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式擴張#
如何用2000元成本撬動月收入30000的地攤?一個快剪店理髮師的以口碑為核心的企業快速擴張運營理論。今天準備去超市,臨出門時母上大人跟我說超市門口開了一家快剪店,只要十塊錢,手藝不錯。我很不以為然,但又不好忤逆母上大人。逛完我就坐到超市門口快剪店那裡等著上一位客人理髮,快剪店很簡陋,只有兩把椅子、兩個鏡子,連洗頭的地方都沒有,說是快剪店,其實就是超市門口的地攤。理髮師傅的手藝似乎還不錯,於是我就坐著翻我之前寫的微頭條,看看有沒有疏漏的地方,挑一些評論回復一下。
等了約莫有5、6分鐘就輪到我理髮了,自然就不能接著刷手機了,於是就跟理髮師傅閒聊起來。我:你手藝挺不錯的,理髮多久了。師傅:理髮快20年了(自我背書)我:難怪我媽讓我一定到你這裡來理髮,你手藝這麼好怎麼不考慮開一個正式一點的店。師傅:我不想受約束,開個店太累了。我在心裡笑了一下,懶果然是阻擋致富的第一個攔路虎啊。大概算了下客流量,在心裡快速盤算了一下這家店的經營境況,一個月大概有一萬出頭的純收入,對於自由慣了的人來說是一個還不錯的營生。於是我就準備結束這場對話,或者聊點別的。我:是啊,有事的時候不來就不來了,沒有約束也挺好。師傅(欲言又止):開個店成本太高。我(咦?這是話裡有話啊):還好吧,我經常去的那家理髮25元,也不搞那些花裡胡哨的美容之類的,夫妻兩個人開店,一個月除去水電還能省個三五萬,也挺好啊師傅(驚異):有這麼多嗎?那他們夫妻倆在你們小區口碑不錯啊。聽到這裡,我一下就坐直了,這個理髮師傅還知道口碑對生意的影響,難道我看錯人了?我:是啊,他們做熟人生意,六七年做下來大部分客人都能叫上來名字。師傅:那個成本太高,我開不起。我心裡又笑了一下,理髮都快20年了,一個小理髮店都開不起,這理財能力是有多差?我說:那也沒多少錢吧。師傅:我這個快剪店成本才兩千塊不到啊。我:弄個正式點的店,客流會穩定一些吧。師傅:我這裡也不差啊,90%都是回頭客(我去…這麼高?),小區裡平時你們年輕人都上班,大叔大嬸們來逛超市,隔壁芹菜8毛5,這裡9毛他們算的清清楚楚。(目標客戶分析:價格敏感型客戶)理髮師傅一下來了興致,話匣子打開了。師傅:我以前在另外一個回遷房小區幹過,那裡不行。小區裡其他理髮店洗剪吹才10塊錢,於是就到你們小區了(找準渠道和市場位置)師傅:在你們這裡做了兩個月,收入挺好,我準備再在類似的兩個小區的超市開店,一家店自己幹,兩家店請人做,這樣請人做的店每個店能淨賺6、7千,我自己的店賺1萬多,一個月有兩萬多的收入,生活就過得去了(商業模式突破經營上限)我:那你怎麼不多開幾個店?師傅:哎呀,地方不好找啊,大潤發、永輝附近都開滿啦。今年能開3家店我就滿足啦。很多人不會做生意,等他們倒了,我再去接手。(門店位置選擇、擴張規劃)我:利潤比這麼高還能倒?師傅:很多人做事不懂得怎麼做口碑,開店不光技術重要,口碑也很重要的。
這是師傅第二次提到口碑了,我更感興趣了:怎麼說?師傅:生意好了,客人多了,忙不過來,價格就漲2塊錢,結果生意就完蛋了。(這時又來了三個人排隊)師傅見我感興趣,看了一眼旁邊排隊的人就接著說:有人排隊還顯得生意好,本來很多人等不及就走了,反正便宜,等到不忙的時候他就又來了。都是附近的住戶,超市幾乎每天都得來。你加兩塊錢就沒那麼多人來了,生意會越來越差的(抓住流量入口、口碑營銷、飢餓營銷)我:那你生意這麼好,怎麼不招兩個徒弟?成本不低點?師傅:我們這行不能招徒弟。我一臉疑惑:為啥?師傅:成本是低了,但是口碑差了啊。這師傅成精了吧!師傅接著說:徒弟手藝不行,一傷一大片客人,那生意就完蛋啦。幹技術活,技術就是口碑,比如你吧,就是家裡人介紹來的。所以一定要招熟手來幹,招學徒就生意就黃了。再說人手多了就沒人排隊了(重視口碑、飢餓營銷)我:那你不好招人吧,那些大一點的店裡,加上賣會員卡的提成一個月好了也能賺萬把塊吧。師傅很不以為然:沒有那麼好,大多數理髮師收入也就4、5千。這幾年經濟不景氣,尤其是今年,很多理髮師失業。(大環境分析、行業調查、人力資源分析)我是佩服的五體投地啊,正好頭髮也理完了:你想法很不錯啊,想了多久了?師傅:想了有半年多啦,從上家店倒了我就一直在琢磨……(持續學習,擁抱變化)說完就忙著著給下一位客人理髮了。
我相信這個理髮師一定沒有看過商業管理書籍,但是卻憑藉自己的經驗和摸索,以營銷和二階效應為手段,結合市場調查、人力資源分析、大環境分析一起建立起自己的商業擴張邏輯,實現了成本2000撬動月入30000的目標,並且這套商業邏輯邏輯環環相扣、切實可行。三人行必有我師,古人誠不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