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與狼》,溫哥華交響樂團
聆聽普羅科菲耶夫《彼得與狼》
Peter & the Wolf(彼得與狼),這是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為兒童寫的一部交響童話,雖以兒童為對象,但同時也使成人們產生很大興趣。為了使音樂更易於領會,富於獨創性的普羅科菲耶夫別開生面地採用了交響童話的新體裁,即一邊用管弦樂隊演奏表達不同的音樂形象,一邊用富於表情的朗誦詞,來解說音樂內容的情節。這部交響童話中有很多角色,如彼得、小鳥、鴨子、貓、大灰狼、老爺爺及獵人等。這部作品是音樂與畫面、音樂與故事的完美結合的典範。因為,經典之所以家喻戶曉,因為經典出現不同的版本。童年是一段歷程,也是一種美妙的心態,願我們都能一直童心未眠,今日讓我們一起以經典留聲《彼得與狼》致敬童年!
《彼得與狼》動畫短片
一、主題音樂與故事中角色的對應
樂隊把每一個角色分別以七種不同樂器,奏出七個具有特徵的短小旋律主題:
表示小鳥的主題音樂
長笛以高音區的明亮的音色,吹出快速、頻繁、旋轉般的旋律。使媽咪和寶寶猶如看見小鳥在天空中愉快地飛翔,嘰嘰喳喳地唱著歌。
表示鴨子的主題音樂
與嗩吶相似雙簧管的音色,和鴨子的叫聲很像。因此,在中音區吹出的帶變化音的徐緩主題旋律,具有悲歌性,表達鴨子後來被大灰狼吞掉的悲慘命運。由於鴨子是善良可愛的,所以吹奏出的鴨子主題音樂也是優美動聽的。
表示貓的主題音樂
貓在這部交響童話裡是個調皮搗蛋的角色,因此,表達它的音樂,是用單簧管吹出的輕快活潑的跳躍性音調,顯示出小貓的詼諧和活潑的性格。
表示老爺爺的主題音樂
由於老爺爺講話的聲音低,並且說起話和走起路來慢吞吞的,又愛嘮嘮叨叨地沒完沒了,所以就用音色渾厚的大管,徐緩地吹奏出較長的敘事音調。使媽咪和寶寶仿佛看到老爺爺嘮叨樣子。
表示大灰狼的主題音樂
大灰狼是兇殘可惡的,表達它的音樂是用三隻圓號吹奏出來的,從音色、音量和音調上,都有一種陰暗的感覺。媽咪和寶寶會感覺到這是反面形象的音樂。
表示獵人開槍的主題音樂
定音鼓急速密集的滾奏,表達獵人從樹林一邊走出,一邊開槍。
表示彼得的主題音樂
最後,樂隊以弦樂奏出明快、進行性地音樂,生動地表達了活潑、勇敢的小朋友彼得的機智形象。
二、曲目中的故事
主題部分開始後,各部分基本按普羅柯菲耶夫撰寫的旁白進行音樂的表達。全文如下:
一天清晨,彼得打開大門,走進屋前的大牧場。他的好朋友小鳥在樹梢上嘰嘰喳喳地歡叫著:「這裡多麼寧靜。」一隻鴨子搖搖擺擺地走過來,因為彼得忘了關門,它高興極了,決定趁些機會到牧場中的深水池中遊個痛快。小鳥看見鴨子,就飛到鴨子旁邊的草地上,擺出一副鄙夷的樣子說:「你連飛都不會,也能算是鳥嗎?」鴨子不甘示弱的說:「你連遊泳都不會,才不能算是鳥呢。」說著,鴨子就撲通一聲跳進了池塘。鴨子不停地遊啊遊,小鳥也在池塘邊不停地跳啊跳。他們互不服氣,爭吵不休。
突然,彼得在草叢中發現一隻貓。貓躡手躡腳地爬著穿過草地。它輕輕地對自己說:「小鳥這傢伙正忙著和鴨子爭吵,趁這機會我可以抓到他。」它一面想,一面悄悄地溜到了小鳥後面。「喂!當心!」彼得叫了起來,小鳥「嗖」地一聲飛上了樹枝。鴨子見了很生氣,對著貓憤怒的嘎嘎在叫。貓繞著樹轉了一圈,心裡暗暗捉摸:該不該爬上去呢?恐怕還沒爬到,小鳥就飛走了。這時候,爺爺出來了,他看見彼得跑進了牧場,非常生氣,大聲嚷道:「這裡是個危險的地方,萬一有狼從森林中跑出來那可不得了。」彼得毫不在乎爺爺的警告,因為象他那樣的少先隊員是什麼都不怕的。爺爺氣呼呼地拉住彼得的手,將他拖進大屋子裡,還加了一把大鎖。
