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友薪福助房企用工轉型,實現「線上+線下」全民營銷

2020-12-25 騰訊網

2020年上半年,受國際疫情影響,地產行業舉步維艱,無奈只好將主營目標轉移到線上,但作為傳統個體經濟,轉型存在諸多問題,人力資源匱乏、管理困難、運營成本高、結算困難等等。如今,各大行業處於經濟快速回暖期,地產行業需緊跟腳步,效仿新個體經濟的運營模式,全面升級成「線上+線下」的全民營銷方式。這種全新的經營模式無形中加大了管理難度、運營成本和結算流程,為解決此類困難,地產行業開始向社會化用工模式轉型。但根據行業的權威數據顯示,目前企業轉型的失敗率高達70%,因此,如何成功轉型,成為了各大房企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用友薪福社作為社會化用工的倡導者與實踐者,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將資深人力資源專家、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充足的社會人才資源庫相結合,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做出全面分析,給企業提出包括運營變革和落地服務在內的一系列具體解決方案,從而實現企業快速獲取資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產效率的目標。

調查顯示,現在社會化用工在房地產行業的應用場景主要有房地產開發商、地產渠道代理公司和家裝行業三大領域。房地產開發商在開展全民營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線上、線下銷售人員,一方面銷售人員流動性高、基數大,管理十分困難;另一方面常規的招聘方式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信息獲取不精準,大大降低企業的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對於外部營銷人員來說,企業應用社會化用工模式可以降低用工成本,用友薪福社運用完善的SaaS綜合服務平臺能為企業提供準確的人力資源信息,並通過平臺統一管理,進行資金結算,減少企業在管理和結算上的壓力,與傳統用工相比,運營成本降低約23%。

地產渠道代理公司在服務地產開發商時,需要運用大量的渠道專員進行市場開發,而傳統用工會極大的增加企業的成本壓力,因此,社會化用工是最好的選擇。用友薪福社可以通過風險信息數據、風險評估報告 、業務風險模型等具體數據,為企業提供最優方案,快速整合人力資源,在降低企業用工成本,簡化企業管理流程的同時,最大程度的提升企業經濟效率,同時在合理合規的情況下將費用結算給相應人員。

而作為家裝行業來說,專職設計師無疑給企業的運營增加了很大的壓力,而與外部家裝設計師的合作又存在穩定性、資金結算等多方面問題。用友薪福社通過SaaS綜合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個人提供完全透明的合作信息,保障雙方權益,企業可以第一時間掌握行業信息並安排工作,依託平臺也可以簡化結算流程。個人可以通過雲帳號第一時間找到工作信息,在完成工作的前提下快速結傭。

