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000元成本撬動收入30000的地攤?一個快剪店理髮師的故事

2020-12-20 科技吹水

#閃電式擴張#

如何用2000元成本撬動月收入30000的地攤?一個快剪店理髮師的以口碑為核心的企業快速擴張運營理論。今天準備去超市,臨出門時母上大人跟我說超市門口開了一家快剪店,只要十塊錢,手藝不錯。我很不以為然,但又不好忤逆母上大人。逛完我就坐到超市門口快剪店那裡等著上一位客人理髮,快剪店很簡陋,只有兩把椅子、兩個鏡子,連洗頭的地方都沒有,說是快剪店,其實就是超市門口的地攤。理髮師傅的手藝似乎還不錯,於是我就坐著翻我之前寫的微頭條,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挑一些評論回復一下。

等了約莫有5、6分鐘就輪到我理髮了,自然就不能接著刷手機了,於是就跟理髮師傅閒聊起來。我:你手藝挺不錯的,理髮多久了。師傅:理髮快20年了(自我背書)我:難怪我媽讓我一定到你這裡來理髮,你手藝這麼好怎麼不考慮開一個正式一點的店。師傅:我不想受約束,開個店太累了。我在心裡笑了一下,懶果然是阻擋致富的第一個攔路虎啊。大概算了下客流量,在心裡快速盤算了一下這家店的經營境況,一個月大概有一萬出頭的純收入,對於自由慣了的人來說是一個還不錯的營生。於是我就準備結束這場對話,或者聊點別的。我:是啊,有事的時候不來就不來了,沒有約束也挺好。師傅(欲言又止):開個店成本太高。我(咦?這是話裡有話啊):還好吧,我經常去的那家理髮25元,也不搞那些花裡胡哨的美容之類的,夫妻兩個人開店,一個月除去水電還能省個三五萬,也挺好啊師傅(驚異):有這麼多嗎?那他們夫妻倆在你們小區口碑不錯啊。聽到這裡,我一下就坐直了,這個理髮師傅還知道口碑對生意的影響,難道我看錯人了?我:是啊,他們做熟人生意,六七年做下來大部分客人都能叫上來名字。師傅:那個成本太高,我開不起。我心裡又笑了一下,理髮都快20年了,一個小理髮店都開不起,這理財能力是有多差?我說:那也沒多少錢吧。師傅:我這個快剪店成本才兩千塊不到啊。我:弄個正式點的店,客流會穩定一些吧。師傅:我這裡也不差啊,90%都是回頭客(我去…這麼高?),小區裡平時你們年輕人都上班,大叔大嬸們來逛超市,隔壁芹菜8毛5,這裡9毛他們算的清清楚楚。(目標客戶分析:價格敏感型客戶)理髮師傅一下來了興致,話匣子打開了。師傅:我以前在另外一個回遷房小區幹過,那裡不行。小區裡其他理髮店洗剪吹才10塊錢,於是就到你們小區了(找準渠道和市場位置)師傅:在你們這裡做了兩個月,收入挺好,我準備再在類似的兩個小區的超市開店,一家店自己幹,兩家店請人做,這樣請人做的店每個店能淨賺6、7千,我自己的店賺1萬多,一個月有兩萬多的收入,生活就過得去了(商業模式突破經營上限)我:那你怎麼不多開幾個店?師傅:哎呀,地方不好找啊,大潤發、永輝附近都開滿啦。今年能開3家店我就滿足啦。很多人不會做生意,等他們倒了,我再去接手。(門店位置選擇、擴張規劃)我:利潤比這麼高還能倒?師傅:很多人做事不懂得怎麼做口碑,開店不光技術重要,口碑也很重要的。

