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公布「大陸軍力報告書」:通資電作戰能力對臺威脅巨大

2020-12-20 華夏經緯網

    臺當局防務部門昨日公布「大陸解放軍軍力報告書」指出,「解放軍的通資電作戰能力,已初步具備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製作戰體系」;而解放軍聯合情監偵能力通過多元手段,擴大情搜範圍與頻次,已完整掌握臺軍軍事動態及完備戰場情報整備與經營。由於今年中美衝突升溫,未來臺海安全勢將面臨更為嚴峻挑戰。

    報告書顯示兩岸軍力已嚴重失衡

    「2020年大陸解放軍軍力報告書」昨送達臺灣立法機構,與以往相較,對兩岸軍力失衡處,著力甚多。報告共7章,重點放在「軍改」後的新編成對臺作戰力量及聯合訓練成效,並增強抗擊外軍能力,期於今年完成對臺「決戰決勝」能力。

    其中,第5章解放軍於臺海周邊軍事活動,及第6章對臺軍事作戰整備,詳實介紹當前兩岸軍事情勢,為重中之重。報告指出,大陸直指將針對「臺獨」行徑,譴責民進黨當局「依美謀獨、以疫謀獨」;並加強對臺各項軍事準備。

    轟6系列轟炸機打擊範圍已突穿第二島鏈

    在有關解放軍制空作戰能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新一代主力戰、轟機已逾1000架,戰時搭配輔戰機種協同作戰,可獲取周邊局部空中優勢,並適時支持地面及海上作戰,其中殲20型機已列裝東部戰區,以強化應對東、黃海空中防禦戰力。

    此外,轟6系列轟炸機作戰半徑3000公裡,搭配鷹擊100空對面飛彈射程1500公裡,打擊範圍已突穿第二島鏈,可有效突擊美軍關島基地及支持打擊美航母戰鬥群,以達區域拒止、抗擊外軍之目的。

    報告並指出,解放軍通資電作戰能力,除可運用各主戰飛機攜掛精確導引武器對臺突擊,也能輔以無人載具配合各型電戰機進行電子戰軟、硬殺,以提高大陸東南沿海的實戰能力,現階段已初步具備癱瘓臺灣防空、制海及反製作戰體系,有效奪取並保持戰場控制權、阻斷臺海通道,對臺威脅巨大。

