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千與千尋》片尾曲《永遠同在》:海妖在歌唱

2020-12-22 百文生

今天被一首歌洗腦了:《千與千尋》片尾曲《永遠同在》。

起初只是在手機上偶然刷到了周深翻唱的版本,覺得那歌聲旋律好美、歌者的聲音好純淨、就像是天籟之音,聽聲音、看面容竟猜不出唱者是男孩還是女孩。

帶著好奇心,又去搜索原唱,才知道原唱是日本歌手木村弓。於是不自覺地要去對比周深的歌唱和原唱,不想竟循環聽了一整天。

起初聽來,木村就是一個體力已跟不上歌曲節奏的歐巴桑;再聽下去,覺得僅能聽懂的「沙喲娜拉」「瓦達西諾」等幾個詞,慢慢有了周深歌聲裡所沒有的意境。晚上洗澡時,又拿手機放開聽,除了歌聲就是流水的聲音,縈繞在熱騰騰的水霧中,就有一瞬間的恍惚,仿佛時間停止了,仿佛來到了海邊,仿佛那海面上有聲音在歌唱……

月光升起,如牛奶一般灑在平靜的海平面上,就在那可見可不見的天際處,有一隻海妖,長長的頭髮,抱著一隻豎琴,坐在海平面上,她閉著眼睛,自顧自地唱歌。

她唱:我是海妖,我是海妖,聽我歌唱、聽我歌唱……那歌聲時而歡喜、時而憂傷,卻始終像一條小溪,在山間不急不緩地汩汩流淌……

她唱:我是海妖,我是海妖,聽我歌唱、聽我歌唱……那歌聲像是從海底悠悠地冒出來,一縷縷地上升、上升,直至彌散在整個海平面上,它滑進漁人的耳朵,又流出來,它對整個世界說:聽我歌唱、聽我歌唱……

她唱:我是海妖,我是海妖,聽我歌唱、聽我歌唱……那歌聲仿佛從某個天際而來,起初只是一絲絲,又一點點地放大。它只是對整個世界說:聽我歌唱、聽我歌唱……這裡沒有戰爭、沒有瘟疫,沒有貧窮富貴,沒有爭鬥……

