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三十歲女性的定位與狀態,是自我價值審視的魅力呈現

2020-08-25 湯粉嘀噠

國產都市情感劇又出力作。


女性到了三十歲,若是沒有婚姻、結婚生子,仿佛就不會被看好。但熱播劇《三十而已》,卻打破了人們對於三十歲女性的常態錯誤認知。


電視劇《三十而已》呈現了三個女性在三十歲時的不同現狀,她們的定位與狀態,其實是自我價值審視的魅力呈現。


打破「國產劇沒有窮人」的常態思維設定,沒有過分營造出三十歲特定的人文氣息,卻揭開了不同場合社交的多元性、隱秘性。


《三十而已》,正確地打開了女性思維的不受束縛與成長。


沒有浮誇、擁有生活氣息。屢登熱搜榜,成為當下熱議話題的《三十而已》,它的魅力從三個女主角的人設與經歷,就可以清晰地看見。


王漫妮--渴望沉浸在愛情的美夢裡


女主角王漫妮是大城市裡的一名銷售,業務能力極強,但薪水方面卻只能維繫自己勉強在這個城市裡站住腳跟。


能站住,卻未必能站得穩。


王漫妮的思想,與現實中大多數人一樣,不是這個城市裡的人,卻想要拼命在這個城市裡紮根。與此同時,她也渴望愛情,渴望沉浸在愛情的美夢裡。


梁正賢的出現,滿足了她對愛情幻想一切的需求。即便梁正賢直言自己是「不婚主義者」,但王漫妮仍然選擇一頭栽進去。


沉浸在三十歲渴望的美夢裡不願醒來,卻直到梁正賢「正牌女友」的冰水澆灌,王漫妮才幡然醒悟,明白眼前的人不過是渣男而已。


王漫妮的業務能力與本事,值得更好的人,而不是所謂的「在給有錢人看衣櫃門」。


不同於常態國產劇的走向,王漫妮的人設代表了現實中的部分的人物群體。為房租奔波勞碌,為夢想與現實努力紮根,卻同時沒有選擇放棄愛情,反而嚮往、渴望在內心種植的愛情萌芽迅速長大。


以屈於現實為基礎的故事內容進行延伸與拓展,王漫妮這個角色是「兩面鏡」。觀眾透過角色經歷看故事,也透過角色本身看自己。


常見的國產劇主角人設,趨於追逐愛情而忽略麵包,又因麵包而不得不放棄愛情。喊出來的「窮」,結合人物服道化場景的奢華,略顯「精神窮、人不窮」的人物狀態,以至於觀眾產生「國產劇裡沒有窮人」的真實性想法。


但王漫妮的登場與常規國產劇的主角人設認知不同。


愛情與麵包,女主角二者均想要兼得,又不得不屈於現實的基礎情況下,去爭取自己所追求的東西。而不是所謂的「傍大款」,遇上有錢的霸道總裁,然後過上奢靡的下半生。


王漫妮沉浸在「高、帥又多金」的梁正賢所塑造的美夢愛情幻境裡,但她懂得在清醒之後離開不屬於她的圈子裡,然後對愛情進行重啟,重新來過。


沒有白蓮、聖母設定的王漫妮,對生活與愛情有自己的認知與擁有的適合狀態。


懂得在自我審視的過程中明白自己的需求,懂得什麼是底線,懂得什麼才是自己可以要的,能夠得到的,是這個角色所展示的魅力呈現。


鍾曉芹--不平和的婚姻狀態


「有一種婚姻,從今往後的每一天都可以預見,就是越過越糟心。」


鍾曉芹與陳嶼的婚姻,代表婚姻不平和的部分群體。結婚前的驚喜與幸福,都在領證之後開始變味,時間衝淡了興奮感與新鮮感,換來的卻是平淡的日子,甚至「日久見人心」。


鍾曉芹是個平凡妻子,擁有的工作也是普通工作。在工作上處處充當「好好人設」的鐘曉芹,沒有太多心機,在婚姻與生活上依然抱有新鮮感與期望值。反觀陳嶼,婚前浪漫,婚後卻專注於事業,甚至專注養魚,完全忽略了妻子的感受。


