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修煉叫:琴棋書畫

2021-02-22 丁嘉耕書法研究
(一)、琴

  

     中國古代推崇正音雅樂,以「清幽平淡」為上,不以繁聲熱鬧為趣。琴瑟、簫笛、胡琴,都音色柔和,恬淡而音韻綿長,如此幽婉清雅的音樂背後是豐厚的文化底蘊。

     儒家注重社會倫理的「教化」,推崇中和之美,平穩節制、含蓄淡雅,排斥媚惑喧鬧的溺音淫樂。道家倡導自然、清靜、無為、柔弱、和諧。老子說:「大音希聲」,正聲應「簡靜」,靜才會有空靈渺遠的空間感,與萬物合一的心靈體驗。莊子提出「平易恬淡」為人生理想。「平易恬淡,則憂患不能入,邪氣不能襲,故其德全而神不虧」。

     文人逸士,以琴會友,覓知音,不競不求,不炫技,不賣弄,遠離名利紛擾,清修自娛。對琴藝的體悟之深,要求之高,令人嘆服。「身手皆靜方能與妙道相融,與神靈相通。」,「故清者,大雅之原本……兩手如鸞鳳和鳴,不染纖毫濁氣……必以貞靜宏遠為度……從容婉轉」。

   「神閒氣靜,雪其躁氣,釋其競心,指下掃盡炎囂,弦上恰存貞潔。」「心骨俱冷,體氣欲仙。」「專精注神,感動鬼神。」這簡直是修煉的境界。

(二)、棋

  

     「古松流水間,唯聞棋聲」,「閒敲棋子落燈花」,「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古人弈棋的樂趣可見一斑。閒暇時,下棋交友,益智增慧。

     下棋講究棋品。弈棋情狀種種,往往表現出棋手的性格修養。宋大臣潘慎修以孔孟之道比喻圍棋,曰:「棋之道在乎恬默,而取捨為急。仁則能全,義則能守,禮則能變,智則能兼,信則能克。君子知斯五者,庶幾可以言棋矣。」

     梁武帝善弈棋,著書寫的多是經驗之談。「若局勢已勝,不宜過輕,禍起於所忽,功墜於垂成。」

    棋盤雖小,卻玄妙多變,見仁見智。如:天地陰陽,王政、兵法韜略等等。棋局如戰場,黑白雙方運兵布陣,攻佔御守,鬥智比勇。東漢文士應瑒說:「博弈之道,貴乎嚴謹。」既要有出世之大略,又要有入世之細謀。

     歷史上,儒釋道代表人物及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數學家、哲學家等,都對圍棋頌揚備至,認為從中收益匪淺。

(三)、書

     書法是中國古代極為普及的、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習書法能調神修心、健康長壽。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書法家大都是壽星,唐代寫《九成宮》的歐陽詢,活了85歲;寫《夫子廟堂碑》的虞世南,活了89歲。當代書法家上海的蘇局仙、北京的孫墨佛都年逾百歲。

     唐太宗在《論筆訣》中說:「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歐陽詢也講練書法時要「澄神定慮,端己正容。」必須排除雜念、榮辱皆忘、全神貫注,達到入靜專一的狀態。然後,意在筆先,靈活自如地運動手、腕、肘、臂,調動全身的氣力,通過筆端,有機地輸送到字的點、橫、豎、撇、捺和字裡行間的布局之中,即所謂「以通身之氣之功之力而用之」,促進血液循環,使人精力充沛,這又與氣功不謀而合。

     周星蓮《臨池管見》指出:「靜坐作楷書數十字或數百字,便覺煩躁俱平。」故「正書居靜以治動」,說明練楷書能養氣安神,消除煩躁。而隸書因其書法沉穩秀拔,如林泉般清幽爽神,使頭痛、失眠的人氣血平和,情志自調。書法家長壽的原因就在此中吧。

     雖然字的造形是在紙上,但它的神情意趣,卻在紙墨之外,自然環境中的一切動態自有相契合之處。誠如老子的「道法自然」。釋家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葉一春秋。」天文、地文、人文,象中有道。

     王羲之觀鵝掌撥水而得筆法,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器而得草書之法,黃庭堅觀樵夫蕩槳而得筆勢……書法家懸腕運筆,掌虛指實,快而不急,慢而不滯。捕捉到「鸞舞」之姿,「龍騰」之態,可達渾然忘我的天人合一狀態。

