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不及防
小編被一部劇安利
即雷佳音、易烊千璽主演的
《長安十二時辰》
(2019)
劇中,那108坊的恢弘長安城:
唐朝,活著的胖美人:
下攝自 西安博物館
華燈璀璨、人頭攢動的盛唐景象:
讓小編瞬間變身「唐粉」沉溺其中
情不自禁,為大唐打call
(呸!你不是「宋粉」麼?小編:我是「宋唐粉」)
電視劇中,易烊千璽演的角色叫李必,
看過小說的人都知道,
李必,在原著中就叫李泌(bi四聲)。
其實,
原著中好多歷史人物改成影視後都換了名,
比如,李泌改成了李必,
賀知章(賀監)改成了何監(何執正),
高力士改成郭力仕,岑參改成了程參
……
那,李泌是誰?
「十二時辰」劇中,
李必出場時的一段「彩虹屁」就介紹過了:
「吾六世高門望族,
7歲與張九齡稱友,9歲與太子交,
何監是吾師,王宗汜將軍是吾友,
亦隨葉法善師修道……」
這段介紹裡提到的人,
個個都是唐朝的國字頭大咖,
隨便拿出一個都是了不得的人物。
講真,如果了解李泌後,
你就知道了,
為啥一個22歲的小青年能如此霸氣。
公元618年,大唐建立。
九十多年後,至玄宗時期,迎來了歷史上著名的「開元盛世」。李泌趕上了「盛世」的尾巴。
那時的大唐素有四尚:尚人物,尚官冕,尚婚婭,尚門第。凡身懷絕學、官至清貴、婚配名門、蔭緒隆望者皆受世人仰慕。
李泌家世可不弱,他的六世祖李弼在南北朝西魏時曾任太保、「八柱國」司徒,為西魏的最高軍事長官。
他的父親李承休曾任吳房縣(今河南遂平)縣令。可以說,李泌是出生在一個官宦世家。
公元722年,李泌出生。他老娘在生他時太過順利,就取了個乳名順兒;因家居泌水(今河南唐河)之陽,再加上異僧斷言「上應星宿,下濟長源」,所以家裡人給他取名:「泌」,字「長源」。
李泌自幼聰敏過人,博涉經史,很小便以「神童」形象示人。《三字經》中有句話:「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其中「瑩」是指北齊祖瑩,而「泌」就是指唐朝的李泌。
唐玄宗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招天下精於佛、道、儒學的人入京,公開辯論。
長安有個叫員俶的九歲小孩,登臺論辯,言語犀利,將其他參加辯論的人全部折服。「詞辯注射,坐人皆屈」(《新唐書·李泌傳》)。
玄宗見他年紀小,膽子大,辯才又能折服許多人,便召來問他:還有像你這樣聰明的孩子嗎?
員俶說:我表弟李泌就比我聰明多了。
玄宗聽到後是又歡喜又好奇,便立即派人將李泌接來。李泌入宮覲見,當時玄宗正和宰相張說下棋。張說為了考察他,來了一句:「方若棋局,圓若棋子,動若棋生,靜若棋死。」
然後讓李泌用「方、圓、動、靜」四個字也賦幾句。
沒想到李泌不假思索,張口就來:「方若行義,圓若用智,動若騁材,靜若得意。」此言一出,語驚四座。
此時的李泌才七歲,全長安恐怕也找不到像他一樣聰明的仔了。
玄宗聽後大喜,就對左右說:「這孩子的心智,真是遠超同齡。」當即賜給財帛,並要求他的父母好好培養。
李泌受到玄宗恩寵後,張說特地遣人邀請李泌來家中小住,連宰相張九齡也稱他為「小友」。不僅如此,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比李泌年齡大二、三十歲,卻稱呼李泌為」弟「,特別加以「敬異」(《鄴侯外傳》)。
就這樣,不足十歲的李泌,與忠王李亨(後來的皇太子)及朝中宰相、大臣張說、張九齡、賀知章等成為忘年之交,成了封建社會最上層的人物。
由於這種極特別的際遇,造就了極奇特的人才,使李泌的一生走了一條罕見的政治之路。
這是歷史對他的厚愛,也是歷史對他的考驗。
電視劇中太子與李必
隨著年紀的增長,李泌越來越博學,《鄴侯外傳》曾記載,李泌17歲賦《長歌行》一首,說道:
天覆吾,地載吾,天地生吾有意無?
