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需要《金剛川》

2020-10-26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豆瓣

文丨躍幕,作者丨龐宏波

《金剛川》並非一部單純的國產戰爭大片。

國慶檔過後,《金剛川》上映所承載的產業意義實際上要遠遠高出其市場表現的好壞。首先,恰逢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金剛川》從一個什麼樣的切入點表達這一題材,對於此後同類題材選取視角來說非常關鍵;其次,集結了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吳京、張譯、鄧超三大「百億演員」的《金剛川》,能否呈現出大眾所期待的「頂配大片」對於國產戰爭大片未來同樣非常重要。

全球電影產業在疫情過後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中國電影市場也藉助國慶檔成功超越了北美成為了全球第一大票倉。但這種「超越」不是終點,實際上是一個全新的起點。這對於整個國產電影的工業體系和市場體系其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恰恰在這個節點上,重大歷史節點所帶來主旋律影片密集上映,國產大片如何持續和大眾產生共鳴就成為一個「時代命題」。

從開拍到定檔,《金剛川》一直都獲得產業內外持續的關注。首日,電影打破了國產片首日場次紀錄,並且票房順利破億。《金剛川》無疑也配得上這種期待。但相比電影如今的市場表現,這部電影的產業價值需要被釋放和解讀。

1、歷史共鳴的新發現

主旋律戰爭大片需要《金剛川》。

這兩年,儘管主旋律大片成為了市場的「頂流」,但具有歷史感的戰爭大片卻並沒有趕上主旋律崛起的紅利。

《戰狼2》、《紅海行動》所不同之處在於其「歷史感」,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期間雙方並不對等的「戰鬥」其實是一段誕生「神跡」的歷史。那麼,如何讓現代觀眾對當時戰爭產生共情,其實是需要一部電影成為「標本」的。

正如電影旁白裡所講的「那一年,我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對於相對年輕的電影觀眾來說,觀眾如何接受在戰爭環境下「唯一想的事是過橋」,如何相信在如此慘烈的戰爭當中「真的不怕犧牲」,這是接下來同類題材能否取得觀眾「信任感」的一個核心。

此前,《戰狼2》、《紅海行動》這樣的國產主旋律大片,能夠取得觀眾信任感的關鍵在於「國力共情」。觀眾對於國力發自肺腑的認同感,決定了這類影片能夠最大程度滿足觀眾的自豪情緒;而《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家鄉。則是「大時代和小人物的碰撞」,對於觀眾來說,這種「人物降維」能夠和觀眾產生強烈的現實共鳴。

但對於具有一定歷史感的主旋律影片來說,則意味著有著更大的難度。時代不同所產生的認知代溝,其實需要現代電影人在切入點上做很精準的把控。《金剛川》最為聰明的一點在於,通過半天時間一座橋充分展開故事,整個敘事主線並不複雜。但金城戰役的慘烈決定了整個敘事內核並不簡單。

從第一天下午接到任務到第二天凌晨大部隊順利過橋,在這個過程裡士兵需要面對美軍一次又一次的轟炸,也要一次又一次的快速修橋。在恐懼和堅韌之間快速的切換,而電影通過不同小人物的視角將這兩種情緒做了最大化的輸出。

所以,《金剛川》的核心在於打破了國產戰爭大片大背景大敘事的「流水敘事」,而採用了大背景小敘事的「共情敘事」。對於現在的年輕觀眾來說,這種「共情敘事」讓其能夠最大程度地相信當時戰爭中士兵的「不怕死」,而不是通過電影敘事讓觀眾僅僅去接受那種「不怕死」的精神。

所以,《金剛川》的第一層產業意義就在於找到了打開歷史共鳴的「新通道」,這種更符合現在觀眾共鳴需求的切入點對於此後同類題材來說是適用的。

2、現階段最強的工業「質感」

質感突出。

作為一部戰爭大片,《金剛川》在視聽層面上的工業水準成為了衡量這部電影的一大關鍵。尤其是從電影的導演層面來看,管虎、郭帆、路陽近兩年都有工業大片推向市場,三人合力在這部電影裡呈現出什麼樣的工業水準,實際上也是目前國產大片工業水準的一個體現。