     古代書論普遍關注品德與書法的關係,即有「書如其人」之說。清代的朱和羹在《臨池心解》中寫道:「書學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

(四)、畫

  

     古代文人畫講究全面的文化修養,提倡「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必須詩、書、畫、印相得益彰,人品、才情、學問、思想缺一不可。在題材上多為山水、花鳥以及梅蘭竹菊一類,象徵淡泊寧靜的隱逸生活,純正敦厚的君子之風,清高堅貞的人格精神。

     文人畫注重氣韻和筆情墨趣,意境雋永,耐人尋味。畫格有四,逸格、神格、妙格、能格。「蓋能不及妙,妙不及神,神不及逸。」

     以逸品為至高境界,超越一般的藝術水準,進入更高的審美創造天地,飄逸出塵。看似平淡天真,卻格高無與倫比。簡潔生動,得之自然,無可仿效。

     唐代大詩人王維被尊為山水畫之祖。他長於寫景畫景,展示清新明朗、淡雅脫俗的靜中之美,給人精神上的陶冶和身心的審美愉悅。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據《苕溪漁隱叢話》中記載,宋代詞人秦觀曾患腸胃病,屢治不愈。一日,朋友送他一幅王維畫的《輞川圖》,每當看到這幅山清水秀的畫卷時,就仿佛進入了那迷人的畫境,感到神清氣爽,心曠神怡,腸胃不適的症狀一掃而光。經過幾日的「畫中遊」,秦觀的病竟逐漸好起來了。

     後王維辭官,歸隱田園。吃齋奉佛,焚香誦經,彈琴賦詩,泛舟歌詠,書畫傳神,禪意盎然。高深的佛教造詣和豐富的文化修養融於筆墨,純淨的能量、清涼的氣息從畫中緩緩散發出來,令人賞心悅目,精神舒暢,對健康頗有助益,這是藥力所不能及的。

     「元四家」之首黃公望也是個修道之人,他經歷坎坷,少年早慧,才華出眾,因與權貴不合,後被連累入獄,50歲才自由。他打坐修煉,畫風也變得空靈超逸,蒼莽沉雄。他雲遊七年,深得山水之韻。年近八旬,他畫完了《富春山居圖》,成就很高,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影響後世甚遠。明代董其昌稱,見此畫便有「心脾俱暢」之感。