於陳嶼而言,娶媳婦不過是為了「方便過日子」。


對魚的重視程度遠勝於妻子,這無論對於誰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所有的冷暴力與衝突,都是間接、直接導致鍾曉芹與陳嶼走向離婚的地步。


正如鍾曉芹所說,她能預見婚姻後的每一天,都是越過越糟心。在夫妻相處之道以及陳嶼處理事情的態度上,陳嶼是「不合格」的。


在經歷「離婚」「工作變動」這兩個可變質數後,陳嶼的思維導向發生了改變。他開始吃醋、甚至想要挽救這段婚姻。


選擇離婚的鐘曉芹,反而得到了「釋然」。在這個角色的構造上,鍾曉芹是平凡又普通的,她不僅僅是個角色,更代表了部分人群。


鍾曉芹的魅力呈現,是在經歷婚姻變動後所產生的人物自我審視,最終掌控愛情的主動選擇權。


《三十而已》將現實中對焦不平和的婚姻群體搬上電視熒幕,利用人物心理在對待婚姻不對等的思維模式,真實地演繹出了當代年輕人對婚姻狀態的感受,以及在直觀面對後進行思考與自我反省。


顧佳--全職太太中的「一股清流」


「全職太太」也被認為是一種職業,作為新生寶媽,全職太太意味著母親這個角色,需要照顧孩子的同時,還要照顧家庭,如丈夫、父母等。


但作為「全職太太」,顧佳的生活並沒有被家庭與孩子完全佔據。


許幻山公司的成長,離不開顧佳「軍師式」的協助。在公司進入瓶頸期、困難期時,擁有話語權較多的,是顧佳。在家庭生活的處理上,多數時仍然由顧佳做主。但顧佳並非霸權者,她懂得如何在生活上、工作上給予丈夫足夠的自由與體面。


顧佳是個很有能力的女人。


在工作遇上困難之時,她能夠低聲下氣去求人,在觸及底線之後毫不留情地離開。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友好的幼兒園推薦,她可以去尋求王太太幫助。為了能夠爭取訂單,她更是為此鋪路,成功得到於太太的幫助。


一針見血地提出「太太們」的不足之處,在太太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給出最值得商榷、進行的一條路。


她能夠在最大化爭取公司利益,能夠在太太圈混得風生水起。


毫無疑問,顧佳是全職太太中的「一股清流」。她非但不是家中的「保姆」,更是丈夫身邊最優秀的「賢內助」。


懂得在什麼時候給予旁人最大的「體面」,是顧佳優秀的魅力呈現。但看似優秀的她,也仍然有致命的缺點,「過分信任」。


顧佳明知太太圈並非適合自己的圈子,但她在這裡面能夠獲利,王太太與於太太就是例子。所以即便如此,顧佳也要混跡在這個圈子裡,沉浸在「有捷徑可走」的世界裡。


可顧佳卻沒能完全了解這個圈子,太太圈是一個「名利場」,既有利也有弊。以至於後來,顧佳被「茶廠的圈套」困住。


顧佳的人設圈粉了不少觀眾,源自於她的能力與性格的對等。卓越的能力與溫柔的性格,預示著她的過分優秀。顧佳的定位與狀態,是家庭與生活的必不可少的中重要人物,也將所謂「全職太太」的常規設定進行打破。


顧佳的魅力呈現,在於她處理工作與家事上優秀的能力與高情商。也是三十歲這個年紀裡,少有的出色與成熟。

三十歲女性的魅力呈現


電視劇《三十而已》講述了王漫妮、鍾曉芹以及顧佳三位女主角,在臨近三十歲時所面對的情感生活與工作狀態。


她們分別代表了未婚、結婚以及生子三個狀態。


王漫妮工作優秀,有渴望自己的追求,卻陷入情人迷網裡難以自拔。這是在未婚狀態下,部分女性在經歷一段愛情的不可控沉浸與脫離夢境之後,回歸現實的迷途知返。王漫妮的設定並非拜金女、第三者,而是在生活能夠獨立和保持底線的前提下,追求自己渴望愛情的權利。


