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雙手過膝的名人,有帝王將相還有女傑

2021-02-08 歷史春秋網

三國劇照

但凡非凡人物,必有非凡之相,非凡之事伴之。比如有的人,生下來就與人不同,有的重瞳,有的臂長,有的膚黑,有的天生神力,有的少有奇才。也有的,母親生下時夢龍夢鳳,還有的,祥光滿室,不一而論。有一種異象,「雙手過膝」,古代曾有許多人有過,被人認為貴不可言。手臂長得象長臂猿一樣,倒也是佛相三十二相之一,歷史長河之中,有這長相的,還真的「非富即貴」。

垂手過膝」,古代曾有許多人有過,被人認為貴不可言。

道教第一代天師,垂手過膝

說起道教,並不是春秋時期老子創建的,而是漢朝的張道陵創建的,尊老子為道教祖師而已。這張道陵何許人也?竟能創建道教,成第一代天師?

張道陵之所以能創建道教,是有他的家族根基的。他是漢朝名相張良的第八世孫,生活在東漢光武帝劉秀時代。張良信奉黃老之學,曾拜黃石公為師,而黃石公是與鬼谷子齊名的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又稱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後來和老子一樣,被道教納入了神譜,成了神仙。黃石公三試張良,收其為徒,張良靠黃石公的兵法助劉邦打下天下後,選擇功成身退,得了善終。他的後代八世孫張道陵,便是在這樣的家族薰陶下成長起來的。

張道陵

張道陵出生後,身有異象。史載其「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張道陵身有異像,又是個神童,七歲時就能熟背老子的《道德經》並融會貫通,諸子百家的學問,一覽即會,後成為當地的大儒,收徒千餘人。張道陵對於當官不太感興趣,只當了短短的一段巴郡江州令便退隱山林,鑽研道學神丹符咒之術,最後終成正果,創建道教,又稱為「五鬥米道」。張道陵的兒子張衡繼承道教為「嗣師」,孫子張魯繼承為「系師「,這就是道教「三師」。這個張魯便是三國時期的張魯,他久佔漢中三十餘年,最後投降了曹操,漢中被劉備奪去。

張道陵垂手過膝的異象,比三國時期的劉備還早。有說法劉備是垂手過膝記載第一人,其實張道陵比他早得多。

垂手過膝,九位帝王各爭雄

張道陵有垂手過膝的異相,最後修成了道教的祖師。而繼後有這異相的人,有很多修成了帝王或割據一方的王霸。

最有名望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英雄劉備了,史載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劉備依靠他的努力,在白手起家的薄弱基礎上,創建了蜀漢政權,不管是劉關張的故事,還是劉備與諸葛亮的故事,至今流傳不衰;第二個帝王級垂手過膝人物,是結束三國的西晉開國皇帝司馬炎,在他未稱帝時,大臣何曾就對司馬昭說他「發委地,手過膝,此非人臣之相也」,後來司馬炎果然結束了亂紛紛的三國,創立晉國,並有了「太康盛世」,雖然晉國的創建大多為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父子的功勞,但司馬炎才有帝王之命;第三個垂手過膝的帝王級人物,是前趙昭文帝劉曜,史載劉曜「身長九尺三寸,垂手過膝,白眉,目有赤光,須髯不過百餘根,而皆長五尺」,劉曜文武全才,是個能寫草書和隸書的書法家,箭法高超,能射透寸餘厚的鐵板。劉曜是匈奴人,參與了滅亡西晉的戰爭,雖然才能出眾,但最後只能延續幾年前趙的政權生命,被後趙石勒的部隊俘虜殺害,成為前趙的末代皇帝。

