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隨著板塊輪動,A股的晶片股狠狠地漲了一把,晶片ETF單日漲幅七個點以上。
那麼,到底有哪些企業和晶片有關?最賺錢的是誰?我可以投資晶片股嗎?
現在我們都知道中芯國際是晶片第一股,市值又高,競爭力也不錯,可是實際上,晶片的環節很大,有不少細分產業的晶片龍頭都很厲害,所以其實我們也有必要了解一下。
我先給大家講講晶片製造的流程
晶片流程很多,最開始就是晶片設計。
晶片設計就是根據行業的需求,將集成電路設計成滿足客戶需求的樣子,比如說華為的麒麟9000就是很不錯的晶片設計產品。
另外我們科創板上市的寒武紀也是晶片設計公司,不過寒武紀不設計手機晶片,它們設計的是深度學習晶片。
在晶片設計時,需要用到晶片設計軟體,也稱為EDA集成設計平臺。
這一塊美國一家獨大,我們中國也有幾家不錯的公司,現在有兩家正在申請科創板:
一家是EDA軟體研發商叫芯願景,一家是晶片的IP服務商芯原股份,大家可以看一下他們的上市報表。
晶片製造業中芯國際一家獨大
中芯國際是同時在港股和A股上市的晶片龍頭,它在國際上的排名也不錯。
今年由於美國的封鎖,中芯國際的訂單大增,想必有個不錯的收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中芯國際。
另外,中芯國際本質上還是一個集成商,它的生產線一條造價80億,需要其它的供應商相配合才行,所以說我們就算看好中芯國際,也可以考慮一下其他的供應商,可能利潤更高。
那些晶片供應商們
要知道,在晶片製造廠,設計稿出來後,到製成,要經歷十幾個流程,它們包括矽晶提成,晶圓製造、光刻膠塗膜、光刻、蝕刻、摻雜、針測、切割、封測等多個工序,每個工序都有專業的廠商。
在光刻膠方面還是以海外為主,不過也有不少國內企業可以製造半導體光刻膠用於深紫光光刻,也就是製程在28nm以上的,還不能製作最新的EUV光刻膠,
晶瑞股份、上海新陽、南大光電這些企業都可以。
另外,在矽片製造領域我們有晶盛機電;
在刻蝕機環節有北方華創、中微公司;
在晶片測試環節有精測電子等企業。
就算是目前我們不能製作的光刻機,上海微電子也開始了研發和設計,很快就有成品出來。
是美國的制裁給了我們信心
美國禁止華為獲得最先進的移動晶片,反而給了我們一劑猛藥,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已的能力和極限,結果發現我們不僅能做晶片,還能做得很好,正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在貿易談判中越來越有底氣。
因為發現制裁不生效,反而讓我們的光刻機和晶片製造突飛猛進,美國也低下了頭,同意讓華為獲得部分晶片,來彌補他們的損失。
就邊最大的光刻機製造廠商也來到了中國,希望提供28納米的光刻機給華為,以便保住他們的市場。
如果你要投資光刻機產業,除了購買這些公司的股票,也可以投資一些科創板,或者創業板的基金,這樣會更加得心應手,也有很專業的基金經理幫你選擇好的投資標的。
相信在支持祖國建設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應有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