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名、奇病怪治——名醫葉天士軼事

2020-12-27 不識史悟

葉桂,字天士,以字行世,蘇州人,清代雍正、乾隆年間的名醫。

葉天士是天生的醫學奇才,自十二歲開始學醫至十八歲成名,期間連換十七任老師。這十七位師父後來都與葉天士斷絕往來,據說葉天士「聞某人善治某病,即上門求學,執弟子禮,學成輒棄去。」名醫,就是這麼任性沒良心。

乾隆初年,江西龍虎山張天師路過蘇州,生了一場重病,快要不行的時候,葉天士出手相救治好了病。康復後的張天師非常感激,想著怎麼回報。葉天士徑直提出要求說:「真人如果有心報答,我不求衣物財寶,只願明天未時三刻左右,您的坐轎路過楓橋時,略微停一下,就說讓橋下天醫星先過。」

次日,未時三刻,張天師在楓橋邊停下轎子,對轎夫說「且讓天醫星先過!」只見葉天士乘船從楓橋下緩緩駛過。這下,蘇州全城轟動了,眾口相傳葉天士是「天醫星」下凡,難怪醫術高超,出診費用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了。

葉天士的母親生病了,全身發燙,但脈象卻顯示是傷寒症,一時不知如何下藥。當晚,葉天士在院中撓頭,自言自語說:「病人如果不是我老母,肯定用白虎湯。」

「白虎湯」的成分以石膏為主,功效為清熱生津。但顧名思義,便知是烈性虎狼之藥,如果身體虛弱又病不對症的人服用,容易致死。因此,葉天士不敢對老母施用此方。誰知,他的自言自語被隔壁鄰居聽見了,此人也是醫生。

第二天,鄰居主動上門獻藝,用的就是白虎湯,葉母服用一劑就痊癒了。消息傳出,人們都認為鄰居醫術勝於葉天士,而不知其偷師葉天士。

某日,葉天士外出行醫返回,時值暴雨,有段道路被水淹沒,無法行走。路旁有個村民認識葉天士,便將葉天士背過水坑。上岸後,葉天士對村民說:「剛才涉水時,我看到你的頭頸處有隱疾,如果現在醫治,或可有救,否則明年這個時候就是你的死期!」

村民以為葉天士不願平白受他的幫助,藉口替他治病還去人情,再說醫術縱然出眾,卻也看不到一年後發生的事,便笑著謝絕。

一年後,村民的頭上生了個大膿包,疼痛欲裂,家人趕緊抬著他去找葉天士求治。葉天士拒絕了,拿出幾塊碎銀對病人家屬說:「神仙也治不了,回去準備後事吧,最多撐到明天中午。」已而果然。

蘇州西郊木瀆有富豪家小孩出痘,連續幾天,痘花未出,這就有性命之憂了。富豪覺得唯有葉天士能治此病,但木瀆距城區太遠,恐怕葉天士不肯來。後來打聽葉天士喜歡鬥蟋蟀,於是花了重金買了幾十隻蟋蟀,託人送給葉天士,這才請得動他。

葉天士到了木瀆,讓富豪準備十張新制八仙桌,然後將小孩裸身放在桌上,用手推著小孩滾來滾去,桌子一旦發燙,立即換到另外一張上,等到十張全部滾完,痘已破漿怒發,小孩因此得救。

後來,葉天士一歲的小外孫也生了同樣的病,女兒號啕大哭,抱著孩子回來請父親救治。葉天士面有難色,女兒氣憤不已,拿出剪刀說:「父親常說小孩出痘不會致死,如今你的外孫卻不能成活?我不如先死吧!」

葉天士奪下剪刀,低頭思索很久,從女兒手中接過外孫,鎖進一間空房中,然後外出賭錢去了。深夜時分,返家的葉天士見女兒因悲傷過度而說不出話,便勸慰說:「好了好了,毋庸擔心,想必小外孫痘花已出!」開門一看,孩子果然全身水痘,粒粒如珠,這就說明平安了。葉天士解釋說,空屋中蚊子較多,蚊子最喜吸小孩血,一旦咬破皮膚,水痘也就隨之而出了。

有婦人難產,連綿幾日,延請來的醫生開了藥方,丈夫有些不放心,拿著藥方請葉天士把把關。葉天士提筆在藥方上加了「梧桐葉一片」。產婦服用後不到一支香的工夫,嬰兒已順利產出。此後,有些醫生也會在助產方子中添加梧桐葉。葉天士知道哈哈一笑:「我用梧桐葉是因為當天適逢立秋,過後就沒有效果了!」

