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劇事業、婚姻、家庭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問題,極易找到共鳴,加上三位主角完全不同的人物設定,讓觀眾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現實生活中的影子。
在顧佳身上我們可以窺見全職太太的難處,家裡大小事務都要考慮,小到擦臉巾大到孩子的教育,也能體會到丈夫出軌後的掙扎、難受的心情。
王漫妮身上能看到年輕人在大城市無法安身不安,與不願回家的為難,面對愛情
的小心試探和被三後面臨的難堪,以及三十歲面臨的相親壓力。
而鍾曉芹對比起來更像是童話世界,衣食無憂她三十歲面臨僅僅是獨立。如果說顧佳和王漫妮用來感受生活,讓觀眾來「扎心」,那麼鍾曉芹的角色讓人相信偶像劇是真實存在的,讓觀眾「暖心」。
搖擺不定的愛情線
鍾曉芹的角色設定非常接近偶像劇中的「小白花」,從同事、丈夫、朋友、家人甚至是陌生人都是從正面角度的看待,這種性格是在他人的寵愛下被呵護出來,在家陳嶼幫她解決一切,實在不行轉身就可以回到爸媽的懷抱,善良卻不獨立,所以在她和陳嶼的婚姻中,陳嶼是行動更多的一方。
他會默默安裝感應燈照路,防止鍾曉芹摔倒,也會在準備要孩子後測量魚室購買嬰兒床,會默默幫她放好鞋,處理好家庭開支等等一些事情,但是鍾曉芹感受不到,養貓卻自己不管,婚後還要爸媽到家做飯,完全不關心丈夫事業生活,在指責陳嶼不關心她的同時,鍾曉芹也完全沒有換位思考,是否陳嶼也有壓力?是否我就完全正確?在三十歲那天爆發,衝動離婚。
公司中一直追求她的鐘曉陽,在為她辭職之後,她答應了成為鍾曉陽的女朋友,但是卻還住在前夫家,白天約會完晚上回到前夫家休息?在知道陳嶼區做賣假貨的調查之後,心裡開始動搖,在與鍾曉陽談戀愛的時候對陳嶼戀戀不捨,還在兩人之間搖擺不定,在離婚後又男朋友的情況下,不拒絕就是渣。
整部劇中,她所做的就是看清陳嶼對自己的好,然後復婚。陳嶼,就像愛情偶像劇中默默付出的男一號,相遇—深愛女主角—被誤解—等待女主角回頭—成功回頭,而鍾曉陽則是標準的男二,顏值高、家世好—莫名被女主吸引—默默陪伴—等待機會—失敗離開,甚至最後是弟弟告知陳嶼為她所做的一切,讓她明白了陳嶼的用心,選擇陳嶼重新回到了舒適區。
天降彩票的事業線
劇中鍾曉芹在公司是一個「便利貼」女孩,不懂拒絕,典型的討好型人格。工作能力差,在處理一些難辦的案子,沒有實習生鍾曉陽有效率,甚至在鍾曉陽成功搞定客戶後說「原你是不是知道客戶是女的」,歸結於鍾曉陽的性別和顏值。在勸老闆撤店的時候要陳嶼的幫助才順利完成,而她的工作是物業,最應該學習的不就是溝通嗎,何況在這個崗位做了這麼多年,一點處理經驗都沒有嗎?懷孕之前為了孩子放棄晉升,在流產離婚後,主動找主管說離婚專心事業想得到晉升機會,相比王漫妮踏實的態度和優越的業績,她真的沒有實力支撐晉升,還是她之前放棄的晉升機會。
對自己的事業完全沒有規劃,她隨手寫的日記發表,獲得一百多萬的版權費就毅然辭職,要將自己的愛好變成工作。由她日記組成的小說,可以說是自傳,劇中的片段看出文筆和劇情一般,能不能順利出下一部還未知,之前還在求領導升職,現在在完全沒有下一部作品的頭緒的時候辭職,專職寫稿,在陳嶼勸她不要衝動辭職的時候,讓陳嶼支持她的愛好。
鍾曉芹設定,仿佛在告訴我們,你工作能力差、沒有上進心還沒有職業規劃,但是你可以隨隨便便寫出一款爆紅的小說,然後說寫小說才是自己的事業。
《三十而已》是讓人關注三十歲女性的生活狀態,立意女性追求自我,不懼年齡敢於選擇自己人生,而不是披著成長的外殼,包著偶像愛情劇的內殼,廢柴一樣的人也可以等著愛情和事業敲開門送到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