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鋼鐵營與敵血戰7晝夜,殲敵600餘人,最後陣地上僅兩人倖存

2020-12-28 騰訊網

1951年2月12日,對志願軍第38軍來說是一個無比悲痛的一天,38軍公認最優秀的「鋼鐵營長」曹玉海和教導員方新一起倒在了他們所捍衛的陣地上,他們用生命實現了與陣地共存亡的誓言,而與他們一起陪葬的還有600多名美軍士兵。這場殘酷的戰鬥便是志願軍第四次戰役期間的350.3高地防禦戰。

1951年1月8日,在經過九天九夜的血戰後,志願軍一路勢如破竹向朝鮮南部推進了100多公裡,不但越過了三八線,攻佔了南朝鮮首都漢城,有的部隊甚至還打到了三七線附近,志願軍的輝煌戰果很快就傳回國內,全國上下一片沸騰,《人民日報》更是在頭版連續刊文表示祝賀,甚至還在一篇社論中寫道:「向大田前進!向大邱前進,向釜山前進!把不肯撤出的美國侵略者趕下海去!」

然而此時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並沒有被眼前的勝利衝昏頭腦,他敏銳地察覺到了志願軍大勝背後所暗藏的危險,美軍是有組織的向後撤退,並非潰逃,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人員損失都不算大,並沒有傷筋動骨,相反志願軍在經過連續作戰後武器彈藥和人員損失都沒有能夠得到及時補充,部隊已經非常疲憊,急需得到休整,於是他下令中朝部隊全線停止對敵人的追擊,各部隊立刻轉入防禦,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勝利結束。

雖然各方對彭德懷停止追擊的命令都表示不滿,但後來事實證明,彭德懷停止追擊的決策完全正確,李奇微正在醞釀一次絕地大反攻。李奇微正日夜奔波於前線忙著調兵遣將,並且向第8集團軍補充了大量作戰經驗極為豐富的老兵,把從元山撤回來的美10軍也投入到作戰一線,此外美軍又新裝備了大批重型武器。這時,美軍在前線的作戰部隊達到了7個美軍師、8個南朝鮮師和2個英國旅共計25萬人。而彭德懷與之對壘的一線部隊只有28萬人,雖然兵力稍佔一些優勢,但是志願軍的火力和後勤根本無法與美軍相比,志願軍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

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發起「獵犬行動」,對志願軍展開試探性進攻,1月25日李奇微又展開了「霹靂行動」,正式向志願軍展開大規模反攻。李奇微的這次進攻完全出乎了彭德懷的意料,沒想到被敵人回過頭突然猛咬一口。彭德懷不得不將志願軍已經疲憊不堪的六個軍和人民軍的3個軍團用來迎戰李奇微,志願軍在戰場上陷入了極其被動的境地。

面對危局,彭德懷、韓先楚、洪學智、解方圍著作戰地圖仔細地分析敵我態勢,李奇微的進攻重點在西面,即漢城和漢江這一面,這條線以美軍為主,進展較快。而東面以南朝鮮軍為主,進展緩慢。洪學智等人大笑起來,終於找到敵人的破綻了,南朝鮮偽軍不禁打,這就是李奇微的軟肋啊!彭德懷一拍桌子:「老辦法,西頂東放!」就這樣第四次戰役緩緩拉開了序幕。

韓先楚臨危受命,到西線成立指揮部,親自指揮對來勢洶洶的聯合國軍的阻擊戰。志願軍在西線的阻擊戰是擺開陣勢進行的陣地防禦戰,而非志願軍所擅長的運動戰,敵人將會充分發揮其火力優勢,坦克也可以縱橫無阻,所以這必將會是一場惡戰。志願軍如果在西線守不住那麼整個防線就將被敵人全面突破,後果不堪設想。

在西線打阻擊的是志願軍50軍和38軍。曾澤生軍長率領50軍在硝煙與烈火中堅守修理山主陣地整整7天,其當面之敵美25師被打得頭破血流,就連兇狠頑強的土耳其旅也被打垮,美軍實在是不明白,在他們如此猛烈的炮火下,志願軍陣地上怎麼還會有人在抵抗。戰至2月6日,在給美軍以極大殺傷後,50軍完成了阻擊任務,和人民軍一軍團一起退回了漢江以北。