這是師傅第二次提到口碑了,我更感興趣了:怎麼說?師傅:生意好了,客人多了,忙不過來,價格就漲2塊錢,結果生意就完蛋了。(這時又來了三個人排隊)師傅見我感興趣,看了一眼旁邊排隊的人就接著說:有人排隊還顯得生意好,本來很多人等不及就走了,反正便宜,等到不忙的時候他就又來了。都是附近的住戶,超市幾乎每天都得來。你加兩塊錢就沒那麼多人來了,生意會越來越差的(抓住流量入口、口碑營銷、飢餓營銷)我:那你生意這麼好,怎麼不招兩個徒弟?成本不低點?師傅:我們這行不能招徒弟。我一臉疑惑:為啥?師傅:成本是低了,但是口碑差了啊。這師傅成精了吧!師傅接著說:徒弟手藝不行,一傷一大片客人,那生意就完蛋啦。幹技術活,技術就是口碑,比如你吧,就是家裡人介紹來的。所以一定要招熟手來幹,招學徒就生意就黃了。再說人手多了就沒人排隊了(重視口碑、飢餓營銷)我:那你不好招人吧,那些大一點的店裡,加上賣會員卡的提成一個月好了也能賺萬把塊吧。師傅很不以為然:沒有那麼好,大多數理髮師收入也就4、5千。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尤其是今年,很多理髮師失業。(大環境分析、行業調查、人力資源分析)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正好頭髮也理完了:你想法很不錯啊,想了多久了?師傅:想了有半年多啦,從上家店倒了我就一直在琢磨……(持續學習,擁抱變化)說完就忙著著給下一位客人理髮了。

我相信這個理髮師一定沒有看過商業管理書籍,但是卻憑藉自己的經驗和摸索,以營銷和二階效應為手段,結合市場調查、人力資源分析、大環境分析一起建立起自己的商業擴張邏輯,實現了成本2000撬動月入30000的目標,並且這套商業邏輯邏輯環環相扣、切實可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古人誠不欺我。

