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在《清平調》裡用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來形容她的美貌,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生與死都是民眾關注的話題,而最著名的是她曾與唐朝兩代皇帝之間的恩恩怨怨。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可惜故事的結局並沒有像大家期望的那麼圓滿。
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一生頗為傳奇,同時也是整個唐朝由盛轉衰的縮影。關於楊玉環的死因說法頗多,原本的史料記載是唐玄宗不敵天下眾怒,讓心腹傳達賜貴妃自縊的命令,而因為一句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令眾人紛紛猜測玉環是逃去了「蓬萊仙島」。
但事實究竟如何,為什麼近年來日本人會告知大眾自己有一個「楊貴妃之鄉」,甚至連著名影星山口百惠都要來認祖歸宗呢?
一:日本人對盛唐文化的迷戀,是基於白居易的影響?
日本人心中的世界歷史三大美女,楊玉環榜上有名,日本人對楊玉環有多迷戀呢?在日本,有「楊貴妃」崇拜的文化現象產生,她成了日本人心中別樣的「觀音菩薩」,甚至在傳說中玉環之鄉山口縣,專門設立節日來祭拜她。
中國古代,能夠用「燦爛輝煌」這樣的詞彙來形容的朝代,只有大唐了。而「盛唐氣象」最開始專指唐詩,後來用來形容這個朝代的社會風貌。這種精神氣體現在唐代的方方面面,國色天香的楊玉環,更是大唐的「靈魂」,她是美的象徵,永遠雍容華貴,平穩安詳。正因為這樣朝氣蓬勃,自由開放,國富民強,共同組成了盛唐時節的恢弘圖景。
日本人一直對唐朝都有迷戀之情。楊貴妃作為唐文化的一個代表,自然被日本人接受和推崇。不過讓日本人更狂熱的原因是白居易的作品對日本文化的影響。白居易的出現讓日本歷史有了漢詩文,在日本古典文學的黃金時段,他的詩歌被人引用的次數非常多,白居易寫了《長恨歌》描繪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自然也是日本上下爭相拜讀的經典之作。
大唐盛世,多少次午夜夢回,多少人渴望重回玄宗時代。從宮廷到市井,日本人對大唐的痴迷,難以用寥寥幾句可以贅述。他們對盛世的想像和自身經歷交織讓長安變成遙遙在上,難以接近的秘境。
包羅萬象,這裡有最優秀的英才,最繁盛的精緻,最豔麗的花朵,最悽美的愛情。世人對美麗女子總有無休止的好奇,多次的鑑真東渡帶回來的信息,被日本人進化成屬於自己的審美故事。
二:日本人對《長恨歌》的過度解讀,讓他們活在了自己的幻想中。
山口百惠,日本美好年代的象徵,一位年少成名的日本女演員和歌手,在七十年代就紅遍了半個亞洲,是無數少男少女追捧的對象。山口百惠的美跟楊玉環一樣,受到眾人的認可。少年時候擁有一張初戀臉,並且除了美貌之外,謙遜的性格和對工作敬業的態度,都讓人痴迷這位美麗端莊的女性。
在她退出娛樂圈之後,突然某天現身高調表示自己是「中國楊貴妃的後代」。這件事情歸根結底要回到日本學界對於白居易的《長恨歌》的過度解讀,他們覺得在馬嵬坡一戰,楊玉環根本沒有自縊,陳玄禮憐惜貴妃美貌,私下跟唐玄宗的心腹密謀,用侍女冒充楊貴妃,來了一出偷天換日的戲碼。
而楊玉環本人則由侍衛護送揚帆出海,漂流到今天的日本山口縣,之後楊貴妃便在此處安息,因此山口縣就被日本學界稱為「楊貴妃之鄉」,而山口百惠是出生在山口縣的人,並且擁有楊氏宗譜的血緣關係。這一切的戲碼都清楚明了了,因為文學作品的一個意象,讓這麼多人信以為真,有的時候會覺得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迷戀。
日本人對楊貴妃的愛,不如說是對白居易的筆下盛唐時期的愛,因為白居易的詩歌影響太深遠,兩國之間相隔千萬裡,距離產生美,就更加劇了這個遙遠東方古國的神秘。日本人是嚮往這個時代的,這是一片富庶之地,這裡的人金光閃閃,氣質非凡,這裡的人安居樂業,國泰民安。
唐朝繼隋朝之後實現了大統一,成為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強盛王朝,版圖不斷擴大,繽紛的文化和開發的社會氣息,也造就了無數英才。當時的日本始終抱著謙卑的姿態,不顧一切學習和復刻大唐盛世。
三:那麼楊貴妃之死真實情況如何呢?
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都知道,這只是文學作品中的渲染和誇大罷了。白居易的《長恨歌》是個人的抒情想像文章,並不能當作史料去考證,在《舊唐書》裡面都很明確寫出來楊貴妃被賜死的事情 。
當時因為唐玄宗的腐敗政治,面對安史之亂,必定要找一個次要的人充當替罪羊。「紅顏禍水」自古以來都是大眾完全接受的言論,都是女人擾亂了泱泱大國,那麼她不得不死。就算後來香囊猶在,不見遺體,也沒有人再去追究了。
按照日本學界的說法,楊貴妃逃去日本是完全站不住腳的,首先因為古代航海能力有限,就算是鑑真東渡都耗費了眾多財力物力,而當時出走匆匆的弱女子,在兵荒馬亂中可能憑著自己的能力去到日本嗎?後世還有傳聞說在四川都江堰的紅梅村曾經挖掘過一座古墓,有可能是楊玉環的真實墓穴。但是這種都只是猜測,沒有最終考證出結果。
所有的事情都是以一首《長恨歌》起始,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長已經不再是那個長安,世人嘆息紅顏禍水的時候,其實並沒有想過她只是一個女人,一個渴望得到愛情的女人。
只因為她愛上的是普天之下高高在上的那個人而已。這是一場華麗的「極樂之宴」,告訴我們歷史上原來還有這麼絕美的人存在,就算只是短暫的絢爛,也值得去擁有。
文/史海觀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