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群失王2天,為何對新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養蜂人:蜂王命真大

2020-12-20 蜂部落

對於我們養蜂人來說,尤其是剛養殖蜜蜂的朋友,最擔心的就是蜂群失王,如果蜂群失王,我們發現不及時,蜂群內部條件不滿足培育新王的條件,稍不注意就可能給我們的失王蜂群帶來巨大損失,嚴重的甚至可能導致整個蜂群報廢。

現代化的蜜蜂養殖對失去蜂王的蜂群已經有了較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適時的誘入蜂王,但是對於誘入蜂王來說,一般還要講究技巧,如果僅僅是把蜂王隨意的放入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未必蜂王就會被失去蜂王的蜜蜂接受,甚至出現失去蜂王的蜂群中的蜜蜂圍攻蜂王,直接將蜂王刺殺死亡的現象。

最近有網友問蜂部落,說自己的蜂群失王已經2天,為什麼對蜂群中放入蜂王以後,為何蜜蜂對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其實從蜜蜂的習性來說,如果蜂群失王已經兩天,我們直接的對蜂群中放入一隻蜂王,說蜂群中的工蜂對我們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的可能並不大。

一般在蜜蜂養殖中也不會採用這種方式來對一個失去蜂王的蜂群誘入一隻新的蜂王,那麼為什麼我們的網友在蜂群失王后2天直接對失去蜂王的蜂群中放入蜂王后會出現蜜蜂與蜂王非常親密的現象呢?就蜜蜂的習性來說,到底有沒有可能出現一個失去蜂王已經兩天的蜂群中,放入蜂王以後蜜蜂與蜂王非常親密,今天蜂部落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這一問題。

一群蜜蜂接受一隻蜂王的條件

我們都知道,一個蜂群中只有一隻蜂王,哪怕是現代化的蜜蜂養殖,想要實現一個蜂群中有多隻蜂王,除了蜂群交替的情況下,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出現一個蜂群中有多隻蜂王,就算是人工進行馴化的,也只能是短期的在蜂群中有出現。

蜜蜂養殖技術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熟練的運用了蜂王的更換技術,既然我們要淘汰一隻老劣蜂王,換入一隻新的蜂王,意味著一個蜂群對一隻蜂王的接受是具備條件的,而不是唯一的,只要我們搞清楚這些條件,自然能把誘王這項技術使用得得心應手,那麼一個蜂群接受一隻蜂王的條件是什麼呢?

第一:蜂王本來就是本群蜂王

如果我們的蜂王本來就是蜂群裡面的蜂王,很顯然,工蜂要接受和交替這隻蜂王,這些都是工蜂決定的,這隻蜂王從出生的時候就在這個蜂群中,不存在其他幹擾因素,這是一個蜂群接受一隻蜂王最基礎的條件,那就是在本群進行培育的蜂王。

第二:氣味與本群蜜蜂相同的蜂王

我們都知道,一個蜂群裡面的蜜蜂,主要是通過氣味來識別其他蜜蜂的,而且這種氣味有兩種氣味,一是每隻蜜蜂身體上散發出來的氣味,我們把這種氣味叫做體味,就像我們每個人身體上的味道一樣,具有個體的特殊性,有時候我們不用看到人,只要聞到氣味就知道是某人。

對於一個蜂群來說,一個蜂群中的蜜蜂一般也有幾萬隻,而識別一個蜂群中的蜜蜂的工蜂,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守衛蜂,通常守衛蜂的數量也就幾十隻,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時候這些守衛蜂數量才會增加。

蜜蜂是通過信息素來控制蜂群活動的,如果幾十隻守衛蜂想要辨認每隻蜜蜂身體上的味道,很顯然這種味道少說也是上萬隻種(專門算採集蜂);其實幾十隻工蜂根本記不住那麼多味道,所以體味通常不會成為一個蜂群辨認一隻蜜蜂是不是本群蜜蜂的條件。