劉備

前秦天王苻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是第四位帝王級的垂手過膝人物,苻堅重用名相王猛,統一了北方,是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英雄,史載他生的「臂垂過膝,目有紫光」,有霸王之相,可惜他不聽王猛的遺言,在「肥水之戰」中苻堅敗給了東晉,結束了他統一全國的進程;後燕開國君主慕容垂是第五位帝王級的垂手過膝人物,慕容垂是鮮卑人,晉書稱其「少岐嶷有器度,身長七尺七寸,手垂過膝」,在世時勝桓溫,滅西燕,敵北魏,使燕國復興,不愧一代雄主;第六位帝王級別的垂手過膝人物是於文泰,宇文泰也是鮮卑人,史載他「美須髯,髮長委地,垂手過膝」,宇文泰是西魏的權臣,在位時與東魏的高歡爭雄,奠定了北周的基礎,隋唐後來的統一全國和興盛,實際上是從宇文泰這開始的。正是他建立了強大的關隴集團。宇文泰雖在世時未稱帝,但去世後被追諡為文王,廟號太祖,史稱周文帝。他是三國曹操一類的英雄人物;第七位垂手過膝的帝王,是陳朝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史載陳霸先「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顏,垂手過膝。」,陳霸先雖是村官出身,比劉邦稱帝前的地位還低微,但卻被梁武帝的侄子蕭映認為「此人方將遠大」,此後陳霸先果然平叛交州,討滅侯景,北退齊朝,南定蕭勃,挫敗王琳,代梁建陳,成一霸業;陳霸先侄子陳宣帝陳頊也天生異象,是第八位垂手過膝的帝王,他「身長八尺三寸,手垂過膝。」,陳頊當了十三年皇帝,興修水利,鼓勵生產,並派大將攻佔了北齊淮、泗之地,是一位守成皇帝。

第九位垂手過膝的帝王,是五代時期南漢開國皇帝劉龑,史稱他「身長七尺,垂手過膝」,不過,南漢昏君居多,四世而亡,只享國五十四年。

垂手過膝,文人武將各顯其能

垂手過膝異像者,也有將軍級別的人物。南北朝時期的後秦大將姚襄,便是其中一位。史載姚襄「身高八尺五寸,垂臂過膝」,姚襄並不是漢人,而是羌族人。姚襄深受百姓愛戴,因為作戰勇敢,被比作三國時的小霸王孫策。但可惜的是,姚襄在一次作戰中,馬失前蹄,被前秦名將鄧羌所殺,百姓聽到姚襄去世的消息,莫不「北望揮涕」,可見他在百姓中的威望之高。

姚襄

另一位身負盛名的武將名叫解元,是南宋時期著名抗金將領韓世忠的部將。史載解元「龐眉文額,朱頂綠睛,隆準方頤,目有三角,伏犀貫頂,垂手過膝,使人望之肅然起敬。」,解元的優點,一是箭法準,有小養由基之稱;二是力氣大,能用鐵索與犀牛較力。在抗金戰爭中,解元屢立奇功,連韓世忠都佩服他。

當然,除了武將,也有文人騷客垂手過膝的人物,北齊文宣帝昭信皇后李祖娥之長兄李祖升就長了「垂手過膝」的異像,史載李祖升「儀容瑰麗,垂手過膝,睦姻好施,文學足以自通」,不過,這位李祖升只當過齊州刺史,後被徒兵所殺。

兩位女傑,也有垂手過膝之相

除了男士,女人也有垂手過膝之相的,最有名的有兩位,一位是中國人,南陳皇帝陳宣帝陳頊的皇后柳敬言。陳頊就垂手過膝,他的皇后的手臂竟也與他一般長,是歷史上少有的垂手過膝夫妻。

柳敬言

史載柳敬言容貌美麗,身高七尺二寸,手垂下來超過膝蓋。這個柳敬言不簡單,有皇家血統,她的母親是梁武帝蕭衍之女長城公主。柳敬言有政治才能,曾在陳叔寶患病期間代理政務,在誅殺陳叔陵、辦理陳宣帝喪事等朝政上,實際上都是柳敬言做的決策。但柳敬言對於專權沒有興趣,在陳叔寶病癒後還政於兒子。沒想到她的兒子不成器,成為陳國的末代皇帝。

另一位垂手過膝的女傑,是新羅國的女王金勝曼,這位女王是新羅國第二十八代君主,朝鮮半島歷史上第二位女王,史載其容貌美麗,身高七尺,手臂能垂到膝蓋。金勝曼開啟了「羅唐聯盟」,開啟了一個唐朝與朝鮮半島的新時代。 

簡介:歷史春秋網專注於中國古代歷史搜集與整理,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為您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文化、軍事、政治、經濟、中醫、宗教等內容。致力於打造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文化門戶網站。

查看往期精選內容

盜墓 | 兵器大師 | 皇權與黨權 | 商人地位 | 明末三大案 | 顧命大臣 | 宦官幹政 | 變法者的下場 | 帝王也深情 | 古代選拔人才 | 怕老婆史 | 古代追星也瘋狂|西晉之亡 

