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東岸文創產業的四個慄子與四種模式|文創觀察8

2020-12-27 左腦先生

社區總體營造在軟體上提升了各縣市文化中心的規劃與執行能力,在硬體上帶動傳統建築物的保存和利用,強化了鄉鎮的表演設施。

文/陳曉彥(新聞學教授)

TW在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模式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一為對傳統產業,如製造業、農業、工藝等產業的轉型,使之成為文化創意產業類別的創意生活產業和工藝產業。

第二種模式為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創意加值,使之成為現代的文化創意產業。

第三種模式是通過節慶等活動帶動地方文化創意產業乃至整個地方經濟的發展。

第四種模式是文創園區和創意街區的模式,主要以廢舊工業遺址、廠房等閒置空間或者歷史街區為場域建立,以促進文化創意產業的生產、消費的聚集。

第一種模式本研究選擇TW埔裡鎮的廣興紙寮為例。廣興紙寮最初是一個傳統的手工造紙廠,在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除了保留部分造紙業務,工廠開放觀光、體驗,並開發新型產品如可以吃的紙等,轉型為文化創意產業中的創意生活產業。TW的中小型傳統企業,包括曾經輝煌的酒廠、糖廠、礦場等,通過體驗營銷和與在地物產結合等方式活化原有生產方式或生產場所,成就了TW獨具特色的創意生活產業,也提供了傳統中小企業轉型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考案例。

第二種模式選擇霹靂布袋戲。不少傳統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受眾群慢慢老化,產業價值也逐漸消減。如何使傳統文化再生,吸引年輕的受眾並創造產業活力,是各國和地區在傳統文化保護中面臨的難題。以霹靂布袋戲為代表的TW傳統文化產業的文化創意轉型,為這道難題的求解提供了一定的啟發。

第三種模式以大甲媽祖國際文化節和客家桐花祭為例說明,指出特色的節慶活動對地方文化創意產業和地方經濟的帶動作用。

第四種模式以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區為例,研究發現園區可以起到一定的文化生產、參與和消費的集聚作用,並能夠活化原廢棄的工業遺址,起到文化資產保護和再利用的目的。不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中也可能面臨文化、創意與商業的矛盾,以及土地使用中各方利益的衝突。

陳曉彥博士: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主要研究領域為媒體法律、制度與倫理;創意產業;新聞理論