除了體味之外,還有一種味道就是群味,就像我們一家人早餐的時候吃了同一種麵條,都吃了大蒜一樣,我們一家人的味道就會與其他人的區分開了。蜜蜂也是一樣,如果蜂群與蜂群之間不區分開,必然導致一些偷懶的蜂群到勤奮的蜂群裡面混水摸魚,偷盜勤勞蜂群的蜂蜜,這很顯然是不利於物種的發展的,所以蜜蜂形成了一種培育自己蜂群群味的方法,就是在採蜜的時候,採集大宗蜜源的同時,也會採集一些小蜜源,以此來區分本群蜜蜂和他群蜜蜂,這就是哦我們可以看到守衛蜂可以輕易發現前來蜂群中的蜜蜂是不會死本群蜜蜂的真相。

蜂王也是一樣,蜂王都具有蜂王信息素,控制蜂王的信息素原理都是一樣的,只是說強弱的問題,而在信息素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其實蜂王和其他蜜蜂一樣,是不是被一個蜂群接受,主要看蜂王的味道是否和蜂群的味道一致,比如我們有的養蜂人在想要把一隻蜂王放進一個蜂群中的時候,會先用蜂蜜水噴灑蜂群和蜂王,這就是製造蜂群與蜂王的氣味相符。

為什麼失王2天的蜂群中放入蜂王后蜂群與蜂王非常親密?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可以發現,如果說一個蜂群失王2天以後,我們突然放入一隻蜂王,蜂群接受蜂王的可能並不大,正如上面所說,蜂王的氣味未必就與蜂群中的氣味相同,按照這個邏輯,如果一個蜂群失王后2天我們放入一隻新的蜂王,按理說蜂群接受這隻蜂王的可能並不大,那麼蜂友看到的蜂王與蜂群很親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蜂部落小編認為可能有兩個原因。

第一:把圍王當成了親密

如果一個蜂群不接受一隻蜂王,我們把這隻蜂王放入這個蜂群中,一般最常見的現象就是工蜂圍王,工蜂會迅速把蜂王圍起來,對蜂王進行攻擊,形成一個小球,最後把蜂王圍困死亡,如果我們沒有見過這種現象,誤認為把這種圍王現象當成是一種親密行為也是有可能的,但是這並不是親密行為,我們可以看到工蜂把蜂王包圍起來,撕咬和刺殺蜂王,這是我們需要及時解救的。

小貼士!工蜂圍王的解救辦法:上面提到了工蜂圍王,這裡簡單介紹一下工蜂圍王的解救方式,如果我們在誘入蜂王的時候出現工蜂圍王,在不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抓住蜂王的翅膀,把蜂王保護起來,另外選擇時間誘入蜂王;如果圍王嚴重,準備一盆溫水,直接把圍王的蜂團放入溫水中,待蜂群散開後抓住蜂王保護起來,注意觀察有沒有受傷,受傷了淘汰,沒有受傷擇機再誘。

第二:工蜂真的接受了蜂王

雖然說一個蜂群中失去蜂王以後,蜜蜂接受一隻新的蜂王是需要一定的條件的,但是並不排除我們直接將一隻蜂王放進蜂群中的時候,蜂群中正好滿足了工蜂可以接受蜂王的條件

蜂群可能直接接受一隻蜂王的條件

如果一個蜂群要真的接受一隻蜂王,首先要排除蜂群中已經沒有任何一隻蜂王的信息素,根據上面的說法,蜂群失王已經2天,這樣的蜂群中,其實已經不再具有蜂王信息素,根據實際養殖來看,一個蜂群中,蜂王信息素存在的時間大概是6小時左右,很明顯上面提到的時間已經遠遠大於6小時,且時間又不是很長,這個時候正好是一個蜂群中最期待需要蜂王的時候,雖然期待,但是並不等同於工蜂會接受一隻和本群氣味不同的蜂王,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工蜂會放寬接受一隻新的蜂王的條件,常見的有下面幾個原因。

第一:蜂種問題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如果是中蜂和意蜂對比,在相同條件下,義大利蜂比中蜂更容易在失王的情況下接受一隻新的蜂王

