天,乳業股全線大漲飄紅。1.伊利蒙牛液奶提價胡說有理注意到,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 12 月 29 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 3-5%。
  • 蒙牛將拿下妙可藍多欲做中國奶酪老大 巨頭髮力攪動奶酪行業格局
    當日,妙可藍多(600882)公告稱,蒙牛擬以現金方式認購妙可藍多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如證監會批准該項交易,蒙牛將成為妙可藍多第一大股東,並成為控股股東。  由於體量小增量大,國內奶酪市場近年來不斷擴容,加上伊利、蒙牛等巨頭加入,發展行業迎來新的生機,以兒童奶酪為代表的奶酪零售市場強勢崛起。
  • 伊利蒙牛的「大哥」,北方乳業的「領跑者」,如今鮮為人知!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菜市場」這些地方好像變成了我們每天都要去的地方,經常去的人肯定對下面這些品牌非常的熟悉,乳製品行業中,「伊利」「蒙牛」這些牌子我們一定不陌生。可是我們不知道,曾經有一個牌子是他們的「大哥」,但是現在知道它的人卻是寥寥無幾。
  • 伊利、蒙牛、光明們:不同的出海路徑,相似的發展困境
    當年,蒙牛的奶粉收入為78.7億元,同比增長30.8%,佔蒙牛總收入10%,預計兩年內,奶粉銷售額可突破百億元。與此同時,伊利仍默默耕耘技術領域。為了與蒙牛、雅士利競爭,伊利重金打造海外生產基地。雙方競爭走向白熱化。2014年,伊利集團聯手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成立伊利歐洲研發中心。
  • 蒙牛和可口可樂有「可牛了」,伊利和百事來一個「伊百分」嗎?
    在酸奶生產領域,各大乳企通過自主研發特色菌種,以提高產品的特色和營養價值。 從競爭主體來看,目前乳製品行業通過併購、政策引導等逐步形成了寡佔型的競爭格局,大型乳品生產企業依託其資金、品牌、資源等優勢,利用政策引導,逐步併購奶源基地和其他品牌,市場佔有率和品牌影響力不斷提升。
  • 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牛奶漲價潮來襲
    究其原因,市場傳出伊利、蒙牛旗下牛奶產品提價風聲,行業性漲價或一觸即發。  乳業雙雄小幅提價  國盛證券1月5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伊利公司於去年12月29日對旗下基礎白奶產品進行提價,提價幅度3%-5%。  這是一次久違的提價,伊利上一次直接提價,還要追溯至2013年。據了解,本次提價的直接誘因是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
  • 伊利、雅培、蒙牛緣何紛至沓來 探尋乳企巨頭落戶浙江之謎
    蒙牛產品生產流水線  他們參觀的這個工廠是融匯蒙牛全球合作夥伴最新智慧的智能化常低冰一體化工廠,堪稱蒙牛集團數位化、國際化戰略的最牛標杆。這裡也是金華市工業旅遊項目的重要一站。  浙江金華,地處浙中腹地的華東南交通要衝,除了小商品名揚海內外,也是知名的產奶大市,華東南最大的奶牛養殖基地。近幾年,伊利、蒙牛、光明等知名乳企先後落戶金華。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股價連續大漲,上車機會來了嗎?
    近日,牛奶股連續大漲,以伊利為例,昨天開年第一個交易日就大漲超6%,今日又繼續大漲超7%,同時也創出了歷史新高。港股的蒙牛乳業也是類似的走勢,這在以往可是並不多見的。究其原因,原來是伊利、蒙牛的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多年難得一見的龍頭集體漲價,預示著行業競爭趨緩+需求向好。那麼,在此情況之下,你覺得牛奶股的上車機會來了嗎?就我個人而言,可以看到奶製品價格周邊確實漲了不少,提價也是應對成本的提升,兩大龍頭是最受益的,確實是上車的好機會。
  • 都在罵蒙牛伊利?今天談談專業「黑子」有多成功
    01最近幾天,一篇名為《深扒蒙牛伊利6大罪狀,媒體不敢說,那就我來說》的文章刷屏全網,引起了巨大的爭議。文章作者劍鋒直指伊利、蒙牛兩大國產乳業巨頭,還煞有介事地指出其幾大罪狀。一時間,朋友圈談「奶」色變,各路自媒體也對蒙牛伊利群起而攻之,我手裡的特侖蘇突然就不香了。不過事情,一再翻轉,包括有人拔出作者只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小年輕,而作者用史詩級的寫法,講述了蒙牛伊利的「黑歷史」,說白了,那個時候的作者可能還在上小學。
  • 伊利蒙牛基礎白奶提價,乳企跟風漲價潮將臨?
    1月5日,有調研稱,因原料材料成本上漲,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表示,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暫無回應。
  • 乳業邁入漲價周期: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機構看好這些個股機會
    乳業巨頭紛紛提價1月5日早間,國盛證券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伊利、蒙牛基礎白奶產品元旦後漲價3%-5%。對於漲價消息,伊利董秘辦回復個人投資者稱,該公司基礎白奶有不到5%的提價,主要因原奶成本上漲的壓力,具體經營計劃將在年報中披露。蒙牛方面暫無回應。
  • 七張圖解讀上遊奶源現狀,伊利、蒙牛、飛鶴加速布局
    2020年馬上就要落下帷幕了,翻看這一年,關於奶源的爭奪硝煙四起,伊利、蒙牛、飛鶴等乳企紛紛加大了奶源的布局,或併購上遊規模奶源企業,或收購奶源,或與地方政府合作奶牛項目……今天,我們就一起從7張圖來了解一下國內奶源現狀,看看目前哪家乳企掌握了最雄厚的上遊奶源資源。
  • 奶酪只佔乳製品市場的1.5%,為何伊利、蒙牛也要擠進來?
    押注奶酪(也被中國消費者稱為芝士、乾酪等)市場的大公司又多了起來,伊利、蒙牛這兩家乳製品市場「雙雄」也來了。但中國奶酪市場目前還是以進口品牌為主,本土的伊利、蒙牛目前都還是個挑戰者的角色。 伊利在今年11月開始了在奶酪市場的新動作。
  • 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 哪些公司火速跟進?
    來源:財聯社漲價「一把火」帶旺乳業股:伊利蒙牛打響頭炮,哪些公司火速跟進?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冰)訊,1月5日,乳業板塊午後持續大漲,伊利股份盤中一度大漲超9%,總市值超3100億元,蒙牛乳業漲超6%,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