相關焦點

  • 松山文創園 ——臺灣文創產業啟示錄
    中國的文化產業中存在的同質化、地產化、單一化、空殼化等系列問題,單純依靠擴大投資規模帶動的發展模式已不能適應文化產業新的發展階段,必須積極探索新的發展模式和路徑。臺灣在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與國際接軌的步伐邁出得更早些,文創產業發展的經驗更豐富,臺北當局非常注重文創產業的發展,在臺北城市中心用大片的土地規劃了西門町的西門紅樓、忠孝東路的華山1914,光復南路和忠孝東路之間的松山這三個文創園區,形成了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2013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產值突破萬億元新臺幣,並創造4.3萬個就業崗位,臺灣的文創園區成為城市觀光不可或缺的風景
  • 文創|文創產業&文創產品到底是什麼?
    近年來,文創產品一詞頻繁出現在人們視野,不斷開啟時尚生活新潮流。2014年3月,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是國務院文件首次將「設計」和」產業「一詞同時放在標題中出現。為推動文創產業的加速發展,從中央到地方不斷出臺相關政策,給文創產業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 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在廈舉辦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12月16日廈門消息(記者 陳必揚 莊楊筱)「第七屆海峽兩岸大學生文創論壇」近日在廈門圓滿落幕,現場近60餘位兩岸嘉賓代表、超500位來自臺灣亞洲大學、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廈門理工學院、集美大學等兩岸學生代表出席活動。
  • 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步入新時代,我國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文創產品為博物館提供了優厚的附加價值,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文旅融合大背景下的博物館業,應該拓寬視野,不斷創新,思考和探索文創產業的全新發展模式。筆者認為,博物館文創發展需打破四個困局。
  • ...帶來「海」的禮物 ——暨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圓滿落幕
    海峽之聲廣播電臺9月19日廈門消息(記者周愛華)9月19日上午,海峽論壇首屆兩岸文創IP大賽頒獎儀式活動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大賽以「海派創意設計王,就是你!」為主題。以海峽論壇的「海」字Logo為題,徵集口號、吉祥物及相關衍生文創產品。
  • 文創產業現狀如何?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領域?丨星瀚文創
    、網絡文化產業等八大領域提出了具體發展目標及扶持措施;2019年6月,《文化產業促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面向全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圍繞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在創作生產、文化企業、文化市場三個環節發力支持。
  • 天府文創•錦繡雲上丨成都文創產業(深圳)招商推介暨產融對接會...
    在此次活動中,文創產業投資大咖創享投資創始合伙人賈珂和資深文創產業專家魔鬼貓IP創始人貓爹雨海來到了現場並帶來了精彩的主題演講;4個優質的文創產業項目進行了路演,展示了大勢下文創人的魅力,並由主辦方特別邀請到的東方盛鼎總經理葉永盛與創享投資創始合伙人賈珂與文創創業者們進行了精彩的點評交流。
  • 是文創產業還是博奕產業?稱霸一方的寬宏藝術(上)
    到底文創產業真正可以獲利的是授權收入?還是投資開發實品所帶來的收入?還是創造購買氛圍的獲利高?哪一種業態能持久?能倍增收入?是下好離手還是有著精密的評估系統?在啟動與規劃這次專欄內容與方向的時候,心中一直有個企圖是想要透過解讀文創公司的財報,拆解文創產業中有哪些商業模式?
  • 8類臺灣文創產業代表作品,你讀懂了幾個?
    在這些地方文創產業都已得到了成熟的發展,吃的、玩的、穿的、用的,讓遊客在盡興之餘對傳統文化也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以華山文創園和松山文創園為代表的特色園區,集合了臺灣多種文創業態為一體,成為臺灣目前最重要的文創產業孵化器。這兩個由衰敗的廠房經過騰籠換鳥式的改造,搭建成的新型文創產業園,承載了臺灣文創產業太多的光榮與夢想,已然成為臺灣文創產業對外交流的一個窗口。
  • 來駁二文創藝術區,看精彩文創,尋臺灣精神
    臺灣文創產業為何如此興盛? 林山福說,臺灣的教育鼓勵多元化和創造性,所以臺灣的年輕人有很多創意。「臺灣的父母接受的教育比較多元,看到的前景也比較遠,允許孩子做多方面的嘗試。臺灣年輕人做的很棒,比如,他們把只有四種口味的紅豆餅做出了幾十種口味。」
