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過年的時候很開心,長大後,過年似乎成了一種負擔

2020-12-28 白日夢女孩的生活錄

大家好,我是小白,歡迎大家來到白日夢女孩的生活錄!

現在已經是12月份中旬了,離過年也越來越近了。在這裡,我想問一下大家,你們對過年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對於小白來說,小的時候過年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因為每當過年的時候,在外打工一年的父母會從工廠回來。他們會給我買很多的新衣服,新鞋子。過年的時候我還可以吃到平時比較少吃點的零食。

所以小的時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過年了。每當看到父母從外面帶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回家,心裡總會感覺暖暖的。因為父母可以陪伴自己一陣子,自己盼了一年的新衣服,新鞋子和零食在過年都實現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過年似乎慢慢地失去了原有的味道。變得讓人充滿了負擔,壓力!

而這種改變應該是從我初中的時候爺爺去世了開始的。在我初中的時候,爺爺去世了。因為爺爺的離世,我媽媽把我弟弟帶到外婆那裡去讀書了,因為我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沒有時間照顧我們。所以我們都是爺爺帶大的,爺爺去世了,家裡就沒有大人照顧我弟弟,所以我媽媽就把弟弟帶到外婆那裡。

從爺爺離世後,過年變得沒有意義了。因為爺爺在世的時候,不管怎麼樣,我父母都是會回家過年的。因為家裡有我和弟弟,但是自從爺爺離世後,我和弟弟都被帶到外面讀書,那個也從小長大的家也開始很少回去了。

在外讀書的第一年,我想要回家過年。但是媽媽跟我說爺爺不在了,家裡什麼都沒有,如果回去家裡的大伯還要給你準備吃喝的東西。這也是一筆錢,而且如果要回去我們家幾個人的車費來回就要2000多了。

我媽媽說不回去了,她說以前如果不是因為我和我弟弟在家,她也是不會回去的,因為負擔太大了。在外辛辛苦苦賺一年的錢,回趟家就沒有了。

當初的我並沒有理解媽媽說這些話時的心酸。現在我也長大了,出來工作了,我才體會到了媽媽當時的心情。現在物價上漲,我們辛辛苦苦打工一年也賺不了多少錢。但是回家一趟,交通費和一些其他的支出就能把我們存了一年的錢變得一分不剩。

現在很多的人都說春節好像是「春劫」,因為它劫走了你一年的勞動成果。不管怎麼樣,如果你的父母,小孩都在家裡等著你,那麼不管怎麼樣也要常回去看看,因為老人和小孩把所有的期盼都寄托在了春節這個時候。