❖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一鍵星標公眾號   每天補充一點歷史知識

點擊「閱讀原文」,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相關焦點

  • 雙手過膝,手指細長——「天才病」——馬凡症候群
    (PS:史書描述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面如冠玉,唇若塗脂,如果劉備真的長這個樣子,那麼他很可能也是馬凡症候群的患者)。由於這種病的患者身材高大、四肢修長,往往在各個領域都有極高的天賦,所以被稱為「天才病」。但馬凡症候群的患者往往會因大血管破裂發生猝死。
  • 寨子裡的幾棵大樹,想不到是古代帝王將相的棺木材料,價值不菲
    在農村的寨子裡面有幾棵參天大樹,老人們常說這幾棵大樹價值不菲,是寨子裡面的鎮宅之寶。那時候懵懵懂懂不太明白,長大後才知道這就是以前古代帝王將相做棺材用的金絲楠木。金絲楠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小枝通常較細,有稜或近於圓柱形,被灰黃色或灰褐色長柔毛或短柔毛。葉革質,橢圓形,長7-11釐米,寬2.5-4釐米,上面光亮無毛或沿中脈下半部有柔毛,下面密被短柔毛,聚傘狀圓錐花序十分開展,被毛,每傘形花序有花3-6朵,花中等大,長3-4毫米。在我國古代楠、樟、梓、椆並稱為四大名木,而楠木被冠以其首,足見人們對楠木喜愛程度有多高。
  • 【盤點】除了英國第二位女首相,這些政壇女傑也是「美貌與智慧並存」!
    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7月12日報導,現年59歲的特雷莎·梅被認為是當代英國政界人物中的一大「另類」,是德國女總理默克爾的「英國版」。英國脫歐危機中脫穎而出的這位女首相備受關注,特蕾莎•梅成為繼柴契爾夫人之後英國歷史上的第二位女首相。而環顧國際政壇,世界政壇女傑層出不窮。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將盤點影響國際政壇上的12位女傑,其中10位為現任和在任過的國家總理、首相或總統。
  • 帝王將相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帝王將相,皇帝、王侯、及文臣武將。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出自:《史記·陳涉世家》:「且壯士不死即日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近義詞有:王侯將相,反義詞有:平民百姓,帝王將相是中性成語,可作主語、賓語;指封建時代上層統治者。
  • 從《女傑》到《飯Bless you》,韓國女性綜藝大活躍時代開啟!
    在不少韓國媒體2018年的綜藝盤點裡,都提到了「女性綜藝人的大活躍」:女性綜藝人在不同的綜藝節目中逐漸擔當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MBC演藝大賞頒獎中,有兩名女性(李英子、樸娜萊)進入提名名單;女綜藝人李英子同時拿下SBS和MBC的演藝大賞。雖然改變行業裡的性別不平等的現狀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這不得不說是一個進步。
  • 《我是文學家》郭德綱重新解讀古代名人,現代和古代的文化碰撞
    郭德綱老師寫的書《我是文學家》重新用現代的思想解讀了我國古代文學家的故事,如李白的婚姻、熱衷賭博喝酒悶騷的李清照,吃貨屈原等。 這些名人故事都有接地氣的性格和習慣,郭德綱老師用現代的觀點來解讀古代文人們的故事,讓讀者重新認識和思考古代文人的思想和行為。
  • 展現南通海門籍傳奇女傑前半生故事!話劇《錦江傳奇 • 董竹君...
    展現南通海門籍傳奇女傑前半生故事!該劇用現代戲劇手法刻畫了南通海門籍女傑前半生的傳奇故事,表現了這位愛國企業家對光明的嚮往和追求,21日晚,在更俗劇院進行了首次試演,激發了觀眾強烈共鳴。董竹君之子、95歲高齡的夏大明先生送來花藍,祝賀演出成功。在座談會上,《錦江傳奇·董竹君》導演、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主任盧昂介紹了創作理念和過程。
  • 《中國古代名人軼事》配音演員選拔赤壁鏖兵
    而《中國古代名人軼事》配音演員的選拔高手如雲激烈程度不亞於此由橫店影視城山東教育衛視噢啦啦少兒音樂節等投資拍攝的50集大型兒童電視劇《中國古代名人軼事》第一季已經進入後期製作階段為使電視劇達到一流的音效橫店影視城製作團隊即將來渝招募4-14周歲的小朋友參加配音兒童電視劇《中國古代名人軼事》
