脅侍菩薩畫像:豐富的藝術創造力,視線和念珠把神與人聯繫在一起

2020-12-23 中國科技新聞網

在佛界,世俗社會中充滿了苦難和煩惱,人們信仰阿彌陀佛,嚮往西方極樂世界。但是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更受到人們的信仰。因為菩薩似乎總是大慈大悲,更能夠解脫眾生的苦難與煩惱。莫高窟盛唐時期出現了許多單獨脅侍菩薩畫像,其中觀音菩薩的畫像最多。

唐時期所繪畫的觀音菩薩,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古代藝術家不僅創作了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而且對人物的個性表現和心理刻畫獨具一格。第205窟(初唐)的觀音畫像,就是最具唐代的風格特點的代表。

205窟雖始建於初唐,但西壁佛龕內的彩塑和壁畫卻是盛唐時所繪塑的。西壁北側畫一副單獨的觀音畫像,圖中高大的觀音頭有火焰紋圓光,戴寶冠,系長裙,披巾帶,亭亭玉立在大蓮花上。雖因變色,眉目不清,但姿態清晰,觀音一手撫胸,一手下垂,低頭下視,將手中的念珠遞給蓮臺前的小供養人。蓮臺前的女供養人形象尤為生動,身材修長,披巾飄灑,長裙曳地,抬頭向上,仰視觀音,一手持香爐,一手接觀音施給的念珠,意態虔誠。她身後有一小男僕人,手捧香匣,隨主人一起供養觀音。

這幅觀音畫像的最大特點是把觀音和供養人畫在一圖之中, 縮短了佛國天堂和世俗人間的距離。圖中通過目光對視和一串念珠,把神與人巧妙地聯繫在一起,使神與人達到了感情上的交流。這幅畫的構思布局充分地顯示了唐代藝術家豐富的想像力和藝術創造力。

這幅畫像的誕生,充分賦予慣常所見的世常之像以特別打動人心的力量。這些都是與古代藝術家藝術的想像力、創造力分不開的。這件成功的畫像從思維雛形、製作過程到視覺呈現,都集合了唐代藝術家創造者自身的想像力、創造力,所以格外動人心弦,引人入勝。(周衛華)

