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焦慮,女性不應雞湯式的三十而勵,而是輕輕地說《三十而已》

2020-09-10 一茗講故事

從《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北京女子圖鑑》一直到《三十而已》,導演編劇們一直在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來宣揚「女性獨立」「職場女性」,但是我們除了看到狗血愛情之外,對於「獨立女性」並沒有一個真正的理解,直到《三十而已》我們才找到真正的答案,口碑炸裂的原因很簡單:真實不造作,接地氣而不庸俗!

面對女性困境,輕訴《三十而已》

《乘風破浪的姐姐》率先喊出「三十而立、三十而勵」,好像這是一個屬於女性的「黃金時代」,女性開始覺醒,她們要獨立、要變美、要活出自我且擁有更多的話語權。這些有著「成功學」「心靈雞湯」式的吶喊,能讓新時代的女性真正解放嗎?

我想真正的獨立,是活出自己,在面對大風大浪依舊堅持自我人格,有著獨立思考、處理問題以及對世界有一份清醒的認識。面對一切的好與壞,輕輕地說一句:《三十而已》,沒什麼了不起!

王漫妮:單身「漂族」的焦慮!

王漫妮,want money,她的工作最直面金錢的誘惑,她最有金錢的困境,不是拜金!

《三十而已》編劇張英姬

上海一座充滿幻想和欲望的大都市,一座不夜城,承載了無數年輕人的夢想,王漫妮就是其中一位「滬漂」,闖蕩八年依然很難無法在這裡找到歸屬感!不停的搬家,從城市中心逐步搬到郊區,只為了節省一些不必要的開支。

在下決心來到上海前,她曾向母親放狠話:「三十歲前,要麼我在這裡買套房,要麼找個人嫁了。如果兩樣都沒有的話,我就踏踏實實回家。」

可是已經三十了依然無法找到自己想要的人和生活!表面上,有著外表光鮮實則苦澀的工作 - 奢飾品的金牌銷售。身材高挑、顏值在線,一直在跟生活作鬥爭,獨立、清醒、孝順、堅強,但是依然是典型的「精緻窮」。

由於能力強,工作中處處被人「下套」,遭遇職場暴力。生活中,年過三十,屬於大齡女青年,家裡逼著相親、逼著回老家,但是自己卻不願意就這樣湊合過一生,始終堅持認為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

在一次郵輪度假中遇到了高富帥梁正賢,他滿足了一個女人所有的幻想「多金」「風趣」「有品位」「帥氣」「疼人」,只可惜這位老兄是一個「渣男」「不婚主義者卻有一個未婚妻」,跟你在一起的時候把你捧在手心,當有一天膩了的時候,不用負責,好心分手,典型的渣男作風!

王漫妮淪陷了,以為等到了遲來的愛情,可惜只不過是風花雪月夢一場,梁渣男只為逍遙人世間,不想讓婚姻來牽絆自己,他認為:愛情就是兩個人自由的在一起,不愛了就分開。而漫妮渴望婚姻、渴望安全感。

最終,漫妮選擇了離開,既然別人無法給予安全感,那麼就自己去創造!焦慮?是的,這無法改變,但是經歷過一切的王漫妮已經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懂得了取捨和獨立。

王漫妮這個人設代表了很多「漂一族」,心懷夢想,遠離家鄉和父母在大城市打拼,一個人抗下了所有,卻依然無法融入繁華的都市,有的人離開、有的人依然堅持,焦慮和不安伴隨著每次搬家,即便如此,依然心懷夢想,熱愛生活,獨立的承擔著人生給予的幸和不幸。

三十歲,而已!未來還很長!

顧佳:全職太太算不算獨立女性?

生孩子是件特別糟糕的事情,當了媽以後,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裡,不過你會比任何時候都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能對你的孩子寬容一點。但是你也會比任何時候都強硬,無論是委曲求全,還是武力求和,你都不希望任何一點傷害落在你孩子頭上。

顧佳語錄

顧佳,一位全職太太,雙商在線能力強,漂亮、大方、有才、有毅力、有遠見且有計謀,把自己的小家和公司打理的井井有條。硬是把自己的丈夫從一個編程師打造成了「許總」。

顧學

網上甚至出現了一個新詞條——「顧學」,形容《三十而已》中的顧佳,指在當主婦的修行、語言藝術、御夫育娃等層面,做到TOP級體面和滿分舒適度:面對公司大客戶的騷擾,顧佳能拎得清,寧可不要「救命款」,也要拒絕對方的誘惑;面對丈夫身邊的狂蜂浪蝶,她能迅速找出癥結,不給對手可乘之機;兒子受其他家長欺負,她能不顧美女形象,豁出去打架為兒子拼命……

