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網絡文學谷」落戶南京秦淮 打造文化產業新地標

2021-01-10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7月30日訊 江蘇是文學大省,也是網絡文學大省。7月30日上午,江蘇網絡文學谷授牌儀式暨江蘇首屆網絡文學高端峰會在秦淮區南京科舉博物館舉辦。

2017年,江蘇網絡文學出版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個億,約佔全國近十分之一。湧現出跳舞、天使奧斯卡、番茄、天下歸元、雨魔等為代表的一大批網絡作家群體,成為公認的全國四大網絡文學重鎮之一。目前江蘇省內主要的文學網站有5家,分別是: 紅薯網(南京)、逐浪網(南京)、有樂網(南京)、酷匠網(南京)、瀟湘書院(蘇州),南京擁有4家。

省市區三方共建「江蘇網絡文學谷」,致力於實現將「江蘇網絡文學谷」建設成為江蘇網絡文學發展示範區,成為中國泛娛樂產業內容核心區的發展目標。圍繞江蘇網絡文學谷建設及運營、產業規劃、作品項目策劃、IP轉化等,給予相應的文化產業政策和專項扶持資金支持。

在此次峰會上,蒼天白鶴、跳舞、天使奧斯卡、雨魔、驃騎、姞文、巧嫣然、八異、黴乾菜燒餅、一起成功、麥蘇、朽木可雕等12名網絡作家成為首批入駐江蘇網絡文學谷的作家。紅薯網、逐浪網等成為首批入駐江蘇網絡文學谷的企業。

對於首批入駐的作家們來說,秦淮的文化特質與文學基因是他們最終選擇秦淮的原因。素有「金陵風雅之地」之稱的秦淮,為天下讀書人所嚮往,豐厚的文化積澱,將為他們的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文化資源。

江蘇省政協常委、省網絡作家協會主席陳彬表示,江蘇網絡文學谷這一項目源於自己的一個「提案」,讓他意外的是,提案不到半年,提出創意活動到落地執行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秦淮區還出臺了相當力度的扶持政策,讓他們看到了省市區在推動網絡文學發展中的決心。(崔欣 聶珍香)

