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蜜蜂停產度夏怎麼辦,蜂王停產和蜂群斷蜂子是兩碼事

2021-01-18 閩南蜂哥

相信很多養蜂人和我一樣在度夏期間會碰到蜜蜂蜂王停產斷子的問題,但是考慮到天氣炎熱和外界花粉蜜源不足,又不敢飼餵蜂群深怕適得其反。我以前剛養蜂的時候也碰到過這個兩難的問題,特別是養中華蜜蜂不餵就怕停產斷蜂子蜂群飛逃,餵又怕刺激蜂王大產卵迫使工蜂增加勞動力而縮短壽命。那到底要怎樣處理才能更好的解決,中華蜜蜂度夏停產斷蜂子的問題呢?老蜂農們又有什麼新技術呢?

其實中蜂蜂王停產斷子是兩個問題,蜜蜂蜂王停產是指蜂王由於受到外界環境影響而停止產卵,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老蜂王身上。老蜂王自身產卵力不足再加上外界因素影響很容易就停產了。而新蜂王產卵力強不容易受外界因素影響,即使是外界環境惡劣也只會減產不會停產。斷蜂子是指蜜蜂蜂王停產後巢脾裡所有的卵已經發育成封蓋子,甚至連封蓋子都已經出巢房了。應該說蜂王停產是前段而蜂群斷蜂子是後半段。

分析了問題的前後我們再來分析問題的關鍵,不管是蜂王停產還是蜂群斷子最終我們但心的還是蜂群變弱和蜜蜂飛逃問題,蜂王停止產卵預示著出生率的停止,而老蜂死亡率並不會改變,所以蜂王停產時間過久蜂群會一直衰弱甚至滅絕。而蜂群斷蜂子會引起工蜂的不安和影響蜂群的穩定性最終會造成飛逃。雖然外界因素的影響和夏天的炎熱我們沒辦法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利用新技術來改變蜂群的現狀。

首先我們可以利用其他未停產蜂群的子脾來穩定異常蜂群,選擇卵多的巢脾調入斷子群再把相應的巢脾調給正常群產卵,記錄好調入時間第八天傍晚獎勵飼餵蜂蜜水,連續飼餵兩三晚刺激蜂王開產。為什麼要在調入卵蟲脾的第八天傍晚獎勵飼餵呢?因為蜂子從卵到封蓋時間是九天,我們第八天傍晚飼餵蜂群第二天或者第三天蜂王就會產卵,這樣就不會造成蜂群第二次斷子情緒。而調入卵蟲脾的第八天子脾基本上封蓋了,這時候刺激蜂王開產不會增加工蜂過多的勞動力。如果沒有別群卵蟲脾那一定要在蜂群斷子時進行一輪獎勵飼餵來刺激老蜂王產一批卵。

度夏期大概在兩個月左右,但是真正會停產斷子的時間也就一個月左右,所以當我們第八天進行一輪獎勵飼餵後,蜂王產一批卵後最快也要十來天的時間才會再次出現斷子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再次調入卵蟲脾和第八天獎勵飼餵一輪就可以熬過度夏時期了。沒有卵蟲脾可調入的蜂群只能多飼餵兩輪了,但是有的蜜蜂蜂王第一次獎勵飼餵後就一直開產了。特別提示一下一旦出現停產斷蜂子可以用隔王板貼在巢門上以防萬一。文章就寫到這裡我是冰吻小蔡,謝謝大家閱讀有什麼問題可以關注我評論裡留言謝謝大家!

