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亞*陶身體劇場 |《12時》:回歸自然,用藝術喚醒內心

2021-02-21 阿那亞
秋色澄明,海邊復歸安靜。阿那亞將與陶身體劇場共同呈現一場歷時12小時的舞蹈,和所有參與者開啟一場特別的藝術之旅。

9月26日,從日出到日落,12位自由的舞者,將在最特別的海邊舞臺,以身體的律動,詩與樂的共鳴,邀請熱愛藝術的朋友感受一次喚醒身心的體驗。

或者,這註定是一生僅有一次的奇妙經歷,暫別雜務,看舞,看海,看天光流轉,也觀看自己的內心,把碎片化的時間重新連接,創造值得永久記憶的美好體驗。


《12時》

回歸自然,喚醒身心

 

白色的舞臺靜默於海邊,仿佛從深海中遊弋而來,又像自沙丘下潛伏而至。這是專屬於陶身體劇場和阿那亞的海邊舞臺,也是自由和美發生的地方。流雲和海浪是自然的呼吸,日與夜的更迭帶來率真的光影。在天與海的帷幕之下,「舞臺」存在於天地間,也消失在萬物裡。 這一場歷時12小時的舞蹈,也是一場動人的藝術行為,天地雲海是幕布,是場地,亦是觀者,舞者舒展身體,以每一寸幽微律動,向內探尋,抵達最深處的自我。

創立於2008年的陶身體劇場,是在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中國現代舞團之一,十二年來,舞團創始人、藝術總監陶冶用「最簡單的複雜」來表現純粹的舞蹈動態。這一次,陶身體劇場將在海邊呈現震撼人心的作品——歷時12小時的作品《12時》。作品的靈感源於流雲,變幻莫測的雲沒有重量,沒有阻力,從無到有,循環往復,如此自由。它從宇宙回到自然,從浩渺虛空回到現象世界,妥帖得沒有一絲遊移,卻翻騰出萬千景象。當這部源於自然的作品來到阿那亞,舞者與觀眾都回歸了自然,海變成傳遞情感的途徑,海邊的舞臺變成烏託邦的空間。

海邊有最樸實的光影和最真實流動的雲,當舞者在寂靜宏大的宇宙之間起舞,能夠感受到萬物同他們彼此牽連,天與地是無邊無際的器皿,盛放著流動著的綿延不絕的能量。雲是起點,亦是終點。天地萬物,形態各異,卻彼此聯繫,相互依存且有著共同的規律。一切邊界被模糊:雲與海,天和地,鼓點與海浪聲,節奏與寧靜,舞者與觀者……原本處於兩極的人或物,就這樣超越邊界與時空的限制,在混沌與澄明之中相互對話、彼此融合。萬物由此共享同一種韻律。雲在舞動,水在舞動,水波與天色咬合的平面上,舞蹈者踏浪而動;以身體輕擺呼應著這種舞動的,還有流雲之下、面海而坐的觀看者。/ 作品《9》在這個樸素的場域之中,舞者與觀者,同時喚醒七感,以舞蹈為媒介,心靈彼此連結。挨過隔離與疏遠,孤島終於不復存在,共同的呼吸與律動之中,萬物有靈且彼此關懷、默契響應。這是一場以舞蹈對於時代的思考與表達,也是一次在海邊打開感官、用身體喚醒生命之力,以藝術療愈心靈的探索。/ 作品《8》

 

 

