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頭條】《朗讀者》董卿首當製作人 濮存昕自曝曾被叫瘸子

2021-01-16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張思妍

網易娛樂2月19日報導 自去年3月起,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就開始醞釀一檔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籌備接近1年的時間,2月18日起每周六、日黃金檔CCTV—1和CCTV—3聯合播出。節目每期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朗讀一段曾經打動自己,激勵自己甚至改變自己的文字。首期節目以「遇見」為主題,邀請了知名演員濮存昕、知名企業家柳傳志、世界小姐張梓琳、著名翻譯大家許淵衝等嘉賓。在犀利吐槽蔚然成風的時代,以朗讀為核心的全新嘗試能否引領新的文化風潮?

本期節目中,濮存昕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童年時竟被同學起綽號「濮瘸子」?他以一篇老舍散文節選《宗月大師》致謝改變自己一生命運的恩人,濮存昕要感謝誰?柳傳志暢談因拙成巧的人生軌跡,高三時為何與成為百裡挑一的飛行員的機會失之交臂?節目現場柳傳志重現「父親的演講」,朗讀兒子婚禮上的家信,「柳式家訓」又有哪些另類之處?張梓琳首度透露自己一舉奪魁,當選世界小姐的決定性因素,並分享了為人母近一年的驚喜與感動,她又將為誰朗讀?曾翻譯《詩經》、《楚辭》、《唐詩》、《宋詞》、《牡丹亭》,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的96歲高齡翻譯家許淵衝也受邀到場,追憶往事,他道出曾用翻譯林徽因詩詞,追求女同學的獨家趣聞。已為中外文化傳輸做出傑出貢獻的許淵衝老人,近百歲高齡每天依然堅持工作到凌晨3、4點,驅動他活到老譯到老的原因是什麼?走過一個世紀,他又帶來了哪些直擊心底的人生感悟?

本期節目還特邀著名鋼琴演奏家李雲迪彈奏開場主旋律,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彈唱經典歌曲《匆匆》。以朗讀和訪談為核心的節目內容,加上經典音樂藝術的加持,《朗讀者》能否在一眾以顏值為看點的真人秀,以犀利吐槽為主旨的綜藝節目中脫穎而出?

