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們的音樂—彼得與狼

2021-03-02 ABRSM上海代表處

導讀

彼得與狼(Peter & the Wolf),這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雖以兒童為對象,但同時也使成人們產生很大興趣。為了使音樂更易於領會,富於獨創性的普羅科菲耶夫別開生面地採用了交響童話的新體裁,即一邊用管弦樂隊演奏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一邊用富於表情的朗誦詞,來解說音樂內容的情節。這部交響童話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鳥、鴨子、貓、大灰狼、老爺爺及獵人等。這部作品是音樂與畫面、音樂與故事的完美結合的典範。因為,經典所以家喻戶曉,因為經典出現不同的版本。

視聽一:交響童話——彼得與狼,電影版


動畫人SuzieTempleton做得更是徹底,直接將《彼得與狼》的音樂和視覺結合在一起。不知是音樂讓故事更加生動,還是故事讓音樂更加形象。我想兩者在此曲中是並存的。

視聽二:交響童話——彼得與狼,現場解說版


彼得與狼(Peter& the Wolf),故事與音樂、畫面與音樂完美結合充分調動人的聯覺系統,實現視聽合一,音畫合一,此曲也是現場音樂會的寵兒。

音樂分析與導賞

一、主題音樂與故事中角色的對應

樂隊把每一個角色分別以七種不同樂器,奏出七個具有特徵的短小旋律主題:

1、表示小鳥的主題音樂

長笛以高音區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頻繁、旋轉般的旋律。使媽咪和寶寶猶如看見小鳥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2、表示鴨子的主題音樂

與嗩吶相似雙簧管的音色,和鴨子的叫聲很像。因此,在中音區吹出的帶變化音的徐緩主題旋律,具有悲歌性,表達鴨子後來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慘命運。由於鴨子是善良可愛的,所以吹奏出的鴨子主題音樂也是優美動聽的。

3、表示貓的主題音樂

貓在這部交響童話裡是個調皮搗蛋的角色,因此,表達它的音樂,是用單簧管吹出的輕快活潑的跳躍性音調,顯示出小貓的詼諧和活潑的性格。

4、表示老爺爺的主題音樂

由於老爺爺講話的聲音低,並且說起話和走起路來慢吞吞的,又愛嘮嘮叨叨地沒完沒了,所以就用音色渾厚的大管,徐緩地吹奏出較長的敘事音調。使媽咪和寶寶仿佛看到老爺爺嘮叨樣子。

5、表示大灰狼的主題音樂

大灰狼是兇殘可惡的,表達它的音樂是用三隻圓號吹奏出來的,從音色、音量和音調上,都有一種陰暗的感覺。媽咪和寶寶會感覺到這是反面形象的音樂。

6、表示獵人開槍的主題音樂

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滾奏,表達獵人從樹林一邊走出,一邊開槍。

7、表示彼得的主題音樂

最後,樂隊以弦樂奏出明快、進行性地音樂,生動地表達了活潑、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機智形象。

二、曲目中的故事

一天清晨,彼得打開大門,蹦蹦跳跳地走進屋前的大牧場,好朋友小鳥在樹上嘰嘰喳喳地歡叫。由於彼得忘了關門,小鴨子搖搖擺擺地走過來,看到彼得未關門高興極了,想乘機進到牧場中的池塘裡遊個痛快。小鳥看見了鴨子,就飛到它旁邊的草地上,鄙夷鴨子是不會飛的鳥。鴨子不甘示弱,諷刺小鳥不會遊水,於是它們倆吵得不可開交,惹得說不過小鳥的鴨子嘎嘎地亂叫。

忽然,從草地裡敏捷輕巧地竄出一隻貓,想乘機抓住正在吵嘴的小鳥,於是偷偷地溜到小鳥身旁。彼得大聲告訴小鳥:「當心!」小鳥急忙飛上樹梢。鴨子也很生氣,對貓發著脾氣,仍然呆在池塘裡。貓圍著樹不停地打轉,正在動著壞腦筋,這時老爺爺來了。他對彼得自作主張來到牧草地很生氣,要是大灰狼突然從樹林裡鑽出來怎麼辦?可彼得卻毫不在意,因為他不怕大灰狼,氣得老爺爺將他反鎖在房間裡。

果然不一會兒,從樹林裡鑽出一隻大灰狼,貓一眼看到趕快跳到一枝樹椏上。鴨子嚇得嘎嘎地叫,從池塘爬出拼命地逃啊逃。不過,它跑得再快,又怎能比上大灰狼呢?終於被抓住,並且被一口吞了下去。大灰狼繼續在周圍打轉,用貪婪的眼睛盯著居高臨下不怕它的小鳥和欺軟怕硬正在嚇得發抖的貓。