12位舞者,12小時

解構時間,復歸安靜

這一天,從日出到日落,12位自由的舞者,將持續12小時舞蹈。12個時辰是一天,12個月是一年,12個生肖是一個輪迴,周而復始,循環往復。12,是陶冶對這一作品的命名,是舞者的數目,也是舞蹈呈現的小時數。 成立12年、以無限激情與能量徵服了世界各地觀眾的陶身體劇場,在海邊舞臺,將完成一次前沿的藝術實踐。12段舞蹈,構成藝術現場的內核。從日光的壯麗到晚風的輕柔,一個人舞畢離場,另一個人隨即登場,每一段舞蹈,都在探究身體的各種可能,也在探尋關於生命與時間的要義。12位舞者,還原了身體的自然性,回到舞的原點,他們並不左右觀者的情緒,而是把一切交給了身體本身。舞者以身體畫圓,消解了起點與終點,一個圓孕育著下一個圓,呈現出一種有序的流動。在陶冶看來,運動是宇宙萬物的根本狀態,於是用身體去展現一切的源頭,但動只是一個索引,舞者之後以重複去表達運動的永恆。舞臺上每一個瞬間無法挽留,但通過重複,讓人忽略時間的限制,達到另一種意義的「永恆」。這樣的舞蹈,讓人在凝視與思索的同時,回歸於內心的安靜,並以此對抗焦慮,對抗信息爆炸,對抗內心的不安。與舞相伴的,是詩歌與音樂。音樂家小河的樂曲,詩人翟永明的詩歌,成為舞動的底色。字、詞、詩句……朗讀者的聲音有古樸的韻味,音樂融入耳朵和心,觀舞者由此不自覺地,進入一個全新的藝術世界。與詩和樂、天和海、12位舞者一起,完成這次藝術現場創作的,還有每一位來到海邊的觀看者。每一次隨之輕擺,每一次鼓掌,每一次沉思,甚至每一次站立起身、進進出出,都將成為演出的一部分。時間,因此被解構,被置換,此刻,因為藝術,因為彼此,變得意義豐盛。或者,這註定是一生僅有一次的奇妙體驗:放下手機,暫別雜務,慢慢地,耐心地,投入地,看舞蹈,看海,看天光流轉,也觀看自己的內心,把碎片化的時間重新連接,讓內心復歸安靜。

 小河 / 音樂家

 

「觀、觸、聽」

治癒彼此,觸達內心

2019年,陶身體劇場首度來到阿那亞,在藝術中心的圓形劇場,呈現了一場極致之舞。今年,阿那亞與陶身體劇場有了更多的思考與共鳴,得以呈現更加極致的作品,以自然中的互動與連接,讓所有熱愛藝術的參與者,以觀、觸、聽的多元方式,喚醒身心,彼此治癒,開啟對時空的另一重探索。「觀」是第一重極致的體驗。觀者看到的不再是舞者本身,脫離了劇場的燈光、配樂,海邊的舞臺,以無界的空間,營造了最廣闊的劇場、最奇妙的視野。在這裡,觀的範圍被無限擴大,人與自然無限接近,人與內心也無限接近。這場舞,由舞者與自然共同完成。人回歸了最純粹的狀態,與天地萬物同呼吸。舞者轉頭,含胸,弓背……簡單的動作,如同思索的節奏,上一個動作是問題,下一個動作是答案,如此循環,周而復始。12小時的表演時長,考驗著舞者身體的體力和意志力,以及觀者的專注力。這是近乎信仰的堅持,也是一種向內探索的方式。

/ 北京今日美術館展演現場

「觸」是第二重獨特的體驗。觸碰大地,觸摸沙丘,觸動彼此的心靈。在海邊,陶身體劇場的舞者,與熱愛舞蹈的參與者將共同感知身體,以舞蹈表達生命。這也是藝術家希望帶給參與者的思考:身體是時間的語言,它是具象的,能感受到疼痛、勞累或快感。當我們放下浮躁,鄭重地直面身體,直面自我,直面內心,會找到最樸素真實的答案。

/  北京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展演現場

「聽」是第三重動人的體驗。真實的海浪聲和湧動的風能把人的想像力無限拉伸,讓人融於自然之中。在12小時的演出中,朗誦者以詩歌解讀舞蹈,實驗音樂人小河將雲鑼引入樂曲之中,這是一種始自唐宋的古老樂器,有鑼的形狀,聲音又像編鐘。 清澈圓潤的雲鑼之聲,有著持久悠長的餘音。朗誦、音樂,與海浪和風聲輕和,一切回歸於自然。

