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Media Research 數據顯示,截至 2019 年底,中國美容美髮行業規模達到了3512.6億元;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美容美髮行業市場規模將維持 4.6% 的複合增速增長,到 2022 年市場規模將突破 4000 億元。
美發是一個重人力的服務型行業,託尼老師們為了賺得更多提成,會在服務過程中不遺餘力地向客戶推廣會員卡、充值業務、美發產品等,從業者素質參差不齊,存在很多亂象和惡性競爭,行業連鎖率很低。而在鄰國日本,面對類似地市場環境,主打 10 分鐘快剪的連鎖理髮店 QB house 迅速崛起,目前已經在全球擁有近 700 家門店。
36氪最近接觸到的「Q髮屋」是一家國內連鎖快剪理髮品牌,公司成立於 2015 年,目前在深圳、廣州等地共擁有超過 200 家門店,是沃爾瑪、華潤萬家、永旺等大型商場的戰略合作夥伴,服務包括騰訊、百度、順豐等大型企業超過 40 家,累計服務超過 400 萬人次。每 100 個深圳人中,約有 1 個人體驗過Q髮屋的服務。
作為主打快剪的品牌,Q髮屋不提供洗頭、染髮、燙髮等服務,專注於 10 分鐘快剪;同時開發了自有線上系統,消費者可以線上預約、線下體驗,無需排隊等待。今年 2 月,Q髮屋還受邀參加了 CCTV2 頻道的《創業英雄匯》節目。
Q髮屋創始人湯建良畢業於哈工大數學系,在中山大學獲得碩士學位,曾在汽車行業工作 8 年,卻在 2015 年選擇理髮作為自己的創業方向。湯建良告訴36氪,自己作為用戶到理髮店進行消費時體會到諸多痛點,時間長、效率低、推銷多。尤其對男性消費者來說,這種痛點更加明顯,大多數男性的理髮需求很簡單,並不需要洗剪吹染燙的服務。
觀察到「快剪」這一模式後,湯建良判斷,國內理髮行業大而雜,缺乏領導性品牌,而男性的理髮需求又長期處於被忽視的狀態,這一細分賽道存在很大發展機會。
最近幾年,國內也出現了不少強調「不推銷」的理髮品牌,例如融資過億元的「星客多」、獲數千萬元融資的「快發」等,與他們相比,Q髮屋在「快剪」上要做的更加極致,湯建良將其總結為「斷舍離」三個方面。
斷:斷絕一切客戶不需要的服務,不洗、不染、不吹、不推銷、不辦卡,只提供修發、剪髮服務。在這樣的極簡模式下,單店每月服務人數在 3000 人以上;其中,72% 的消費人群在 25-45 歲之間,男性佔比為 82%。舍:捨去無效率的服務環節。Q髮屋不設收銀臺,自主研發了一套線上系統,客戶可以自行取號、支付、排隊、評價,無需在門店等待,理髮前 10 分鐘小程序會發起提醒,且理髮時間也控制在 10 分鐘左右,提高效率、節約時間。離:放棄對「高大上」服務的追求。門店只有最簡單的理髮設備:剪刀、電動推子,板凳和鏡子等;不設立傳統理髮店的洗髮環節,而是通過自主研發的吸發設備吸走碎發;且每家門店都提供紫外線消毒設施,保證清潔衛生。而在門店上,Q髮屋主要有三種經營模式:
線下實體店:入駐多家知名商場,開設門店 160 家,面積在 10-20 平左右,2-3 名理髮師駐店提供服務。值得一提的是,Q髮屋的理髮店大多開在商超門口,與沃爾瑪、華潤萬家、永旺、天虹、茂業等均有合作。而此次疫情期間,商超業務受影響較小,因此Q髮屋的大部分門店仍能正常營業,受影響較小。單人剪髮屋:類似於mini KTV,一個屋子佔地 3 平方米,啟動成本在 2 萬元,適合普通理髮師低成本創業。現已在深圳開設 40 間單人理髮屋,未來則計劃開設 1000 間。為企業提供上門服務:Q髮屋研發了移動理髮箱,理髮師能手提設備上門服務。目前已為騰訊、百度、順豐等 40 餘家大企業及事業單位提供服務,累計服務共 5 萬人次。而在疫情期間,不少企業復工後發現員工面臨無處理髮的困擾,Q髮屋的企業上門服務業務有了顯著增長。湯建良表示,Q髮屋早期主要在深圳、廣州地區發展,而今年已經正式開啟全國擴張策略。同時,公司也在研發一套智能理髮設備,機器自動識別頭髮長短並設定剪去的長度,可以讓理髮流程更加標準化。
Q髮屋在成立之初獲得過一輪種子輪投資,其後依靠自有現金流不斷開店,目前正在進行新一輪融資,以加快全國擴張的步伐。
————————
本文頭圖來自 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