原創作者:冰吻小蔡

本文為原創文章,嚴禁抄襲,圖片來源於正版圖庫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相關焦點

  • 養殖蜜蜂,蜂王最怕什麼?了解蜂王生活習性是關鍵
    蜂王最怕什麼?蜂王怕的東西很多,說到最怕的應該是人。蜂王是蜂群的繁殖者,主要工作就是產卵,和分泌蜂王信息素維穩蜂群,蜂王雖說是一群之主,卻沒有獨立生存能力,蜂王一生只食蜂王漿,由青壯工蜂分泌蜂王漿飼喂,蜂王的壽命在3至5年,隨著年齡的增長,蜂王的產卵量也跟因此逐漸減少。
  • 中華蜜蜂更聰明,還是西方蜜蜂智商高,猴子的小把戲誰學會呢
    控制蜂王產卵量,顯示中蜂更有規劃性中華蜜蜂中蜂個頭小,飛行速度快,而且非常靈敏,能夠在野外躲避天敵的追捕,還懂得引誘馬蜂深入,然後集體圍攻,將馬蜂活活圍死。中蜂的嗅覺異常靈敏,能夠追蹤零星的蜜源植物,並且很好地利用這些零星蜜源。
  • 蜜蜂養殖技術|計算中蜂蜂巢中蜂子的理想數量及應用
    蜂子包括卵、蟲、封蓋子。是工蜂羽化出房前的統稱。了解蜂巢中蜂子的數量及比例,為蜜蜂養殖優劣提供判斷依據。一、蜂巢內蜂子巢脾的理想數量我們根據中蜂王的晝夜產卵量700~1000個,在外界蜜粉源充足、有可供產卵工蜂巢房、哺育力積極、群勢強(5足框及以上)、蜂王優質時,蜂王的晝夜產卵量約為1000個,工蜂發育從卵開始到羽化出房時間為19.5天,中蜂標準框巢脾為長41.95cm,寬19.5cm,去除巢框上框梁槽溝鑲嵌0.5cm,寬實際為19cm。
  • 處女王交尾失敗,只有蜂子,如何介入產卵王?
    關於處女王交尾失敗,只有蜂子,如何介入開產王的問題,蜂部落認為介入開產王並不難,但是應該根據我們的蜜蜂種類來選擇恰當的介入方式。在蜜蜂養殖中,其實介入開產王的方式就兩種,但是這兩種方式用來介紹中蜂和意蜂是有差別的,因為中蜂和意蜂的習性上有一定差異,我們具體來看一下。
  • 蜂群失王2天,為何對新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養蜂人:蜂王命真大
    蜜蜂也是一樣,如果蜂群與蜂群之間不區分開,必然導致一些偷懶的蜂群到勤奮的蜂群裡面混水摸魚,偷盜勤勞蜂群的蜂蜜,這很顯然是不利於物種的發展的,所以蜜蜂形成了一種培育自己蜂群群味的方法,就是在採蜜的時候,採集大宗蜜源的同時,也會採集一些小蜜源,以此來區分本群蜜蜂和他群蜜蜂,這就是哦我們可以看到守衛蜂可以輕易發現前來蜂群中的蜜蜂是不會死本群蜜蜂的真相。
  • 中華蜜蜂快速過箱法,不用餵蜂蜜,蜂群不吵、不鬧、不飛逃
    之前閩南蜂哥有寫過綁脾過箱的文章,主要教大家如何處理收捕回來的蜂群,但是綁脾過箱法存在著許多缺點,所以接下來閩南蜂哥要分享另外一種,更快速、更容易、更實用的蜂群過箱法。收捕蜜蜂技巧在外行人看來,野外收捕蜜蜂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這麼多的蜜蜂,如何一隻一隻收捕呢?
  • 收來的蜜蜂沒有蜂王和子脾,應該怎麼辦?
    一些經驗豐富的農民更是直接去野外捕捉蜜蜂回來,認為野性強更強勢,存活率更加高。收來的蜜蜂如果沒有王和子脾該怎麼辦?現在不少農民在野外發現野蜂,普通人是直接就是將蜂蜜採走,蜜蜂就讓其自生自滅了。而有一些農民看到野蜂就心疼,同時自己也有點養蜂的技術,所以會將其捕捉回來。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蜂王出房後幾天交尾 蜜蜂蜂王出王臺後幾天可以產卵
    蜂王是蜂群的靈魂,是整個蜂群的統治者,其實它在最早產生時與工蜂沒有大太的區別,但是由於蜂王擁有食用蜂王漿的機會,讓它的性腺發育成熟,就形成了蜂王。蜂王出房後需要與雄蜂交尾才能開始產卵,只是很多時候,人們根本不知道蜂王出臺後幾天交尾,對它的產卵時間也不能正常控制。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首次自然分蜂后新群的特點及管理方法