/  2018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極簡主義

回到自然裡去,回到純粹裡去,這是舞者、詩人、音樂人所追求的終極表達。這與阿那亞所推崇的「回歸」理念不謀而合:回歸自然,回歸簡單,回歸最本身的自我。 回歸自我並不意味著封閉,而是重新以更自然的方式打開自己,意味著更多深度的聯動與交流。在演出當晚,陶冶、段妮和12位舞者還將在孤獨圖書館與觀者互動,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在海邊的社區,沒有對空間的刻板限定,也沒有對藝術表達方式的限制,而是鼓勵更多真實的感知與率性的創造,不僅僅關乎身體,也關乎心靈。我們希望,在一個觀念多元而又充滿想像力的環境中,彼此理解,彼此治癒。 
這個復歸安靜的秋日,阿那亞與陶身體劇場邀請每一位熱愛藝術的朋友,加入這一場特殊的藝術之旅,共同探索身體與精神的更多可能。

《12時》演出信息

6:00-18:00

陶身體——《12時》

TAO Dance Theater

如果你對阿那亞有任何的建議、意見、投訴,或者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想法,歡迎寫信給村長馬寅,每篇來信村長都會及時閱讀、回復,阿那亞希望和你一起成長。

置業熱線 400-810-9988

度假熱線 400-115-5500


相關焦點

  • 陶身體劇場,美無處不在
    陶身體劇場作品《9》 這個概念,觀眾不用苦思,看了演出自然會一目了然。它在陶身體的作品《9》中體現的尤為明顯。看到他們都汗溼衣背的時候,自己的身體仿佛也感受到一種原始的呼喚,隨有一躍而起到舞臺上與他們一起舞動的衝動。 陶身體劇場作品合集 『陶身體劇場』是典型的簡約派,不僅簡約到舞臺上沒有任何道具和布景,就連作品的名稱也直接用數字代勞。
  • 藝術家們眼中的陶身體劇場
    在陶身體劇場帶著數位系列作品《9》《10》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主劇場之前,我們找到了一組來自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們,他們或多或少,都曾以各自的方式與這個舞團、這種藝術發生關係、產生聯結。讓我們通過他們的視野,來更立體、更深入地感受陶身體劇場——他們是怎樣的一群人?又正要展現怎樣的魅力?
  • 以舞蹈的方式探索東方身體語彙廣州藝術季 陶身體劇場即將首度來穗...
    8月22日、23日,被譽為「世界十個最佳舞蹈表演之一」的陶身體劇場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其數位系列作品《9》《10》。  日前,陶身體藝術總監、編舞陶冶在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透露:《9》《10》帶給人的感覺截然不同,因疫情有感而發創作的《10》是全球首演。
  • 純粹舞者 | 身體,宇宙的講述者 陶身體劇場「數位系列」作品《4》《5》
    ,所有藝術與理性思考,都凝固於舞者的身體之上今年,陶身體劇場將為坪山大劇院的觀眾繼續帶來「數位系列」作品《4》《5》探索感知的邊界與無限,用身體質感的美學,推演和詮釋宇宙的規律舞團簡介陶身體劇場(TAO Dance Theater)由陶冶、段妮、王好創立於2008年,是一個全職的現代舞團。成立以來,陶身體劇場席捲世界四十多個國家、百餘個不同藝術節,巡演最豐富的紀錄一年達到21個藝術節、12個國家、25個城市、42場演出。
  • 阿那亞藝術跨年 | 音樂演出、震撼裝置,從夜幕到日出,共同開啟2021
    12場音樂表演持續兩整夜,為我們帶來沉浸式的視聽盛宴;具有先鋒色彩的藝術裝置,把我們的目光引向無限可能的未來生活。新舊交匯的時刻,我們相約海邊,用派對聚攏熱情,以藝術照亮未來。藝術跨年是阿那亞的傳統,如今已迎來第四個年頭。前三年的跨年之夜,留存了無數精彩的記憶。驚喜不間斷的音樂現場,融合海邊自然元素的藝術裝置,展開一場充滿夢幻色彩的跨年之旅。
