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團隊新論文:潛伏期最長24天,一半以上不發熱

2020-12-26 網易新聞

此刻開始,賞心悅事

新冠肺炎潛伏期有新變化

視頻來源北方晨報

2020 年 2 月 9 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機制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團隊、李蘭娟院士團隊、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黃岡市主要醫院、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香港中文大學醫學與治療學系等一線臨床醫院和研究機構聯合在預印本平臺 medRxiv 發表了題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 的文章。

鍾南山等人對1099例(截至1月29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鍾南山為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

圖源: medRxiv 官網

潛伏期最長超3周,達24天

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一般為14天。

但在這次論文顯示,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3.0天,最長可達24天。

消息一出,掀起網上熱議:

在之前各地出現的病例中,河南省曾出現過1例潛伏期疑超14天的病例。

其實大家也不用過於擔心。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姜利曾表示,這個潛伏期14天,是我們從已有的病例中進行觀察所得出的結論,因為任何一種疾病都有一個潛伏期的範圍。

但是,是不是說14天之後一定什麼事情都沒有,也不是百分之百確定的。只是說如果在14天之內沒有發病的話,那麼在14天之後再發病的概率就非常低了。

隨後姜利補充道,所以,對於絕大數人來說,如果在14天之內沒有出現感染症狀,那就是沒事了。

論文5大發現

除此之外,還有幾大新發現:

1、有發熱症狀的患者不足一半

發熱(87.9%)和咳嗽(67.7%)是最常見的症狀,但就診時有發熱症狀的患者不足一半(43.8%)。腹瀉(3.7%)和嘔吐(5.0%)少見。

25.2%的患者至少有一種基礎性疾病(如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入院時接受肺部CT檢查的840名患者中,有76.4%表現為肺炎。

2、中位年齡為47.0歲

患者中位年齡為47.0歲,女性佔41.90%。新冠肺炎可發生在整個年齡段,其中0.9%的患者在15歲以下。

3、傳播途徑

除了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兩種途徑,研究人員還在一些患者的糞便樣本,以及胃腸道、唾液或尿液、食道侵蝕出血部位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因此衛生保護應考慮到通過胃腸道分泌物的傳播。

4、治療

總體而言,接受氧氣療法、機械通氣、靜脈內抗生素和奧司他韋療法的患者分別佔38.0%、6.1%、57.5%和35.8%。

此外,有5例嚴重病例採用了體外膜氧合ECMO。

5、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1099名新冠肺炎患者中,483人(43.95%)為武漢當地居民。在武漢以外地區,26.0%的患者未在近期前往武漢,或者未與來自武漢的人有過接觸史。

同時,僅1.18%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31.30%的患者去過武漢,71.80%的患者與來自武漢的人員接觸過。

這些結果印證了最近的一些報導,如家族聚集性發病、無症狀感染者傳播、3階段暴發模式等。同時,不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據紅星新聞報導,2月10日,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傑告訴記者,目前網上流傳的文章並非論文原文,而是研究的預印稿,供專家評議使用。

目前論文還在投稿階段,發布前需要全球同行評議。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24天,紅星新聞記者問是否具有一定普遍性,是否需要延長隔離期。關偉傑表示,仍是個例。

鍾南山:新冠肺炎病死率遠比SARS冠狀病毒低

2月9日,湖北省召開第19場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關組專家、華中農業大學教授陳煥春介紹稱,「新型冠狀病毒屬於SARS冠狀病毒」引發爭議。

陳煥春9日晚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新型冠狀病毒不是SARS冠狀病毒,此前在湖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的表述存在口誤。

對此,鍾南山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是冠狀病毒的一種,它跟SARS冠狀病毒是平行的,二者是同一類(病毒),但不是同一種。

他表示,SARS冠狀病毒是一個專有名詞,是專門指急性呼吸症候群的病毒,它(與新型冠狀病毒)不是一回事,這兩個(病毒)是兩回事,「2019(的)新型冠狀病毒是另外一種病毒,都是屬於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特點,與SARS是不一樣的。相當多的病人沒有高燒,開始症狀不太嚴重。

它最突出的是兩個症狀:一是發燒,一是全身無力、乏力,一些有乾咳,痰很少。

病毒變異並不是說表現在它的症狀出現非典型,關鍵是傳染毒力明顯增加。這個疾病大多數還是典型的發燒、乏力,部分出現乾咳,少數有流鼻涕鼻塞,還有少數有胃腸道的症狀,還有個別的有心肌、消化道、神經系統的問題。

「根據我們的觀察,發現病毒的傳染性強,但病死率相比其他冠狀病毒並不高。」鍾南山說。

鍾南山表示,根據目前觀察的情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死率約為2.7%,且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病死率雖然比普通流感強,但遠比SARS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鍾南山也表示,新增的病例若是再有下降,那就表明疫情形勢有好轉。

醫客說

致敬所有一線醫護人員,願平安歸來!