  • 歷史上最具王氣的絕世寶劍,擁有之人全是帝王將相,如今下落不明
    在古代,並非所有人都能佩劍。有資格佩劍的是貴族,即「君子」。「小人」是不能用劍的。而且在古代劍還是正義的象徵,可以避邪。只有那些「有德之人」,才能夠得到和守住劍,也才有資格用劍來獨掌正義,主持公道。所以,我們看到古代用劍之人,不是帝王將相,就是大俠。歷史上那些絕世名劍,基本都在帝王將相手中,比如知名的越王勾踐劍,就是勾踐的佩劍。比如七星龍淵劍,號稱中國歷史上的十大名劍。
  • 歷代帝王將相、文人名士,有誰能符合《論語》中的「君子」定義?
    《論語》中提到「君子」二字有一百零七次,雖然很少直接指明誰是君子,但卻為君子下了至少幾十個套,做到這些,你就是君子。「務本」、「忠信」、「不器」、「不爭」、「不比」、「慎言」、「三戒」、「三畏」、「九思」、「懷德」、「懷刑」、「喻於義」、「坦蕩蕩」、「無所爭」、「求諸己」、「食無求飽」、「居無求安」、「自強不息」、「憂道不憂貧」、「謀道不謀食」、「人不知而不慍」、「訥於言敏於行」......有朋友自遠方來,還得不亦樂乎,緊趕著上前招待。
  • 河南省第五屆「最具行業影響力十大女傑」2017年度「創業創新十大...
    2017年12月29日,由河南日報報業集團、省婦聯、省科技廳主辦,河南日報農村版承辦,鄭州昌煜實業有限公司、河南長通物流有限公司、好想你健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河南省第五屆「最具行業影響力十大女傑」、河南省2017年度「創業創新十大女傑」頒獎典禮在鄭州市舉行。
  • 中國古代美人的一雙手,究竟能有多好看?
    中國古代講究「禮」,一切言談舉止都要合乎交際禮俗。在「身體髮膚受之於父母」、「男女授受不親」、「三從四德」等宗法禮教的嚴格限制下,女性穿衣缺乏極大的自由度,肌膚是不能隨意外露的,那麼能露在衣服之外的身體部位,除了臉,大概就是手了。
  • 明明本該是悲傷的事情,卻讓人不得以笑出聲,盤點名人的奇葩死法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一個誰也無法忤逆的自然規律,這個規律並不會因為人的社會地位、身家財富有而所不同,這也就造成了無論是你是窮苦賤民還是帝王將相都難逃最終的生死關。但是人又是極為脆弱的,在很多時候只要是一點偏差就會造成死亡,歷史上有很多名人的死亡原因都不是人們印象中常規的老病而死,而是死於各種奇奇怪怪的奇葩意外。
  • 盤點古代名人搞笑死法,個個都是奇葩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但是古代一些名人死法卻是有些離奇,甚至可以說是搞笑,本來很沉重的死亡話題,今天我們就趣盤點。歷史到了魏晉時期,那是有一個美男子,名曰衛玠,綽號「玉人」。他不僅長相俊美,而且出生顯貴,事業有成。這個大帥哥,死因也是搞笑。
  • 盤點中國古代髮型【第十一期:手繪古代女子經典髮式一】
    據記載從秦開始,延續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雙丫髻及雙掛髻,這種髮式在存世的古畫中特別多見。敦煌千佛洞供養人之侍女與閻立本〈列帝圖〉之宮侍,皆類似這種髮式。其變化一般有「雙丫髻」、「垂掛髻」、「雙掛髻」等。
  • 臺媒盤點2017十大形象崩壞名人 賴清德及民進黨兩議員上榜
    臺媒盤點2017十大形象崩壞名人,民進黨女議員奪第一名。
  • 懷舊服:四大雙手武器盤點,米奈希爾之力在列,削骨之刃上榜
    懷舊服:四大雙手武器盤點,米奈希爾之力在列,削骨之刃上榜 2020-09-24 08:36  體育老師愛打遊戲
  • 海瑞的書法,在古代名人裡,我覺得能排倒數第一
    假如古代名人舉辦一場書法比賽,王羲之排第一,誰能排倒數第一?書法是古代文人的必修課,原因主要有2點,第一是由於古代人的書寫工具就是毛筆,只要是上學,就會練習毛筆書法,和今天要學習書法就必須去找老師、找機構完全不同,只要能上得起私塾,就能學的起書法。
  • 漫繪鹽城古代名人:「建安七子」之一陳琳
    漫繪鹽城古代名人:「建安七子」之一陳琳 2020-10-21 0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古代袖子那麼寬,東西放進去不會掉嗎?原來裡面大有學問
    我們看古代的影視劇中會發現,他們穿的衣服上似乎沒有口袋,東西都是藏在懷裡或者袖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