反鎖在房間裡的彼得看見了這一切,但他一點兒也不害怕。在屋裡找到了一根結實的繩子,爬到了高高的石牆上。因為,在狼打轉的那棵樹上有一根樹枝正好伸到石牆上。彼得抓住樹枝,輕巧地移到樹上,輕聲告訴小鳥在狼的頭上打轉。小鳥機智而勇敢地在狼頭上飛來飛去,把狼氣得亂蹦亂跳地狂撲,可它拿聰明的小鳥沒辦法。彼得乘機做好了繩套,小心翼翼地放到樹下,一下子就把狼尾巴給套住了。大灰狼發瘋般地掙扎,可是越掙扎繩子就越套得緊。這時,幾個獵人循著狼的足跡從樹林裡一邊追出一邊開著槍。在樹上彼得趕忙告之:「不要開槍了,小鳥和我已經逮住了狼,幫忙把它送到動物園去吧!」

一支凱旋的隊伍多神氣!彼得走在前面,後面是押送大灰狼的獵人,老爺爺和貓走在最後,小鳥在大夥頭上旋舞。它快活地叫著:「快來看我們逮住什麼了!」

如果仔細聽,還能聽到鴨子在大灰狼肚子裡發出的嘎嘎聲,因為狼吞得太急,鴨子還活在大灰狼的肚子裡呢。

三、樂器運用

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劃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音樂技巧成熟,形式新穎活潑,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貫穿的情節,而又不是乾澀地平鋪直敘;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段落不但形象鮮明,而且還含有表達盡致的藝術魅力。當然,最可寶貴的還是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地進行鬥爭,任何貌似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

音樂中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弦樂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響,分別代表小鳥、鴨子、貓、爺爺、少先隊員彼得和獵人的射擊聲等。曲中採用長笛的高音區表現小鳥的靈活好動(片段1); 弦樂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繪了彼得的機智勇敢(片段2);鴨子的形象由雙簧管模擬,生動地刻畫出那蹣跚的步態(片段3);單簧管低音區的跳音演奏描繪了小貓捕捉獵物時的機警神情(片段4);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由大管渾厚、粗獷的聲音來表現,節奏和音調模擬了老人的嘮叨(片段5);狼陰森可怕的嚎叫用三隻圓號來體現(片段6)。

彼得與狼的簡介

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彼得與狼》是俄羅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Prokofiev)1936年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樂童話,故事裡面的人物都是用各種不同的樂器來扮演的。由英國的動畫人Suzie Templeton和Hugh Welchman把這個經典故事搬到了現代,並賦予了其全新內容。

片名:Peter & the Wolf

年代:2006

國家:英國/波蘭/挪威

類別:動畫/短片/音樂

IMDB評分:8.2/10 (311 votes)

片長:32 Min

導演:蘇西·泰普裡頓(Suzie Templeton)