【文章來源 】 紅星新聞/新華網 整理:基層醫師公社 仲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到底有多長?超長潛伏期很可怕嗎?
    我們一直認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是14天——這就已經夠長的了,沒想到,最近多地都出現了潛伏期很可能超過14天的病例,這讓很多人感到緊張、恐慌又焦慮。 那麼,新冠肺炎的潛伏期到底有多長呢?
  • 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百度「問醫生」免費諮詢輔助民眾高效自測
    近日,由鍾南山院士領銜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最新論文表示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存在。雖然後續鍾南山研究團隊有澄清回應大家不必過度恐慌,但仍然使部分人心理壓力倍增。為降低民眾對疫情的心理負擔,響應國家號召實現「早發現、早預防「,百度「問醫生」在疫情爆發初期就快速開通了肺炎類問題的免費諮詢通道,幫助廣大民眾及時自我檢測、緩解焦慮情緒。
  • 出現兩例潛伏期超14天超常規病例?專家這樣回應!
    針對近期媒體報導的河南信陽出現兩例潛伏期超過14天的超常規病例事件,有關專家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兩個患者屬於普通病例,目前傳染源尚不明確。據介紹,河南信陽新縣通報的確診病例吳某某自1月14日從武漢返回新縣至確診,時長達34天,先後3次進行核酸檢測,前兩次均為陰性。
  • 最新研究:病毒最長潛伏24天,平均潛伏3天,感染都有哪些表現?
    我們看看鐘南山院士團隊,最新的研究結果: 鍾南山團隊2月9日在專業學術網站Medrxiv上發表了他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首份研究論文。
  • 湖北突現27天「超長潛伏期」有多可怕?
    1月24日乘私家車從湖北省鄂州市華容區返回神農架松柏鎮。2月19日晚出現發熱(體溫37.5℃)伴乏力等症狀,2月20日到林區人民醫院就診,後經採集咽拭子開展新冠肺炎病毒核糖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患者自述患有高血壓、腦梗等基礎性疾病,曾有2次手術史,返回後一直服藥治療。根據流行病學調查表明,該患者在鄂州的妹妹於1月25日發病,2月2日在鄂州市確診為新冠肺炎病例。
  • 鍾南山:新冠病毒可能經淋浴器傳播 潛伏期平均4天
    (原標題:鍾南山:新冠病毒可能通過淋浴器或管道傳播 患者潛伏期平均4天)
  • 全文翻譯鍾南山團隊最新論文:半數入院未發燒
    智東西內參 智東西看點:早期隔離、早期診斷和早期管理使得新冠肺炎病死率低於SARS。2月28日,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鍾南山院士團隊關於新冠病毒的文章《2019年中國新型冠狀病毒的臨床特徵》,文章以來自中國30個省份的1099名確診病人為研究對象,用科學手段分析了新冠病毒的臨床信息。
  • 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也有傳染性,潛伏期最短1天,最長約14天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主任馬曉偉在26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說,新型冠狀病毒潛伏期在十天左右,最短1天,最長約14天。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與SARS有很大不同。延伸閱讀:新型肺炎潛伏期最長約14天 發現疑似病例應2小時內網絡直報22日,根據疫情形勢和研究進展,國家衛健委制定並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二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監測方案(第二版)》等一系列文件,其中對疑似病例、確診病例、聚集性病歷以及密集接觸者或可疑暴露者
  • 疫情解封後,如果某個潛伏期長的人發病,疫情會不會捲土重來?
    總結:由上可知我們的新冠肺炎潛伏期並不是我們所想的會不斷變長,事物發展都是有規律和有跡可循的,不以我們意志為轉移,隨著疫情不斷被控制我們還是要繼續做好個人防護,只有到了官方宣布疫情結束我們就可以真正摘掉口罩在室外放心呼吸,不必在意是否還會有「超級潛伏者」這類人的存在,相信鍾院士團隊和各位一線醫護人員會為我找回最初的生活。
  • 鍾南山領銜在頂級醫學期刊發文,這一篇論文將SCI打下神壇
    當地時間2月28日,由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研究論文在頂級醫學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在線公開發表。該研究納入了自2019年12月11日至2020年1月29日來自全國31個省(市)共552家醫院的1099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研究得出的中位潛伏期為4天(四分位距,2-7),重度、非重度組新冠患者各有一例患者的潛伏期達24天。不過,團隊認為,單純根據最小、最大值評估人群的潛伏期容易引起誤讀。
  • 鍾南山接受採訪全程飆英文,再談武漢:現在還處於相當困難的時候
