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體育3月20日報導:
即使是跑步經驗豐富的跑者,在購買跑鞋也可能會犯錯誤。要想購買到合腳舒適的跑鞋,跑者須避免以下7個錯誤。
測量腳的尺寸不準確
跑者最好在專業人員的幫助對腳的尺寸進行準確測量。除了測量腳的長度之外,還要測量腳的寬度和足弓的長度。只有根據這些尺寸才能選到合腳的跑鞋,對腳的保護也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跑鞋的長度要比腳略微長一些,因為跑步時腳是前後移動的,需要給腳留出一定的空間。
不理解鞋的空間大小
如果跑鞋的尺碼比腳大,但穿上之後仍然擠腳,這就說明跑鞋的空間不足。跑鞋系上鞋帶之後,兩側鞋眼之間的距離一般為兩根手指的寬度。如果這個距離達到三根手指寬,說明跑鞋空間不足,穿上之後擠腳。如果這個距離僅有一根手指,說明跑鞋空間過大,穿起來太松。空間合適的跑鞋有利於降低足底筋膜炎等傷病的風險。
擔心尺碼增大
正常情況下,隨著跑步的增多,跑者的腳是逐漸變大的,因為腳部的肌肉被拉伸,導致腳變長。所以,每次購買新的跑鞋時,跑者都要測量腳的尺寸。不要擔心鞋的尺碼會變大,只要和腳相匹配就可以。
聽從別人意見或者跟風
很多跑者買鞋時喜歡跟朋友一起,結果聽從了朋友的意見而忽視了自己的感覺。別人可能會從樣式、顏色等方面給予建議,但這些不是購買跑鞋的決定性因素。跑鞋是否舒適,只有自己穿上才知道。也有的跑者喜歡跟風,看別人的跑鞋很好看,就趕緊買一雙,實際上或許你根本不適合這種跑鞋。
跑鞋過度使用
一般跑鞋的壽命在500-800公裡之間。很多跑者可能出於經濟方面的考慮,跑鞋破舊之後仍捨不得扔。其實這對腳的健康非常不利,破舊的跑鞋無法提供更好的緩衝,也不利於保護腳,增加受傷風險。一旦遭遇傷病,就得不償失。
不願意去專賣店買鞋
雖然專賣店的跑鞋可能價格較貴,但是在店員的幫助下,能夠買到非常合腳的跑鞋。而且,根據你的訓練方式和步態分析,會給你推薦相應的跑鞋。公路跑和越野跑的跑鞋肯定是不一樣的。從其他地方購買跑鞋,或許能省一些錢,但導致傷病的風險也會較高。
忘記跑鞋的本質
不少跑者對跑鞋賦予很高的期望值,希望能藉助它讓自己迅速變強,比賽成績更好。實際上,跑鞋本質上就是一個工具,它不可能為跑者完成更多的使命,好成績是需要艱苦訓練才能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