相關焦點

  • 「10元快剪店」在海口興起
    不推銷、不辦卡、不燙染,不叫「託尼老師」,只需10元錢就能輕鬆理髮。近日,記者走訪發現,這種模式的「10元快剪店」現身海口不少大型商超,由於理髮價格低廉,方便快捷,受到市民歡迎。  快剪店的服務模式也非常簡單化,沒有可以預約指定的理髮師,也沒有專職收銀員,門外放著取號機,「掃碼購票——等待叫號——剪髮」,顧客購票後即可坐一旁等待理髮。
  • 為什麼現在超市都開了很多10元快剪理髮店?賺錢嗎?
    現在去超市逛下總是在出入口處看到打著10元理髮的快剪理髮店。相比動不動就是幾十上百的理髮費用,這種非常平民價的理髮店到底是一種什麼模式呢?是否玩的又是低價搶佔市場,然後漲價銷售的商業套路呢?經過了解,快剪模式最初起於日本,創始初衷是簡單,方便,快捷。後被臺灣引進,18年在國內遍地開花。現如今基本成為了商超標準配置!那麼,如此低廉的價格又如何創造收益呢?虧本的買賣誰也不幹不是!
  • 在理髮店剪了下頭髮,結帳時被收888元,理髮師:給明星剪過頭髮
    這種套路在理髮行業是比較常見了,至少在被理髮店給坑了後,消費者還能有點心理安慰,比如說頭上有倒了保養的藥水,然而在福州有家理髮店連藥水都不用倒,光是剪下頭髮就收了888元,這還是一個優惠價格,我們一起來看看。
  • 地攤收入哪家強,烤魚烤肉烤麵筋,一晚上盈利近2000,賣什麼賺錢
    隨著疫情的消滅,地攤經濟陸續復甦,全國解決了近千萬家庭的收入問題,那麼擺地攤賣什麼呢?什麼才能賺錢呢?今天帶大家看看腸粉哥一晚上盈利2000多。你還在考慮買什麼嗎?今天帶大家來看看市場上最好做的生意,地攤經濟。城管讓擺地攤嗎?會不會被抓走?
  • 10元快剪店也被情色「相中」了?客單價這麼低,為何難逃「色」字
    一次35元的洗剪吹,辦卡打折後依舊需要30元的高價。就在大家焦慮的時候,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機,想要藉此打造一款全新的服務——快剪店。什麼是快剪店,人如其名:快速幫你剪髮。而其存在的意義,就是不辦卡、不推銷、價格便宜、速度迅速。其實對於大部分的男性而言,這樣的服務已經能夠滿足日常的需求了。而且低至10元的單價,更是讓各個年齡層的男性為之痴迷。
  • 開一間快剪店能掙多少錢?
    眼看快剪店火了又消失,直覺告訴我這貨可能跟奶茶店一樣,並不是長久的生意,如今周圍幾間商場我只看到一家,由於離家近,我打算趁它倒閉前好好觀察一番。這家快剪店位於萬達廣場一樓過道,由於負一樓有大潤發,從大潤發出來的人都會經過這裡。店門口掛著價格,成人20元,兒童15。
  • 寧波理髮顧客 | 快剪對我來說,意味著什麼……
    其間,沒有一句推銷的話,最後,理髮師用一個吸發器在頭上清理了碎發,一次理髮就這樣完成了快剪的顧客主要以男性為主,除了年輕人還能經常看到老人和孩子。王某:來快剪,時間節省好多。不用排隊洗頭,還做個頭部按摩,剪個發問這問那,以前去理髮店,我經常會提醒理髮師專心剪頭髮。
  • 日本快剪QB House,「快靚正」的10分鐘理髮
    平時我們去理髮店剪頭髮都是洗剪吹,一洗二剪三吹,整個過程就差不多用了一個小時,有時候,在享受服務的過程還不停地受到店員的推銷,常常會被問到要不要辦會員,洗什麼發水,要不要按摩啊等等諸如此類的話。本來一心只想剪個頭髮,卻要享受「各種不同的待遇」,這個過程總會覺得不怎麼愉快。
  • 開一間快剪店能掙多少錢?【實地走訪】
    眼看快剪店火了又消失,直覺告訴我這貨可能跟奶茶店一樣,並不是長久的生意,如今周圍幾間商場我只看到一家,由於離家近,我打算趁它倒閉前好好觀察一番。這實在是一個絕佳的觀察標的,價格透明沒有隱形消費,也整不了外賣訂單,因此只要觀察它每天的客流就可以推算出一個月的收入,加上店對面就有長椅坐,我啪地一聲就坐下去,很快啊,邊聊微信邊觀察。
  • 人醜怪理髮師?女子剪髮要求有層次感,理髮師這麼剪被懟
    如果說理髮是一種賭博的話,很多人都是十賭九輸,在每次理髮完後,總會感覺理髮師把自己給剪醜了,一般來說只要是按照顧客要求剪的,也不會有人上門去找理髮師理論,而在杭州卻發生了這麼一件事,一位女子剪髮後感覺醜,還找來媒體曝光,我們一起來看看。