  • 陶身體劇場 x 雲門舞集《交換作》丨七城巡演
    12 | 乘法 | 秋水 合集短片12 | 乘法 | 秋水 合集短片這項空前的組合將首演陶冶為雲門舞者編作的《12》鄭宗龍為陶身體舞者編作的《乘法》林懷民為雲門資深舞者編作的《秋水》今年8月,陶冶到淡水,鄭宗龍到北京,分別交換舞者編舞。...
  • 形體劇場工作坊丨喚醒身體的本能,喚醒表演的本質
    集形象與傳神於一體,通過肢體語言盡情抒發內心情感,塑造人物形象,表達衝突。以形體編作為核心,以泡沫裝置為輔助,以藝術內涵為支撐,澳門石頭公社的《山水賦》以抽象表達描繪一場人與自然、與社會的矛盾衝突,製造出一場有關肢體與想像的藝術世界。
  • 劇透 |【陶身體劇場】影像展「重」:精武與柔美的完美融合,靈與肉的高度統一
    成立以來,陶身體劇場席捲世界四十多個國家、百餘個不同藝術節,巡演最豐富的紀錄一年達到21個藝術節、12個國家、25個城市、42場演出。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並成為國際舞臺上備受矚目、最具當代性的中國舞團之一。
  • 陶身體劇場新作《10》滬上獻演,修心內觀打破外境
    「陶身體」的舞者以身體的百轉千回尋尋覓覓,去追尋時間的源頭;他們喚醒身體,內觀自己外視空間,向生命發問。10月17-18日,陶身體劇場將帶著數字系列作品《9》、《10》來到上海,登臺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舞者們用舞蹈表達生命的無限價值,也向世人展現身體的奧義。作品《10》。本文所有劇照來自陶身體劇場今年疫情期間,編舞陶冶有感而發,創作了《10》。
  • 林懷民退休之作: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空前組合《交換作》
    《12》 張勝坤攝2020年起即將接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鄭宗龍,他的作品向來都不只是眼睛的「觀看之道」,而是可以用耳聆聽,可以手舞之、足蹈之的全心全情的投入。陶冶很久沒有這麼大量的動身體了,在陶身體劇場裡有資深舞者的協助,但此刻在淡水,就是他自己一人面對這12位身體質地不同的舞者。時間雖緊,但陶冶只是眼神有光,不斷的竄入細節之中,像他說的,如鳥啄食⋯⋯。
  • 【VISION-推薦】那些又美又酷的舞者-陶身體劇場《重》影像展
    同時,藝術家範西、張勝彬多年隨舞團世界巡演時創作的其它三部影像作品,也將一併展出。這些內容將被有編排地安置在展覽空間中,全部圍繞舞團及核心人物段妮展開。「段妮極具天賦,舞動時的氣勢令人敬畏。在她旋轉著,從背後、頭頂交替舞動棍子時,那棍子就好似一柄追光的圓形鋸刃,而疊加過程中使人專注的循環運動又讓人眩暈著迷。」
  • 雲門舞集X陶身體劇場《交換作》「交換」了什麼?〡一次特別的「過渡儀式」
    近兩個月,這個空前的組合正在神州大地上巡演《交換作》(上海、北京、濟南、杭州、成都、廈門、南京),依次是:鄭宗龍為陶身體劇場的舞者創作的《乘法》,陶冶為雲門舞者創作的《12》,以及林懷民為雲門資深舞者創作的《秋水》。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丨空前組合,交換編舞,11月上海亮新作
    《12》攝影 陶冶從作品《2》到《12》,陶身體劇場如傳奇般的發展,亦伴隨著「數位系列」的不斷延異與拓殖。八月炎夏,陶冶赴淡水的雲門劇場與雲門舞者一同工作,期間不斷的自問、探解,在身體之內重建身體,在動作之中解構動作,成就了作品《12》。這固然是跟陶冶工作的雲門舞者人數,靈感卻來自瑞典山頭所見快速流動的彩雲。陶冶以變化多端的動作挑戰雲門舞者,呼喚記憶中的流雲。
  • 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11月上海首演