不然絕粒生天衢,不然鳴柯遊帝都。
焉能不貴復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
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氣是良圖。
請君看取百年事,業就扁舟泛五湖。
除此,李泌還精於《易經》,又拒絕做官,與太子始終是「布衣之交」,游離於政治權利之外。可才華太出眾,和太子交情匪淺的他最終還是受到奸臣排擠。無奈,辭別太子,一頭扎進山林,隱居起來。
而再出山,就是在安史之亂爆發後了。
他以布衣身份陪伴帝王之側,為挽救風雨飄搖的大唐王朝,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公元755年,天寶十四年。
安祿山從範陽率兵南下,起初說法是討伐楊國忠,不久後發動全面叛亂。(即是歷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亂」。)
第二年正月,安祿山於洛陽稱帝,國號「燕」。長安陷入危機,曾盛極一時的唐王朝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
公元756年,太子李亨在靈武(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即位,是為唐肅宗。
肅宗即位後,派人請求李泌出山。恰在此時,李泌似乎也意識到自己的歷史使命,不召而至,日夜兼程趕到靈武,李亨大喜。
這二人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外出時並馬而行,回營時對床而臥。事情不管大小,李亨都要跟李泌商量。李泌的話,李亨沒有一句不聽從,甚至連高級文武官員的任免,都要徵求李泌的意見。
當時戰局混亂,前景不明,李亨焦慮不安。
李泌就向肅宗詳細陳述天下事成敗的歷史教訓,當前的形勢和平叛的策略等。給皇帝吃了一顆定心丸,然後開始講解自己的作戰計劃——
讓李光弼去牽制叛軍史思明和張忠志,讓他們不敢離開範陽;讓郭子儀去牽制叛軍安守忠和田乾真,讓他們不敢離長安。
至於在洛陽的安祿山,可令郭子儀暫時不攻取華陰,讓叛軍佔據的兩京之間道路通暢,然後再派軍隊駐紮在扶風(今陝西寶雞),與郭、李兩軍打配合,不斷攻擊其首尾,迫使叛軍在兩京之間來回救援,疲於奔命,等敵軍士氣消耗地差不多了,再命塞北軍隊與李光弼軍南北夾擊,聯合攻取範陽,如此一來,安祿山退無所歸,留不安寧,必然失敗。
此後的平叛戰爭,李亨基本遵照李泌的構想,取得了一系列戰果。不過可惜的是,李亨後來沒有聽從李泌的「先取範陽」之策,而是急著去收復了兩京,這為唐朝後期留下了重大隱患。
安史之亂後,李光弼、郭子儀等立下大功,位至三公宰相。李泌始終是以平民身份為李亨出謀劃策,李亨就問他,希望我賞你點什麼?
上圖出自:《帝鑑圖說》描繪的是唐肅宗為李泌燒梨吃的故事
李泌答:「臣是修道辟穀的,對功名利祿沒有興趣。等到京城光復以後,讓我在您的膝上睡上一覺,讓欽天監的人能看到客星犯帝座,我就心滿意足了。」
古人迷信,認為地上有什麼事情,天文一定會有預兆。皇帝在天空中的位置是紫微星垣。李泌潛心修道,最想看到的就是自己的舉動能夠影響到天象運轉。所以他不要錢,不要女人,不要官——他要睡皇上。
那,到底睡了沒?《鄴侯外傳》裡曾這麼說:「至保定郡,泌稍懈,先於本院寐。肅宗來入院,不令人驚之。登床,捧泌首置於膝,良久方覺。……」
大家可以想像當時一番情景:
肅宗躡手躡腳地走進李泌的臥室,看到他累得正呼呼大睡,也不驚動,悄悄地上床,把李泌的腦袋擱到自己膝蓋上,就這麼靠著……
等到李泌醒了,發現自己居然睡在天子膝蓋上。
肅宗得意洋洋:」你把我都給睡了,得給我好好幹活了吧?「 李泌士氣大振,工作效率+100%!
不僅肅宗一朝,二十多年後的「陝虢危機」,李泌迎難而上。唐德宗時期,65歲的李泌仍臨危受命,率領400勇士便奔赴前線平叛。
李泌這一生,經歷四朝,幾度歸隱,但每一任皇帝都來求他做過官。
為何一介「布衣」能獲得如此尊崇?因他有謀略、有擔當,更有分寸。不出山則已,一出山,則能撐起大唐一片天。
———————————————————————————————————————
本文參考:
《新唐書》卷139,李泌傳
《朝野雙棲——唐代奇相李泌》 寧欣
《中國歷代謀士傳》 晁中辰
馬伯庸,知乎問答:那些不為人知的「人生比小說精彩」的傳奇人物
歡迎轉發朋友圈 | 轉載請註明出處
【往期精彩】
▽
河南博物院本周講座:紅山文化與紅山文明
汴京,一日遊
一文讀懂西夏|聽說,你不知道西夏?
米芾:不好,「人設」要倒了該咋整?
版權聲明:
⊙本篇為原創整理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本文須註明文博河南(微信ID:zhongyuanguoxue2014)。
⊙部分文字、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博河南】文博+文學+文史,一起品味傳統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