看似平凡的鐘曉芹,經歷了結婚、離婚這件人生大事上的波動。人物打造的設定,是沉浸於愛情之後,面對婚姻不平和的清醒,再到人物重新獲得選擇權的華麗蛻變。鍾曉芹的離婚看似悲劇,但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更像是重獲新生。


顧佳的工作與家庭生活,起初是幸福美滿的。但隨著丈夫出軌、太太圈的陷害,都讓她感知並重新審視生活,對生活與理想化的思維狀態有了全新的改觀。顧佳的魅力呈現,不只是能力的優秀,還有對生活、工作的真正獨立。


《三十而已》的三位女主角,呈現了相同年齡、不同狀態下的特立獨行,她們都經歷了關於工作和情感上的情緒波折與衝突,重新審視後的自我增值。


她們不依靠男人,不去依附別人,而是靠自己,在勤奮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故事的發展,呈現了三十歲女性最獨特的魅力。


女性獨立思維狀態下的意識覺醒


女性角色在霸道總裁的幫助下走向巔峰,是國產家庭劇的常用套路。凸顯「精神窮」的女性人物設定,沒有所謂的女性獨立思維想法,更多情況下,常規國產劇彰顯的往往都是家庭倫理的愛恨糾葛。


但《三十而已》不同。


突破了常規女性在家庭與工作上的通俗,在獨立思維狀態下有著強烈的意識覺醒,屈服於現實卻不甘於現實,是當代女性在生活上最真實的狀態。


《三十而已》中的三位女主角,很出色地詮釋了這一點。


她們或許沉浸在愛情的美夢幻境裡,沉浸在家庭的舒適圈中,但在經歷挫折與難題之後,她們懂得審視自己,在獨立思維狀態下,不以依附他人作為底線。


這,才是當代女性最真實的模樣。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赤裸呈現30歲女性的焦慮
    如何在上海這座處處充滿小資的城市完成突破成長並找到歸屬感,是電視劇《三十而已這部劇圍繞三個女性,從三十歲的焦慮到人生的成長,一經播出,就帶動了各種相關話題討論。這部劇最值得反思的是:女性的焦慮,從來都是社會帶來的,而她們卻還要努力迎合社會。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今夏,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話題劇《三十而已》收穫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劇情走向和角色定位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開啟「熱搜追劇」模式。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在《三十而已》裡,我看到了三十歲女性最好的結局
    三十歲的顧佳,有顏值有能力,即便和許幻山離婚,她也一定能夠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顧佳幾乎是每一個女子都夢想能夠成為的樣子。因為本身自帶光環,顧佳的幸福有點理所當然的味道。三十歲對於很多櫃姐來說就是一個轉折點,能力強的多會想盡辦法轉崗做管理。但是管理崗位本來就少,櫃姐又特別多,能夠做到這一步的也是鳳毛麟角。繼續做銷售的體力精力都不如年輕人,大多會因為業績下滑最後被淘汰。說到底,王漫妮這樣的銷售,在職場上面對一大堆前僕後繼的後浪,很可能就被拍在了沙灘上。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今夏,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話題劇《三十而已》收穫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劇情走向和角色定位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開啟「熱搜追劇」模式。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三十而已》女性題材的全新表達