  • 研究生到理髮店剪髮,順便體驗理療花了上萬元,理髮師:你溼氣重
    在9月18號的時候,小楊正好想起這兩張體驗卡,於是就拿著卡過來消費了,在剪頭髮時理髮師讓他順便體驗下理療,小楊想著20元錢都花了,那就上去體驗一下,在體驗時對方說他溼氣比較重,推薦小楊再做個除溼氣的,對身體有很大的好處。
  • 5元、10元一次,成老人和男性的「寵兒」
    越來越多的理髮店更名為「XX美髮店」,價格也一路飆升至幾百元。對於很多老人,亦或者工薪階層而言,這樣的理髮價格實在是剪不起。於是我們看到了一些新的潮流——十元快剪店以及街頭理髮師。這兩者而言,最大的特點便是便宜。對於不少男性或者老年人而言,只是為了滿足最簡單的理髮需求,這兩者就完全夠了。
  • 女子去理髮要求有層次感,理髮師這麼剪後被懟:把我剪醜了
    在去理髮店剪頭髮時,有些客人的表達方式不清楚,可能就會導致理髮師出現誤解,比如剪得要有層次感,在理髮師看來,這就是要求長短不一,然而實際上有的客人只是想剪薄一點,有的客人確實是要這麼要求的,如果回家後覺得好看的話,那一切就好說了,要是感覺髮型被剪醜了,那可能就要去找理髮師麻煩了,在杭州就發生了這麼一件事
  • 「地攤經濟」崛起,實體店岌岌可危?馬雲:等你看懂,已經遲了!
    文:蔣南由於大環境的影響,今年的經濟實在不怎麼景氣,為了降低成本,很多企業甚至減薪裁員,對於求職者和打工一族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有人面臨失業的風險,有人雖然沒有失業,但是跟往年比起來,他們的收入卻少了很多。
  • 第一天擺地攤,收入125元,我來說說小白擺攤遇到的那些「坑」
    看著別人似乎很簡單的擺攤,在我們來說真是經歷千辛萬苦的感覺,好不容易勉強準備妥當,正式開啟了地攤「事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看著別人動不動秀擺攤日入1000元很輕鬆,而我們第一天擺地攤收入僅為125元,扣除油費、外賣費用、買零售費用、貨品成本,等於辛苦一晚上一分錢沒賺。
  • 要求索賠3000元,理髮師回應…
    及腰長發被剪短 顧客要求要賠償 「本來是在吹頭髮,後面他就讓我去剪頭髮,差不多用了10分鐘的時間,我還是不答應。楊女士說,她當時怎麼也沒想到,理髮師會這麼快「動刀子」。
  • 理髮被問你多長時間剪一次頭,有什麼套路嗎?理髮師:你想多了
    最近經常有人問我,理髮師在剪頭髮前,除了我問你要怎麼剪以外,還會問你多長時間剪一次,搞得自己心裡七上八下,不知怎麼回答好,不回答又覺得不禮貌,回答又擔心被套路,於是就諮詢到我這裡來,今天就把這個大家比較糾結的一些關於理髮的問題,給大家聊一聊。一、理髮師為什麼要問顧客多長時間理一次頭髮?
  • ...200 家,「Q髮屋」要用「斷舍離」的快剪抓住千億級美容美髮市場
    美發是一個重人力的服務型行業,託尼老師們為了賺得更多提成,會在服務過程中不遺餘力地向客戶推廣會員卡、充值業務、美發產品等,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很多亂象和惡性競爭,行業連鎖率很低。而在鄰國日本,面對類似地市場環境,主打 10 分鐘快剪的連鎖理髮店 QB house 迅速崛起,目前已經在全球擁有近 700 家門店。
  • 孩子意外「撞臉」理髮師,剪頭髮不要錢,網友:理髮師是不是姓王
    孩子意外「撞臉」理髮師,剪頭髮不要錢,遭網友調侃一位寶爸也陷入這樣的苦惱,剛開始時這位寶爸只是在網上調侃孩子去剪頭髮,和理髮師撞臉,結果被免單。這位寶爸在網上的配圖上還附上一段文字:超級開心,老婆帶兒子去她經常去的那家店理髮,因為老婆總去,理髮師不收錢,省了20元。
  • 地攤經濟火了,擺地攤賣什麼比較賺錢?這幾個成本低,利潤高!
    最近比較熱門的話題無疑就是地攤經濟了,以前擺地攤一直都是卡在法律的邊緣,而現在,地攤經濟終於「轉正」,也贏得了法律的認可,這是一個解決就業問題最直接的辦法,也是創業門檻較低的方式。既然地攤經濟已經火了,現在擺地攤賣什麼東西利潤比較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