隨著50軍的撤離,在漢江南岸打阻擊的就僅剩下了38軍,西線幾乎所有的敵軍都將進攻矛頭指向了38軍,38軍面臨著史無前例的嚴峻的考驗。李奇微採用火海戰術,對38軍陣地進行了猛烈轟炸,空中無數敵軍戰機在陣地上空扔下了成千上萬噸的高爆彈、燃燒彈,美軍各類重炮日夜不停地進行炮擊,志願軍防禦陣地的山頭普遍被削低1米,炮擊結束後成群的坦克掩護著大批美軍發起衝鋒,被打退後就再重複一次轟炸、炮擊、衝鋒的程序。38軍在西線的阻擊戰已經打到了白熱化的程度,一半以上的步兵連已不足40人,每個班只有三四支步槍還能夠打響,其餘的戰士只有手榴彈可用。

京安裡以北地區是志願軍38軍的防禦要地,其主陣地350.3高地的安危直接關係到整個38軍防禦陣地的穩定,也關乎整個朝鮮戰局的進展,因此該地的防禦部隊一定要由志願軍最為精銳、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前去駐守,而有一個人選首先被軍首長想到。38軍副軍長江擁輝親自把有著鋼鐵營長之稱的9團1營營長曹玉海叫去談話,對他說明了堅守350.3高地的重大意義,曹玉海堅定地表示:「我們營還沒打過敗仗呢,請首長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曹玉海的1營為何深得首長信任,還贏得了鋼鐵營的稱號呢?營長曹玉海在參加志願軍之前就是解放軍中有名的戰鬥英雄,所獲戰功無數。二次戰役時,他率領1營曾與兇悍的土耳其軍隊在陽站激烈交鋒,曹玉海在首次攻擊失利後及時調整戰鬥部署,採取靈活戰術猛衝猛打,經過幾次反覆衝殺,終於佔領了陽站,消滅了土耳其一個加強營600餘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及其他物資,保證了志願軍勝利前進。

在第三次戰役突破三八線時,曹玉海多次反穿棉衣,在雪地裡爬向敵人陣地前沿勘查地形。在零下20多度的風雪嚴寒中,他帶領戰士們跳進冰冷刺骨的江水之中,在泅渡過江後向敵人發起了猛攻。一口氣殲滅美軍330餘人,繳獲各種火炮40餘門,輕重機槍20餘挺,汽車36輛。曹玉所在的營因為戰功卓著,所以被兄弟部隊譽為鋼鐵營,而曹玉海也被稱為鋼鐵營長。

350.3高地突出在陣地最前沿,三面臨敵,很容易遭到美軍優勢火力的打擊,這註定會是一場殘酷的戰鬥。2月11日,美軍王牌騎一師向曹玉海1營發起瘋狂的猛烈進攻,飛機、坦克、大炮對1營陣地整整狂轟濫炸了一天,山上被炸成了一片焦土,志願軍1營的戰士們頑強抵抗,打垮了敵人多次的瘋狂進攻,將敵人打得狼狽不堪,在遭受了重大損失後始終不能前進一步,但是志願軍經過連日的苦戰,1營官兵也是傷亡慘重,彈藥不足。

1951年2月12日拂曉,美軍騎1師出動了一個團,在24架飛機、52輛坦克、50門大炮的配合下,向一營主陣地350.3高地發起了新一輪攻勢,曹玉海親自指揮三連堅守陣地,而此時三連僅剩餘了53名戰士,但是他們毫無懼色,連續打退了敵人六次進攻,美軍士兵一片片地倒在了志願軍陣前,在敵人第七次攻擊時,彈盡糧絕的三連官兵們在曹玉海的帶領下端起刺刀衝向敵人,激戰中敵人兩發子彈分別擊中了他的頭部和胸部,曹玉海壯烈犧牲。