現實中,應該是每一個男人都夢寐以求的女人吧!但是,顧佳有一個天然的bug,追求完美、咄咄逼人,讓身邊的人感到壓力。

晚飯不讓老公吃,只為均衡老公的營養;逼迫老公放棄熱愛的足球,只為保持健康,可以讓公司更加正常的運轉;在上海買了一套豪華公寓,只為孩子上頂級幼兒園;為了追求更加牢固的產業,毅然決然的用房子和公司做抵押去購買茶莊等等,這一系列的操作,讓她與老公的矛盾慢慢爆發出來。

而此時一個與顧佳反差巨大的女孩林有有出現了,她像小迷妹一樣喜歡許總的煙花、噓寒問暖、陪他踢足球、吃好吃的,只要是許總喜歡的,她都熱愛,這與顧佳產生了強烈的反差,許總拋棄家庭與小三在一起也就順理成章了!

也許導演編劇想通過顧佳這個角色表達一種觀念:全職太太,依然是獨立女性,但是婚姻,就需要學會掌握「獨立人格」的度,不要過於自我,也不要過於自卑,適度就好!

鍾曉芹:女性主體意識的獨立脫變之旅!


你不願意種花。你說:「我不願看見它一點點凋落。」是的,為了避免結束,您避免了一切的開始。

這句話多麼像婚姻啊!雞零狗碎像一塊橡皮擦,磨掉生活和婚姻的所有光彩,讓婚姻最終變成愛情的墳墓!

鍾曉芹的婚姻多麼像現實中的我們啊!在家中依附於丈夫,習慣遵從丈夫的意見,工作中不積極不主動不犯錯,只要丈夫出差,曉琴立馬就回娘家,在曉芹的世界裡,能夠跟老公一起吃飯、一起變老、一起攜手面對婚姻中的平淡、無常、衰老;一起創造一個新生命,看著他長大,送他們遠行,等他們回家。

多麼單純、善良的女孩。


可惜碰到了錯的人,老公陳嶼。幼年時期,父親拋棄了他們,陳嶼不但自己努力,還照顧年幼的弟弟,好吃的好穿的都給弟弟,憑藉自己的努力,留在了上海,有了事業編,進入電視臺,買了房。這一切看著是多麼勵志啊!

陳嶼掌握家中經濟大權,曉琴一個成年人身上200塊錢都沒有!

曉琴所有支付系統綁定的都是陳嶼的卡,一舉一動都在陳嶼監視下!

對於新生命的到來,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只有他要打掉!

面對流產的妻子,陳嶼只顧處理公司的事情,對曉琴不管不問!


原生家庭的痛,全部留給了深愛自己的愛人!婚姻也是在一點點心寒中,慢慢死去!

離婚,對於很多人是打擊,同樣的, 對於很多人來說是「新生」!

曉芹的離婚,給了同事鍾曉陽一次機會,他終於可以光明正大的去追求自己夢寐以求的「公主」,去呵護她、保護她、關愛她,雖然對於陳嶼來說是個「無視的人」。


事業上,曉芹也改變了以前混吃等死的態度,開始追求積極的人生,不但領導頻頻誇獎,上帝也很青睞她,她寫的小說,賣出了高價版權,一夜暴富,身價千萬,成了知名作家!

通過鍾曉芹,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那些不在意的不珍惜的,終將失去,與其苦苦等待,不如放手,三十而已,人生上半場還沒過完呢,慌什麼!

《三十而已》沒有狗血的劇情、勵志的雞湯,有的只是平淡的故事和正向的人生觀,敘事抒情緩緩道來,不造作、不煽情,讓你不自覺的代入進去。

古人云:三十而立。立的是什麼?

我想應該是獨立的人格!需要明白我是誰?我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我該如何跟這個世界更好的和平相處?即便最後被現實打的頭破血流,沒關係,人生的半場都沒過,慌什麼?從頭再來又何妨?畢竟,才三十而已!

女性的魅力需要不斷修養和提升,三十歲,正處於人生的上升期,如果你也想像顧佳一樣「魅力」「果斷」「堅強」,可以點擊下方的《中國優秀女性修養價值提升必修課》,提升自己的魅力屬性吧!