相關焦點

  • 科普佛教中菩薩的分類
    藥師佛的左右脅侍: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還有彌勒菩薩和地藏菩薩。這些都是佛經上有名的菩薩,還有一些不知名的菩薩畫在佛的身旁,也稱為脅侍菩薩。 脅侍菩薩畫像和佛陀畫像一樣,有一定的法相等手印。如觀音菩薩手持淨瓶和楊柳枝,天冠有一化佛。勢至菩薩手持蓮花,天冠中有寶瓶。文殊菩薩手持寶劍,身乘青色雄獅。
  • 充滿動感音樂旋律一般的美麗塑像:莫高窟脅侍菩薩
    莫高窟最美麗的菩薩塑像位於莫高窟第45窟正壁敞口龕內塑像兩旁的脅侍菩薩像·左側(盛唐),是唐代彩塑菩薩的上乘之作。  長裙覆貼腿面,裙擺向後飄動,似是菩薩迎風而立,作品充滿動感猶如音樂的旋律一般。菩薩面相豐滿圓潤,雲髻高聳,長眉入鬢,雙目微啟,眉目間似笑而非笑,有慈眼視物,無可畏之色,神情恬靜慈祥,塑造了理想中慈悲為懷、垂憐眾生的菩薩形象。菩薩上身僅斜掛披巾,項佩瓔珞,下身衣飾繁複華麗,色彩鮮豔。
  • 為何「日光、月光2位菩薩」成為「藥師佛」的輔佐脅侍,原因有3點
    在大乘佛教中,菩薩是佛的脅侍,每尊佛有兩位等覺菩薩作為脅侍,協助佛陀弘揚佛法、教化眾生。而在造像中,藥師佛與日光遍照菩薩、月光遍照菩薩,共同組成「藥師三尊」,俗稱「東方三聖」。其中日光遍照菩薩是左脅侍,月光遍照菩薩則是右脅侍。為何這兩位菩薩是東方藥師佛的脅侍菩薩呢?
  • 東方三聖:藥師如來、日光菩薩、月光菩薩
    藥師佛加上左右脅侍日光、月光菩薩,合稱藥師三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屬般若部,於因地時曾發十二大願,可令眾生諸根完具,疾病消除,解脫厄難,因而成為佛教中治病、延壽、消災的本尊佛。日光菩薩、月光菩薩是東方琉璃佛土諸菩薩之首,將於藥師佛涅槃後,依次遞補佛位。在藏傳佛教中,藥師佛為藍色身。
  • 骷髏念珠與天主教會的死亡觀
    當然,骷髏念珠並不適合所有人,因為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它很可怕。 它們在義大利、德國和墨西哥的神父、修女和修士圈子中極受歡迎。這指明,骷髏在念珠上的使用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聖教藝術和信理、經文都可作為骷髏在念珠上使用的佐證。 例如,在繪畫方面有許多聖人像中就包含著頭骨的元素;十字苦像的底部也描繪了一個頭骨,象徵著骷髏地、亞當的埋葬,基督對死亡的逾越。一些念珠上有骷髏珠,作為「死亡的象徵」,或提醒人們生命無常。
  • 觀音畫像藝術之發展
    觀音畫像藝術之發展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唐末以後,隨著觀世音菩薩信仰的深入人心,普門藝術逐漸興盛起來。姿容溫婉、體態秀研的女相觀音逐漸取代了威武有須的男相觀音。這跟《普門品》中說觀音有三十三應化身,可變幻居士婦女、比丘尼、童女、仙女、優婆夷、婆羅門婦女等女相教義有關,而且陰柔的女性比陽剛的男性更容易發揮觀世音菩薩慈悲救苦精神的這了特質。南宋張勝溫的《普門品觀世音菩薩》,代表了觀音畫像早期的面貌。早期的佛畫乃至人物畫皆採用「左圖右史」的構圖觀念,主尊觀音居正中,半跏趺坐於蓮座上。
  • 佛教四大菩薩之一的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jurī,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舍衛國人,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是大智慧的象徵,與普賢菩薩同為釋迦牟尼佛左右脅侍,世稱「華嚴三聖」。圖片來自網絡作為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與司「理」的右脅侍普賢菩薩並稱。
  • 相由心生:博興佛造像藝術
    南北朝時期,戰爭頻發,隨著洛陽和定州工匠的遷入,博興成為山東北部金銅造像的中心。金銅佛造像的造型、題材與藝術風格既受到定州等地造像的影響,也具有自身獨特的地方特徵。這些小型金銅佛造像多為平民供養,造像上有明確的紀年銘文,飽含了豐富的歷史信息,成為中國古代小型鎏金銅佛造像斷代的標尺。
  • 西夏黑水城佛畫:大勢至菩薩像
    西夏黑水城出土大勢至菩薩畫像十三世紀 絹本設色規格:125 x 62.5釐米>俄羅斯冬宮博物館收藏金色大勢至菩薩以半跏或菩提座的坐姿坐於藍蓮花座上,蓮花瓣的外層豎立。頭戴鑲有寶石之天冠,中有寶瓶,乃大勢至菩薩最具特色的標誌物。在黑水城出土、描繪接引正行者的構圖中,其頭飾也有此瓶。天藍色的髪辮,緊緊地編起來,立於冠上,長髪垂至背部及兩肩,落在細長耳垂兩邊。飾以珠寶,包括項鍊和手環。
  • 念珠!在念不在珠!別瞎玩了,來漲漲知識吧
    南懷瑾先生也在一篇文章中講過一個念珠的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也是文殊師利菩薩,十分有趣。據說文殊菩薩在無量劫以前度眾生的時候,遇到了一闡提。所謂"一闡提",就是非常頑固的,極難度化、極難成佛的人。這一類人要到無量劫以後,才能發覺悟心、才能成佛。可是文殊菩薩是個急性子,等不到無量劫以後再來度這些眾生,於是文殊菩薩手中寶劍出鞘,"咔、咔、咔、咔",這些一闡提的頭就掉了一地。掉了以後怎麼辦呢?文殊菩薩就把這些一闡提的腦袋用繩子串起來,給他身邊的阿羅漢每人發一串。阿羅漢拿在手裡邊就一直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 拜觀音菩薩,牢記這2點,功德不可思議!