彼得才離開不久,果然從樹林裡鑽出了一隻大灰狼。貓一眼看到了,嚇得馬上爬到了樹上。鴨子嚇得嘎嘎直叫,驚慌失措的竟從池塘裡跳了出來。它拼命地跑啊跑,大灰狼在後面不停的追啊追,最後,大灰狼終於抓住了鴨子,一口將它吞進了肚子。現在貓蹲在樹枝上,小鳥在樹枝的另一端,遠遠地離開貓。狼在樹下轉來轉去,用貪婪的眼睛望著它們。彼得在門縫裡注視著外面發生的一切,他一點都不感到害怕。他跑進屋子,找到了一根結實的繩子。隨後,急急忙忙地爬上了高高的圍牆,順著伸進圍牆的樹枝爬上了大樹,對停在樹梢上的小鳥輕輕地叫道:「飛下去,到狼的頭頂上轉圈圈……不過要小心,別讓他抓住。」小鳥差不多飛得翅膀都要碰到狼的腦袋了。狼氣得左右撲騰。看,小鳥怎樣激怒了大灰狼。看,大灰狼雙怎樣白費力氣的想抓住小鳥。小鳥太機靈了,大灰狼氣呼呼地直喘氣,一點辦法也沒有。彼得做了一個繩套,小心翼翼地放下樹去,一下子套住了狼的尾巴,然後死死地用力拉緊。狼感到自己被套住了,發瘋般地亂蹦亂跳,拼命掙扎。但彼得已經將繩子的頭牢牢地拴在大樹上。狼越是掙扎,繩索勒得越是緊。這時候,幾個獵人循著狼的足跡從森林裡走出來,他們一面走,一面開槍。
彼得在樹上大聲的叫喊:「別開槍!小鳥和我已經把狼抓住了。請幫助我們把它送到動物園去吧。」現在,請想像凱旋的隊伍吧。領頭在前面的是彼得,後邊是押著大灰狼的獵人。爺爺和貓走在最後。爺爺搖著頭說:「抓住了,這很不錯。但假如彼得沒有把狼抓住,那可真是不得了。」在大夥頭頂上盤旋起舞的小鳥,快活地叫道「我們多神氣。彼得和我多友好。大家來看我們抓住了什麼!」這時候,如果你仔細聽一下,還能聽到鴨子在狼肚子裡發出的嘎嘎叫聲。那是因為狼吞得太性急,鴨子在狼肚子裡還活著吶。
三、樂器運用
作曲家運用樂器來刻劃人物和動物的性格、動作和神情,音樂技巧成熟,形式新穎活潑,旋律通俗易懂。全曲既有貫穿的情節,而又不是乾澀地平鋪直敘;每一個角色、每一個段落不但形象鮮明,而且還含有表達盡致的藝術魅力。當然,最可寶貴的還是這部作品的思想內容:只要團結起來,勇敢而機智地進行鬥爭,任何貌似強大的敵人都是可以戰勝的。
音樂中用長笛、雙簧管、單簧管、大管、弦樂四重奏、定音鼓和大鼓所奏出的具有特性的短小旋律和音響,分別代表小鳥、鴨子、貓、爺爺、少先隊員彼得和獵人的射擊聲等。曲中採用長笛的高音區表現小鳥的靈活好動(片段1); 弦樂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繪了彼得的機智勇敢(片段2);鴨子的形象由雙簧管模擬,生動地刻畫出那蹣跚的步態(片段3);單簧管低音區的跳音演奏描繪了小貓捕捉獵物時的機警神情(片段4);爺爺老態龍鐘的神態由大管渾厚、粗獷的聲音來表現,節奏和音調模擬了老人的嘮叨(片段5);狼陰森可怕的嚎叫用三隻圓號來體現(片段6)。
作曲家:【古典+爵士】搖擺巴赫音樂會丨「音樂」是人類喜樂之源丨哈農庫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與口》(BWV147)丨【研究】聖樂與靈性:論巴赫的宗教音樂丨【觀點】富特溫格勒評價巴赫的音樂丨【巴赫專家】不用眼睛看天堂:管風琴家瓦爾哈丨【訪談】鄧泰山:巴赫會是我的最後一座高峰丨321巴赫生日快樂丨他的音樂使我感到愉快丨我們可以安靜的吃草啦丨【小傳】巴赫養成記(上)丨【小傳】巴赫養成記(下)丨【歷史】「巴赫是父親,我們是孩子」:C.P.E巴赫丨論巴赫音樂的埋沒與復興丨看完《馬太》後,黑格爾說:「從欣賞偉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價值,我們又一次體會到了這種天才般的堅定和博學。」丨【周末樂談】巴赫與靈魂的虔誠丨【音樂資源】巴赫作品目錄(改編自維瓦爾第的作品說明)丨【貝多芬專題】《f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Op.2 no.1 )分析丨音樂父親節丨看貝多芬的父親是如何培養貝多芬的音樂興趣的丨【筆記】席夫講座:貝多芬《f小調第一鋼琴奏鳴曲》(Op.2 no.1 )丨每晚古典講堂丨席夫講解貝多芬丨上海大師班丨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貝多芬與《英雄》丨他的作品喚起對無限的渴望丨打開通往不可能之域的衝動丨【貝多芬專輯】貝多芬晚期的音樂把聽眾變成了詮釋家丨【研究】貝多芬的藝術歌曲丨哈農庫特的天鵝之歌丨貝多芬的《命運》與「命運」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