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熬」了4年的孝心粥
周末,52歲的楊敏帶著一隻白色保溫桶,來到青島市廣昌路上的四方紅十字老年護理院。「這海鮮粥比飯店裡的還香!楊爺爺,你閨女真孝順!」護理院工作人員停下腳步說。「啊——」已失去語言能力的楊老爺子愛聽這個話。臥床7年,80歲的他依舊膚色紅潤,身子底下沒有出過壓瘡。
楊敏心裡清楚,這碗海鮮粥熬得艱難。從2009年12月老父親患病到2013年加入長期醫療護理保險之前,一家人試過贍養老父的各種可能,生活卻幾乎被拖垮。當時,楊敏的父親腦梗塞發病,癱瘓在床。出院後,她把父親接到家中,請了3個月假專門照顧。女兒的出發點是自個兒照顧放心,更是給父親盡孝。然而,3個月後,楊敏瘦了整整20斤。當時父親體重超150斤,翻個身需要十幾分鐘,每天翻八九次。每天做一次四肢彎曲活動,做完了,楊敏累得胳膊直打哆嗦。每天三次吃藥,六次餵水,五次餵飯,主食大米粥。一天下來,楊敏累得一句話都不想說。
對工薪家庭而言,全職照顧失能老人,更現實的問題是錢。楊敏原本有3000元的月工資,請假後,全靠丈夫每月3000多元收入過活。老父醫藥費每月1000多元,再扣除兒子上大學的費用,一家人眼看就要坐吃山空。2010年春節,年夜飯想做個蟹肉粥給父親,去市場一看70多元一斤,楊敏猶豫再三,扭頭回去了。
一面要照顧老人,一面家庭的生活還得繼續,楊敏思來想去,春節後,她把父親送到了青島市北區一家條件不錯的養老院。養老院每月護理費2200元,但沒有醫療資質。當年10月,老人肺部感染,養老院連夜打來電話,叫120送院治療。醫院管醫不管養,養老院管養不管醫。在養老院三年多,老人一共住了四次醫院。
2012年7月,楊敏在報紙上看到一條新聞,像昏暗中閃進一道光——青島在全市正式實施長期醫療護理保險,父親的護理費可以報銷80%。她馬上抓起手機給丈夫「報喜」:「這不就是給咱家設的險種麼!」
很快,在楊敏居住的杭州路附近,定點機構越來越多,「醫養康護」相結合。她挨個考察一遍,2013年初,把父親送到了離家不遠的四方紅十字老年護理院。當年就嘗到了「長護險」的甜頭——父親全年護理花費經報銷後,家庭一共承擔1300多元,比住養老院一個月的費用還少。今春,老人上呼吸道感染高燒三天,沒進醫院就治好了——護理院裡有專業的醫生,能開藥,能治療,能急救,並且費用能走醫保。
「『長護險』覆蓋的是老人,『解放』的是兒女。」楊敏說。護理員照顧父親生活,醫生、護士隨時醫療看護,她終於有時間、有精力,盡一些只有子女才能盡的孝心。如今,楊敏做的粥越來越講究。蝦肉蟹肉扇貝,祛溼加薏仁,養胃加小米,每次不重樣。每周,她帶著美食看望父親,說說家長裡短,給老人看看小孫子的照片。楊敏說,這碗「孝心粥」,她會一直熬下去。
隨著人口老齡化,失能老人照護是整個社會必然要面對的難題,山東省在青島試點長期醫療護理保險。政策實施後,三級醫院「專護」床日費僅為同期同類醫院重症監護病房床日費用的1/27,使有限的醫保基金最大程度保障了城鄉失能人員的醫療護理需求。截至2015年末,青島全市已有約4萬名失能參保人享受了護理保險待遇,共支出護理保險資金8億元左右,大大減輕了失能人員家庭的經濟負擔。
(《老年文摘》第2108期)
歡迎訂閱《老年文摘》
1.去往郵局直接辦理
2.網上訂閱請登錄中國郵政報刊訂閱網
3.電話訂閱:11185
4.淘寶訂閱:https://shop36097416.taobao.com老年文摘淘寶店鋪等你來
老年文摘聯繫電話:0471-2234506
讀者長按並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即可訂閱。
老年文摘大字版
老年文摘標準版
《老年文摘》每周2期,4開16版,全年102期。
《老年文摘》分為標準版和大字版,內容一樣。
標準版郵發代號1—234,全年訂閱價102元;
大字版郵發代號1—235,全年訂閱價16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