      在諸多頂極文人畫家中不乏修煉人,最突出的是清初"四畫僧",畫法特點清靜淡泊,而又各具特色。四僧中以八大山人、石濤影響較大。

      一幅好畫,能讓人雜念頓消,洗塵淨心,漸入佳境。可見書畫家的人品、才藝、修煉的功力非同尋常,古代書畫專著所講的「定神」、「通神」、「神品」、「逸品」就是這個道理。


相關焦點

  • 有一種成長,叫修煉
    點擊藍字和閱讀君做朋友報刊營銷修煉手冊市場營銷部  張鼎
  • 琴棋書畫-中國傳統文化
    「琴棋書畫」乃中國傳統「四藝」,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文雅而高逸的情懷體現。
  • 琴棋書畫皆是緣
    緣分這東西,真是妙不可言,所謂有緣千裡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自古以來,有情人終成眷屬的佳話可謂是數不勝數,今天我們來看一看,因琴棋書畫而結緣的才子和佳人
  • 修煉是生命的自我修養,修煉與迷信無關
    有人對修煉持排斥心理,是因為不了解修煉的真正涵義,而有許多關於迷信的先入為主的觀念。佛家叫修煉,儒家叫修身,常人叫道德修養,其中包括許多養生因素。修煉並不像人們通常以為的宗教是一種欺騙,那些只是騙子用來欺騙的東西,或者智慧不高的人誤傳的東西。拋開虛偽的成分,我們這裡只講核心有效的知識。修煉不僅對六道輪迴的未來發生正面作用,也對今生現世起到積極作用。如果無效,如果無益,這種修煉就是欺騙。
  • 風雅人生 與琴棋書畫為伴
    我們形容一個人有才華,常常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這句話。「琴棋書畫」,又稱「四藝」,是古代文人騷客、包括名門閨秀修身所必須掌握的技能,現在也常用於表示個人的文化素養。作為古代文化藝術的典型象徵,「四藝」歷來為人所重視,曹雪芹在《紅樓夢》中給「四春」的貼身丫頭取「抱琴、司棋、侍書、入畫」之名,也體現了琴棋書畫在古代文人生活中的地位。
  • 從高偉光東華帝君的「琴棋書畫」談娛樂圈的書畫人才,你知道幾個
    演員主要就是演技,至於是否真的會「琴棋書畫」,也沒那個必要,畢竟術業有專攻。但是娛樂圈真的有很多書畫非常棒的,比如唐國強,鬱鈞劍是中國書法協會的會員,可算的上翹楚了。另有姜昆,張鐵林,王剛,濮存昕,馬季,馮小剛等一批老藝術家的書法都非常厲害,除此之外的還有哪些呢?繼續和小牛君一起來盤點一下吧。
  • 黃藥師梅超風:有一種愛你叫恨你,有一種信仰叫絕望
    有!小說人物雖然是虛構,卻往往被大師們賦予了深刻的內涵。金庸筆下的許多人物,都值得去做一場專門的研究。古往今來的寫者,不管是是妖魔鬼怪,還是寫愛恨情仇,寫到最後,其實寫的都是自己,寫的都是一個人字。看過一篇文章,叫「教主最不誠」,看了以後深以為然。所謂站得高看得遠,一個人越是走到了高位,就知道的越多,看的越遠,就越清楚的知道自己領導下的單位是個什麼貨色。
  • 【琴棋書畫】王曉光書畫藝術淺析
    相關連結:【美文共賞】李學明談「家園」【琴棋書畫】散逸覓真趣 淡然入田園【美文共賞】李學明的三個美學地標【美文賞析】《博學明志 潛物篤韻--李學明國畫探敘》【琴棋書畫】莘縣籍畫家李學明濃鬱的「東坡情結」和藝術之緣【琴棋書畫】牧笛聲聲 夢回故園 —讀李學明畫牛系列作品【琴棋書畫】李學明:用筆墨為十二生肖造像【琴棋書畫】著名畫家李學明教授的「詩心」與繪畫之樂【琴棋書畫】明心見性 ——李學明泰山繪畫作品賞讀【美文共賞】  《故鄉的河》(李學明)
  • 什麼樣的女子像「琴棋書畫詩酒花」?
    二、棋樣女子 這樣的女子,有心機,有手段,有套路,有規則,看似平靜,平靜中有殺機,看似安然,安然處孕驚雷。 別看她安靜沉默,或嬌憨嫵媚,很可能你在欣賞和心儀她的時候,她已經把你看作棋盤一顆子。你不要給她機會,一旦好風起兮,不然如龍如鳳,飛舞九天,而且為了能衝上霄漢,不惜一切。
  • 修煉愛情有多心酸? | 英文版《修煉愛情》
    《修煉愛情》這支MV是獻給在MI185空難中的遇難者,更是獻給在此次事故中遇難的自己最親愛的朋友。2013年正值林俊傑出道10年,唱片公司在企劃其新專輯時希望他能講出不曾說過的內心秘密,林俊傑才決定自揭傷疤,坦言當年事情來得太突然,有太多話來不及說,他一直還保存對方留下的那張照片,「那起空難始終沒查出原因,去年有電視播出,我還是忍不住看完了,仍對當年的意外難以釋懷。」他還保留著照片,至今還會睹物思人,「照片還留有汽油味,但留住,是為了留個紀念。」