電影聚焦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具有關鍵作用的金城戰役,這場戰役實際上並不是一場「正面廝殺」的大戰。圍繞著「橋」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守」和美國空軍飛行員的「攻」實際上處於一個極不對等的戰爭狀態,一個在天上「俯瞰式」攻擊,一個在地上「修橋護橋」反覆循環。但儘管沒有雙方大面的「正面廝殺」,但整場戰鬥卻極為慘烈。

美國空軍飛行員投下密集炸彈進行轟炸,而金城戰役特意調配了上甘嶺的24軍壓制金化至金城間的公路,還整合各部的榴彈炮、火箭炮、高射炮等裝備配給20兵團進行「反擊」。電影為了增強現實感,採用了反轉膠片色彩,這種對比度較高的色彩讓電影有一種很強的紀實感,尤其是將自然環境的「綠」、炮彈襲擊的「黃」、血色瀰漫的「紅」發揮到了極致,給觀眾帶來了極強的衝擊力。

其次,在《金剛川》裡對於戰鬥場面的呈現,和以往同類題材相比也有不小的差別。例如「喀秋莎」襲擊美軍陣地的時候電影呈現出了炮彈襲擊的彈道軌跡,這在國產戰爭大片裡其實是很少運用的。而炮彈轟炸帶來的「血霧」以及水中炸彈爆炸所形成的「巨浪」都給觀眾帶來極強的沉浸感。

尤其是張譯飾演的炮兵對著飛機的「襲擊」,雙方炮彈路線的呈現以及整體場面調度都看到了國產戰爭大片在視聽層面的進步。雖然電影沒有雙方大規模「正面交鋒」,但是地上和天上兩個視角拉開了電影的視聽角度,給觀眾帶來了極強的震撼效果。

對於同類題材來說,《金剛川》在整體視聽層面所做出的嘗試是具有很強代表性的,尤其是在一場沒有絕對意義的「大場面」,緊緊圍繞著「橋」展開敘事的戰鬥當中,如何通過視角切換和場面調度以及色彩來表現具有很強的借鑑意義。

3、產業「合力」

「合力」價值的體現。

對於大眾而言,《金剛川》實際上有著諸多「市場賣點」,其中資源頂配是其中一個。電影集結了管虎、郭帆、路陽三大導演以及吳京、張譯、鄧超三大「百億演員」。從主創班底來看,毫無疑問是頂流。

但從電影最終呈現的結果來看,「頂流」所帶來的不僅僅是市場的滿足感,而是產業的價值感。《金剛川》分為士兵、對手、高炮兵班、橋四個段落,但四個段落並非獨立的單元,而是通過不同的視角來呈現這場慘烈且志在必得的戰役,前三個段落在時間維度上有重疊交叉,但這種重疊交叉其實相互補充,反而帶來了一定的懸疑感,而且都為最後「橋」情緒爆發提供了助力。

這種在國產戰爭大片全新的視角呈現,實際上所體現出的就是導演「合力」的價值。管虎、郭帆、路陽作為目前國內頭部導演,實際上都有自身明顯的風格特點。管虎對於大場面的控制力、郭帆對於英雄主義的捕捉、路陽對於劇情結構的打造在《金剛川》裡都有很明顯的體現,但這部電影本身的流暢敘事並沒有犯下「三位導演三個故事」的弊病。

與此同時,三位導演近兩年也都有重工業大片推向市場,而這部電影的工業水準實際上和三位導演脫不開關係。無論是飛行員「俯瞰式」襲擊,還是架在兩岸之間的木橋上快速通過的士兵旁邊炮彈濺起的白浪,實際上在三位導演的作品裡都有類似的景象。三位導演在重工業大片上對於大場面的把控和成熟度,保證了在《金剛川》裡相對熟練的運用。

此外,今年復工後整個產業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在於供需關係的顛覆。儘管前兩年,市場銀幕數量的過快增長已經讓供需關係開始偏移,供不應求的矛盾已經開始展現。而疫情對於電影製作體系的衝擊,實際上帶來了更大的供需矛盾。《金剛川》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補足了國慶檔之後缺乏頭部大片的「市場饑渴」,更大的意義在於驗證了產業「合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畢竟對於「協作式」影片製作來說,如何最大化優點一直是一個難題。而《金剛川》整體的製作其實算是提供了一個範本。