    寺院中的觀音塑像,常端立於紫金蓮臺之上,手執淨瓶、楊柳,給人清淨、莊嚴肅穆的感覺 。佛經中的觀音菩薩,應化道場在普陀山,她以大悲顯現,又以拔除世間一切苦難為本願。娑婆世界,名叫「堪忍」,期中諸苦交集,所謂三苦、八苦,乃至無量諸苦。觀音菩薩的慈悲救苦,使她成為最受恭敬、尊崇的菩薩之一。
  • 佛學:藥王菩薩和藥上菩薩,若有眾生聞我者,願除滅眾生三種病苦
    在佛教的文化傳承中,大家只是熟知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常伴佛陀左右,但在佛教的歷史之中,亦有兩位菩薩相傳也常伴佛陀左右,今天就為大家分別介紹藥王菩薩、藥上菩薩:藥王菩薩《法華經》亦載時有一菩薩,名「一切眾生憙見菩薩」,修習苦行,精進經行,一心求佛,經一萬二千歲,證的「現一切身色三昧」,乃服諸香,飲香油,燃自身供養佛一千二百年。其命終後復化生於淨德王之家,受日月淨明德如來之付囑,於彼佛滅度後造八萬四千塔。其自身亦於七萬二千年間,燃臂供養其塔。或謂彼「一切眾生憙見菩薩」即今之"藥王菩薩"。
  • 你知道農曆四月初四和文殊菩薩的淵源嗎?
    今天是庚子年四月初四,是佛教四大菩薩之一——文殊菩薩的聖誕。適逢殊勝吉日,祈願眾生廣行布施、吃素放生、誦經念佛、福慧雙修,蒙文殊菩薩加持,智慧增長。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為梵文音譯,與「大悲觀世音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大願地藏王菩薩」合稱佛教著名的四大菩薩。文殊菩薩是無上智慧的代表,《華嚴經》中記載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母,一切菩薩的老師,如今輔助釋迦牟尼佛,教化眾生。
  • 中秋月圓人團圓 | 月光菩薩聖誕
    中秋月圓人團圓,花好月圓,親人團聚,吃著圓圓的月餅,充滿了歡欣和快樂。這一天人們舉行各種活動,慶祝節日,表達快樂與祝福。到後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託思念。同時,月餅也是中秋時節朋友間用來聯絡感情的重要禮物。
  • 慧淨上人丨觀音菩薩代表阿彌陀佛的慈悲
    《不空索神變真言經》說:此是世間尊重父,此是世間尊重母;此是世間救度者,此是世間大日光。這一首偈是在讚嘆大悲觀世音菩薩的。觀世音菩薩是極樂世界西方三聖之一,也是阿彌陀佛左邊的脅侍,代表阿彌陀佛的慈悲。既然如此讚嘆觀世音菩薩,阿彌陀佛當然更是如此。
  • 唐.鎏金釋迦牟尼雙協侍菩薩造像賞析
    佛像自漢代傳入國內,歷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至唐代時已臻於成熟,初步實現了將印度佛教藝術本土化的轉型。盛唐時期的金銅佛造像展露出富麗飽滿、熱烈開放、氣勢恢弘的藝術特點,具體而深刻地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精神面貌、社會風尚和審美情趣。
  • 文殊菩薩是如何成佛的?
    文殊菩薩,又稱文殊師利法王子,與普賢菩薩同為佛之脅侍,並稱「華嚴三聖」,是佛智慧的象徵。在佛畫像中,文殊菩薩其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項。右手持金剛寶劍,能斬群魔,斷一切煩惱。左手持青蓮花,花上有金剛般若經卷寶,象徵所具無上智慧。坐騎為青獅,表智能威猛。
  • 農曆七月十三,是大勢至菩薩聖誕日,你知道這位菩薩的來歷嗎?
    對於許多信佛的朋友,了解一下眾多佛中的菩薩也是極有必要的,農曆七月十三是大勢至菩薩聖誕日,對於這位大勢至菩薩,您了解多少呢?作為阿彌陀佛的右脅侍,大勢至菩薩又被稱之為大精進菩薩,因其名字過於冗長,故而多稱其為勢至菩薩。作為西方三聖之一,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並駕齊驅。在佛家聖典《悲華經》中有描述稱: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轉輪聖王,生了四個兒子,簡稱四太子。
  • 普賢菩薩造像沿革:端嚴示坐六牙象 大行大願顯神威
    此後,直到約100年後的隋代,伴隨著《法華經》的興起成熟,普賢乘象的圖像才日漸豐富清晰起來。關於普賢菩薩乘坐六牙白象的出典,我們可以在《法華經·普賢勸發品》中找到:「爾時普賢菩薩白佛言:『世尊!於後五百歲濁惡世中,其有受持是經典《法華經》者,我當守護。……是人若行若立,讀誦此經。
  • 加持念珠咒,讓念的佛號咒語增長千萬倍的功德
    這個代表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這邊代表地藏王菩薩,而且站在佛教,天台宗寫得很清楚,每一個都代表一種智慧跟佛菩薩,如果你去看那個解釋。所以,我自己不乾淨,別人也很痛苦,不乾淨,所以我跟別人,都有慈悲與智慧,都圓滿叫唵嘛呢叭咪吽,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音菩薩都可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你變成阿彌陀佛,南無觀音菩薩,就是你變成觀音菩薩,就這個意思,所以各位了解這個意思,所以你在拜佛的時候,各位,你在拜佛,一拜下去你要觀想,所有的人都跟我拜佛,連家時養的貓狗,都跟我在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