  • 有一種舒服叫 得勁;有一種忙叫 不疊哩;有一種驚訝叫 乖乖來~
    黑 乎 有一種動作叫 蝦 腰有一種問話叫 揍 啥 有一種表現叫 諞能 有一種肯定叫 那 是 有一種思想叫 不 夠 頭有一種動作叫 谷堆下 有一種故意叫 得 意哩 有一種等待叫 求其一會有一種沒能力叫 制不了 有一種舒服叫 得勁 有一種難受叫 不得勁 有一種忙叫 不疊哩有一種執著叫 別愣頭 有一種驚訝叫 乖乖來 有一種師傅叫 老絲兒 有一種敗家子叫 敗壞
  • 有一種相逢,叫一見傾心;有一種思念,叫一往情深
    作者:昕月藍殤 歲月深處,總有最深情的思量,常常想起你,回憶不停歇,有一個人一直在心裡,愛著,想念著,卻不會再打擾。 有一種相逢,叫一見傾心;有一種思念,叫一往情深。無論相隔多麼遙遠的距離,始終守著一份承諾,在紅塵的渡口等你。
  • 有一種想叫夜不成寐,有一種痛叫錐心刺骨,有一種憂叫逆流成河
    真愛是一生一世的情,那是餘生永遠都是你認定,想念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那是纏綿於心的一種眷戀,愛有多深深就會有多痛!有一種想叫夜不成寐,心裡裝著一個人,越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心裡的想念之情越是濃鬱,那是如疾風驟雨一樣的無法控制!
  • 有一種遇見,叫相見恨晚;有一種疼痛,叫孤獨終老
    紅塵裡,有一種遇見,叫相見恨晚,那種一見鍾情的愛戀,一旦牽手便是一生的真愛,有一種疼,叫孤獨終老,這是一種埋藏在心裡的愛!情感的故事裡,用心愛過的人,即便是愛而不得,也會記得一輩子,愛有多深,記憶就會有多久遠,想念就會有多痛!
  • 有一種等叫我愛你,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有一種疼叫痛徹心扉
    有一種等待叫我愛你,那是一場度日如年的感覺,等是情感裡最高貴的情,那是與命運結合的共同體,若不是真心愛著,若不是愛得死心塌地,就不會無限期的等下去!有一種想叫心不由己,相愛卻不能在一起朝夕相伴,只能任由思念的種子在心底生根發芽,傘等雨上它的使命,雲等風是為了暢遊四方,而我等你是出於真心的愛,等你成了我每天的一種生活,或許這就是我今生的宿命!一個人只有深情的愛著,才會鍥而不捨地等,有一個愛而不在身邊的人,除了思念就只能默默地等,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捷徑可以選擇!
  • 有一種清麗叫馮程程,有一種灑脫叫程淮秀,有一種大氣叫白素貞
    有一種溫婉叫蘇蓉蓉有一種俏皮叫沈芳有一種知性叫莫雅文有一種傳奇叫趙雅芝
  • 傳統文化中的琴棋書畫,原來講究這麼多,太佩服古人的智慧!
    國學文化是修煉性情的文化,恭敬,端正,心平氣和,把自己的心全然安定下來,心無旁騖,不疾不徐,泰然自若,全身的精氣神是調和的,和宇宙中的太和之氣相通。與神合靈,與道合妙。以古代文人的琴棋書畫來說,是閒情逸緻,更是修身養性,造詣深者可達到相當高的境界。中國古代推崇正音雅樂,以"清幽平淡"為上,不以繁聲熱鬧為趨。
  • 【道法】存思通天地,修煉存思的三種修煉法
    存思,又叫存想,泛指道士在修煉時集中意念,觀想身內景象(如臟腑、骨節、身神等)和身外景象(聖真、日月光華、雲氣、神獸、童男女、八卦等)以達到集中意念、溝通神明、治病驅邪等作用的行為。吸收了《太平經》五臟神的觀念,發展為三部八景二十四神,認為人體各部位都有神靈居住,修道之士能存思體內神真,久之三(丹)田、五臟,真氣調和,不會有疾病,甚至可以羽化登真。
  • 在四川:有一種多嘴叫「批垮」,有一種玩笑叫「算罈子」
    在四川:有一種精神叫「雄起」。有一種團結叫「紮起」。有一種誓言叫「毛主席保證」。有一種遺憾叫「哦豁」。有一種失敗叫「洗白」。有一種犧牲叫「洗白佬」。有一種死亡叫「下課」。還有一種死亡叫「出脫」。還有一種死亡叫「翹根兒」。有一种放棄叫「算逑」。有一種肯定叫「憋憋」。還有一種肯定叫「憋遭」。有一種故意叫「力邊」。有一種期待叫「你給老子等到」。 有一種憨厚叫「燜噔兒」。有一種傻瓜叫「哈堡」。
  • 王詩齡拍廣告秀琴棋書畫,大臉胖嘟嘟,渾身透露著富貴女孩的自信
    王詩齡拍廣告秀琴棋書畫,大臉胖嘟嘟,渾身透露著富貴女孩的自信王詩齡拍廣告秀琴棋書畫,大臉胖嘟嘟,渾身透露著富貴女孩的自信隨後,王詩齡也是大秀琴棋書畫,大方向眾網友展示她在畫畫、書法、西洋棋等方面的才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