相關焦點

  • 【融達·秦淮】分布文化:文都南京鮮活的網絡文學「風景」
    ,已經成為人類文學發展史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由網絡小說轉化出版的圖書,改編的影視作品、遊戲、動漫、有聲讀物及周邊產品,帶火了大眾娛樂市場,打造出「網際網路+」的龐大產業。本期的《融達·秦淮》給大家介紹的是南京本土的數字出版企業——南京分布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一家融內容創作、傳播、IP原創與運營為一體的網絡文學生力軍。
  • 招商推介「上雲端」 ,南京文化產業創意資源共享會為創意「帶貨」
    >工藝美術大樓文化改造升級項目 工藝美術大樓共9層,建築面積9000平方米,2020年,由南京工藝美術總公司、南京萬谷集團合資成立的南京新美文化創意有限公司將投資1000萬元,對工藝美術大樓外立面改造出新,內部按現代商務辦公要求裝修提檔,一樓藉助數位化高科技手段展示非遺產品,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力引入文化創意產業,提升樓宇產業集聚度,打造南京城市文化地標
  • 南京牛首山打造藍星球科幻谷,導演陸川攜新作落戶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 通訊員 孫星星 李澤睿)12月6日,第二屆藍星球科幻電影周榮譽空間站在南京江寧區牛首山舉辦。現代快報記者獲悉,牛首山文化旅遊區著力打造中國首個「科幻谷」——藍星球科幻生態谷項目,導演陸川的科幻電影《749局》成為首個落戶「科幻谷」的電影項目。
  • 南京:「世界文學之都」打造時代戲劇名片
    來自文學、戲劇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共同研討南京的文學與戲劇創作,展望「世界文學之都」的未來,提出打造南京戲劇名片的構想,進一步助推南京不斷推出文藝精品、培養優秀戲劇人才。  ● 徐興無(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  南京大學文學院在申報「世界文學之都」的工作中,一開始就作為重要的學術支撐力量介入,特別是梳理南京為什麼能成為「世界文學之都」的歷史遺產方面。
  • 文化青島新地標即墨崛起音樂谷
    近日,位於即墨經濟開發區核心區的青島樂都音樂谷人流湧動,精彩紛呈:中國當代交響樂作品展演、非遺公開課、中國傳統樂器製作、翟翊黑膠唱片展、音樂大講堂、樂器DIY製作體驗課等系列特色、精品文化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前來研學旅行。為了一探究竟,記者來到音樂谷實地拍攝。
  • 全省綜合考核,三十三個城區秦淮排名第一
    秦淮創成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是全國首批71個示範區中僅有的2個主城核心區之一;一批重大文旅項目相繼建成,秦淮燈會被列為全國「非遺與旅遊融合十大優秀案例」榜首,形成了以「一城一河」為核,科舉文化、報恩文化、非遺文化、鄭和文化為支撐的獨特文化標識。
  • 青島即墨:整合音樂產業資源 打造青島音樂文化新地標
    小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此次青島即墨之行,既是推廣音樂劇文化,也是出於對即墨音樂產業建設者的敬意。2020年,即墨繼續鞏固全區音樂產業的優勢;在相繼孵化出樂都音樂谷、即墨古城民謠季之後,今年繼續加深與國內著名文化企業和音樂名家合作,打造青島音樂文化新地標。小柯音樂劇與即墨的對接,也極大增加了市民在文化演出領域的獲得感,成為年末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
  • 把秦淮燈會搬進室內,南京人的「超級文和友」什麼樣?
    它們與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風貌融為一體,在實現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等功能之外,更成為遊客必打卡的景點和出遊目的地。繼長沙、北京和長春之後,南京也將落地第一個沉浸式商業綜合體。秦淮·戲院裡,是由江蘇夢加商業管理有限公司和秦淮文旅集團共同打造的全新沉浸式商旅文綜合體,一經曝光便收穫多方好評,成為夫子廟的地標性品牌。
  • 秦淮有戲 南京夫子廟元旦推出沉浸式體驗項目
    在「十裡秦淮」最繁華、最精彩、最有韻味的核心區域夫子廟,秦淮有戲·夫子廟大型沉浸式體驗項目將於2021年1月1日盛大開幕。遊客可通過不同的角色扮演,一步跨越古今,縱覽千年故事,感受南京世界文學之都的「秦淮底色」。
  • 南京創新周 | 來趣浪市集 感受秦淮文化與潮流文化的創新融合
    2020年6月25日是「三創」奮進者日,趣浪市集——水遊城夏季潮玩妙會作為2020南京創新周活動之一,聚焦「創新、創業、創造」的「三創」理念,邀請了創意玩家、手工達人、藝術愛好者等齊聚南京水遊城,讓消費者感受秦淮文化與潮流文化的創新融合。
  • 書寫校園文創新篇章,南京夫子廟上演精彩大秀