    臺防務部門還表示,大陸持續部署具影像偵照與電子偵搜能力的衛星,並通過臺灣周邊作戰艦、科研船、無人機、偵察機、情報船等陸海空手段擴大情搜,完整掌握臺灣軍事動態及完備戰場情報整備與經營。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新版「國防報告書」殺氣騰騰
    因為,這份所謂的「國防報告書」跟往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臺軍在臆造的「大陸威脅論」的旗號下,開始大量研發新型攻擊性武器,著手實踐臺灣新領導人不久前提出的所謂「決戰境外」的新戰略! ■續彈「大陸威脅論」老調 臺「國防部」新版的「國防報告書」,是去年8月底剛剛出籠,日前才被臺灣媒體全面曝光的。跟往年比起來,新版「國防報告書」極盡渲染「大陸威脅論」之能事。
  • 臺防務部門公布「2020年大陸軍力報告」稱解放軍電子戰已具備癱瘓...
    臺灣防務部門8月31日公布「2020年大陸軍力報告」,稱解放軍電子戰已初步具備癱瘓臺軍防空、制海及反製作戰體系能力,並已完整掌握臺軍軍事動態。
  • 臺灣渲染解放軍作戰能力有弱項,專家:希望蔡英文能清醒
    編輯:堅果審稿:悠悠8月31日上午,臺「防務部門」發布了今年的「解放軍軍力報告書」以及臺軍「五年兵力整建及施政計劃報告」。解放軍高度警戒臺海臺軍發布「軍力報告」中明確表示,解放軍目前對於臺海高度警戒,不僅是巡視,並且對於經過的臺軍、美軍也進行仔細排查。
  • 兩岸視點 | 新版臺灣地區「國防報告書」評析
    視「大陸軍力快速發展」為最大安全挑戰。一是軍事戰略更具挑戰性。報告認為,我十九大報告提出新「三步走」軍事發展戰略,對以「積極防禦」為主的「被動反擊」戰略,強化「先發制人」「積極主動」概念,對臺軍事威脅「與日俱增」。二是兩岸軍力正在加速失衡。報告認為我通過高速增長的軍費投入和積極推進的軍事改革,現代化步伐明顯加快。三是作戰能力建設持續提升。
  • 臺軍試射「萬劍彈」,吹噓作戰能力遠超大陸
    臺灣「中科院」宣稱,現如今臺灣軍隊的作戰能力已經遠超於大陸,而且揚言為了進一步加強臺灣的空軍作戰能力,他們將繼續研究400以上射程的可以稱作是「萬劍彈」的武器,並且說,憑藉這個能夠一次性「遏制」住大陸針對臺灣的所進行的一切活動。
  • 外媒關注蔡當局首份防務報告:渲染大陸軍事威脅
    參考消息網3月16日報導 英媒稱,美國地區戰略未定之際,蔡英文當局發布首份防務報告,強調大陸「威脅臺灣」,「影響地區穩定」。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6日報導,媒體透露稱,臺灣當局防務主管部門3月16日將向臺立法機構提出「4年期防務總檢討報告」,其中涉及亞太安全部分稱,因美國亞太政策是否調整未確定,均牽動亞太安全及臺灣的生存發展。  報導稱,這一報告內容分為7章,首章內容戰略環境包括亞太安全、臺海軍情及防務安全挑戰等。
  • 境外媒體:臺軍緊急操演對抗「解放軍軍機繞臺」
    馮世寬說,「聯翔操演」的目的是讓民眾對臺軍防衛能力有信心,一方面戰技要熟練,一方面讓民眾知道臺軍永遠沒有懈怠,戰機一直在操演。報導稱,解放軍軍機繞臺引關注,臺灣防務部門今舉行「聯翔操演」。「立委」詢問,未來大陸海軍是否可能加入繞行臺灣?臺海巡部門負責人李仲威表示,「是有這種可能」。臺立法機構「內政委員會」今邀請李仲威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 中美開戰 臺灣抉擇(三)|美國打算遠程指揮臺軍作戰?
    臺軍獲得了新武器例如MK-48魚雷或者MQ-9無人機固然值得高興,但是要知道,這些武器並不能提升太多臺軍的整體戰力,MK-48最多讓臺海軍反潛能力比以前強,MQ-9無人機使得空軍偵查與對地打擊能力比過去高,最多就是如此。
  • 外媒:大陸計劃耗盡臺灣軍力,一半臺海軍新兵都遊不完50米