相關焦點

  • 三十而已?不!他們的人生三十而勵,披荊斬棘!
    網友說:拒絕承認哭出了聲……然而,時間也是最公平的。不管是「三十不易」,還是「三十而立」,在湖南監獄優秀的90年小哥哥小姐姐面前,都是「三十而勵」、披荊斬棘!三十而「力」,「力」是勇氣和價值。我雖平凡,但負重前行中有我的一份力量。高牆內默然堅守,身體力行,踐行使命。三十而「勵」,「勵」是美好和未來。只要堅定腳下的路,堅守心中的信仰,未來會和頭頂的警徽一樣閃耀。三十歲,以青春之名,以奮鬥築夢,心懷暖愛,篤定前行,終將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 女人三十,與焦慮共處
    但這樣的高度關注,卻並沒有給三十加女性帶來期待中更多的理解和體諒,姐姐團開篇打出的口號「三十而勵」、「三十而驪」,反而對三十加女性提出了更新的定位和更高的要求:上了三十,你要有顏、有錢、要獨立要成熟,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贏得這個社會的掌聲,才應該是女性的榜樣和男性追逐的對象。
  • 當代女性很焦慮?綠瘦讓你「三十而已」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這兩個名詞成為了現代對女性的新定義詞,這也是現在熱播的兩部電視劇劇名,分別用兩群不同的女性去講述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的生活,愛情,事業。在微博上引起熱議,紛紛表示真實,女生太難了,女性焦慮!
  • 《三十而已》,赤裸呈現30歲女性的焦慮
    這部劇圍繞三個女性,從三十歲的焦慮到人生的成長,一經播出,就帶動了各種相關話題討論。這部劇最值得反思的是:女性的焦慮,從來都是社會帶來的,而她們卻還要努力迎合社會。《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呈現的是當下女性曲折的自我成長經歷,說明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30歲女性應該怎麼成長以前從來都覺得30歲,人生可能早已穩定,終於不用上學,可以像一個大人那樣「為所欲為」了...
  • 談談《三十而已》的虛偽與真實之處,它真能治好女性的焦慮嗎
    我承認,這部劇好看,創作者也非常用心,網絡上一片好評,但我仍舊不滿意這部劇,為什麼?因為披著現實主義的外衣,《三十而已》的內在,是一種對女性觀眾的取悅。它精準狙擊觀眾的心理,它的每一個話題,每一個情節,都是為了女性觀眾量身定做,你的所有焦慮,都能在裡面一一對應。
  • 《三十而已》:三十歲就應該焦慮?給你三個應對妙招
    最近,都市情感熱播劇《三十而已》已經連續上熱搜多天,評分也從剛開始的7.9分一路飆升到9.2分,這部劇主要由江疏影 、童瑤 、毛曉彤等三位女性主演,講述的是她們在三十歲左右面臨的各種抉擇。這部劇並沒有過分誇大三十歲要面臨的年齡焦慮,而是以一種中立的態度在展現,甚至還有一些治癒焦慮的成分在裡邊,即便如此
  • 三十而已:三十歲,我們應該怎麼樣面對
    這部劇講述了三位女性在三十歲期間的一些經歷。顧佳人如其名,將自己全部奉獻給了家庭,先是幫助老公成功創業,然後自己退居幕後,照顧寶寶的同時還要幫助老公的事業,這樣的女性氣場太強大,以致其老公感覺是顧佳的另一個「兒子」。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優點成了婚姻中的絆腳石,小三出現了,讓她難以接受這樣的結果。
  • ViOLA LEUNG VS 袁詠琳:三十而勵的乘風破浪
    在她離開的那期節目中,望著空蕩蕩的房間,幾個和弦的靈感就為「浪姐」原創了一首歌曲《三十而勵·乘風破浪》,非常動人。 三十而勵·乘風破浪張萌;袁詠琳 - 乘風破浪的姐姐 成團直播夜 「有時候看似堅強 總一副灑脫模樣 面對失敗的沮喪 只有自己能扛...
  • 《三十而已》:聚焦「30+」都市女性 傳遞新時代女性力量
    該劇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劇中深入探討了大量女性話題,涵蓋年齡危機、職場晉升、婚姻維繫等一系列問題,目的不是販賣焦慮,而是以一種輕盈的心態,引導女性正視和治癒生活焦慮。
  • 《三十而已》直面都市女性各種困境,疑販賣焦慮你中招了嗎?
    直面都市女性多元選擇的困境,體現30+的壓力!這是在販賣焦慮嗎?《三十而已》中講述了3個不同的都市女性,其中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大家眼中的標準都市女性,她獨立,清醒,同時也是典型的「經典窮「,「月光族」!她深信自己永遠值得最好的。
  • 《三十而已》大結局,販賣當代焦慮,故事不接地氣,結尾讓人心不平
    因該劇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個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的故事,所以此劇一開播便和當代都市女性引起了很大的共鳴,著實火了一把,而且一開始的評分一度達到8.0+,但是收官之後降到7.0,可能隨後還會持續走低,之所以評分降的這麼快,很大原因是故事最後的爛尾結局,劇情的結尾讓人義憤不平。