相關焦點

  • 濮存昕:以001號身份助陣董卿,為《朗讀者第三季》打響第一槍!
    《宗月大師》《朗讀者》第三季開播在即,濮存昕以北京001號朗讀者身份走進朗讀亭,再次助陣董卿新節目開播!北京001號朗讀者濮存昕,將為我們朗讀巴金先生寫下的《生活在英雄們的中間》:「生活在英雄們中間,我忘記了自己的軟弱,我覺得我漸漸變得堅強,充滿勇氣和信心……」與此同時,央視綜藝還發布了朗讀亭2020年第001號朗讀者濮存昕進行朗讀的視頻。
  • 董卿優雅亮相《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濮存昕白巖松等嘉賓助陣
    董卿優雅亮相《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濮存昕白巖松嘉賓助陣10月16日,經過兩年時間的籌備,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文藝節目中心和央視創造傳媒聯合打造的《朗讀者》「一平方米」朗讀亭直播活動新聞發布會暨第三季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
  • 董卿攜《朗讀者》回歸央視!67歲濮存昕罕露面,陶勇現身太催淚
    但董卿偶爾在央視的活動中的露面,也相當於是間接闢謠了離職傳言。9月的時候,董卿就曾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董卿即將回歸央視,對喜愛她的觀眾們來說自然是個天大的好消息。在片場裡,一身卡其色連體褲打扮的董卿,看起來非常知性。當她再次展露出她的招牌式笑容時,就讓人瞬間感覺到我們熟悉的那個董卿又回來了。
  • 濮存昕《推拿》首播 自曝9歲之前被人稱「濮瘸子」
    由濮存昕、張國強、李菁菁、劉威葳等主演的電視劇《推拿》將於今天登陸央視一套首播,昨日下午,該劇在京舉行記者會,導演康洪雷、編劇陳枰攜主演集體亮相。接受記者採訪時,濮存昕自爆,「我本身也是殘疾人。」  記者 林芳  廣州日報:您很長時間沒有演電視劇了,《推拿》打動您的原因是什麼?
  • 《朗讀者》第三季升級歸來 董卿稱濮存昕等成一號讀者
    時隔兩年,業已播出兩季、收穫了高口碑與高收視的文化類綜藝《朗讀者》升級歸來。作為《朗讀者》第三季的開端活動,直播朗讀節目《一平方米》於16日6點27分在北京、武漢、廈門開啟,朗讀者們迎著三地晨曦進入一平方米的朗讀亭中朗讀直播,不到半小時已吸引上萬人收看。
  • 董卿當上總導演《朗讀者》第三季濮存昕朗誦巴金作品
    封面新聞記者 杜恩湖董卿攜《朗讀者》正式回歸央視,間接粉碎辭職央視謠言。近日,時隔800多個日夜,央視著名主持人董卿帶著她的王牌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以總導演、製作人、主持人三種身份與全國觀眾見面。許久不見的董卿,在節目《朗讀者》第三季中,一人任三職,一頭幹練的短髮,別具魅力。最近幾年,已經鮮少能看到董卿活躍在央視的舞臺上,這也讓董卿已經辭職離開央視的傳聞甚囂塵上。今年9月的時候,封面新聞記者曾報導了董卿現身為新一季的《朗讀者》拍攝宣傳片一事。兩個多月過去了,第三季《朗讀者》與觀眾見面。
  • 1號朗讀者濮存昕走進「一平方米」朗讀亭:期待人生最美的遇見
    長江網10月16日北京電(駐京記者 柯立)10月16日,在《朗讀者》第三季啟動儀式上,濮存昕發出「人人都是朗讀者」活動倡議:一直往下讀,讀出聲來,用生命來體悟學習經歷;一直走下去,就一定會達到生命的自由王國……濮存昕是《朗讀者》節目第一季、第一集、第一位出場的嘉賓
  • 董卿花了22年才找到的真愛,用最普通的人顛覆了明星
    明星加持 濮存昕自曝曾被叫瘸子《朗讀者》每期以一個主題詞作為核心線索,嘉賓圍繞主題詞分享人生故事花白鬍子滿滿的歲月沉積,濮存昕朗讀老舍先生的《宗月大師》,講述了自己鮮為人知的一段人生經歷,濮存昕曾是小兒麻痺症患者,小時候外號:濮瘸子。他把此篇獻給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恩人榮國威醫生,獻給那次改變命運的遇見。
  • 濮存昕:一個老戲骨的自我修養
    舞臺上的濮哥已經是一個收放自如的演員。「以前《李白》第一場,那麼短短的一個開場就汗流浹背,現在幾場下來,基本上就是微微一層汗,沒有淌的汗了,不用那麼使勁演,效果反而更好,更能把觀眾帶到舞臺情境中去。動靜相宜,人家看著更舒服。」60歲那年,濮存昕給自己琢磨到六個字,「玩學做悟舍了」。
  • 董卿《朗讀者》書單 你珍惜了和它們的遇見嗎
    最近整理書架,翻出了一本《朗讀者1》,這本書的主編是董卿,她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央視電視臺主持人,她還是一位酷愛閱讀名著的學者。2017年由她擔任製作人的一檔文化類節目《朗讀者》順利開播,首期開播後《朗讀者》在豆瓣的評分竟高達9.3分,不久後這檔節目被編製成了書籍,在眾多書店銷售。恰巧,我買到了一本《朗讀者1》,這本書陪伴我多年,成了我茶餘飯後享受時光的樂趣。《朗讀者1》第一期的書單,你讀過幾篇呢?
  • 董卿: 記住那些幫助過你的人,不要認為是理所應當
    在舞臺之外,濮存昕也保持著本真、敏感和善意。「公益大使」是濮存昕為人熟知的身份;中國大陸第一個為愛滋病做公益廣告的影視明星,是他的另一個標籤。難怪有人說,人最難得的是找到一生都願追尋的光,對濮存昕而言,這束光已經打在那裡了,就看他怎樣去捕捉與接近。
  • 濮存昕為何被免職?
    63歲濮存昕卸任北京人藝副院長在這份人事任免名單中,免職名單的第7條是「濮存昕不再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職務」。濮存昕主演過數十部優秀的話劇、電影、電視劇作品,包括話劇《李白》,電影《最後的貴族》、《清涼寺的鐘聲》等,電視劇《來來往往》等,擁有極高的社會知名度。2016年12月,他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副主席。
  • 濮存昕:我的北大荒知青歲月
    現代中國的美男子標準,通常是濃眉大眼、雙眼皮,而丹鳳眼、單眼皮的濮存昕是個例外。除了高大的身軀和端正的五官外,濮存昕的風採更多來自他高雅穩重的氣質。這種氣質成就了他在社會上的一個不夠文雅的雅號——師奶殺手。媒體有人對他解釋說:這表明了公眾對你的喜愛。濮存昕回答:如果真的喜歡我,請給我換個稱號。
  • 67歲濮存昕結婚40年零緋聞,女兒公司老總,女婿年薪百萬美國工作
    說起李叔同,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唱起那首膾炙人口的歌曲《送別》。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電影《一輪明月》,讓濮存昕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以及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 朗讀者|讓度過的每一天,都值得回憶
    他回憶道,「1931年翻譯第一首詩,就是林徽因的《別丟掉》。」許老打趣說,「當時翻譯這首詩,是因為喜歡一個女同學。」「林徽因通過這首詩表達的感情很真很美,所以我就把它翻成英文,還把它送給喜歡的女同學,可惜這位女同學已經名花有主。」
  • 67歲濮存昕,亮相馬鞍山!
    67歲濮存昕,亮相馬鞍山!慕 仙 而 來今天下午著名藝術表演家濮存昕亮相馬鞍山大劇院音樂廳與詩城人民分享朗誦藝術活動現場,濮存昕與數百名馬鞍山市民面對面交流互動。
  • 劇協主席濮存昕
    本文刊載於《作家文摘》第2394期濮存昕編者按12月15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在圓滿完成了上一個5年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面對如何履新下一個5年,他話語裡滿是希望與振奮。
  • 67歲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妻子曾是部隊營級幹部,如今一家很幸福
    曾在老版《三國演義》、《推拿》、《最愛》等影視劇中表現出眾的濮存昕,當初是萬千女觀眾的夢中情人,想不到幾年過去,很少聽到關於他的訊息,演舞臺劇過過癮,成了濮存昕延續藝術生命,不得不作出的選擇。濮存昕一直是我認為非常優秀的一個實力派男演員。他溫文儒雅,行為處事頗有君子之風,是娛樂圈中不可多得的長相實力俱佳的藝術家。
  • 體育文化談之三——濮存昕:守善而待來
    「擇善固守,以待來者」是濮存昕不斷闡述的觀點。拍顧長衛的電影《最愛》,濮存昕片酬15萬元。這樣僅等同於一首歌的酬勞,濮存昕拍了4個月,因為他「好這個」!作為一個文化人,濮存昕希望文化界不要被「唯利是圖」的風氣侵蝕。對於體育,對於文化,今年「兩會」期間濮存昕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由衷地談了自己的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