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他選擇了「站著掙錢」,「讓子彈飛會兒」

2021-01-18 不二愛逗

導語:於是,他選擇了「站著掙錢」,「讓子彈飛會兒」。

有一個糾結於「電影到底有沒有搞頭」、「怎樣搞才有搞頭」的年輕影視編導繼《阿凡達》之後第二次掏錢買票走進影院看了一場《讓子彈飛》,結果卻變得更加糾結了。他在有一群基本不進影院看電影的「高端影迷」嘯聚的「結廬桃源」網站上發了一個帖子,直陳其實,認為影片「夾生,拖沓」,以「毫無必要的時長」,用「同一個節奏」、「高八度沒來由的亢奮」端出了一鍋「洋溢著雄性荷爾蒙過盛感覺」的「爛燉」。隨後感慨:「我有點傷心,一是因為姜文都爛了,那還有誰能挺著?二是為什麼這樣的片子所有人都眾口詞地說好呢?」帖子引來眾多附議,搞得本想去看影片的人,也都開始糾結了。

眾所周知,姜文作為一個特立獨行的導演,十七年僅僅磨出了四劍。前三劍為他贏得了眾多擁躉和無限期許,卻沒有給投資人帶來太多的利益。然而這次,姜文卻開始「站著掙錢」了,而過去那些僅僅從道義和藝術上支持姜文的影迷們便開始「傷心」了。而這些人,恰恰是很少買票進影院的人。即如隨後有網友跟帖指出,依照市場主導的原則,觀眾永遠是對的。即使他們是錯的,他們的趣味在哪裡,往哪裡設計就行了。這就像選美競猜一樣,不是選自己覺得最漂亮的那個,而要選所有其他人覺得最漂亮的那個。

所以,作為一個電影權的投資決策人,如果也以個人的「高端趣味」去甄別電影項目的話,不但沒有幾部能夠被投拍,即使投拍,出來的產品也有可能是票房災難。好萊塢的電影之所以能被偷拍,很少是被導演或編劇或製片人最終決定的,決定是否投拍的大都是投資人或投資人的代言人,也就是那些主管電影營銷的經理人員。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的電影能夠雄霸全球的癥結原因,也是中國的很多電影人一直糾結不明的道理,而姜文這回明白了。在執導影片時,擱置了不該糾結的東西,而依然保留著應該糾結的東西,於是,他選擇了「站著掙錢」,「讓子彈飛會兒」。說到底,影片能否投拍,最終的抉擇權還在觀眾。觀眾的選擇即是「人民的選擇」,這是不以製作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事情。

竊以為,從市場的角度而言,電影沒有好壞之分,只有聰明與否,成功與否因為好壞是沒有客觀標準而見仁見智的東西,但以成功來界定的聰明或者用聰明而構築的成功卻是一個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存在。洶湧的票房至少定義了這部影片的成功,有此足矣。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姜文也從一個被諸多小眾影迷熱捧的「好導演」,成功轉型為一個面向大眾的「聰明導演」。人們花錢走進影院,為的是兩個小時暫時逃避現實的娛樂,如果都跑到影院去上綱上線,還不如去課堂呢。

(歡迎小夥伴們踴躍發言,喜歡的朋友,關注點讚轉發可以走一波喲!謝謝!)