  • 女人三十,鬥小三而已?《三十而已》除了徒增女性焦慮,還有什麼
    《三十而已》絕對是今年的「現象級」影視劇,不斷引發全網熱議。故事講述三位背景不同、出身各異的三十歲女性,各自在上海這座浮華都市完成成長的女性故事。毫無疑問,女性成長是這部熱門電視劇的核心命題,但如何描繪成長,卻是個難題。既要迎合大眾的刻板印象,又要表達女性獨立,但最終卻選擇妥協和保守的價值觀,只能徒增現實環境下,各年齡和階層女性們的焦慮。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今夏,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話題劇《三十而已》收穫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劇情走向和角色定位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開啟「熱搜追劇」模式。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三十而已》:這部劇讓我很焦慮,不看了
    這部劇太刻意製造焦慮了。劇可以看,但隨便看看就行了,千萬不要代入感太強。它的殺傷力不是一般的強,我只看了兩集,就不敢再看下去,怕了怕了。說出來不怕你笑話,我在一線城市打拼過,後來當了逃兵。因為壓力實在太大了,我甚至得了抑鬱症。後來在2018年,感覺實在待不下去,溜了。看《三十而已》的時候,我又體會到緊張不已的氛圍,那是一線城市獨有的味道。
  • 《三十而已》:三個三十歲的都市女性,兩場婚姻
    最近由江疏影、毛曉彤等人主演的熱播電視劇《三十而已》,是小編認為繼《慶餘年》之後,又一部演技、劇情和顏值都在線的好劇。《三十而已》以三位三十歲女性視角展開,講述了都市女性在三十歲這一重要年齡節點時,遭遇到多重壓力,小編在看這部劇時,也多有感慨。
  • 《三十而已》湖北熱播 綻放女性多元她力量
    今夏,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話題劇《三十而已》收穫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劇情走向和角色定位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開啟「熱搜追劇」模式。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鬥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人生話題。
  • 鑑劇|《三十而已》,又是來販賣焦慮的嗎?
    「才三十歲怕什麼?」這個問號對都市女性而言如鯁在喉,欲說還休。一部以此破題的電視劇《三十而已》才剛播出兩天,就引爆了不少話題,倒也不足為奇。江疏影飾演的王漫妮是個「海漂」,30歲不認命的她是眾人眼中的標準都市女性,獨立、清醒,同時也是典型的「精緻窮」。
  • 熱劇說法 | 三十而已?《民法典》助你三十而勵
    >法律連結《民法典》第1062條:夫妻在婚姻關係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為夫妻的共同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資、獎金、勞務報酬;(二)生產、經營、投資的收益;(三)智慧財產權的收益;(四)繼承或者受贈的財產,但是遺囑或者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一方的財產除外;(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
  • 當《二十不惑》遇上《三十而已》,我們焦慮的是年齡還是生活
    節點與不同社會階層,卻真實演繹著我們這代人的焦慮與迷茫。、童瑤和毛曉彤主演,講述了三名30歲的女性在工作、家庭和情感等多重角色的轉變、壓力之下,遭遇到各種挫折和困難,積極面對和解決問題的故事。但為何四十不惑變成了二十不惑,三十而立變成了三十而已,這顯然是對女性人生的重新定義。
  • 《三十而已》:女性並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
    最近,熱播劇《三十而已》可謂賺足了關注度。幾乎每天都能在微博熱搜上看到它的身影,即使沒看過劇的讀者,也能通過熱搜大致了解劇情走向。劇名為《三十而已》,顧名思義,是對「三十而立」這句俗語的一次改寫,試圖用「而已」的灑脫態度突破三十歲這個緊箍咒,但劇裡劇外時時刻刻強調的這個時間節點,反而暴露了大家對「三十歲」的焦慮。該劇講述了三位三十歲閨蜜的愛情、婚姻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