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在馬嵬坡沒死,而是秘密逃到了日本?日本女星:我是她後人

2021-01-10 騰訊網

中國過去一直有著「四大美女」的說法,,而楊貴妃,則是唐朝美女的代表人物,李白的詩篇「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容。」就很好地描繪出了楊貴妃那千嬌百媚的姿態。

公元745年,唐玄宗冒著巨大的非議,將已經是道士的楊玉環接入宮中,封其為貴妃,從玄宗皇帝對貴妃的痴迷,足足就可以看出其傾國傾城的美貌。

期間楊貴妃和唐玄宗感情並不是一往情深,根據《舊唐書》記載:「天寶九載,貴妃復忤旨,送歸外第」,楊貴妃曾經因為得罪了唐玄宗,隨機被遣送回兩家,但是此後玄宗飲食不進,隨機又讓高力士將她送了回來。

然而自古紅顏多薄命,隨著時代的變遷,楊貴妃自然也無法阻擋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輪,在公元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756年,唐玄宗只能夠匆忙的帶著貴妃來到蜀中避難,在行軍過程當中,陳玄禮為首的隨駕禁軍軍士要求處死楊國忠和楊貴妃。

唐玄宗為了自保,在高力士的建議下,無奈只好賜予貴妃白綾一條,死在了佛堂前的梨樹下,時年38歲,這一段被記錄在了《新唐書》和《舊唐書》之間,是比較可以相信的結局,不過關於楊貴妃下場的版本,依然還有很多個。

有人認為楊貴妃實際上是死於亂軍之中的,而唐玄宗為了其能夠體面,而篡改了有關方面的史料,杜甫曾寫下「明眸皓齒今 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的句子,李益在過馬嵬也有「太真血染馬蹄盡」等字眼,唐詩是非常嚴謹的,楊貴妃縊死的話自然不會有血跡出現。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唐玄宗並沒有殺掉楊貴妃,而是命令當時跟隨左右的日本遣唐使、入朝為官的阿倍仲麻呂(晁衡)帶著楊貴妃,東渡前往日本避難,等到時局好轉再接回來。這段傳說被很多人提及,20世紀20年代,歷史學者俞平伯在《長恨歌傳》當中,就提出,楊貴妃很有可能沒死在馬嵬坡,而是去日本定居,考古學家在日本發現了大量楊貴妃的塑像,甚至還有楊貴妃的墳墓,而在日本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被稱之為「楊貴妃之鄉」。

這裡的人們認為楊貴妃逃到了日本,代替她死的是一名侍女。著名的日本影星山口百惠,她的家族山口家族就出自於山口縣久津村,因此山口百惠認為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人,也並非空穴來風。這些資料確實出乎國人的意料,不少人很難想像楊貴妃竟然對鄰國日本有著如此大的影響。不過在日本的很多文學作品,比如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還有改編成電影的流行小說《妖貓傳》,基本都提到了楊貴妃出逃至日本的情節。

坦率的講,這個可能性並不大,很有可能是日本結合中國歷史杜撰出來的民間傳說而已,不過還是為貴妃,留下了一個比較美好而又遺憾的結局吧!