如今,房企社會化用工轉型已成趨勢,用友薪福社依靠成熟穩定的平臺幫助多個企業成功轉型,在將來,社會化用工模式還會應用到更多領域。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社會化用工年度創新峰會在即,企業用工將迎來轉折點
    後疫情時代,市場用工方式也正悄然發生變化。現在許多企業都主動將以往採用的僱傭模式轉變為當下火熱的社會化用工模式,以實現降本增效。在此背景下,如何解決資源壁壘,拉近人力資源過剩企業與人力資源緊缺企業的距離,實現供求雙方快速精準匹配,也成為企業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由此,用友薪福社倡導的社會化用工模式也再次成為眾人關注的焦點。
  • 2020社會化用工整體解決方案升級發布
    近日,用友薪福社舉辦的「2020中國社會化用工年度創新峰會」落幕,會上眾多知名企業負責人及工信部領導參會,與大家共同探討交流社會化用工大勢。本次峰會上,用友薪福社正式發布了全新升級的社會化用工整體解決方案。
  • 社會化用工如何解決企業用工問題?
    縱觀2020年不難發現,企業在用工方面出現了招聘難、員工留不住、用工成本高等諸多問題,一時之間許多企業也犯了難。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也在瘋狂探索各種用工方式,而最終它們將目光放在了社會化用工上,那企業為什麼會選擇社會化用工呢?
  • 總裁直播帶貨、線上看房……去年房企營銷創下多個先例
    信息時報訊(記者 羅莎琳)在疫情影響下,去年又被稱為線上直播賣房營銷元年,這一年房企品牌創新及線上推廣可謂史上最強。從去年1、2月線上售樓處的搭建,到3、4月的暖春行動,5、6月份線上線下齊發力以及下半年雙11、雙12銷售流量搶收行動,品牌推廣精彩紛呈。小程序、APP等多渠道推廣,助力銷售轉化。
  • 「斜槓青年」現象湧現,用友薪福社洞察先機,促企業更好發展
    上至明星大佬,下至朝九晚五的打工仔,不計其數的人通過斜槓這種跨界的方式,突破自我,讓自己從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因此,「斜槓青年」發展至今,指的已經不僅僅是多重身份,更多的是多重職業者。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時代,夢想和麵包已然可以兼得。
  • 企業關心的社會化用工問題,都在這裡!
    疫情的影響下,全國大部分企業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失,許多企業因員工無法到崗復工。在巨大的壓力下,眾多企業選擇通過社會化用工開啟「自救模式」。不過,大多數企業對於社會化用工模式知之甚少,所以,就會出現以下這些問題:為什麼要選擇社會化用工?社會化用工能為企業帶來什麼?什麼公司適合社會化用工?為什麼要選擇社會化用工?
  • 幫助企業實現 線上線下融合轉型
    貓果公司的宗旨是服務於中小微企業異業聯盟,幫助解決最後3公裡的拓客引流,最終實現實體線上線下融合轉型。面對2020年5G時代的來臨,貓果網構建短視頻+共享+賦能+社交電商的全新電商發展新格局,伴隨雲倉、拼團、直播帶貨等引流工具業務的運用,打造社交電商新零售生態圈。
  • 地產新趨勢 線上營銷或成新突破點
    疫情催化,之前尚處於探索中的線上營銷加快步伐,國內產業數位化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已然十萬億市場規模的房地產也隨著"線上賣房"的興起加快了數位化進程。從線下到線上,一字之差,需要做的卻絕非簡單搬運,而是將繁瑣的房產銷售環節進行數位化重整。
  • 碧桂園的直播邏輯:線上線下融合的力量在房產領域爆發
    促進實體經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無疑可以創造出更多的就業崗位,更能促進「六保」的完成。線上線下融合併不是一個新概念,此前零售行業不乏案例。電商率先切入線上線下融合的賽道,如阿里2014年入股銀泰並於2017年對銀泰私有化、京東同多家便利店品牌(全家、羅森、7-11等)展開戰略合作;線下轉線上相對滯後,蘇寧易購直到2019年始加快「智慧零售」的布局、國美今年4月才與拼多多建立戰略聯盟。
  • 福事多線上線下齊頭並進勇創佳績
    目前,福事多已在全國各大中城市建立了銷售終端35000多家,覆蓋全國的營銷網絡已經初步形成。  食品行業的線上市場近年來規模業發展得越來越大,線上零食品牌據統計就有兩萬多個,線下的大成功讓福事多也是有了更多的精力可以來開始嘗試著開拓線上市場,自上線線上市場之後,福事多依託原有線下老客戶也是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 線上賣房迎月考 效果聊勝於無
    線上認購、VR看房、直播賣房正成為樓市新風向。近一個月來,143家房企試水「雲看房」,線上售樓處紛紛上線,好不熱鬧。顯然,這股迅速颳起的線上賣房熱潮,已被多家房企高管賦予厚望,也成為千萬房產經紀人翹首期盼的創收抓手。那麼,網上賣房是營銷噱頭還是售樓法寶?一時間市場瀰漫著煙霧彈。
  • 疫情下線上售樓部開花,房產進入線上營銷模式
    不少售樓部因為線下門店無法開放的原因,紛紛轉戰線上,開啟線上售樓部,誕生了一群直播賣房的網紅職業顧問。線上售樓部的火熱開啟,會不會讓房產進入線上營銷的**時代?在疫情期間,全民宅家,線上是看房賣房的唯一途徑。通過網上售樓部對項目介紹,了解項目,決定是否成交。
  • 線上營銷掘金之王,競爭下的直播王者
    毫無疑問地說,直播是現下當之無愧的線上營銷「掘金之王」。對於挑剔家居行業來說,什麼是優秀的線上直播?「滴三方」平臺董事長趙恆嶽認為,「天網雲爆」就是線上直播的典型成功模式之一。表面來看,直播似乎只是一種短期促銷工具,其實則不然。
  • 明源雲客姚武:能把客戶從線上導流到線下的人跟渠道一樣重要
    比如客戶可能在線上看三十個樓盤,最後選5個樓盤去看。誰能成為那五個?能把客戶導流到線下的人,未來會跟渠道一樣重要。3.地產全民營銷的費用,去年均值0.5點左右,今年是達到0.9幾,差不多翻了一倍。渠道費用也是大幅度的增長,去年一塊錢,今年要花到兩塊錢。
  • 思為科技:房地產數位化營銷≠線上售樓處
    實際從2017年開始,我們已經跟碧桂園成立了鳳凰雲的聯合實驗室,重點研究和探索地產數位化營銷。  思為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逐步轉型,從展示系統到傳播系統到現在的大數據應用可以說地產的十年也是思為的十年。這十年時間裡思為的產品變了很多,但唯一沒有變的就是在房地產數字營銷這個領域當中的探索和深耕。目前為止,全國前百強的房企有80%都是思為的客戶了。
  • 多家平臺開啟流量大戰 線上引流賦能線下成交
    但當前的一大問題是,由於房地產的價值非常高,以及其非標準化產品的屬性,購房者在購買時較為謹慎,很難在線上實現成交。有專家分析,房企在線上的布局更多是在營銷推廣層面,購房優惠券更多的是吸引客戶留下購買意向和個人信息,再通過線下帶看,形成一定的成交轉化。
  • 線下低迷,線上迷茫,珠寶零售未來如何破局
    由於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廣大珠寶企業都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尤其是一直以來較為依賴的線下實體店鋪,在近幾年中已經面臨著客流持續下降的沉重壓力,此次疫情更是使其雪上加霜。在這一情景下,大家紛紛加快了線上化的布局,一時間進入了「全民直播」的狀態。
  • 京東「好房京選」線下品牌落地 推出線上線下商業模式
    10月29日消息,昨日,京東房產「地產未來 從京開始」好房京選啟動會召開,啟動會上,好房京選宣布線下品牌正式落地。 據介紹,好房京選是京東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線下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