營長犧牲的消息讓一營的全體官兵憤怒至極,他們高呼「為營長報仇!」的口號殺向敵人,教導員方新在子彈打完後抱起了一顆60迫擊炮彈衝向了敵群,在敵人的一片驚呼和哀嚎中,與敵同歸於盡,犧牲時年僅27歲。

1營的志願軍戰士們在付出了巨大犧牲後終於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當晚七團七連和師警衛連接下了350.3高地。而此時陣地上僅剩餘兩名戰士了。

一營在曹玉海的帶領下,與美軍王牌騎一師苦戰七天七夜,用生命和鮮血打退了敵人幾十次進攻,最終成功守住了350.3高地。此戰共殲滅美軍680餘人。而志願軍350.3高地上到最後僅有兩名戰士倖存,可他們的犧牲得到了巨額回報,東線志願軍集結完畢後於2月11日發起了著名的橫城反擊戰,戰至2月13日,志願軍在兩天一夜的戰鬥中殲敵12000人,其中俘虜南朝鮮士兵7100人,美軍500人,這是抗美援朝戰爭中俘獲南朝鮮軍數量最多的一次,同時李奇微所發起的大規模進攻也被徹底粉碎。

相關焦點

  • 中國「兵王」一戰封神,上甘嶺獨守兩陣地殲敵280人
    在43天的血戰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用身體堵塞敵人機槍眼的黃繼光,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的孫佔元,用身體連接被打斷的通信線路的牛寶才,還有一位創造了戰爭史奇蹟的胡修道,他一人殲敵280餘人,最後全身而退,其單兵作戰能力堪稱志願軍第一,是真正的「兵王」。胡修道1931年生於四川金堂縣, 1950年10月,19歲的胡修道報名參軍,成為志願軍第12軍的一名戰士。
  • 鐵原阻擊戰中8勇士激戰6小時,殲敵100餘人,彈盡後集體跳崖
    鐵原阻擊戰,傅崇碧將軍率領第63軍2.4萬餘將士浴血奮戰13晝夜,成功擋住了範弗裡特指揮的美軍4.7萬餘人的進攻,為全局部署調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但這場阻擊戰,打得異常艱苦和慘烈。自從突破臨津江以來,63軍已經連續作戰一個多月,武器裝備給養供應嚴重不足,物資損耗和減員相當嚴重。
  • 金城戰役: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陣地怎麼打的?
    作為抗美援朝戰爭中規模最大的陣地進攻戰役,也是最後一次戰役,金城戰役當時的作戰決心為:在金城、華川戰役方向上對敵人實施一次戰役進攻,以第20兵團主力第一步消滅金城突出部內的敵人。
  • 志願軍雞雄山「零敲牛皮糖」
    二連一排王兆才這邊,敵人從陣地東邊攻擊,他就跑到東邊阻擊;從中間來進攻,他就跑到中間阻止;從西邊打上來,他就跑到西邊抗擊。他的這種簡易「遊擊戰術」,搞得美軍暈頭轉向,弄不清陣地上究竟還有多少志願軍。就這樣,王兆才又堅守陣地兩天一夜,斃傷敵48人。與此同時,王兆才也深知,僅靠一個人防守不可能太久,他也做好了與敵人同歸於盡的準備。
  • 上甘嶺新兵傳奇:陣地剩一人,他卻退敵41次+殲敵280餘人
    北京時間10月31日訊:在上個世紀50年代,我們直接和美國交手、掰了一次手腕,最終我們的志願軍贏了,幫助朝鮮打贏了美軍為首的所謂「聯軍」。這場戰爭就是~抗美援朝。而在上甘嶺戰役中,有這樣一位特級英雄。他在頑強抵抗敵人41次的瘋狂衝鋒中,單兵殲敵280餘人。最重要的是他還能全身而退,說毫髮無損可能有點誇張,但他的確沒有受傷。
  • 連長帶全連守陣地5天4夜,斃傷敵1800餘,犧牲時僅29歲
    堅守衛馬良山的第571團第1連、第5連擊退敵7次衝擊,戰至下午3時05分,馬良山主峰被敵佔領,當晚師組織4個連的兵力,在炮火有力支援下,向馬良山之敵進行反衝擊,恢復了該師陣地。當日斃傷敵800餘人,擊毀敵坦克3輛。