相關焦點

  • 日本影星山口百惠是楊貴妃後人,楊貴妃沒死,而是逃到日本?
    次日,逃亡隊在陝西境內抵達馬嵬坡。隨行將士們突然起事,當朝宰相楊國忠被亂軍殺死。接著叛軍將矛頭指向了楊國忠的姐姐——楊貴妃,這位被後世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貴妃,就這樣在馬嵬坡上香消玉落。但是關於楊貴妃的死從古爭論到今,從中國一直爭論到日本!
  • 楊玉環在馬嵬坡未死,而是隱藏逃往了日本?日本女星:我是她後人
    迫於無奈,唐玄宗只好賜死楊貴妃。不過,歷史書沒有說完,只是記載當年楊貴妃拿著一條白綾到一棵梨樹下自盡,而她的屍首卻不見蹤影,即便有人刻意來尋找,也找不到楊貴妃的屍體。那麼,為什麼找不到楊貴妃的屍體?她的屍體去了哪裡?實際上,這也是史學界一大難題,各種說法議論紛紛。不過,有一種說法頗為震驚,甚至在日本國有一女星居然聲稱,自己與楊貴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楊貴妃沒死,2002年,日本明星山口百惠稱:她是楊貴妃的後代
    2002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稱,她其實是楊貴妃的後代。這一消息讓無數中國人感到震驚,因為大家都清楚,楊貴妃早年被斬於馬嵬坡,早就過逝了。那如今山口百惠卻說,楊貴妃沒有死,而是東渡去了日本,這個消息可信嗎?
  • 楊貴妃其實當初沒有死,而是逃到日本,山口百惠竟然就是其後代!
    二零零二年,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在媒體面前向觀眾展示了一份家譜正式聲明,他是楊貴妃的後裔。這一說法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現今的日本沿海山口縣就有一個叫做酒精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這裡不僅有楊貴妃的墳墓,還有楊貴妃的塑像。更讓人疑惑的是,這裡的海邊經常能看到從中國飄來的東西。
  • 楊貴妃去日本後和安倍晉三成老鄉,後人成當代影星,美貌是遺傳
    很多真假不明的傳說和記載都說到楊貴妃在馬嵬坡並沒有涼透,而是東渡逃向了日本,這樣的猜測能從日本人的記載中看出一點端倪,而且在日本卻有人聲稱是楊貴妃的後人,而且以此為驕傲。這位「後人」就是著名影星山口百惠,憑藉著她姣好的容貌和精湛的演技,在日本影視界頗有地位。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星竟說自己是楊貴妃的後人,真是這樣嗎?那山口百惠豈不是身上流著中國人的血?
  • 楊貴妃已然慘死馬嵬坡,為何民間卻流傳著多種貴妃未死的傳聞?
    楊貴妃慘死馬嵬坡這件事是比較確定的。因為不管是《新舊唐書》、《資治通鑑》這些正史,還是《高力士外傳》、《安祿山事跡》、《明皇雜錄》這些筆記雜史,無一例外的記載著楊貴妃已然慘死,只是死法不同。 以當時的情形看,禁軍誅殺的目標是奸相楊國忠,楊貴妃是被牽連了進去。
  • 日本有「楊貴妃之鄉」,影星山口百惠自稱後人,楊貴妃去了日本?
    李白在《清平調》裡用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來形容她的美貌,作為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生與死都是民眾關注的話題,而最著名的是她曾與唐朝兩代皇帝之間的恩恩怨怨。這是一個令人動容,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可惜故事的結局並沒有像大家期望的那麼圓滿。楊玉環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一生頗為傳奇,同時也是整個唐朝由盛轉衰的縮影。
  • 白居易《長恨歌》暗藏玄機,楊貴妃或沒有死,對日本文學影響深遠
    這句不僅描寫了楊貴妃驚豔無比的美貌,還描述了她受寵愛的原因。而「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中描寫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驕奢生活,把唐玄宗的「愛屋及烏」描繪的淋漓盡致。 從「漢皇重色思傾國」到「盡日君王看不足」白居易用隱喻的方式描述了唐玄宗重色,整日沉迷於美色中,不顧朝廷,不顧國家,荒淫無度,為以後描寫安史之亂部分做了伏筆。
  • 日本人為什麼那麼迷戀楊貴妃?
    空海法師是日本平安時代的高僧,其地位之尊崇自不必說,看看電影,再讀讀小說,更會充分地感受到日本人對楊貴妃的迷戀。楊貴妃在這個故事裡,是一個瑪麗蘇般的存在,幾乎所有長安城裡的男人都愛她,排隊等著向她表白,但是這個瑪麗蘇的命運卻如櫻花一般,在最美的一瞬間隕落,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 日本人評出世界3大美女:日本有2位上榜,楊貴妃也成了日本人?