    在春末夏初,外界候平均氣溫15℃以上,蜜粉源尚可,蜜蜂群勢達到當地強群時,蜂群容易發生分蜂行為,在分蜂準備階段,蜂群內呈現出不同的分蜂熱徵兆,以築造雄蜂房、培育雄蜂兒作為分蜂初期徵兆,以築臺、培育分蜂蜂王作為分蜂中期徵兆,以分蜂王臺封蓋作為分蜂后期徵兆,同時伴有群勢快速增長,哺育力過剩,休閒蜂增多等熱症。
  • 知道蜜蜂在蜂巢內部,是如何越冬的嗎?原來怕強光
    不過我們的蜜蜂,卻是一種成蟲越冬的昆蟲,他們通過成千上萬隻的蜜蜂,組成一個大蜂團,共同抵禦寒冷的冬天,共同存活下來。野生蜂群能夠選擇適合蜂群越冬的洞穴和環境,而人工養殖的蜂群,卻只能任由養蜂人安排,所以冬季給蜂群越冬,養蜂人的越冬措施和越冬管理技術,是蜂群存活的關鍵。
  • 蜂王及王臺的誘入
    給蜂群更換不同品種或老劣的蜂王,以及給新分群和失王群補充蜂王或王臺時,都必須掌握安全誘入蜂王或王臺的 辦法。如果不顧蜂群的內外條件,也不採取可靠的措施,輕率地將陌生的蜂王或王臺放進蜂群中去,則往往會發生工蜂圍殺蜂王或咬掉王臺的現象。因此,這是管理蜂群不可忽視的問題。
  • 蜜蜂養殖技術|蜂群自然分蜂后原群與新群蜂量大小的研究及啟示
    在自然界中,當蜂群的群勢發展到一定程度,群內培育雄蜂和蜂王,隨後蜂群中半數左右的蜜蜂連同老王,脫離原巢另覓新址的行為,稱為自然分蜂,而對於在自然分蜂過程中,哪些工蜂留在了原群(在自然分蜂中,老王及遷飛蜜蜂形成的蜂群稱為新群,在原址的處女王或王臺連同遷飛後剩餘的蜜蜂形成的蜂群稱為原群
  • 養蜜蜂要養成好習慣,記錄蜂群這些情況,1人輕鬆管理100群蜜蜂
    不愛做記錄的養蜂人,管理二三十群蜜蜂還可以,管理更多的蜜蜂,就會發現力不從心。愛做記錄的養蜂人,不僅能夠輕鬆管理好幾十群蜜蜂,還能管理好上百群的蜜蜂。這是為什麼呢?養蜜蜂到底要記錄哪裡內容呢?記錄蜂群情況的好處記錄蜂群情況,可以有效提高養蜂人管理蜂群的效率。
  • 蜜蜂養殖:蜜蜂出現爛子病怎麼辦?蜜蜂出現爛子病的解決辦法
    蜜蜂的爛子病是通俗的叫法,學名叫做囊狀幼蟲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和極強危害性的蜜蜂常見性疾病,對蜂群的危害性極大,容易造成蜂群的發展勢頭放緩,危害幼蟲導致蜂蜜產量變低,是一種蜂農們需要警惕的蜜蜂疾病,而一旦發現蜜蜂出現爛子病,蜂農們需要警惕,及時進行防治。
  • 中華蜜蜂快速收捕技術,蜂蜜不浪費,蜜蜂愛列隊
    雖然說野外收捕蜜蜂不容易,但是掌握一定的收捕技術和收捕技巧,還是能夠做到快速收捕蜂群的。收捕蜜蜂要懂得靈活多變,不同的蜂巢穴,要採用不同的收捕方法,才不會浪費蜂蜜,又能讓蜜蜂迅速列隊,等待收蜂人的收捕。那到底蜜蜂如何收捕呢?怎樣操作才能快速收捕野外生存的蜂群呢?
  • 怎樣誘捕中華蜜蜂?在什麼季節最適合誘蜂?有哪些誘捕方法?
    誘引中華蜂,應選擇它們喜愛營巢的環境,放置空箱,讓蜂群自動投入,根據它們營巢習性和活動規律,設巢捕收,現將誘引和獵捕中華蜂的技術介紹如下 。一、能引誘到中華蜂收益好。在農村日常飼養中華蜜蜂的過程中,如果能引誘到中華蜂,除可無償取得蜂種外,還可收到大量蜜、蠟,確是白手起家、勤儉建場,投入少,效益高的養蜂好辦法。二、誘中華蜜蜂的方法。
  • 什麼是蜂群思維和分布式管理,《失控》解讀3
    按照這種方式,如果一群蜜蜂想要搬家,不知道搬到哪裡去的時候。就會有蜜蜂出去收集信息,然後回來跟蜂王匯報。蜂王聽聽這個,聽聽那個,一拍大腿,我們去A地吧,然後大家浩浩蕩蕩的就飛去A做巢了。但實際上,蜂群並不會這麼做。因為蜂群實行的是一種完全不同的管理辦法。也就是所謂的「分布式管理」。當一群蜜蜂要搬家時,蜂王並不能做任何決定。
  • 蜂王雖有蟄針卻不會蜇人,蜂王蟄針是假的?聽聽養蜂人怎麼說
    在你們的印象裡是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會蟄人呢?當然不是並不是所有的蜜蜂都會哲人的,最明顯的雄蜂是沒有蟄針的自然不會哲人,另外一個不會蜇人的蜜蜂就是蜂王,蜂王雖然有蜇針但是不會對我們發起攻擊,當我們用手去抓工蜂的時候工蜂尾部就會上翹漏出裡面的蟄針如果拿捏方式不對很容易就會被它蜇到,而拿捏蜂王時蜂王哲針雖然也會外漏但是卻不會攻擊我們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