相關焦點

  • 《讓子彈飛》票房與爭議齊飛
    《讓子彈飛》上映8天來,票房已突破4億。《讓子彈飛》上映首日觀影人次達76.5萬,超過去年的票房冠軍《阿凡達》。賀歲片《讓子彈飛》也引發諸多熱門話題。飛速飆升的票房、褒貶不一的評價,還有關於文藝片導演向通俗妥協,電影與文學的關係,國產片節奏應當提速,真正的喜劇不是搞笑等此起彼伏的討論,使得《讓子彈飛》成為本年度賀歲檔最具話題性的影片。
  • 姜文電影《讓子彈飛》,站著掙錢才夠爺們!
    又看了一遍讓子彈飛站著把錢掙了姜文的電影是真誠的,這種誠意堪比小學生。他並沒有說已經拿到公眾的話語權,就可以不把事當事辦。從這次作品的質量上,可以證實姜文說的那句話,「站著把錢掙了」。現在賺錢太不容易了,能「站著把錢掙了」,您乃神人。說實話之前他的幾部片子沒看太懂,敘事風格有些奇怪,思想的表達又也太隱晦。《陽光燦爛的日子》還可以,其他的就有些莫名其妙了。但我覺得誰也不必去期望什麼,也不用過度解讀什麼,姜文總和其他人的期望有差距。這些差距不能被解讀為特立獨行,只不過在我看來過於生猛。
  • 你是想站著,還是想掙錢呢?
    今天,看到一個問題,「為什麼《讓子彈飛》最近又火起來了?」於是我再去刷了一遍,真是耐人尋味。《讓子彈飛》是 10 年的片子,至今也有十年了,以前很多看不懂的地方,現在仔細想來越來越有味道。當你再看,或者隔一段時間看,你才會發現原來生活到處都是讓子彈飛。選了幾個經典的對白給大家看下:1、站著掙錢湯師爺:百姓眼裡,你是縣長。可是黃四郎眼裡,你就是跪著要飯的。掙錢嘛,生意,不寒磣。張麻子:寒磣!很他媽寒磣!湯師爺:「你是想站著,還是想掙錢呢?」
  • 《讓子彈飛》——姜文的驚喜
    姜文,這個鬼才,帶著他的作品,如同子彈一樣,划過國產電影黑暗的天空,就像這部電影的名字。《讓子彈飛》他給那些失望的人,翻譯了什麼叫驚喜。告訴他們兩件事。一、華語電影還有扛鼎之作。二、我姜文,回來了。藥神可以有很多個,但《讓子彈飛》只有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那種。      《讓子彈飛》上映之前,姜文作為導演,只拍過三部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鬼子來了》、《太陽照常升起》。
  • 最終還是站著把錢掙了-《讓子彈飛》姜文
    他拍出他的理解,看不看得懂,看出什麼是你們的事。姜文自己說:《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我的禮物。《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他拿頂帽子來迎接張麻子,就是在挑釁,你可以加入我掙錢,但必須跪著。三、有權有勢的都是穿衣服的,沒錢的百姓是光膀子的。
  •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
    最任性的姜文,用這部《讓子彈飛》,就這麼站著把錢掙了姜文一直都是中國最為特殊的一個導演,他的電影也從來不與人苟同,更多的使用自己的風格拍攝一些讓人驚嘆的電影。姜文一度被影迷們認為是電影鬼才,從演員轉型的他曾經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優秀的電影,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來講一個姜文被人們提起最多的一部電影《讓子彈飛》。「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這是《讓子彈飛》中的臺詞,這句話在後來被萬千文藝青年奉為金句。
  • 北洋三部曲之《讓子彈飛》經典回顧:我就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
    一、劇情簡介《讓子彈飛》改編自著名作家馬識途的長篇小說集《夜譚十記》中的《盜官記》。該片講述了北洋年間,南部中國。《讓子彈飛》是一部讓人難以定義和歸類的電影,因為姜文獨特的個性和創作才華,讓這部影片有著獨一無二的個性特質。這意味著人們難以用既有類型片的常規去判定這部片子,因而對它的各種解讀五花八門、包羅萬象。2.《讓子彈飛》就像是一部真人版的卡通電影。姜文把一個成年人的幻夢做得如此天真爛漫、五彩斑斕,又如此一本正經、正氣凜然。3.電影是造夢,姜文是最懂得這一本質的導演。
  • 讓子彈飛:站著就把錢給掙了?
    姜文的首部商業大作《讓子彈飛》12月16日全國公映,「看得懂的電影」,這是姜文在《讓子彈飛》宣傳期間多次提到的一個詞,也折射出姜文從文藝到商業的巨大轉變  「如果姜文拍商業片,將是對我最大的威脅。」馮小剛曾這樣評價「兄弟」姜文。
  • 「別急,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子彈飛》經典臺詞
    《讓子彈飛》是由姜文執導,姜文、周潤發、葛優、劉嘉玲、陳坤、周韻、廖凡、姜武等主演的劇情片,於2010年12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 讓子彈飛:姜文自傳