    《三十而已》作為一部著眼三十歲女性困境與成長,將特殊人設以及高濃度劇情和現實細節共鳴相融,表達時代特性的劇集,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電視劇司副司長楊錚認為,「要由這部新女性題材劇發散去探討實現女性題材創新發展的路徑,做到既把握時代脈搏,又能夠用新的認識、新的理念來提升我們整體女性題材的創作水準,給大家更多新的思考。」
  • 致三十歲的女性:活出更精彩的自己
    近期,隨著《乘風破浪的姐姐》《三十而已》的播出,關於女性、年齡、成長、職業價值等話題討論不斷,似乎點燃了社會大眾某種壓抑許久的情感。看著30-52歲的女性憑藉精彩的表演博得觀眾歡呼時,不少網友感慨道,「我似乎沒有那麼害怕變老了。」在中國,三十歲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古人言,三十而立。人在三十歲前後要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有所成就。
  • 三十而已:很明白地說了,女人三十歲不重要
    講述女性成長話題的內容很多,但這部劇集一播即火,拋出了諸多現實又讓人難以抉擇的問題。家庭與事業如何兼得?婚姻與愛情如何共處?是轟轟烈烈尋找自我還是波瀾不驚安度餘生?在《三十而已》導演張曉波看來,「三十」只是數字,「而已」才是劇眼。而在這樣一部現實題材的作品中,只有用心展現現實,才是豐滿人物角色、觸動觀眾引發共情與思考的唯一路徑。在《三十而已》之前,張曉波並未拍過女性題材,作為一名男性導演,接下這部劇是一次「冒險」。
  • 又一部關於女性題材的影視作品即將上映!三十歲,是最美好的年紀
    最近關於女性題材的電視劇非常火爆,最能引起人關注的就是前段時間播完的《三十而已》,劇中三個三十歲女人的性格特點和傳奇人生深受觀眾的喜愛。這部劇主要講述的是四位三十歲左右的女性,沒有因為自己三十歲而苦惱,相反的,她們覺得三十歲是人生最美好最性感的年紀。
  • 面對焦慮,女性不應雞湯式的三十而勵,而是輕輕地說《三十而已》
    從《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北京女子圖鑑》一直到《三十而已》,導演編劇們一直在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宣揚「女性獨立」「職場女性」,但是我們除了看到狗血愛情之外,對於「獨立女性」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理解,直到《三十而已》我們才找到真正的答案,口碑炸裂的原因很簡單:真實不造作,接地氣而不庸俗!
  • 女人三十,鬥小三而已?《三十而已》除了徒增女性焦慮,還有什麼
    《三十而已》絕對是今年的「現象級」影視劇,不斷引發全網熱議。故事講述三位背景不同、出身各異的三十歲女性,各自在上海這座浮華都市完成成長的女性故事。毫無疑問,女性成長是這部熱門電視劇的核心命題,但如何描繪成長,卻是個難題。既要迎合大眾的刻板印象,又要表達女性獨立,但最終卻選擇妥協和保守的價值觀,只能徒增現實環境下,各年齡和階層女性們的焦慮。
  • 《三十而已》三十隻是「而已」
    三十而已中三位女主分別代表了全職太太、職場女強人和平凡女性。三十歲,許多煩惱也不斷出現。鍾曉芹的三十歲,接到去給丈夫弟弟交罰金的電話,大雨淋花了她精心打造的妝發,回到家卻和丈夫吵起來決定離婚。好像過去三十年所經營的一切瞬間消失殆盡,讓人看得五味雜陳。正式告別過往,鍾曉芹不再委曲求全,不再處處示弱討好,開始挺直腰板做自己。
  • 《三十而已》開播聚焦女性困境 江疏影童瑤毛曉彤拒絕被定義
    今日率先釋出終極預告,對女性職場標籤、生養難題、婚姻維繫、城市歸屬感等都市敏感話題進行集中呈現。據悉,《三十而已》將通過致力於對個體女性的細緻描繪,呈現出一幅都市女性生活群像。——「你年紀也不小啦;你怎麼還這麼幼稚;你都三十了,你說你就認命吧……」,而後便是劇中主角關於「30歲」的不認命——王漫妮是眾人眼中的標準都市女性,她獨立、清醒,同時也是典型的「精緻窮」。