  • 致敬最可愛的人⑦|「一級英雄」周厚剛:指揮全連戰士堅守陣地8晝夜...
    齊魯網·閃電新聞10月22日訊 周厚剛,曾用名周厚崗,山東榮成人,1924年出生,1946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同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參加了泰安戰役、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和上海戰役等,歷任排長、副指導員、參謀、連長等職。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 志願軍班長手把手教新兵打美軍,新兵幾天殲敵140人,立特等功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補充了不少新兵,這些新兵有些是第一次上戰場、第一次面對敵人。但戰場就是訓練場,不少新兵只短短幾天就成長起來。如一人殲敵280人的胡修道,一人狙殺214人的張桃芳,都是第一次上陣。今天要說的這位英雄叫林炳遠,上甘嶺戰役時,他也是第一次面對敵人。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60軍頂在最前面的180師撤退不及,被美軍包圍並大部殲滅,被俘5000餘人,是為抗美援朝我軍成建制損失的最高級別部隊。 李奇微這一動(動這個量詞沒錯兒,有過某種經歷的人都會秒懂)組合拳,把志願軍打懵了,志願軍各級將士至此才明白過來,彭總為何會突然下達空前嚴厲的撤退命令。
  • 鐵原血戰即使5萬美軍,也沒能突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
    60軍頂在最前面的180師撤退不及,被美軍包圍並大部殲滅,被俘5000餘人,是為抗美援朝我軍成建制損失的最高級別部隊。 李奇微這一動(動這個量詞沒錯兒,有過某種經歷的人都會秒懂)組合拳,把志願軍打懵了,志願軍各級將士至此才明白過來,彭總為何會突然下達空前嚴厲的撤退命令。
  • 漢江防禦戰中志願軍50軍
    在漢江血戰中,50軍被部署在戰線最西部的漢城以南,背臨漢江,對手是敵一線5個作戰集團中實力最強的美1軍(含美軍3師、25師,英29旅和土耳其1旅),可謂是『重點中的重點。這完全是針尖對麥芒的阻擊戰和進攻戰,沒有任何戰略縱深和迴旋餘地。最慘烈的時候,一天3、4個連隊全部犧牲在陣地上。營連一級的建制很快被打散了架,最後都以團級建制進行防守。這是中國軍隊所經歷規模最大強度最高的運動防禦戰役。
  • 傅崇碧:志願軍63軍軍長,鐵原阻擊堅守12天打出國威軍威
    在他們防禦的正面,當時有範佛裡特指揮的4個師47000餘人,平均每公裡地段上就有700多人;而63軍連同配屬的65軍194師計有24000餘人,平均每公裡地段上只有370多人。武器裝備方面,敵當時有各種火炮1300多門,坦克180餘輛,且有空軍支援,而63軍全軍包括六○炮在內僅240餘門,且既無坦克也無飛機。
  • 一次殲敵165人的志願軍英雄,回國後被判死刑,英雄該問出處?
    在志願軍47軍141師423團向老禿山發起猛攻戰鬥中殲敵165人,成為志願軍中殲敵數和獲得獎章數最多的一人。 在5分鐘的火力準備後,金珍彪所在的3連第一個向敵陣地發起了進攻。
  • 韓戰後,全世界都對志願軍展開研究,英國人的評價絕了
    韓戰,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表現讓全世界刮目相看。戰後,世界各國都對志願軍展開了研究。其中,英國人的評價非常到位,堪稱一絕。英國皇家大學戰略學研究會評價道:「一支以騾馬化為主的中共精銳軍隊,與機械化、技術裝備精良的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作戰,其特色舉世無雙,在世界戰史上堪稱一絕」。