  • 15個臺灣文創跨界標杆案例,涵蓋文創園、創意餐飲、創意書店、演藝劇場、文創百貨、民宿與設計酒店、文創聚落等
    本次遊學將聚焦「文創發力,城市更新「,我們一起去最人文的臺北、「最老亦最新」的臺南,探索臺灣城市更新過程中,文化創意創產業脈絡及其多元化發展模式。本次遊學,我們透過城市更新的視角,去看臺灣文創跨界和不同類型的文創產業形態,去學習臺灣文創產業操盤思路,啟發思考。彩 蛋 一 枚:
  • 「蜂鳥計劃」助力文創企業 朝陽轉型升級5個文創園區
    北京青年報記者10月28日從第十一屆北京文博會朝陽展團獲悉,朝陽區正式啟動「蜂鳥計劃」,助力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的文化企業升級發展。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又稱北京四板市場)文創板塊28日也正式落地國家文創實驗區,這標誌著北京專門針對文化創意產業的股權交易平臺「文創四板」建設正式啟動。
  • 騰訊愛奇藝加持,天府長島文創中心引領數字文創產業發展
    然而,這種情況或許正將被打破,近段時間以來,中國網際網路巨頭企業、數字文創領域頭部企業均在不斷加碼成都數字文創賽道,這一趨勢,從瞪羚谷數字文創產業基地的核心產業載體——天府長島即可窺見。  8月,騰訊全國首個功能型總部——新文創總部項目落戶天府長島,意欲構建騰訊新文創產業生態;早前,愛奇藝國內首家線下生態賦能與深化文創體驗為一體的文創產業服務載體——愛奇藝潮流文化坊成功入駐;此外,天府長島內還有著可可豆動畫、亞洲電競聯賽、中體明星、瀘州老窖創意文化中心等各類重點項目……  這些行業巨頭、網紅IP、文創賽事相繼落戶,天府長島正在形成引領成都數字文創產業發展的生態聚落
  • 臺灣文創園區的管理模式
    應臺灣廣藝基金會邀請,我到臺灣參加了華山藝術節,藝術節期間,考察了三個臺灣的文創園區。
  • 臺灣文創產業:「小而精」的「大聚變」
    當下,中國消費市場即將進入品質消費、情感消費的時代,儘快學習臺灣的文創產業操作經驗,用體驗感去營造實體商業的吸引力,已經是全行業的頭號課題。也是我們這次考察的初心。來臺灣之前,懷揣著滿滿的焦慮:有網際網路+還是+網際網路的疑慮;有經濟降速導致企業換擋轉型的浮躁;來到臺灣,一個個文創項目看下去:臺灣的書店、美食、咖啡館、動漫產業、臺灣的文創零售……
  • 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 合力打造文創產業風向標
    8月4日下午,人民文創來訪西影電影圈子,雙方就影視IP開發、文創電商、內容品牌等方面深入洽談,為後續人民文創與西影視頻優選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礎。人民日報環球人物副總編輯趙洪俊,人民文創總經理仇炳剛等一行人參觀了西影電影藝術體驗中心、膠片電影工業館、西影TIME等全新的電影圈子,感受西影深厚的影視文化底蘊,以及未來的發展布局。西影集團總助、西影視頻CEO餘潤德等陪同參觀。
  • 文創天堂——臺北文化產業之旅
    打開電視,電視節目倒是24小時精彩不循環,民間版卡拉OK,各種各樣的綜藝節目,光弘揚佛法的講壇就不下五個臺,文化薈萃言論自由文娛豐富。這樣安逸的生活環境與景色迷情,或許正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沃土,溫飽思淫慾。臺北的文創園有很多,文創產品比大品牌更受追捧,雖然有人說臺北的文創園已經過了鼎盛時期,但卻更多了一份平靜和自賞。
  • 風景文創|旅遊文創,什麼時候才能出一個「泡泡瑪特」?
    >一、中國旅遊文創之路 15年三個階段 國外的文創產業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而到了21世紀初,才開始在國內得到關注與發展,因此,若按時間來劃分截至目前的國內旅遊文創之路,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而在這三個階段中,國內旅遊文創大抵也主要圍繞著博物館,逐步向景區、酒店等其它行業延伸
  • 【聚焦11.5】「海峽兩岸文創文旅商業地產趨勢論壇」詳情大劇透
    11月5日,以「創意點亮商業」為主題的「海峽兩岸文創文旅商業地產趨勢論壇」將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距本次論壇開幕僅剩不到四天的時間,一大波開發商、品牌商及行業專家已整裝待發,只待相聚那一刻!  本次論壇活動已進入倒計時,小編特撰此文,以便各位參會人員能夠更加清晰、快速的了解此次盛會的相關內容。
  • 探訪唯美客文創聚落:從「一平方米孵化」文創項目到「無邊界」服務...
    唯美客文創聚落內,遊客正在挑選文創商品。 閆旭 攝  中新網福州12月6日電(閆旭)一平方米的空間能做什麼?在位於福州三坊七巷黃巷的唯美客文創聚落,足夠孵化一個臺灣青年文創項目。唯美客文創聚落董事長特助張釗瑞來自臺中。他說,這一平方米可以讓臺灣青年先「試試水溫」。  三四十平方米的店鋪內,有近20個這樣的「一平方米」,展示著瓦楞紙拼成的各種動物公仔,結合農民漆畫元素的帆布包、手機殼,臺灣少數民族手作飾品等,充滿著兩岸文創設計師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