相關焦點

  • 《延禧攻略》裡的葉天士到底是誰?
    葉天士名桂,字天士,號香巖,晚號上津老人。生於康熙六年(1667年),逝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享年八十歲。祖籍是今安徽歙縣(據程門雪先生考證),其先祖遷至江蘇吳縣。其祖父名時,字紫帆,擅長兒科;其父名朝採,字陽生,承家學,精於醫,與當時名醫汪琬、張璐、程郊倩為摯友,汪琬作的《葉母顧太君七十壽序》中載其父祖事跡;其兄名又凡,也精於醫。
  • 清代名醫葉天士,為何說他不僅能治病,而且能治窮?
    葉天士,生於江蘇吳縣,祖父葉紫帆和父親葉陽生都是名醫,葉天士從小就受醫學的薰陶,他的童年基本是在學習儒學和醫學中度過的,隨後師從17位名醫,醫術頗深。那後人為何說:「清代名醫葉天士,他不僅能治病,而且還能治窮呢?」
  • 清代名醫葉天士治療「氣病」十例
    導讀:今天一起學習《葉天士晚年醫案真本》中記載的葉天士的10個醫案。 清代名醫葉天士善治氣病,晚年真本醫案中常講到氣,五臟皆有氣病。葉氏對氣病治法,臨機應變,對證下藥,效如桴鼓,對後學者頗多教益。
  • 【小風箏實驗室】五阿哥,你能娶上小燕子,要感謝江南名醫葉天士!
    這時候嫻妃提到了一位江南名醫,也就是我們今天要講的主人翁——葉 天 士葉天士,號香巖,名桂,晚號上津老人。而且,葉天士這個「江南名醫」的頭銜可不是隨口說說的,人家是上了《清史稿》的!《清史稿》稱葉天士「名滿天下」,「大江南北,言醫者輒以桂為宗,百餘年來,私淑者眾。最著者:吳瑭、章楠、王士雄。」《葉香巖傳》:「名著朝野,即販夫豎子,遠至鄰省外服,無有不知葉天士先生者。」《蘇州府志》不僅肯定了葉天士的功績,還收錄了葉天士的數則驗案。所以,葉天士「江南名醫」的招牌可是過硬的!
  • 名醫葉天士認為消渴症無藥可醫,金山寺醫僧出手,葉天士拜師醫僧
    浙西某舉人與友人一同約好進京會試,行船至姑蘇,這位舉人就生病了。同伴叫了個車把他送到名醫葉天士家進行診治,葉天士診了很久,然後說道你是感冒風寒,一劑藥下去就能好,你這是將要去何處?小夥伴們都說這是醫生的嚇人之道,這樣他們才能發財,而且葉天士只不過是個醫生,又不是神仙,不必介意。第二天,舉人的病果然好了,同伴於是就慫恿他,於是北上,只不過心中還是不安。他們行船到了江口時由於逆風,船走不動了,於是一起相約同遊金山寺。山門前有一醫僧招牌,舉人於是到禪室看醫僧,醫僧為其診斷,然後問他將要去何處。舉人把要時京赴考的打算告訴了他。
  • 《醫痴葉天士》丨周末影院
    以戲說的表現手法,擷取了「醫痴」葉天士出手治傷、治匪於( 膏)肓、奇藥救(皇)上、巧做紅娘幾個故事,再現了清代名醫葉天士精湛的醫術、精深的醫理,和威武不屈富貴不移的高尚醫德、醫道。清代名醫葉天士(田小潔 飾),醫術精湛、醫理精博、醫道中正。
  • 醫痴葉天士
    但是還有一部可能不少人都沒有看過的是以清代醫家葉天士為原型的電影《醫痴葉天士》。當然,小編沒想和大家聊電影,就是拋磚引玉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清代名醫~葉天士,又名葉桂,字天士,號秀巖,江蘇吳縣(今蘇州)人(1667-1746),出生於中醫世家,祖父葉時和父親葉朝採都是當地的名醫。幼時便隨父親學醫,後又拜父親的的門人朱某為師繼續學習。
  • 一代神醫葉天士的求學之路,醫學博大精深值得現在很多醫生去學習
    一代神醫葉天士的傳奇行醫路。葉天士本名叫葉貴,天士,是他的字。他是清朝康熙年間的。葉天士有一個不得了的稱號「古代十大神醫」之一。也就是明清時期,唯一一個入選了十大神醫的人。其他的神醫都有誰呢?比如說咱們耳熟能詳的的華佗、扁鵲、張仲景等等,葉天士是和這些位齊名的。
  • 一生只想救人,不想當神的神醫葉天士
    一代神醫葉天士一生懸壺濟世,在醫學這條道路上好為人徒,只要是遇見比自己高明的醫生。葉天士都願意給人家當學生,拜他為師,在葉天士拜過的這些個老師裡邊兒,有一位和尚,一位長老。這位呢不是當時知名的醫生。但是葉天士為了跟他學醫術可是費了不少的勁。
  • 葉天士學說何以廣泛流傳