不管怎麼樣,常回家看看。

相關焦點

  • 小時候,我在家過年,當兵後……
    早上四五點的時候,人們迎接新年的願望已經迫不及待。臘月二十三,鞭炮聲震天。我是不能回家過年的,所以對這些日期也並未在意。直到鞭炮響起的時候,才驚覺今天竟然是小年了。我常想起小時候過年的樣子,現在尤其思念。念舊是人的通病,可能是因為小時候過年更有年味。現在我在部隊裡過年,還總是難忘孩童時代關於過年傳唱的順口溜。
  • 老舍、朱自清、汪曾祺小時候這樣過年
    孫犁坦言,「如果說我也有歡樂的時候,那就是童年,而童年最歡樂的時候,則莫過於春節」。 夏丏尊回憶他小時候,「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過年,等到過年將屆就樂不可支,因為過年的時候,有種種樂趣,第一是吃的東西多」。
  • 【過年·記憶】粽子飄香過大年
    印象中,似乎沒有喝過臘八粥。但是,在我的記憶中,母親包的粽子,濃濃的香味,帶來的歡樂,一切似乎就在昨天……粽子。小時候家裡窮,從我略懂事開始,父親就很少在家。長大後才知道,當時父親被下放到五七幹校勞動,家裡就靠母親一個人撐著。
  • 為什麼我們越來越討厭過年了
    討厭收紅包時候親戚意味悠長的眼神,敗壞心情的叮囑。討厭兒時夥伴人生路徑相差甚遠,早已陌路。討厭小孩子的吵吵嚷嚷。 似乎什麼都討厭。討厭長途奔波,討厭重男輕女的習俗,討厭被掛在口中的尊敬與孝順。被迫回家鄉的這幾天,是我一年中說話最少的幾天。 在朋友圈裡看到一段話:為什麼現在過年沒有年味了嗎?
  • 小時候喜歡吃但難吃到,長大後卻望而遠之,現在竟然成了網紅美食
    油的種類很多,豬油是其中一種,熬豬油會誕生一道美食——豬油渣,小時候喜歡吃但難吃到,長大後卻望而遠之,現在竟然成了網紅美食!豬油渣在很多80後的記憶中,小時候用來做菜的豬油都是自家熬製,一般很多農村家裡把豬養肥到過年殺年豬,取肥厚的肥膘和板油熬製的豬油好好存放可以吃上一年。
  • 一個人過年的儀式感
    所以,研究自己跟自己怎麼玩兒就成了我過年最重要的命題。那句話怎麼說來著?一個人也要活得像一支隊伍。雖然回不了家,但年還是要好好過的。(其實是我媽的要求)有記憶以來,我就特別期待過年。小時候,幾乎一入冬,我就天天纏著奶奶問:「還有多少天過年啊?」奶奶被問得不耐煩了,總是說:「還有100天。」那時候覺得,100可真是個大數字,要過好久好久。
  • 過年有什麼讓你不開心?說出來讓我們……聽一聽?
    小時候過年總是開開心心的。可以吃好吃的、可以和小夥伴放鞭炮、可以領到很多壓歲錢……長大以後,好吃的可以隨便吃、玩的花樣也五花八門、也不指著那點壓歲錢花了,然而過年卻好像越來越無趣了……不單是無趣,甚至許多人都大呼過年「不開心!」為什麼?看看網友們的過年經歷投稿,你就懂了!
  • 客家人小時候最期待過的過年小吃是什麼?
    小時候,我們過年吃到的這些油炸小吃,仿佛回到了從前的時候。2017年的春節快到了,我們會準備很多自己煎炸的小吃,你還吃這些兒時的小吃嗎?
  • 過年回家,你們再問這些問題我就要拔刀了.
    終於可以回家過年啦。對於在外求學和工作的人來說,能夠順利回家團圓無疑是一件盼望已久的開心事,而對於有的人來說,春運只是春節期間的第一場硬仗。回到家中,還有需要更拼血格的一場廝殺。 花式舌戰眾親戚回答各式爛問題 小時候過年真簡單只需要做這三件事就可以開開心心過年嘍
  • 為什麼過年要穿紅衣服?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正當所有人都在愁車票的時候,畢業五年還單身的阿玲突然說:「其實搶票不可怕,可怕的是回家被催婚呀。」好像還真是這麼回事,沒結婚的年輕人似乎每年都要為躲催婚想破腦袋呢。真的好懷念小時候無憂無慮的春節。小時候對過年最大的期盼就是拿紅包和穿新衣服,一到過年媽媽都會給我們從頭到腳從內到外換一套新的。
  • 沒能回農村過年後悔,回農村過年了也後悔,這是為啥?
    對農民工來說,回家過年是春節期間最重要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似乎都引不起他們的興趣。但是如願回到故鄉的農民工回到故鄉後又開始後悔了。那麼到底為什麼呢?1、生活不習慣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農村的條件也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與城市相比還是有差距的。