相關焦點

  • 【影音匯】向大衛•鮑伊致敬 聆聽《彼得與狼》
    【大衛·鮑伊和古典樂情緣】1978年5月,大衛·鮑伊與由EugeneOrmandy指揮的費城管弦樂團合作,推出了他配音的普羅科菲耶夫作品《彼得與狼》。這部交響童話是1936年的時候,普羅科菲耶夫受莫斯科中央兒童劇院所託,為了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愛好和音樂品味而作。
  • 【小小音樂家】如何欣賞《彼得與狼》
    《彼得與狼》
  • 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
    兒童的音樂童話《彼得與狼》普羅科菲耶夫回到祖國之後不久(1936年),為兒童音樂會創作了明快活潑的音樂童話《彼得與狼曲中有旁白解說,故事生動有趣,孩子們在欣賞故事的同時了解了不同樂器的屬性。  故事藍本是普羅科菲耶夫幼年時聽母親講的枕邊童話,描述勇敢活潑的少年彼得在小鳥的協助下智擒窮野狼的故事。登場人物與動物各以指定的樂器與旋律勾勒,加上旁白解說,以戲劇性方式進行。
  • 古典音樂入門級教材 交響童話《彼得與狼》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推薦一部作品,幫助大家解決這個問題。這部作品是,普羅科菲耶夫的交響童話《彼得與狼》(Peter& the Wolf)。所謂交響童話,就是用交響樂的形式講述一個童話,是一種與交響詩類似的音樂體裁,只是它的內容是童話。
  • 《彼得與狼》 第0263期
    點擊上面藍字「音樂的力量」,輕鬆關注,分享更多精彩《彼得與狼》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專為兒童創作的一部帶朗誦的交響童話
  • 童話《彼得與狼》的創作者,竟然是位作曲家?
    你知道《彼得與狼》的故事嗎?
  • 【今日名作】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
  • 適合孩子欣賞的童話交響樂《彼得與狼》(Peter&The Wolf)
    為了使音樂更易於領會,富於獨創性的普羅科菲耶夫別開生面地採用了交響童話的新體裁,即一邊用管弦樂隊演奏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一邊用富於表情的朗誦詞,來解說音樂內容的情節。這部交響童話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鳥、鴨子、貓、大灰狼、老爺爺及獵人等。這部作品是音樂與畫面、音樂與故事的完美結合的典範。因為經典所以家喻戶曉,因為經典出現不同的版本。
  • 音樂欣賞|彼得與狼 百聽不厭的交響童話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徐邁音樂工作室」,訂閱更多音樂教育資訊。
  • 聆聽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丨每一件樂器代表一個劇中角色
    《彼得與狼》,溫哥華交響樂團聆聽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
  • 孩子們都喜歡的童話故事——把童話演奏給你聽
    《彼得與狼》少先隊員彼得與他的小朋友鳥兒一起玩耍
  • 「搖滾變色龍」大衛·鮑伊與古典音樂
    3天前還在69歲生日發行了新專輯《Blackstar》。多變的大衛·鮑伊這位頗具影響力的歌手、詞曲作者和製作人,在長達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涉足過華麗搖滾、藝術搖滾、靈魂樂、硬搖滾、流行舞曲、朋克以及電子音樂,被稱作「搖滾變色龍」作為同時徵服音樂界和時尚界的標誌性人物,大衛·鮑伊實際還十分關注音樂對兒童的積極作用。他在1
  • 大劇院古典音樂頻道首辦「親子藝術活動」
    「小號起源於戰爭,像海螺殼,音色嘹亮;圓號最初用於打獵,大大的圓圈,適合獵人掛在肩上,音色也非常圓潤;長號有一根自由伸縮的滑管,能演奏出美妙動聽的音樂……」看到小朋友們聽得全神貫注、目不轉睛,樂手還和孩子們做起了遊戲——「我來演你來猜」,答對問題的小朋友獲贈了驚喜的禮物——由大劇院贈送的英國兒童劇《老虎來喝下午茶》演出票。
  • 壹基金音樂教室 |音樂教育,不僅是帶著孩子們唱唱歌
    隨著對音樂教室的改造,原本桌椅被撤走了,整個教室寬敞了起來,東西都恰到好處的擺放在一起。而教師們在一個暑假的時間裡,似乎也變得不一樣了。通過壹基金的音樂培訓,我懂得了,音樂教育不僅是帶著孩子們唱唱歌」。在線上培訓期間,我學會了合唱指揮法、中小學合唱隊組建與訓練。
  • 帶您遊歷夢幻鋼琴世界——兒童動畫視聽音樂故事會《魔法鋼琴與蕭邦短篇》
    「武漢保利地產·八喜2015打開藝術之門」演出項目結合高清動畫與現場演奏以蕭邦練習曲遊歷夢幻世界「一個適合孩子的精彩魔幻故事」——愛爾蘭電影學院評論奧斯卡製作班底繼得獎短片《彼得與狼由《彼得與狼》的製片人胡戈·韋爾奇曼(Hugh Welchman)打造的奇幻動畫片《魔法鋼琴》講述了年輕的安娜和奇普奇普駕駛一架會飛的魔法鋼琴的冒險故事。
  • 音樂素養課程—走進劇場活動:《早安·南美》藝術創作工作坊
    音樂素養課的學員們分組為《早安!南美》的演出用各種自然物拼貼了海報,陳列在了劇場櫥窗裡,相信來自智利的藝術家和觀眾們一定會喜歡的吧!在音樂素養課上,孩子們探索和學習了很多不同樂器的演奏方法,這次工作坊就要求每個孩子帶著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到的能發出悅耳聲音的物件。不得不感嘆孩子們對聲音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 樂享 | 抹上絢麗童話色彩的古典音樂
    《睡美人》是俄羅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將戲劇性標題交響樂的寫作手法運用到舞劇音樂創作中去的卓越成果,被譽為芭蕾音樂寶庫中的珍品。聖誕節,女孩瑪麗得到一隻胡桃夾子。夜晚,她夢見這胡桃夾子變成了一位王子,領著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戰。
  • 【走進古典音樂世界】第77輯:最適合青少年聆聽的古典音樂的專輯
    《彼得與狼》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柯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完成於1936年春。這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完成於1936年春,同年5月2日在莫斯科的一次兒童音樂會上首次演出。該作品是普羅柯菲耶夫的代表作品之一。該曲雖以兒童為對象,但同時也使成人們產生很大興趣。
  • 風靡日本的奧爾夫音樂課,孩子們在家就可以上了!
    而在日本,音樂啟蒙最常用的除了源自日本本土的鈴木教學法,還常常運用世界範圍內容都被廣泛運用的——德國奧爾夫教學法,來為孩子們上音樂課。奧爾夫音樂課到底有什麼優勢?除此之外還有哪些優秀的兒童音樂課教學法呢?那讓我們來看看,運用了奧爾夫教學法、戈登教學法的音樂課,是如何給孩子們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