第二:外界大流蜜且蜜源單一

上面我們說到了味道問題,蜜蜂區別味道可以採集特殊蜜源來進行區分,如果外面的蜜源植物多,且只有一種,那麼蜜蜂不管怎麼採集,其實都只有一種味道,在這個時候,我們獲得的蜂王味道與蜂群中的味道一樣,由於蜂群已經失王兩天,滿足了消除上一隻蜂王的味道的條件,所以我們放入新王的時候,蜂群直接接受。

第三:溫度較低

根據蜂部落小編的觀察,如果外界溫度較低,蜜蜂辨認本群蜜蜂和其他蜜蜂的能力會變差,相應的辨認蜂王的能力也會變差

第四:蜂群中的蜜蜂以幼蜂為主

我們都知道,一個正常的蜂群中,應該說是各種日齡的蜜蜂都有,但是在實際養殖中由於我們經過了人工的幹預,並不一定每個蜂群中的情況都一樣,如果一個蜂群中的蜜蜂以幼蜂為主,那麼這個蜂群接受一隻新王的可能就會增加,在沒有經過任何處理的情況下,這些幼蜂都能接受一隻新的蜂王,甚至是多隻新的蜂王,我們組建的儲王群,採用的就是幼蜂辨別蜂王能力差的這種特點。