相關焦點

  • 【聽歌唱歌學英語】《千與千尋》英文版主題曲Always with me
    這部電影的配樂、主題樂、片尾曲都延續了宮老作品的一貫高水準。輕柔的小調猶如千尋站在神廟前吹過的微風,總能給人心靈平靜的力量。很想和大家一起聽一聽這電影的片尾曲,名字叫做《永遠同在》(いつも何度でも)宮崎駿喜歡這首歌,就連演唱者木村弓女士都說,這首歌很正統,不太適合宮崎駿的電影,但導演喜歡它,我就把它送給他。
  • 細品千與千尋的片尾曲:永遠同在,好聽而且有哲理的一首歌曲
    片尾曲永遠同在這首歌真的很好聽,現在將我對這首歌曲的理解分享給大家這首歌的歌名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叫做永遠同在,歌名包含了創作者很多的想法。永遠同在,既是千尋和白龍希望和對方永遠在一起的那種心情,也是對結局的一個很好的詮釋:白領雖然和千尋分開,但他的心直到死都會和千尋再一起,他永遠不會忘記千尋,這個改變了他的一生的特別的女孩。這個是我自己的理解。下面聽我分析一下。
  • 看完了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細品片尾曲:與你同在
    千與千尋這部動畫越品越覺得吸引人,特別是片尾曲:與你同在影片中的湯屋被比喻成現實社會,雖充滿骯髒與混亂,卻也能讓我們在當中找到生命的真善美。千與千尋是主人公在兩個世界的不同名字。喻示著兩個不同性格的千尋。
  • 周深這個男人,竟然把《千與千尋》的主題曲翻唱得比女人還柔美
    周深《千與千尋》主題曲《親愛的旅人啊》,天使之音,屬於海妖所描繪的那份美好!——周深超話在今天之前,我並不知道周深。隨手點開聽了一下,熟悉的旋律流淌在空氣中,透露著似曾相識的感覺。就此告別吧水上的列車就快到站開往未來的路上沒有人會再回返......
  • 中文版《千與千尋》主題曲,聽第一遍就決定單曲循環
    (視頻為中文字幕)木村弓演唱的主題曲《永遠同在》,以敘事性十足的歌聲,細膩地臨摹著每一個人在成長之路上遭逢的的遺憾和悲傷,卻在最後埋下了一個足夠美好的結局:聽著這首歌時,腦海中閃過無數令人嘆息的片段。最近,周深就特別翻唱了這首《永遠同在》的中文版——《親愛的旅人啊》:
  • 周深翻唱《千與千尋》主題曲 網友:一開口就淚流滿面
    宮崎駿經典之作《千與千尋》將於6月21日夏至上映,影片點映已開啟,引發全國觀影熱潮,各地場次紛紛出現爆滿情況。
  • 來學一首《千與千尋》英文版片尾曲-Always With Me
    今天學唱的這首《Always With Me》是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的片尾曲,該片講述了少女千尋意外來到神靈異世界後,為了救爸爸媽媽,經歷了很多磨難的故事。看看雲音樂的評論
  • secret base~你給我的所有,動畫《未聞花名》片尾曲,每一段成長都伴隨著離別~
    雖然這些話並沒有什麼理論依據,但是讓人聽了依舊很扎心。不是這話的本身太真實,而是生活太真實。從小到大,我們因為搬遷、升學等因素經歷的離別有很多次。起初雖然難過,但是想想,還可以再見面,便釋然了。畢竟,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相信,縱然相隔萬裡,總有一日會相聚。於是,我們守著這個約定,過著自己的生活。
  • 法國女歌手翻唱千與千尋,這是被天使親吻過的嗓音吧
    最近一個法國「小仙女」翻唱《千與千尋》的主題曲讓所有人都聽醉了這大概就是被天使親吻過的嗓音吧
  • 七夕節:最直白的示愛-愛してる(我愛你),動畫《夏目友人帳》第二季片尾曲
    這是動畫《夏目友人帳》第二季片尾曲,由高鈴演唱。這首歌非常好學唱,寶寶們可以學起來,唱給TA聽哦~學唱時間:小試牛刀:聽著音頻,看著拼音唱《我愛你》前三句~(完整跟唱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屆時,你可以看到拼音、羅馬音和假名完整版。)
  • 永不停止的宮崎駿,永遠的經典:《千與千尋》
    《千與千尋》重新上映了,這部片子,相信好多人都看過,它對我們是很重要也美好的回憶。 影片涉及的東西有點多,愛,成長,環保,還有紀念,每次看,都會有新的啟發。 前幾天重新看了一遍。看到一些片段,心裡很受觸動,想與你們一同分享。
  • 關於《千與千尋》20件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影片最初的全名直譯過來是《千與千尋的神隱》。名字來源是故事中千尋神隱後,被湯婆婆取名為千。中文版的翻譯怕大家不了解神隱的意思,所以保留了《千與千尋》。但很多習慣的影迷還是喜歡稱作《千與千尋的神隱》。《永遠常在》(いつも何度でも)由作曲家木村弓和詩人覺和歌子兩人完成。
  • 降魔的2:允瑩不是海妖,那麼轉世的允瑩是誰?誰是mephi?
    因為普通話版還沒更新,今天姐姐魔術看了一個粵語版,聽不懂,幸好能聽懂。(捂臉)歌手胡鴻鈞(小豪)和譚嘉儀(莉莉)的原音非常好,以至於胡鴻鈞可以吃沒問題,即使他們不需要切骨或回到父親身邊。他們從小就唱了許多經典劇的好歌。在TVB藝人中黃子恆的聲音也很悅耳。
  • 【情報】身長68米的海妖!來自何方?
    史詩《奧德賽》中的奧德修斯就用蠟封住耳朵,並將自己綁在桅杆上的方法,來抗拒海妖的致命歌聲。丹麥童話中:它被稱為「美人魚」,估計是大家「最早」認識的海妖。她為了愛情,失去歌喉,縱身躍入大海化為泡沫的畫面定格在很多人心中。日本的鬼怪傳說很豐富:其中有個妖怪叫「磯姬」,下半身為魚,臉有點似人,嘴巴開裂至耳朵,長有尖牙,頭上還有角。貌似是最恐怖的海妖形象。
  • 中文版《千與千尋》主題曲,太治癒了
    很多人都看過,由宮崎駿執導的電影,《千與千尋》。最近,宮崎駿的這部巔峰之作,在上映18年後重回人們視線,將於本周五(6月21日)在中國大陸院線放映。除此之外,讓許多人難忘的,還有這部電影的主題曲——《永遠同在》。
  • 看完《陳情令》觀眾捨不得跳過片尾曲,刷爆榜單單曲循環也聽不膩
    同節目出身的其他選手們都還在唱跳上發展,只有肖戰選擇另闢蹊徑,向著演藝的道路前進。肖戰並不是專科出身,在大學中主修的是美術,擁有設計天賦的他生的一雙巧手,在許多採訪中都展現出了他的繪畫才能。演戲的技巧全部都是他在臺下刻苦鑽研出來的,從《陳情令》中也不難看出,他還是有著極高的天賦和領悟能力的,細微的表情、動作處理的十分到位。
  • 知名同人歌姬海妖將出席YACA佛山動漫嘉年華
    今天介紹的是ACG領域知名同人歌姬——西國の海妖,「YACA動漫嘉年華」的特邀歌唱賽知名嘉賓評委。 西國の海妖(司夏),國內ACG領域知名同人歌姬、翻唱歌手、古風歌手、古風及填詞人,歌曲風格多變,以溫婉治癒系見長,亦能駕馭大氣搖滾及活潑蘿莉音。同時也是同人社團「汐音社」的負責人及歌手。
  • 入門級電容麥克風,拾音、錄音出色的大叔粉雷蛇魔音海妖迷你版
    並不是,只是此類麥克風同質化問題嚴重而且面向的是對錄音要求不高的用戶,對音質要求更高的玩家或是主播會選擇功能不算豐富但錄音效果出色的麥克風。而對於自己這類對音質有要求的業餘玩家來說,專業錄音設備太貴,操作上相對而言較為複雜,沒有必要進行購置。對於普通品牌的產品而言,會存在降噪效果、電流聲等問題而影響到最終錄製的音質,所以會優先考慮一些大品牌。
  • 《千與千尋》影評:影院裡一個5歲左右的小朋友,他居然看哭了
    電影《千與千尋》看完了,我很慶幸選了貴的,效果更好的那家電影院,雷射屏真的好大好亮,這次重看比之前又多看到了好多細節,由於翻譯的細微不同,感受又有點不一樣。結尾的時候稍微有點不爽,片尾曲放到一辦工作人員就進來喊沒有彩蛋,好幾個觀眾都表示我們知道沒有彩蛋,就是想聽片尾曲,結果就是工作人員一邊開燈打掃,觀眾一邊在那回味………作者:顧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