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生活類的日劇,因為劇中真實的百味人生,也因為裡面滿滿生活感的家。沒有華麗的堆砌,而是豐滿的細節,契合著人物的設定和生活日常。
前幾天,看一篇文章裡說,日劇裡面的家,就好像這個人真的是在這裡生活著,深有同感。
所以,在看劇的時候,總是忍不住去關注鏡頭裡的家居,在心裡默默記下小筆記。
不如就寫一寫,喜歡的日劇和喜歡的家。
《昨日的美食》,圍繞廚房展開動線的家
男主A,筧史朗,律師,在外不苟言笑,給人單身貴族的印象,但是回到家就變成對著一桌美食微笑的「煮夫」。
男主B,矢吹賢二,髮型師,一臉鬍子的大叔,卻少女心滿滿,喜歡穿粉色,內心柔軟而敏感。
整部劇以兩個人的同居生活展開。
這部劇可談的點很多,比如每集都能學到一兩個食譜,比如同性戀的相處、以及這個群體面對的家庭和社會問題。
這裡重點寫一寫,鏡頭中展現的圍繞廚房和餐廳展開動線的家。
戶型圖
一室一廳一廚,四分離衛生間,還有一個房間鏡頭中沒拍到,可能是衣帽間或儲藏間。(根據目測和經驗數據復原的戶型圖,和實際戶型會有不符和偏差)
客廳區域布置緊湊,空間利用的充分合理。
圍繞廚房展開的洄遊動線,串聯了幾個主要房間,增強了流動性,避免了空間的逼仄感。
而具體到每個空間,又有很多細節值得一看。
廚房&餐廳
廚房和餐廳是在劇中出現最多的空間。
史朗做飯的畫面,和兩個人面對面吃飯聊天的場景,貫穿全劇。
廚房並不寬敞,餐廳也只是在過道放上一桌四椅,但是看上去很日常很「好用」。
操作臺從左到右:瀝水籃、水槽、備菜區、灶臺、調料架,一字排開。
臺面並不寬敞,但是背後有置物架,面前還有吧檯,所以用起來並不覺得逼仄,物品都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餐桌選用了小尺寸,目測1.3m左右,平時兩人就餐足夠,偶爾四人聚餐也能坐下。聚餐畢竟是小概率發生事件,沒必要為此犧牲客廳的空間。
電飯鍋放在操作臺旁邊的小架子上,既不礙事,也方便從餐桌去盛飯。
廚房和餐桌之間的吧檯,最值得一寫,是看似簡單的神來之筆。
原木色的擱板,從分隔廚房和客廳的矮牆上懸挑出來,一直延伸到進入客廳的門口。
靠近門口的一段,擺放收納日常的小物,牆上貼著日曆和掛袋。
在廚房和餐廳之間的吧檯,可以實現多種功能:
擺放廚房和餐廳共用的物品(紙巾盒、熱水壺);作為備菜的輔助臺面;做好的飯菜先放在吧檯上,不佔據臺面空間,也方便端到餐桌上;飯後收拾碗碟也便捷很多。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採取開放式廚房的設計,但小戶型的開放式廚房和餐廳應該怎樣布局更為合理好用,本劇給出一個很好的參考。
客廳
因為YO家也是滿滿當當的小客廳,有真實的居住體驗,所以對於這樣的緊湊型小客廳有種遇見同類的認同感。
靠牆放的書架、書桌,和牆上的隔板組成工作區,偶爾使用的桌面不需要太大,平時把椅子推到桌面下,也不影響客廳的動線。
窗臺下面沒有直接落地,架空的區域剛好收納熨衣板等家務工具。陽臺的衣服收進來後可以直接就近熨燙好,不需要在家中預留專門的家務區。
兩人座的沙發,不會顯得客廳過於擁擠,並排坐也很親密。
還有些小細節,比如沙發旁邊的雜誌架和小圓幾,不會顯得客廳過於擁擠,也方便移動;比如牆面上的掛畫器,可以很方便的調整裝飾畫的數量和位置,而不用損傷牆面。
洄遊動線
衛生間幹區和廚房之間的門,打通了廚房裡本來是「死胡同」的過道,變成了「廚房→衛生間→走道→客廳→廚房」的家務洄遊動線。
雖然犧牲了衛生間和廚房的一部分收納空間,但是打通了動線的任督二脈,可以隨心所欲的銜接家事、轉換空間。
(這點在去年幫朋友設計房子時也借鑑了,可惜最後因為客觀原因,沒能實現。)
無主燈照明
現在通常說的無主燈照明,指的是取消吸頂燈或吊燈,改用嵌入式筒射燈或軌道燈的方式照明(YO家客廳就是如此)。
但在這個劇中 ,你會發現各種檯燈才是夜晚的主角。
晚上的客廳和臥室,都採取了多個分散檯燈的照明方式。
比起需要提前設計安裝好的筒射燈,用檯燈實現室內照明更加自由,這樣的方式更容易實現和調整,也更容易營造溫馨的氛圍。
用吧檯上的檯燈來實現操作臺的局部重點照明,也是比較少見但很有趣的變通方法。
get到這一點之後,馬上學了起來,夜晚的感覺真的馬上變得不一樣起來:
寫在最後
《昨日的美食》是一部寶藏劇。
◇ 細節滿滿的家:布局緊湊,但是五臟俱全,動線合理,是小戶型的家如何實現多功能布局的很好的參考。
◇ 無所不在的生活小技巧:比如沒用完的袋裝芝士,卷一卷用橡皮筋綁起來,不需要準備很多夾子或者保鮮盒;比如用微波爐做溏心荷包蛋的方法;比如每集都可以看史朗如何搭配出一桌營養均衡的菜,還能學到很多菜譜。
◇ 可以收穫很多感動:比如情侶之間的相處,比如一個克制內斂的人逐漸打開自己,還有父母和同性戀兒子之間逐漸破冰的隔閡。
但這部劇最觸動我的、也最讓我反思的,是消費克制但用心經營的生活狀態——每個月的消費都有計劃,東西要再三斟酌才添置,冰箱裡沒有囤積太久的食物,雖然不追求有機食材、調味料也是家常款,但總能利用現成的食材想到合適的搭配,剩飯也能及時消耗,不造成浪費。
第一集中,賢二問史朗,為何做著可以高收入的律師的工作,卻在消費上斤斤計較。史朗的回答是:「如果是大型的涉外事務所,的確可以賺很多錢,但是那種拼上性命的工作,我可不喜歡,那樣倒不如拿著差強人意的收入,過著更像人的生活。」
這種選擇,也是一種克制的自由吧。
而現在的我們,工作日晚上可以兩個人一起坐下來吃頓晚餐聊聊天,都是奢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