  • 申繼根:兩戰青石山——我和我的連隊堅守上甘嶺陣地紀實
    2月17日2時30分,該班分成三個戰鬥小組,分別從三個不同方向直插敵軍陣地,採用偷襲、偷襲不成改用強攻的戰法,僅用15分鐘,就全殲南朝鮮軍第9師一個加強排42人,俘敵4人,我無一傷亡。初戰勝利和創造0比42的範例,極大地鼓舞了部隊殲滅敵人的決心和信心。團領導親臨陣地慰問連隊,皮定均軍長打電話鼓勵部隊,並要求部隊今後作戰繼續保持「殲敵數字更多,撤回陣地要快,自己傷亡要少」的範例。
  • 朝鮮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被「聯合國軍」總司令稱「可怕的人」
    11月4日,雲山戰鬥結束,提前兩天完成第一次戰役的任務,共殲敵2000餘人,其中美軍1800餘人,擊毀與繳獲各種火炮119門、坦克28輛、汽車170餘輛,擊落和繳獲飛機7架。各師、團按合圍部署沿著崎嶇的山路快速穿插,包抄迂迴,在上草洞、桂林洞,與用坦克組成防禦陣地的美軍展開激戰。志願軍一一六師三四七團包圍了美軍二十四團黑人第三連及加強工兵班、炮兵班共148人,擊斃擊傷20餘人。在志願軍強大火力和政治攻勢下,120餘名美國黑人士兵在連長率領下,放下武器投降了。
  • 志願軍:人在陣地在,美軍:人在就好
    志願軍在雪地中向敵人發起進攻有三個連隊的志願軍官兵奉命到死鷹嶺區域進行阻擊撤退的美軍,然而當美軍到來時,志願軍的陣地上卻非常安靜,原來陣地上的志願軍戰士已經在夜間的寒流中全部被凍成了一個個冰雕在後來收斂烈士遺體時在一名名叫宋阿毛的戰士身上找到了一封絕筆信,信上這樣寫道:「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冰雪啊!我絕不屈服於你,哪怕是凍死,我也要高傲地聳立在我的陣地上。」志願軍這種寧願凍死也要堅決執行命令的強大精神給予了美軍極大的震撼,他們對志願軍也表現出了由衷的敬佩。
  • 血戰上甘嶺,軍長秦基偉下死命令:陣地不能丟,婆娘娃娃一起上
    中朝聯軍與「聯合國軍」在狹窄的陣地上反覆爭奪,雙方都投入了巨量的兵力、裝備。 1952年10月15日,「聯合國軍」為了重新奪回被志願軍佔領的高地,糾集了兩個團又四個營的兵力,並且在坦克、火炮、飛機等重武器的掩護下展開了進攻。炮火如雨水一般傾瀉到志願軍的陣地上,之後聯合國軍士兵發起衝鋒,陣地幾經易手。
  • 奇襲白虎團,13人偵察小分隊榮立集體特等功,並非全都是志願軍
    為了嚴厲懲罰李承晚集團破壞朝鮮停戰的行徑,1953年7月13—27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集中6個軍的兵力、1000餘門火炮,對金城以南25公裡寬的弧形戰線實施猛烈進攻。這場戰役共打垮李承晚軍4個師,殲敵5.3萬餘人,向前推進了9.5公裡,拉直了戰線,擴大陣地面積近170平方公裡,有力地配合了停戰談判,促進了朝鮮停戰的實現。
  • 志願軍老兵回憶,目睹冰雕連,血戰上甘嶺,見識了戰鬥力最強美軍
    每個人攜帶的炒麵、幹饅頭、土豆,僅夠7天食用。美軍似乎也擔心這支部隊加入戰鬥,利用自己的先進武器優勢,對26軍展開狂轟濫炸式的封鎖。遠遠望著美軍逃出的蹤跡,我和營長商量後立即請示團領導,想帶領全營剩下的180人追擊。經歷了寒凍、飢餓和美軍轟炸,26軍損失慘重。在26軍受阻未到達戰役指定位置參戰的情況下,在寒冷、飢餓、武器差異懸殊的情況下,20軍、27軍勇猛穿插,分割包圍美軍,殲敵13900餘人(志願軍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