以上就是今天蜂部落小編對關於蜂群失王2天,為啥蜜蜂對新放入的蜂王非常親密的全部看法,對此您怎麼看呢?歡迎下方留言評論,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我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引漿」的操作工作,養蜂人看來多此一舉!
    俗稱藉助意蜂群培育中蜂王臺的方法,其實,就是藉助意蜂群進行「引漿」的過程中,什麼是「引漿」?這裡給大家分享人工育王的一個重要技巧,育王框上的王臺基經過工蜂清理之後,接著就會開始進行人工移蟲的操作,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養蜂人使用引漿筆和蜂王漿,在王臺基底部引入少量的蜂王漿,能夠提高幼蟲的接受率。那麼,意蜂群中培育中蜂王臺能不能行呢?
  • 蜂群內介入蜂王臺,判斷處女蜂王交尾成功的4個技巧,簡單實用!
    蜂群在春季的繁殖發展過程中, 養蜂人可以藉助春季流蜜期進行培育新蜂王的管理工作,人工育王在蜂王臺成熟封蓋之後,這時給蜂群進行介入蜂王臺,介入蜂王臺之後,處女蜂王羽化出房之後,養蜂人需要檢查蜂群內處女蜂王是否健康,在查找處女蜂王的時候,會發現處女蜂王很難查找,這時養蜂人就需要逐脾進行查找處女蜂王的工作
  • 蜂群培育新蜂王,獻給蜂友的4部精彩內容,育王群「養成記」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殖發展過程中,更換新蜂王,人工分蜂,無王群介入新蜂王,這些蜂群管理都需要新蜂王,養蜂人獲取新蜂王的方法有很多,蜜蜂移蟲育王方法出現的技術背景,《科學育王法》一書中介紹人工移蟲育王技術
  • 蜂王及王臺的誘入
    給蜂群更換不同品種或老劣的蜂王,以及給新分群和失王群補充蜂王或王臺時,都必須掌握安全誘入蜂王或王臺的 辦法。如果不顧蜂群的內外條件,也不採取可靠的措施,輕率地將陌生的蜂王或王臺放進蜂群中去,則往往會發生工蜂圍殺蜂王或咬掉王臺的現象。因此,這是管理蜂群不可忽視的問題。
  • 蜂群交替換王,能夠促使蜂群出現「母女蜂王同巢」的現象!
    養蜂人在飼養蜂群的過程中,很少會遇到蜂群內出現「母女蜂王同巢」的情況,養蜂人卻不了解蜂群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當蜂群內出現交替更換新蜂王的時候,這時蜂群容易出現母女蜂王「共巢」的情況,所以,養蜂人在發現蜂群內出現交替更換蜂王的時期,那麼,蜂群內這種情況能夠持續多久,養蜂人告訴你
  • 人工育王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獎勵飼餵的作用,養蜂人告訴你
    養蜂人在進行人工育王的過程中,為了提高蜂群對幼蟲的接受率,通常會做好這3個步驟,挑選強群作為育王群,強群內工蜂數量較多,蜂群內子脾上子圈擴展較好,蜂群內工蜂哺育幼蟲的積極性較強,有利於提高工蜂接受王臺基內小幼蟲的成功率,提高養蜂人人工育王的成功機會。
  • 專家:蜂王14天不交配就廢了;養蜂人:28天也未必!誰在說謊?
    說到蜂王,我們都知道,蜂王在蜂群中產生的方式非常特殊,不但產生的方式特殊蜂王從出生到產卵,還要經歷姊妹間的競爭、試飛、交尾幾大考驗,可以說是困難重重,每個環節都有可能導致蜂王失去生命。雖然說蜂群中有很多產生新王的機制,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只要我們有蜂王損失,對於我們的蜂群來說都是有著極大影響的,因為工蜂的壽命並不長,如果蜂王死亡,至少在蜂王發育和到產卵這段時間蜂群中不會有新的蜜蜂補充,這對於我們養蜂來說是非常容易打亂我們的計劃的。
  • 蜂王雖有蟄針卻不會蜇人,蜂王蟄針是假的?聽聽養蜂人怎麼說
    但這並不代表蜂王不會蟄人,主要是蜂王不想蟄人,蜂群知道培育一個蜂王是極為不易的,需要承擔極大的風險與大量的資源與精力才能培育成功,新王出房後並不能立即登上九五至尊得寶座,還要經過婚飛交尾成功會收到蜂群的尊寵登上皇位,外出婚飛的蜂王在飛行的過程中會因為自然界的各種因素而送命,如果是天敵多的季節成功率極低。養蜂人從新培育一個蜂王極為不易,蜂群何嘗不知蜂王的重要性呢!
  • 人工育王的2種不同方法,「免移蟲器」和「移蟲育王」的實用技巧
    春季和秋季外界蜜源豐富,蜂群內工蜂的採集積極性和哺育積極性較強,蜂群內蜂巢脾上子圈擴展較好,子脾上幼蟲數量較多,同時,蜂群在流蜜期到來之前,蜂群會自主培育一批優質的雄蜂,這些雄蜂給蜂群培育新蜂王提供了條件,養蜂人在雄蜂巢脾封蓋成熟之後,雄蜂即將羽化出房的前4天~7天的時候,這時養蜂人開始進行人工育王的操作,當處女蜂王羽化出房的時候