    2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廣州接受路透社專訪,他全程用英文交流。他估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會在二月出現峰值。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鍾南山回應11日,鍾南山通過總臺央視回應近日媒體報導「鍾南山的最新論文發現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可達24天」的問題。他表示,有關我們團隊關於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的文章,這個研究是全國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共計552家醫院提供臨床的數據,研究團隊對患者臨床特徵進行綜合分析的。
  • 愛心守望情暖贛鄱 抗擊疫情江西在行動 鍾南山答新冠肺炎十問
    2月18日下午,廣東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情況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再度現身,就新冠肺炎特效藥、潛伏期、核酸檢測等群眾關注的十個問題,答疑釋惑。一、磷酸氯喹。我認為還算不上,但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藥物。」鍾南山表示,「全世界沒見過的新的疾病治療,實踐常常是先於科研。」醫生常常用以前有類似作用的老藥,使用在患者身上。從比利時、美國等國家的實驗室結果來看,磷酸氯喹對冠狀病毒有效。但這次是首次用於治療新冠肺炎患者,劑量不大,北京和廣東較早開始臨床試驗,發現部分患者病毒核酸檢測轉陰,同時對用藥和不用藥患者進行對比,發現用藥病人發熱症狀、病毒消失早一些。
  • 發熱不是唯一症狀,新冠肺炎還有哪些表現?
    原創 紀光偉 健康甲骨文今天是大武漢封城的第61天,60多天來,每到一處都是需要測量體溫的;醫院處理新冠的門診叫發熱門診,病房也叫發熱病房;如果發現了一個發熱病人,不問三七二十一的,都要做CT,查核酸,似乎發熱成為新冠的代名詞了。
  • 男子至今17天無症狀被確診!曾兩次家庭聚餐,有家人被感染
    近期,鍾南山團隊對來自 31 個省市自治區的總計 1099 例(截至 1 月 29 日)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中位潛伏期為 3.0 天,最長可達 24 天。2 月 10 日,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傑回應,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 24 天,是否具有一定普遍性,是否需要延長隔離期?關偉傑表示,仍是個例。儘管 24 天潛伏期是個例,但仍要引起我們的警惕。確診前連續 17 天無症狀!
  • 衛健委:潛伏期具有傳染性 病毒潛伏期最短1天最長14天
    國家衛健委主任馬曉偉表示,新型冠狀病毒在潛伏期具有傳染性,這同非典有很大的不同。疫情預計還會持續一段時間。馬曉偉說,目前疫情形勢比較嚴峻複雜,處於防控的關鍵時期。從傳播範圍看,目前疫情在武漢呈現出了爆發的趨勢,並在全國範圍內多點散發,主要的疫情爆發地區還是在湖北武漢,全國除西藏以外30個省份也都有了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周邊國家也發現了病例,港澳臺地區也發現。
  • 關於新冠病毒,為什麼說它是狡猾的病毒?
    新冠肺炎是自限性疾病? 2月10日,在湖北省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定宇介紹,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自限性疾病是指人感染該疾病後依靠自身免疫力可以自愈。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題: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作者 蔡敏婕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鍾南山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蔡敏婕 攝談新冠病毒:出現「環境傳人」新課題鍾南山稱,現在,新冠病毒研究出現了一個值得關注的課題,就是「環境傳人」。
  • 專家:兩個最長潛伏期
    24日,被網友稱為「福爾摩斯」的天津疾控中心副主任張穎,做客《新聞1+1》節目,就復工復產的疫情防護、中醫藥救治新冠肺炎等熱點問題,接受了主持人白巖松的專訪。Q:近幾天,在復工復產的過程中,一些地方出現了「扎堆」的現象,是否擔心?有何提醒?張穎:確實非常擔心。
  • 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秋冬季是流感高發季
    中新社廣州12月19日電 題:鍾南山:關注新冠病毒「環境傳人」  作者 蔡敏婕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19日出席在廣州舉行的2020金域醫學學術委員會專題研討會,談及新冠病毒「環境傳人」,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科研合作」等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