    外媒經常渲染中國人民解放軍和臺軍之間的「博弈」,而他們最大的目的就是要「挑撥」兩岸關係,搞壞大陸和臺灣之間一家親的事實。美國政客一直是「臺獨」分裂勢力的「幕後靠山」,西方媒體也跟風炒作。路透社12月10日發表文章稱,當前大陸正在削減臺軍內部力量,與此同時,臺軍方面的戰備裝備和作戰能力也確實令人堪憂,接二連三出現的意外事故,讓人不難猜測,大陸正在用非常規策略,計劃耗盡臺灣軍力。另外路透社還將所謂的中國解放軍的這種非常規的策略描述為「灰色地帶」,儘管臺軍有意提醒解放軍勿靠近臺灣周邊島嶼,但是解放軍的軍機和轟炸機卻時常出沒在東海沿海海岸。
  • F16失聯影響巨大:同型機被迫停飛,臺空軍力量立減50%
    從各方面總體因素來看,臺軍不足以和大陸軍力對比,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對岸負隅頑抗,憑藉著美國出售的武器,即使是困獸也能給我軍造成一定的損失。尤其是對岸擁有的相當數量的F-16戰鬥機,雖然面對我軍完善的空中作戰體系,其沒有任何獲勝的可能,但這種經典三代機還是有可能遲緩我們的步伐。
  • 臺軍廣播喊話,解放軍霸氣回嗆!蔡當局草木皆兵,卻叫大陸克制?
    報導稱,這是10月20日以來,解放軍軍機首次回應臺「空軍」廣播,且兩次內容相似。而當時臺軍方面還「喊話」大陸,稱「大陸保持克制」,猶如一隻驚弓之鳥。不過此次卻有點細微的變化。實際上,臺當局其實對解放軍十分懼怕。此前,臺灣當局防務部門公布所謂「2020年解放軍軍力報告書」,首度證實解放軍每天派遣機艦在所謂「海峽中線」以西,執行「例行性巡弋任務」。該報告還研判解放軍飛越臺灣西南空域,將成為常態化。
  • 臺軍「萬劍彈」試射成功,將對大陸造成威脅?
    島內甚至有綠營人士表示如今臺灣部分軍隊已經具備了攻擊大陸沿海軍備設施的實力。而臺灣有關機構將會對「萬劍彈」繼續研發,爭取增大對大陸的打擊力度。他們將對抗大陸的希望寄托在這個所謂的「萬劍彈」上實在是離譜。
  • 全臺戰機緊急升空 綠媒妄稱:應對大陸"武力威脅"
    海外網10月15日電 15日一早,天還未亮,臺防務部門全島戰機緊急升空,因應「制敵空襲相關作為」。綠媒妄言,此次操演是為了應對大陸「日益升高的武力威脅」。臺海軍方面則出動各型船艦在各海域部署,包括紀德級驅逐艦、成功級護衛艦、拉法葉級護衛艦也全面進行防空演練。臺陸軍各作戰區防空群及防空連,也配合進駐各空軍基地外圍,協助進行基地防空作戰演練。
  • 國民黨林郁方:大陸攻臺的7種可能性
    (中評社 張嘉文攝) 中評社臺北9月17日電(記者 張嘉文)針對大陸對臺用兵的可能時機,中國國民黨林郁方今天表示,大陸在等的時機不外乎是美國陷入一場像水門案一樣的政治危機,另外就是等待美國陷入另一場區域戰爭,例如和伊朗爆發大規模地面戰等,讓美國國內產生反戰浪潮。
  • 臺軍能從納卡衝突中學到什麼?外媒支招:臺軍也可以大搞無人機啊
    原文無視海峽兩岸軍力的巨大差距和軍隊戰意的明顯不同,挑動臺軍以武拒統,但對其提出的觀點,也可以有所了解並加以提防,現摘錄其中部分供參考批判。文章稱,一位臺陸軍少校聲稱,無人機偵察和打擊範圍的增加意味著現有的一切都是它的目標。我們該如何防禦呢?
  • 臺軍幻想「飛彈攻擊大陸」!開戰必遭解放軍第一波摧毀
    這個項目計劃在2023年達到初始作戰能力,此外,由於美國已經退出中導條約,故「精確打擊飛彈」飛彈的射程應該會超過500公裡以上,甚至達到800公裡射程。此外,臺軍打算採購的岸基「魚叉」飛彈,也不是以往的「魚叉」飛彈。
  • 外媒:大陸計劃耗盡臺灣軍力,一半臺海軍新兵連50米都遊不完
    路透社12月10日發表文章聲稱,大陸正在用非常規策略,計劃耗盡臺灣軍力。與此同時,臺軍方面則狀況不佳,有匿名臺軍士兵認為,臺軍訓練量不足,訓練方式也不對,「寧願去上班」。臺方和美方的幾位現任、前任高級官員也都認為,解放軍正在進行一波又一波的「空中威脅」,同時加強現有的壓力策略,削弱臺灣的抵抗意願,解放軍軍機巡航臺空域的做法是對「兩棲登陸演習、海軍巡邏、網絡攻擊、外交途徑」的補充。路透社稱,兩岸發生衝突的風險正處於數十年來的最高點,解放軍軍機幾乎每天都朝臺海空域飛行,有時一天還會出動多架軍機,包括一些最先進的戰鬥機和轟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