所以,無論是主旋律題材對於歷史共鳴「新通道」的打開,還是國產戰爭大片如何在視聽上呈現出更符合影片氣質的「質感」以及在產業「合力」上提供的借鑑價值,《金剛川》都是當下產業需要的國產電影。

相關焦點

  • 不是張譯需要《金剛川》,而是《金剛川》需要張譯
    《金剛川》又一次體現了「中國速度」。是許多人看完《金剛川》的一個感受。沒錯,《金剛川》和《敦刻爾克》一樣採用了非線性敘事。但我相信,看完《金剛川》,你忘不了張譯。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張譯,《金剛川》的共情會大打折扣。
  •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譜寫新時代青春篇章」為主題的公益觀影活動舉行。
  • 《金剛川》:以熱血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
    70周年之際,以「弘揚抗美援朝精神 譜寫新時代青春篇章」為主題的公益觀影活動舉行。真實還原歷史 聚焦平凡士兵心中「最燃」的愛國信仰電影《金剛川》由郭帆、路陽等人聯合執導,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領銜主演,鄧超特別出演。影片聚焦抗美援朝中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即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金剛川上守衛「生命之橋」的戰鬥。國防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徐焰少將表示:「抗美援朝精神最根本的是愛國主義、革命主義。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
  • 《金剛川》發國慶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
  • 電影《金剛川》發主題劇照 時代光影致敬中國精神
    》,發布國慶主題劇照,於祖國71周年華誕之際,與國人一同回望中華民族的偉大飛躍歷程,也以影片厚重而鮮活的歷史光影,致敬跨越時代的中國精神。經千難亦前赴後繼,歷萬險更鍥而不捨,劇照所描繪的英雄氣節,同樣是中華民族跨越時代、歷久彌新的精神財富。值此祖國71周年華誕與中秋雙節同慶期間,當愛國熱血遇上思鄉情懷,回望中華民族在一次次磨難中,克服艱險、奮發圖強,恰恰是每一個平凡的普通人做出了偉大的犧牲,挺身而出。而電影《金剛川》所展現的戰爭片新思考,也恰恰來源於此。管虎導演闡釋:「這是整個中國集體的民族情感。
  • 《金剛川》線上首播 火星時代畢業學長帶你走進幕後
    《金剛川》線上首播 火星時代畢業學長帶你走進幕後 2020/12/18 14:57 來源:今報網 瀏覽:657
  • 金剛川:一部需要兩個月時間製作的電影
    雖然《金剛川》上映幾天,雖然以9.3分的成績高居票房榜首,但卻仍被吐槽保留,有些人吐槽寫一篇300字的作文,就像小學生寫300字的作文一樣。這部抗美援朝的電影應該是一部不斷受到讚揚和正能量的電影,一部讓人哭泣的電影,這是一部需要表現中國人民志願軍智慧,英勇頑強不畏犧牲的電影,但遭到人質的質疑。
  • 金剛川:工業時代的電影特效都還原不了的慘烈
    的確戰爭是殘酷的,無論是上甘嶺戰役,還是如今被搬上銀幕的《金剛川》,如果沒有經歷過那風雨如晦的歲月,是無法還原那個場面的。戰場上的慘烈如同修羅場,無法還原,即使拍攝《金剛川》已經進入了工業時代工業時代帶來的電影特效是拍攝
  • 《金剛川》映現戰爭往事,「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
    ,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託的深厚情誼。影片將於10月25日全面公映。由此,展現出一段實力懸殊的戰爭往事:志願軍戰士為在指定時間內通過金剛川,冒著敵機的狂轟濫炸,以血肉之軀修補戰火中的木橋。預告片中叢林行軍、地空交戰、水上爆破等戰鬥場景悉數曝光,全景式呈現了艱苦異常的戰地氛圍。領銜主演張譯、吳京、李九霄、魏晨,特別出演鄧超也相繼亮相,各司其職於戰地齊心協力,抵禦敵軍,殘酷戰爭更顯志願軍的無畏氣概。
  • 《金剛川》:新時代主旋律電影的一份滿意答卷 | 評論