    時值10月1日中秋國慶雙節共慶之際,南京夫子廟文旅集團攜手七大高校精心打造的夫子廟步行街——琵琶MO音街正式開放,奉獻了一場異彩紛呈的文創大秀。以歷史為核,助文化展翼夫子廟文旅集團積極響應政協秦淮區委辦公室相關建議,為展示江蘇高校風採、凸顯江蘇文化底蘊,以本次佳節為契機,聯合上海米瓦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邀請江蘇優質高校,特別在琵琶街開設了「江蘇高校秦淮展示專區
  • 品讀南京| 南京這張「國字號」名片如何鍛造?
    南報融媒體記者 邢虹攝一低頭,可以看到「水波」在腳下流淌,一抬眼,正前方是一整面大屏,上面可以看到,朦朧的遠山飄浮在流動的雲霧下,雲霧會隨著參觀者的手勢變化而變幻,不經意間揮一揮手,還會驚起一灘白鳥從山中飛出……作為2020中國(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覽交易會在南京打造的「城市空間」沉浸體驗第一站,《浮山之白》在新街口德基廣場打造了一個沉浸式藝術空間,為南京市民帶來了獨特的感受
  • 「秦淮有戲」大幕拉開 「小劇場」催生新消費
    秦淮區委宣傳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南京需要南博、南圖這樣「高大上」的地標性文化設施,也需要小劇場、小書店等接地氣的親民化文化場館增添底色。小劇場的興起和繁榮,已成為南京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象徵之一。   信心,小劇場群成效初顯  南京與小劇場有不解之緣,早在1989年就成功舉辦了首屆中國小劇場戲劇節。
  • 南京溧水:飛燕文化產業街區點亮城市榮光
    溧水飛燕項目按照南京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創新名城建設系列要求, 努力把南京溧水工業記憶博物館建設成「國內一流、地方特色鮮明,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南京創新文化新地標」。打造工業文明歷史展示、現代文化產業孵化和文化產業配套相融合的「溧水智造」示範展示先導區。
  • 雙院士在寧聯手打造新研機構,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
    中國江蘇網6月24日訊(通訊員 白高萱 記者 韓震霞)今天下午,由南京市秦淮區人民政府,南京理工大學,南京白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承辦的江蘇智仁景行新材料研究院揭牌儀式暨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發展大會成功舉辦。本次活動也是今年南京創新周活動在秦淮開展的一次盛會。
  • 體驗金陵盛景 南京秦淮戲院裡2月4號亮相
    央廣網南京1月4日消息(記者景明 江蘇臺孫西嬌)穿上古裝,夢回明朝,體驗金陵盛景,南京夫子廟又將推出新玩法。2月4號,南京秦淮-戲院裡將正式亮相,項目涵蓋實景娛樂、古風市集、主題街區等多種沉浸式業態。此外,作為秦淮-戲院裡的重磅節目,《上元燈彩圖》沉浸式戲劇將於5月1號前首演。
  • 以法治方式破解夫子廟景區「商業氣息過濃」等難題 「秦淮燈會」成...
    「《條例》的修訂實施,將為夫子廟秦淮風光帶『講好中國故事、江蘇故事、南京故事,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展示文化旅遊魅力、打造城市名片』,提供必要的法治保障。」《條例》同時明確要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支持力度,發展文化和旅遊相結合的創意產業;統籌規劃、建設、改造小餐飲集中場所和街區,保護註冊「秦淮小吃」集體商標和規範小吃產業,挖掘小吃文化內涵、發展夜間經濟。
  • 南京十大新地標出爐!這裡有你從未見過的南京!
    南京十三五期間評選的十大優秀公共建築工程榜單出爐啦!榜單中既有剛剛通車的南京長江五橋,也有老網紅門東風貌區、江蘇大劇院、湯山礦坑公園的身影。江蘇大劇院是茶餘飯後南京人常常看戲劇休閒的地方,也是江蘇省最大的現代化大劇院,位於河西中心區東西向文體軸線的西端。
  • 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等舉辦的「晨光浩然」作品展在南京舉行
    元旦期間,一場由省美術家協會等舉辦的「晨光浩然」作品展在南京晨光1865文化創意產業園舉行。這裡,曾是中國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金陵機器局舊址,現已成為南京的文化新地標。  百年來,從最初的金陵機器局,到民國時期的金陵兵工廠,到抗戰勝利後回遷南京的六零兵工廠,再到1949年後的晨光機器廠……洋務運動留下的珍貴工業遺產,如今在秦淮河邊綻放芳華。
  • 南京修訂條例加強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管理 加大非遺保護
    12月24日,南京夫子廟景區舉行一場「現場新聞發布會」,主題是新修訂的《南京市夫子廟秦淮風光帶風景名勝區條例》。這部即將於2021年元旦施行的條例,作出了破解許多景區都面臨的商業氣息過濃、業態管控乏力等難題的法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