    克利奧帕特拉出生於公元前69年,從小便生活在一個驕奢淫逸的宮廷之中,他的父親去世後安排克利奧帕特拉按照習俗嫁給她的異母弟弟,兩人一同執政。不過克利奧帕特拉野心比較大,不滿足於兩人掌權的生活,沒想到弟弟和大臣聯合起來將她趕到敘利亞。就算在低谷,這位奇女子也不曾放棄,在那裡她籌集了軍隊,等待著時機來奪取王位。
  • 日本人為什麼把楊貴妃當做神?
    這是因為日本人對《長恨歌》解讀過度了。《長恨歌》中有一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日本古今學者就猜測,既然馬嵬坡的泥土中找不到楊貴妃的屍骨,那就是她沒有死。寄託了作者對楊貴妃之死的同情和美好嚮往。
  • 馬嵬兵變後,楊玉環沒死,她去了日本?謠言!
    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家喻戶曉。白居易有詩云: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無以復加。為了讓楊貴妃吃上新鮮嶺南的荔枝,唐玄宗令傳遞重要軍情的驛站當了一回唐代版的順豐快遞小哥,「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段愛情,成為了千古佳話。
  • 楊貴妃生死之謎有何真相
    就在這次的挖墓事件後,長安城內傳出了楊貴妃遺體失蹤,貴妃可能沒死的驚天奇聞!  史料中有許多關於馬嵬坡事變,楊貴妃自縊的記載。  在《玄宗本紀》中記載:「令力士賜貴妃自縊」。  在《楊太真外傳》中也有過類似記載「縊死」。
  • 《妖貓傳》的楊貴妃,根本就是個瑪麗蘇女主
    壹讀君無數次告訴自己,這只是個魔幻小說拍的偶像劇,劇情飄得要上天都沒問題。但作為一個搞科普的,壹讀君還是忍不了心中的一口濁氣,所以今天壹讀君就來說一說歷史中的楊貴妃,她到底是怎麼死的,又死在哪裡。 看戲壹讀君 | 呵 首先,我們得看看楊貴妃是如何成為楊貴妃的,才能知道她到底為啥死。
  • 楊貴妃在日本到底多有名?是像神仙一樣的存在,菩薩一樣的供著!
    每年十月,二尊寺都要舉行「炎之祭」來祭拜楊貴妃。他們認為楊貴妃沒有死於馬嵬坡,死的只是個侍女,而楊貴妃金蟬脫殼隨使團東渡來日本了。這說法倒也不是沒道理。書中詳細描寫了楊貴妃大難不死,漂洋過海的經歷,好像真的一樣。也許看了這本書,我們的讀者也會疑惑,楊貴妃真的矇混過關沒死,東渡去了日本,不然她為什麼在日本這麼出名呢?對於楊貴妃在日本如此受崇拜,看法最多的還是大唐文化對日本影響力深遠。
  • 楊貴妃怎麼到了日本
    周振鶴丨文楊貴妃 民間傳說,楊貴妃並沒有在馬嵬坡被縊死
  • 日本人為何喜歡泡溫泉?和一中國女人有關!
    而楊貴妃連續得寵20餘年,和她擅長養生和美顏是分不開的。楊貴妃下落之謎在《舊唐書》和《新唐書》中,均記載楊貴妃在「安史之亂」時,死於馬嵬坡,但「安史之亂」平定後,唐玄宗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卻沒有找到。於是民間就有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可能根本沒死,馬嵬坡死的只是一個宮女,楊貴妃本人而是喬裝打扮,去了日本。
  • 山口百惠是楊貴妃的後裔?有根據嗎?
    麼麼噠~楊貴妃作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的生死之謎一直未被揭開。馬嵬坡事件後,版本很多,有人說是她是自縊而死,也有傳她偷渡到了日本……事情真相到底如何呢?歷史記載,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遺體,但未尋得。這才是整個事件的懸疑之處。
  • 楊貴妃重回熒幕,故事新編腦洞比黑洞還大
    最近,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楊貴妃又火了!因為打開電視,有她,跑去電影院,又有她……12月24日,在最新一期的《國家寶藏》中,為了介紹葡萄花鳥紋銀香囊的前世傳奇,馬蘇化身楊貴妃演繹了那段大家熟悉的魂斷馬嵬坡「嚶嚶嚶」的故事。
  • 楊貴妃慘死馬嵬坡:一場弄錯了主角的悲劇
    一提到馬嵬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楊貴妃慘死。白居易《長恨歌》寫著:「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辭海》中對「馬嵬坡」一詞也是這樣解釋的:「唐安史之亂,玄宗從長安西奔成都,縊死楊貴妃於此。」的確,馬嵬驛兵變,禁軍將士們群情洶湧,興師問罪,唐玄宗無可奈何,於是楊貴妃慘死,再結合玄宗與貴妃美好的愛情。讓人感覺,這悽慘的一幕是典型的悲劇,在我們腦海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馬嵬驛兵變來講,我們卻弄錯了主角,因為叛軍要誅殺的對象並非楊貴妃,而是宰相楊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