    ,講述了在1953年7月12日下午到1953年7月13日凌晨六點這一階段,面對美軍的不斷襲擊和轟炸,中國志願軍戰士如何建起重橋、橫跨金剛川進行戰爭支援的故事。這也是電影《金剛川》想要展現的矛盾感。另外,在「對手」一節中,電影《金剛川》重點描述了「希爾」這個美國飛行員的角色,通過他和美軍的強勢轟炸,反塑這場戰爭的殘酷和艱難。希爾在轟炸的時候說道:「橋在,是我們的地獄;橋不在,是他們的地獄。」另外,當與希爾一起作戰的戰友看到中國的喀秋莎摧毀他們的戰略據點時,發出了「我想回家,我不想死」的呼喊。
  • 致敬那個時代,致敬中國軍人!《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蘭州新聞網訊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
  • 《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
    》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託的深厚情誼。影片將於10月25日全面公映。
  • 三天三億,口碑登頂,融時代血肉的《金剛川》,是民族立命的根本
    納蘭驚夢/文上映第三天,《金剛川》票房便已宣告突破而在《金剛川它是志願軍戰士夜以繼日爭分奪秒用木材修築的橋,它是志願者戰士眾志成城用血肉之軀築起的橋,它更是用「融時代血肉金剛,換當下風平浪靜」的不屈精神意志築起的橋。
  • 「金剛天團」保家衛國時代共情,《金剛川》首發預告映現戰爭往事
    近日,由管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以抗美援朝為題材的電影《金剛川》發布「獨白」版預告,以戰爭親歷者的角度講述了一段發生在主戰場之外的戰爭往事,在暗流湧動的金剛川上,一段鮮為人知的殊死較量徐徐展開。與此同時,《金剛川》同步釋出的人物關係海報,更描繪出戰友間生死相託的深厚情誼。影片將於10月25日全面公映。
  • 張譯,用演技帶我們走進《金剛川》,你就是那個時代的「張飛」
    生活在國家昌盛的時代,從未真正感受過戰爭。有幸在《金剛川》上映的時候,走進電影院,感受抗美援朝中的故事。金剛川劇照從戰場上各個小兵和每一個參與戰爭的人物入手,刻畫了一個個人物飽滿的人民戰士形象
  • 想要超越《戰狼2》,《金剛川》需要邁過三道坎
    不過,隨著一部名為《金剛川》的戰爭電影被媒體曝光出來,那句「用光影銘刻歷史今年是志願軍抗美援朝作戰70周年,趕在抗美援朝紀念日前上映,《金剛川》的點把握得不可謂不準,野心不可謂不大。從目前曝光的信息來看,《金剛川》應該是描寫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為保障志願軍後勤大動脈不被聯合國軍掐死,一群工程兵戰士捨身忘死的修橋故事。
  • 電影市場的「金剛川」
    但《八佰》用超過30億的票房證明了兩件事情:國內電影市場的潛力大於很多人的想像力,好作品也不需要挑時間10月23日,《金剛川》正式上映。截至首映日的21時30分,票房已經破億。貓眼專業數據顯示,《金剛川》首日票房達到1.04億,緊追《八佰》首日1.41億的票房。
  • 金剛川在哪兒 金剛川是現在的什麼地方
    最近要上一部為上就已經火了的電影了,就叫這個《金剛川》,有超多影帝加盟,電影非常受期待,電影講的是抗美援朝其中的一個故事,話說就是在這個「金剛川」這個地方發生的戰役,那麼有人要問了,這個金剛川在什麼地方呢?金剛川放在今天又是什麼地方呢?下面我們就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 任正非的兵:在你最需要時,華為就是金剛川上的人橋!羅振宇肅然起敬...
    華為雲銷售陳盈霖給得到總裁郵件中說:在您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是金剛川上的人橋!羅振宇被折服了 聲明:風起堂原創內容,嚴禁抄襲搬運,侵權必究 最讓羅胖感動的是陳盈霖郵件中的這句話:"我們沒有"美式裝備",但是在您最需要的時候,我們一定是金剛川上的那座"人橋"!" 羅振宇服了,這不僅僅是華為銷售業務上的訴求或者營銷。羅胖在分享結尾直言,"華為人對客戶的認真讓我肅然起敬,他們真的在為別人著想,我的所有顧慮都被搬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