  • 《三十而已》:三個三十歲的都市女性,兩場婚姻
    最近由江疏影、毛曉彤等人主演的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是小編認為繼《慶餘年》之後,又一部演技、劇情和顏值都在線的好劇。《三十而已》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小編在看這部劇時,也多有感慨。
  • 看完《三十而已》,三十歲的我感覺被冒犯了
    最近大火的綜藝和電視劇都是姐姐們,看來現在三十歲的女人是正肥美的韭菜了。韭菜就韭菜,看劇不過是圖個樂,但是看完《三十而已》作為三十歲女人我深深感覺被冒犯了!三十歲的中國女性就這麼被代表了?!描繪女性就一定要和婚姻、愛情、生育扯上關係嗎?沒有這些標籤的女性就不配女性這個稱呼?難道30+的女人就只能圍著家庭孩子丈夫小三升遷轉?就不能活出點自我意識?而不是一輩子為了世俗的標籤掙破腦袋?劇裡打著獨立女性的旗號,骨子裡卻在抹黑女性。
  • 火出圈的《三十而已》,就問三十歲的你,怕了麼?
    最近,一部堪稱爽劇的《三十而已》火出圈了!不僅天天上熱搜,身邊朋友、公司同事也不斷安利給我。這部劇將視角鎖定在三十歲這一特定年齡段的女性群體身上,塑造了王漫妮、顧佳和鍾曉芹三位性格特點、成長環境、生活閱歷截然不同的邁入三十歲人生的女性形象。
  • 繼《三十而已》後,又一部女性群像劇上映,演員陣容太強大
    ​​說到《三十而已》大家非常熟悉,現在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但給觀眾留下的印象很深刻,尤其是劇中三位三十歲女性的生活及愛情,深受觀眾的好奇和喜愛。最讓人驚豔的是童瑤飾演的顧佳,面對生活和老公沉著冷靜,最終的結局雖然離婚,卻是正確的選擇,為我們展現了三十歲女性的感情生活。
  • 《三十而已》刷屏,誰說三十的女人就沒魅力了
    最近童瑤、江疏影、毛曉彤主演的電視劇《三十而已》頻上熱搜,以女性成長和覺醒,講述三位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際遇,在30歲節點上遭遇多重壓力的故事。,反映了目前女性在社會上最真實的狀態。 都說女人30+最好的狀態是永遠保持年輕精神狀態,即使有工作要操心,有生活要煩惱,也要花時間精力保養自己,散發屬於自己的光芒,畢竟30+不再像20歲天生麗質。
  • 《三十而已》電視劇出圈大火,詮釋了女性們怎樣的消費觀?
    在《三十而已》的劇情中,王漫妮被公司獎勵了歐洲遊輪遊,置辦遊輪的行頭時,她在朋友那為自己買了一雙價值三千的名牌鞋經典款,朋友建議她與其買一雙三千多的名牌鞋不如多買幾雙普通的鞋子,還能換換樣式。王漫妮說:二十歲才追求樣式,三十歲該追求品質了。
  • 三十而逆,乘風破浪,活成最好的樣子
    今年有兩部女性題材的電視劇特別火熱,《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其實我們真的不該被限制在年齡裡。二十有二十的青春三十有三十的魅力。但是其中相同的一定是我們都有重新出發的勇氣。為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能夠一直熱議不斷?關於姐姐們的熱搜也是層出不窮。姐姐們的年齡,狀態,精力都是大家議論的話題。我想熱議的同時,也是我們在自我審視。為什麼姐姐們能在舞臺上活力四射?
  • 《三十而已》引熱議,店寶寶:三十歲女性可以很颯
    最近,從三十歲女性視角講述都市生活的電視劇《三十而已》在網上掀起一股熱浪,不少網友聲稱在主角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三十而已》著重刻畫了三位面臨三十年齡節點的女性。顧佳,高智商、高情商、高顏值的優秀女性,為了家庭放棄工作成為全職太太,憑一己之力助老公開拓事業,將兒子送進頂尖幼兒園。王漫妮,滬漂一族,生活的重心基本都放在工作上,雖然單身卻對愛情抱有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