    姜文曾經說過,《太陽照常升起》是上帝送給他的禮物,而《讓子彈飛》則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顯然,《讓子彈飛》在姜文的心目中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他覺得的觀眾想要的。作為沉寂7年的復出之作,2007年上映的《太陽照常升起》的票房並不理想,這也讓姜文明白,過於的自我放飛並不能讓觀眾明白他的表達。
  • 藏得越深,站的越直。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子彈飛》影評
    《讓子彈飛》是一部商業片,但卻比國內絕大多數藝術片更藝術。錢掙了,還站著。而且藏得深了,反而站得更直。一群馬拉著火車在鐵軌上飛奔,火車裡的人,吃著火鍋,唱著歌。然後被一群頭上戴著麻將面具的劫匪打劫……。
  • 《讓子彈飛》:姜文式電影,一部讓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劇
    《讓子彈飛》講述了一個「離奇古怪」的故事。都說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古人誠不欺我。這部電影雖然沒有涉及鬼神,但是電影中的勾心鬥角,鵝城的鬥智鬥勇,給人的恐怖絲毫不必鬼神來的輕。走馬上任縣官的馬邦德,和他的妻子,師爺老湯,就像他所說的那樣「吃著火鍋唱著歌」,結果轉眼就被麻匪給劫了。出手的人是兇名在外的麻匪,張麻子。火車翻了車,淹死了湯師爺,馬邦德運氣好,還剩了半口氣。
  • 《讓子彈飛》十周年:子彈依舊在飛,理想希望不滅
    姜文希望讓子彈飛一會,而這顆「子彈」飛了十年,不僅沒有轉瞬即逝,反而引發了更大的子彈狂潮,在華語電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彈痕「。子彈依舊在飛的背後,是姜文不滅的理想,更是成功吸粉、數量相當的擁躉們所撐起的希望。 理想:站著,把錢掙了?
  • 讓子彈飛一會兒--《讓子彈飛》影評
    這位演而優則導的,也不知道算是咱們中國第幾代的導演,不管是最初的《陽光燦爛的日子》,還是後面的禁片《鬼子來了》,乃至《太陽照常升起》以及民國時代三部曲《讓子彈飛》、《一步之遙》、《邪不壓正》,在我看來,都是姜文對我們這個時代最美的情書。其實在看完《讓子彈飛》以後,我一直難掩心中衝動,想寫一篇影評,但苦於一直找不到突破點,因此難以成文。
  • 《讓子彈飛》是一個怎麼樣的故事?
    《讓子彈飛》是一個土匪碰上一個惡霸的故事,講得真tm驚喜。該片獲得了第48屆臺北金馬影展 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提名);第31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提名;以及第6屆亞洲電影大獎 最高票房亞洲電影大獎。葛優的演技不用說,觀眾一看他就忍不住想笑。這樣一個充滿了諷刺意味的黑色幽默故事,130分鐘的影片滿是高潮,絕對是值得欣賞的。故事說到了上海,「上海就是浦東,浦東就是上海」。有網友說,姜文的野心就是在說今天的事:鵝城與浦東是兩極。電影的最後,姜文牽著馬頭,看著火車的離去,更像是在表達了自己的傾向。
  • 讓子彈,飛一會兒
    姜文是個產量特別低的導演,入行二十多年,才導了五部長片,但幾乎每部都能成為長久的話題,《讓子彈飛》是他邁入主流大導的重要一步,相信大量的觀眾都是從這部作品開始,變成姜文的腦殘粉。之前的《鬼子來了》和《太陽照常升起》雖然在評論界享譽頗高,但還遠沒有得到市場的承認,很多人包括我都很好奇,姜文如果拍商業電影會是個什麼效果,《讓子彈飛》就是姜文給出的回答:哥要站著,也把錢掙了。
  • 《讓子彈飛》,不是一個屠龍少年的童話
    最近,《讓子彈飛》又火起來了,各個網絡群體都在討論它,大家玩梗鬥圖,用它的段子,來當作自己的輿論武器。很多人說這部電影不好看,說姜文故弄玄虛、不說人話。實際上,這部電影通篇說的都是人話,只是很多人的腦子有點糊塗,長期以來聽多了鬼話瘋話,習慣了不站在人的角度思考,所以覺得它不說人話。
  • 為什麼電影名叫《讓子彈飛會兒》,真實含義是這樣來的!
    記者問姜文:電影的名字為什麼叫「讓子彈飛一會兒」?姜文:是2009年2月,我給周潤發先生、葛優先生寫信的前後,有一天晚上離開公司的時候,腦子裡突然蹦出了這七個字。當時我給一些朋友群發簡訊。大家也有點兒蒙,紛紛問我什麼意思。
  • 姜文這部《讓子彈飛》歷久彌新
    姜文是中國電影圈裡頭的奇才,在十年前憑藉著一部《讓子彈飛》名震中國,成為真真正正「站著掙錢」的導演。時隔十年,再來看《讓子彈飛》,更顯得歷久彌新。豆瓣8.8分01《讓子彈飛》講的是什麼?這是一個頗受爭議的問題。
  • 《讓子彈飛》裡張麻子:我是想站著,還把錢掙了!現實這可能嗎?
    姜文有一部電影是《讓子彈飛》。這個電影裡有三個關鍵人物。一個是周潤發演的,黃四郎。他是鵝城的惡霸,在鵝城掙錢都得聽他的。一個是葛優演的師爺。他是亂世中的聰明人,懂得委曲求全,把所有的矛盾都圓滑化解。還有一個就是姜文演的張麻子。他是一個規則的破壞者,不滿於黃四郎的霸道,號召鵝城的百姓推翻了黃四郎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