    葉天士早年喪父,而後便開始一路尋師。虛心好學的葉天士到處拜訪名醫,本就聰穎好學的他總是很受師父的賞識。他從十二歲起便讀《素問》、《傷寒論》,到十八歲臨證處方,僅僅六年間,就先後從師十七人學習醫術,其中包括周揚俊、王子接等著名醫家。這期間,他不僅求學於名醫,還走訪許多藥工、產婆甚至江湖遊醫,可謂「師門深廣」。
  • 勵志:中醫狂人葉天士,一怒而拜17師,喪父幼子的大宗師之路!
    所以葉天士選擇放棄科舉單攻醫學絕對是忍受了一種非常大的壓力和犧牲正是因為這樣才徹底的激發了葉天士成為天下第一名醫的決心如果讓蛋蛋姐給他補一段內心獨白應該是這樣的:我葉天士雖然沒學歷但我要把你們這些博士生一個個超越!
  • 中醫治療傳染病的歷史電影《大明劫》《醫痴葉天士》
    可是全國瘟疫橫行,身強力壯的士兵紛紛病倒,幾天就不治身亡。軍營裡面的運屍車一趟一趟的將將士們的屍體運走。江湖遊醫吳又可(馮遠徵 飾)臨危受命,大膽提出對《傷寒論》的質疑,提出自創的一套祛病方法,創立《瘟疫論》。大明江山的腐朽已到了不可醫治的程度,即使有再好的將領,再醫術高明的醫生也無法挽回大明朝的去勢!大明劫,劫數難逃!
  • 觀物時常識化機——名醫悟道
    《素問·氣交變大論篇》稱:「善言天者,必應於人;善言古者,必驗於今;善言氣者,必彰於物;善言應者,同天地之化。」中醫理論的產生就是古人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曉人事,遠取諸物,近取諸身並加以研究總結出來的。清代吳鞠通曾云:「醫者,順天之時,測氣之偏,適人之情,體物之理。名也,物也,象也,數也,無所不通,而受之以謙,而後可以言醫(《溫病條辨》)。」
  • 傷寒名醫驗案精選---梔子柏皮湯
    傷寒名案選新注  二十二、桅子柏皮湯證葉天士醫案:治一人。脈沉。溼熱在裡,鬱蒸發黃,中痞噁心,便結,溺赤,三焦病也。苦辛寒主之。杏仁、生石膏、法夏、生薑汁、山梔子、黃柏、枳實。熊寥笙註:本案為溼熱鬱蒸發黃症。
  • 「名醫話健康」中醫辨證治失眠
    健康山東宣傳號有高度 有深度 有溫度關注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主辦,省衛生健康宣教中心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播出的《名醫話健康》欄目,11月29日晚20:00山東第一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山東省千佛山醫院)專家做客演播室,為您講述《中醫辨證治失眠》。
  • 葉天士《溫熱論》學習紀要
    《溫熱論》 內容一、     作者簡介及版本流傳(1)葉天士其人葉天士(1667-1746年),名桂,字天士,號香巖其版本流傳主要有1.華本:由門人華岫雲修改整理者,名《溫熱論》,首刊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整理者為華岫雲,被稱為「華本」。收入《續刻臨證指南醫案》。《溫熱論》分為33條。從文義來看,其文未經修飾,應是文章原貌。2.唐本:由唐大烈修改整理者,有改動,名《溫證論治》,收入《吳醫匯講》,首刊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後人稱為「唐本」。
  • 葉天士運用吳茱萸、川楝子對藥經驗
    《本草求真》言:「惟計古方茴香、川楝,歷為治疝千古俎豆」,故川楝子為治疝專藥。葉天士將川楝子入湯劑常用一錢。《藥典》規定用量為5~10g。《得配本草》對吳茱萸的炮製論述最詳,言:「清熱,生用;治疝,煨用;氣痛,酒蒸用」。川楝子的毒性成分主要在於川楝素、苦楝萜酮內酯等,臨床多因將其誤用為苦楝子導致中毒。與吳茱萸一樣,川楝子臨床也應以小劑量、短期服用為宜。
  • 《醫痴葉天士》經典橋段及影評
    《醫痴葉天士》是我多年前看過的一部電影,也是我非常喜歡的一部國產電影。還有一部比較喜歡的是韓國的《大長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