  • 過年不回家的都在想什麼?
    但似乎不管我多努力,火藥味十足的東西始終籠罩著我們的這個家,家裡每個人隨時都是罵罵咧咧的狀態,每年臨到春節是我內心最艱熬的時候。記得上高中那年,我考得並不怎麼好,學費也有一些貴,但我心裡的夢想並沒有實現,一直堅持要讀下去,爸爸對我說,現在所交的學費,你以後都是要還給我的,把欠條寫上吧,雖然我不傻,明白爸爸是想激勵我好好讀書,但他這些話確實讓在壓力期的我倍感「負擔」。
  • 老爸老媽,今年過年我不回家了
    每當買回新衣服後,我媽都會讓我試試大小,不合適的地方再改改,然後讓我脫下來,不準我穿了。我還得等啊,盼啊,覺得不僅車馬慢,日子更慢,就是等不到過年。不過,小時候對過年還是比較矛盾的。喜歡它,是因為有新衣服穿、有壓歲錢拿、有零食吃、還能吃餃子;不喜歡它,是因為我媽愛玩牌,她總是早早把家裡收拾好,出去玩牌了,就剩下我和我爸,還有一臺黑白電視,播著那個時候固有的晚會歌舞,我一點都不想看。
  • 過年啦!
    一首童謠,大致能概括我們這過年的景象,小時候過年時,我們都是唱著童謠,數著日子,等著過年。父母則按照童謠所唱,哪天該做什麼事,按部就班。 二十三,母親會在灶前擺上一張長凳,凳子上擺一些用碟子裝好的糖糖餅餅,再燒點紙錢,擺三拜,嘴裡念念有詞。我從沒聽清她在說什麼,但她會告訴我,是在求灶王爺保佑一家老少的平安。
  • 過年喝金星啤酒的N個理由!
    相聚時刻,自然少不了酒,那麼有人就要問了:過年為什麼一定要喝酒?其實,過年還真是必須要喝酒!下面金小星就為大家解釋解釋過年為什麼一定要喝金星酒!1、過年喝酒,國之傳統中國酒文化伴隨著人類文明一直不斷發展,各朝各代都有自己不同的喝酒方式。
  • 于國楨||想起小時候過年
    想起小時候過年文/于國楨  我家住在農村,從學校放寒假那天開始,每天我就和小朋友們數算著過年的日子。進了臘月初十之後,大雪紛飛天一天比一天冷,平日裡吃飯狼吞虎咽的我就不愛吃飯了,長輩們說這是饞年了。在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擔任生產大隊長的父親每天忙於種地和生產隊裡的事情,從來不做家務,妹妹年齡又小,於是,我從七八歲開始就成了母親推磨的小幫手。  為了備足正月裡吃的食物,實際上從小年的前幾天開始,家中的磨就沒閒過。先是推煎餅,煎餅是我家全年的主食,吃起來即方便又好儲存。這個時候母親要連續烙上兩次,把一個大缸裝得滿滿的。
  • 長大後給你最深的感觸,是想回到小時候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不想長大」的想法,然而隨著我們閱歷的增加,總有一些人,一些事,一些瞬間,讓自己突然理解了成長的意義。尤其是長時間遠離家鄉,父母生病卻無法陪伴的那種心酸,我們總要在萬般艱難的抉擇中逼著自己長大。
  • 春節歌曲:我們回家過年
    春節歌曲:我們回家過年2014-12-18 12:16:56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2013歲末巨獻 我們回家過年,一句簡單樸實的話,道出了多少離家在外的遊子心聲。小的時候,過年是我們的一種期盼。長大以後,過年卻成為了父母的一種期盼。
  • 又說兒時過年
    過年,對於不諳人事、天真爛漫的孩童而言,是一種物質到精神的全方位享受。攝於 一九六五年春節,妹妹穿著綠色燈芯絨上衣和燈芯絨花褲,笑得嘴巴合不攏我家三姐弟中,我的妹妹最愛美,卻少有機會穿新衣。那個年代,老大的衣服穿舊了,老二接著穿;老二的衣服穿破了,縫補之後老三繼續穿,家家戶戶都如此,「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我童年時代的消費主旋律,不僅限於穿著。
  • 和家人一起才叫過年
    過年的時候非常非常熱鬧,我父母、孫莉的父母、我跟孫莉、我們的兩個女兒,讓我父母跟孫莉的父母有了一種子孫滿堂的感覺。晚一點的時候,姐姐也帶著我的外甥來了,那是我們家人口最多的一次過年。年夜飯就應該是在家裡自己做,如果不是坐在家裡,還要再轉一個場,就有點不像是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在過年。因為過年就是為了一家人能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