  • 中華蜜蜂停產度夏怎麼辦,蜂王停產和蜂群斷蜂子是兩碼事
    相信很多養蜂人和我一樣在度夏期間會碰到蜜蜂蜂王停產斷子的問題,但是考慮到天氣炎熱和外界花粉蜜源不足,又不敢飼餵蜂群深怕適得其反。我以前剛養蜂的時候也碰到過這個兩難的問題,特別是養中華蜜蜂不餵就怕停產斷蜂子蜂群飛逃,餵又怕刺激蜂王大產卵迫使工蜂增加勞動力而縮短壽命。
  • 蜂箱內3種蜂王臺的處理技巧,分享給蜂友們,大家怎麼開心怎麼來
    首先,養蜂人在沒有故意讓蜂群培養蜂王臺的情況下,當蜂群無意間出現蜂王臺的時候,由於蜂王臺出現得很突然,這時蜂友們就會考慮一個問題,這個蜂王臺是該保留或者清理掉,今天給大家分享如何處理蜂王臺的技巧,幫助蜂友們更好的飼養蜂群。
  • 小蜂群餵糖水能加快繁殖蜜蜂嗎?養蜂人:配合這2個方法更佳!
    小蜂群餵蜜糖水並不能加快蜂群繁殖,養蜂人可以通過這3個管理步驟,幫助小蜂群「復壯」,小蜂群內工蜂數量較少,養蜂人給蜂群進行飼餵管理的目的,減少蜂群內工蜂的採集工作量,提高蜂群的哺育能力,但是,這時養蜂人忽略了一點,飼餵蜜糖水會增加工蜂釀造蜂蜜的工作量,所以,這時養蜂人可以給小蜂群內調入蜜脾和粉脾
  • 養殖蜜蜂,蜂王最怕什麼?了解蜂王生活習性是關鍵
    蜂王雖然貴為一群之主,自保能力非常差,與蜜蜂的關係是相互扶持,誰也離不開誰,一旦分離,都不能繼續存活,所以蜂王是很脆弱的,怕的東西也很多。①蜂王怕胡蜂,胡蜂是蜜蜂的主要天敵,當蜂群遭遇天敵入侵,群勢較弱的蜂群,就越受天敵光顧,兇殘的胡蜂甚至會進入蜂箱,殺死蜂王,蜂王面對胡蜂的攻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抵抗力。
  • 新發現!蜜蜂偷懶被抓正著,移蟲育王不是養蜂人專利,或許是好事
    近日,深圳網友在培育蜂王的時候,神奇的發現了在採用無王群育王的時候,蜜蜂竟然沒有新造王臺,而是在沒有接受的王臺中移入了蜂卵,可以說這是在蜂群中還沒有工蜂產卵的情況下,工蜂移卵育王的新發現,也給蜜蜂培育急造王臺提供了新的參考,蜜蜂不但會利用幼蟲培育新王,還會移卵培育新王,不僅會利用自己建造的王臺,也會利用蜂群中現成的王臺,那麼蜜蜂的這種行為是好是壞呢?
  • 交尾期不會查蜂反而害死新王
    新王成功是蜂群的頭等大事,也是養蜂人十分關心的事情。當一個王臺放進蜂群,是否被工蜂接受?是否正常出房,蜂王的狀態怎樣?是否交尾成功?
  • 蜂群發展到什麼程度可以移蟲育王?學會這3招,何時育王你說了算
    1.人工育王的核心2.自然狀態下人工育王標準3.人工製造人工育王條件人工育王的核心對於人工育王來說,我們想要人工育王的條件是在蜂群中可以產生王臺的時候,而且需要我們培育出來的蜂王優質,這就需要不但需要我們的蜂群中滿足產生王臺的條件,還需要產生育王條件的同時,蜂群中培育出來的蜂王是優質的,在正常情況下,蜂群中有三種情況會產生王臺,但是只有一種是比較適合用來培育王臺的。
  • 蜂群在繁蜂的時期,工蜂咬子脾,養蜂人告訴你2個原因!
    蜂友們一起學養蜂,右上角「關注」蜂群在繁蜂期的過程中,這時蜂群內結構不同,蜂群內的繁殖空間,隨著蜂群內的子脾數量增加,蜂群的繁殖區域擴大,蜂王逐漸在邊脾上產卵,蜂群的「哺育率」變化,養蜂人將蜂群內封蓋脾調到中心位置旁邊
  • 養蜂人3招解決
    養蜂人3招解決巢門裝上隔王板(片),蜜蜂飛逃,怎麼總有來回飛逃不定的亂象?導讀:關於巢門裝上了隔王板,蜜蜂飛逃,總是有來回飛逃的問題,蜂部落認為這裡面我們需要弄清楚蜜蜂飛逃和蜜蜂試飛的區別,有可能我們看到的並不是蜜蜂飛逃,而是蜜蜂在試飛,具體的我們可以通過適當的獎勵飼喂,觀察蜂群中的產卵情況來定。巢門裝上隔王板可以嗎?
  • 那些從不人工育王的養蜂高手,他們是如何分蜂的?方法就2個
    雖然說人工育王技術現在已經非常成熟,就算是一般的個人養蜂場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基本上都會操作,但是對於我們新養蜂的朋友來說或者說對我們蜜蜂養殖不是很了解朋友來說,人工育王技術的掌握還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問題,可以說學會了人工育王技術,我們養殖蜜蜂的技術就更進一步,與成功距離也會拉近很多。
  • 長江以北蜂群什麼時間放王好?
    長江以北蜂群什麼時間放王好?這裡說的應該是長江以北意蜂群越冬後什麼時候開始春繁。因為中蜂群是不能囚禁蜂王的,只有意蜂群越冬才必須要囚禁蜂王,等到春繁開始時才能放出來。長江以北主要是指湖北地區吧,我家就是湖北養殖蜜蜂的,正好能回答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