    獲得2018"英國國家舞蹈獎傑出舞團獎"的雲門舞集,以及被倫敦泰晤士報譽為"中國當代舞界一股強勁的新力量"的陶身體劇場,這兩大超級舞團,交換編舞家,將於11月7-10號在東方藝術中心的舞臺上同臺獻藝。這項空前的組合將首演陶冶為雲門舞者編作的《12》和鄭宗龍為陶身體舞者編作的《乘法》,以及林懷民為雲門資深舞者編作的《秋水》。
  • 「陶身體」將舉行10周年紀念演出 首尾作品循環發表藝術宣言
    新華社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白瀛)2008年,陶冶、段妮、王好創立的「陶身體劇場」,如今已發展成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現代舞團。其10周年紀念演出將於11月24日、2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舉行,以首部作品《重3》與最新作品《9》的循環發表再出發的藝術宣言。
  • 阿那亞治癒客棧2周年 | 我們用六劑良方,療愈生活,療愈你
    潮漲潮落、冬去春來,阿那亞治癒客棧已經走過了兩個年頭。兩年間,外面的世界不斷變動,諸多不確定性下,治癒客棧始終安靜而篤定地向來訪者敞開,以自己的方式關照人、關照生活。許許多多的旅人投奔於此、相聚於此、感動於此,在短暫而深邃的相遇中,梳理內心、積蓄力量,重新出發。 從冰封到消融,北方的海與人心一樣,總能在和風中被喚醒、被療愈。回望過去,我們發現,愛,是治癒一切的良藥。
  • 552天後,鷹劇場帶新作重回舞臺
    10月16日至17日 ,鷹劇場的最新兩部作品《神曲》《⊙》將在秦皇島阿那亞藝術中心圓形劇場進行全球首演。自2019年4月以來,鷹劇場已有552天沒能在舞臺上與觀眾相見。
  • 好劇推薦 | 2018阿那亞戲劇節·溫暖靈魂的戲劇天堂
    戲劇開始走下舞臺,走進學校和社區,從一種藝術形式成為了生活的一部分。當戲劇不再是少部分人的專業,它就變成一場所有人的狂歡。2018年阿那亞戲劇節2018.12 - 2019.01更值得稱它為天堂的原因,在於這裡還有藝術。2018年,阿那亞戲劇節開啟。和那些建築一樣,阿那亞戲劇節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它沒有華麗的噱頭,也不拒絕任何一個普通人,希望成為所有人和藝術交匯的場域。
  • 阿那亞暑期夏令營招募!小手牽大手,開啟最棒的夏日海邊奇旅
    這個夏天,阿那亞為孩子們打造了一系列暑期夏令營。獨一無二的夏令營,由行業內專家級老師提供指導,運動課程強身健體,鍛造孩子們的身體與意志,藝術課程提高人文素養,開闊境界與胸懷。此次阿那亞立體書奇妙之旅夏令營,來自立體書學會的老師,將帶領孩子們一起感受海邊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氛圍,參觀奇妙的立體書展,打開神奇的立體書世界大門。以立體書為載體,幫助孩子們打造超強的專注力,鍛造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用靈活的大腦與靈巧的雙手,創造一個奇妙新世界。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兩大超級舞團聯手絕對不能錯過
    在這套全新的作品裡除了有林懷民的舞作《秋水》外他的接班人、也是現任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還會和陶身體劇場創始人陶冶彼此交換編舞身份,各自帶來不同的作品一個舞臺陶冶《5》,攝影:範西陶身體的巡迴演出已遍及世界五大洲舞團巡演最豐富的紀錄一年達到21個藝術節、12個國家、25個城市、42場演出憑藉探索顛覆性的身體運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