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爛子病是通俗的叫法,學名叫做囊狀幼蟲病,是一種具有傳染性和極強危害性的蜜蜂常見性疾病,對蜂群的危害性極大,容易造成蜂群的發展勢頭放緩,危害幼蟲導致蜂蜜產量變低,是一種蜂農們需要警惕的蜜蜂疾病,而一旦發現蜜蜂出現爛子病,蜂農們需要警惕,及時進行防治。那麼蜜蜂出現爛子病,具體的外在表現是什麼樣的呢?

蜜蜂出現爛子病之後,病蜂的前期症狀表現為,頭部出現下垂,顯得無精打採,身軀前半部分,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部位,都會變成透明狀態。而到了中後期,蜜蜂就會出現頭部上翹的情況,蜂農觀察病蜂會發現,病蜂身體內部之中,已經出現了大量的乳白色液體,是身體內部出現膿腫的表現。而蜜蜂出現了爛子病,一般情況下,是由於這幾種因素引起的:第一,春天保暖工作沒有到位,低溫導致幼蟲夭折和爛子。而在春季低溫的時候,蜂農記得做好蜂巢的保暖工作,適當的調節蜂巢內部的氣溫。

第二,哺育不良導致爛子的出現。在溫度適宜的時候,蜂王就會開始進行產仔,如果恰逢初春族群發展的季節,工蜂既要忙於補充虧空的蜜脾,又要哺育幼蟲,如果哺育不及時,就會導致蜜蜂出現爛子的現象。故而到了溫度適宜的時候,不要馬上就加脾,讓蜂巢之中蜜蜂多於蜜,蜂王就不會立刻開始產仔,還有緩衝發展的時間。第三,最後,就是蜂農的檢查工作不利造成的。如果檢查蜂群的時候,操作不當,驚擾蜂群,就會導致蜜蜂腹部發熱,蜂巢溫度過高就會引起爛子。或是族群發展迅速,空間縮小,氧氣不足,都會導致出現爛子的現象發生。故而檢查蜂群及時做好應對措施,檢查的流程小心規範,避免驚擾到蜜蜂。

而如果蜂群已經出現了爛子現象,那麼就需要進行治療。將蜂巢中的病群轉移到3000米以外的地方,進行隔離治療,重新去除一個消毒蜂箱和空脾,將病蜂抖落在新的蜂箱之中,使得蜜蜂多於脾後,淘汰蜂王,引入一隻新的蜂王后,再將病群之中的巢脾、蟲脾、蜜脾都進行銷毀,避免二次感染。將蜂箱中的設備全部換成消毒過的新工具,再餵足飼料,配合藥物進行交叉治療,如果仍然出現爛子,則第二次毀脾。淘汰子脾之後,蜂巢縮小有助於蜂群能夠很好的護脾,等新一批的蜂兒出現後,將這些蟲脾調整到別的蜂群之中,從卵開始撫養,再從正常蜂群之中,轉移些老熟的蛹到這些蜂群之中,使得蜂群的工作進入正常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