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爸爸去留學》播出至16集,這部劇涉及留學、家庭教育、早戀等多個話題,近期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
因劇中頻繁的廣告植入被網友戲稱為《帶著廣告去留學》,昨天更新的第15集中更是在短短的8分鐘之內出現兩處明顯的廣告,而且佔時還比較長。
我們先不說廣告植入的問題,這是今後電視劇中躲不過的現象,沒有廣告,電視劇的資金是個問題,廣告植入已成為常態,只是以前是電視劇中插播廣告,而現在則改為廣告中插播電視劇,作為沒有選擇的觀眾,我們只能一忍再忍,到最後也只能習慣。
我們來說說《帶著爸爸去留學》這部劇的內容。
其實這部劇的立意還是不錯的,以黃成棟、黃小棟這對父子赴美國留學為切入點,引發出四個家庭的教育問題。而就目前的劇情來說,從四個孩子的性格來說,黃小棟的表現是最好的,凱文次之,表面看問題最大的是武丹丹,實則最有問題的應該是莎莎。
武丹丹看似自私、情緒化,但這中間是因為父母突如其來的婚變以及突然離開父母身處美國這個陌生環境所引發的,去除這兩個因素,武丹丹的社交能力及性格從本質上是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的。這兩件事情對於武丹丹來說,一時間不能很快適應,她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別過分,因為不能很快接受父母離異、後媽上任這一事實,武丹丹極力排斥事實家庭,過多的對父親的感情指手劃腳,並將自己所有的不快,歸結到林颯身上,因此變得怨氣重重,任性妄為,這也是武丹丹這個角色之所以招人煩的原因。
任性妄為的武丹丹貌似要受到挑戰了,黃小棟被另外一個女孩表白了,或許這位美女「情敵」的出現,會讓武丹丹有所收斂,其實人生中的很多成長,都是由失敗中總結而來的。
武翰祥的人設還是不錯的,事業成功的中年男子,沒有時間陪女兒留學,將女兒交由年輕的再婚妻子林颯看管,他只是一個不成熟的父親,但通過與黃成棟的一系列摩擦,他為人處世的態度是沒有太大問題的,而莎莎的父親是唯唯諾諾的男人,有些懼內,莎莎的母親自私、計較、而且有股子不依不饒的勁兒,對女兒也是百般嬌慣,不但她自己嬌慣,也同樣要求同圍不相干的人也去呵護莎莎,這樣的母親教育出的女兒,更像一個寄生蟲,矯情、嬌氣、不獨立種種另人生厭的性格都集中體現在莎莎的身上,相比武丹丹的獨立、任性來講,莎莎貌似柔弱的性格,其實更多的是富有心機的自私,沒有獨立的個性,凡事都想佔別人的便宜,這樣的人,其實才是最令人生厭的。
武丹丹的討厭是在明處,明來明去的讓人看得很清楚,而莎莎的討厭是暗戳戳的,在不經意間讓人從心裡生出的厭惡,武丹丹很多時候是敞亮的,善惡分明的一個孩子,而莎莎的個性卻感覺像是黑暗角落裡的陰謀,讓人說不出的反感。
凱文的個性更西化一些,對母親劉若瑜對自己的教育方式既愧疚又反感,凱文無法融入美國社會,在遇到莎莎之後,感覺兩個人的遭遇挺像,都是被母親強行捆綁人生理想的孩子,兩人瞬間惺惺相惜,產生了感情。
而黃小棟在四個孩子當中性格是最平和的,心理也是最健康的,這和家庭環境是有直接關係的,黃成棟雖然沒有大本事,但在對待孩子的關愛上,卻是四個家庭中最進退有度的,該管的地方管,該放手的地方放手,雖然有時做的事情也有不妥之處,但總體來說黃成棟是一個比較合格的父親,非常有愛也比較細心和講求教育方式方法的父親。
搜圖
而劉若瑜,雖然也是醫生,一個知識分子出身的母親,但她犧牲事業和家庭,將所有人生理想寄托在凱文身上的做法卻是大錯特錯的,這一點和莎莎的母親如出一轍,甚至有過之而不及,唯一不同的是,莎莎母親因為條件所限,尚未放棄自己的工作,而劉若瑜因為丈夫有錢,連同自己的事業也放棄了,將所有生活的希望像押寶一樣押在了兒子凱文身上,然而凱文的不求上進,使她感覺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
這是劉若瑜的失敗,同樣也是中國很大一部分父母的失敗。
這讓我想起papi醬的人生觀來,人首先要把自己活好,才有資格去要求別人,自己活好了,親人朋友才能各自安好。
中國的父母,太習慣以親情和道德去捆綁教育,讓孩子處在一個非常重的精神負擔下學習,一旦學習成績不好,一切都隨之變得不好了,仿佛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是整個家庭未來的幸福一樣,這也是中國教育最大的弊端。
其實每個人的人生都應應該是獨立的,我們對於家庭裡的每個親人,適當的去參與他們的生活,但不強硬的去幹涉他們的自由,這是讓自己和家人輕鬆相處的要義所在。
正如尼採所說:
親愛的,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
對於家人,他們有所成就,我們一起開心歡呼,他們受傷,我們極力安慰治癒,參與卻不擅自決定他們的人生,這就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