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這個梗在發散了一周之後,成功如其他網絡熱梗一樣,開始變得既濫且爛。
有人很反感明星也自稱自己是「打工人」,認為他們一年掙得比很多打工人加起來的一輩子都多,就不要再強行加入這個行列了,再苦也不會有真正的社畜苦。
打開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圖片
可是轉念一想,這其實不就跟「勞動者」一樣,真要說起來,除了某些特定的人群,誰還不是給人打工呢?
「勞動」和「打工」這樣的概念如果是特指辛苦的體力勞動者,那麼為啥玩梗玩得最兇猛的其實還是網上衝浪的人咧。
只不過因為明星的「辛苦」實在性價比太高,才惹得普通群眾不滿意:
你們有錢人,連窮人的梗都不放過……
廣義上的概念裡,只要自己不做老闆,就都算「打工」,不要忘記最初的「打工」,比「上班」的概念更小,就是指農民工背井離鄉去經濟發達的地方找活幹。
如今「打工人」的梗本質上是普通網民吐槽自己沒資本沒人脈也沒有特殊才藝,只能出賣有限的智力和勞力。
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不分貴賤,可是996租房的打工和年入千萬甚至上億的打工,能是一個概念嗎?
明星也是「打工人」,就跟說馬雲王健林也是「勞動者」一樣,可以,但沒必要。
苦肯定都是辛苦的,可是真的苦得過一年到頭每天都夜裡1點起來勞作到晚上,同時還要做家務看孩子的早餐店主嗎?
說起來,店主自己還是老闆,都不算「打工人」呢?
不管是看《早餐中國》還是《風味人間》,又或者是《舌尖上的中國》,給我印象最深的,無非就是背後為了美食辛勤勞作的人們。
小時候我們說,最美xxx不應該只看外表,我表面認同,私下覺得這不過是一種政治正確而已。
可是我現在看多了這些平凡的人間煙火,越發認同這句話:
勞動者是最美的人。
勞動者發自肺腑的笑容,比一切妝容完美身材絕佳精心修圖的明星大片都更能打動人心。
從廣義上來說,確實所有人都可以自稱「勞動者」。
可是當一部分勞動者反對996剝削,而另一部分勞動者稱其為「福報」的時候,我們並不能同呼吸共命運,因此並不是同類人。
#一張圖證明你是打工人# 的話題裡,多數明星po出的都是精緻妝容的自拍。
明星穿得稍微接地氣一點都可以自稱「打工人」,但普通的打工人並不能擁有一件如此價位的「接地氣」服裝。
虞書欣「醜」外套是巴黎世家,代購價在萬元上下;
鹿晗的外套來自Neil Barrett,官網售價均在3w以上。
而在某臺的節目裡,直接把演員上節目衣衫襤褸的樣子闡述成「打工人」,可以想見在他們心中,到底穿什麼才是真正的「打工人」。
明星盡可以營造各種豪門貴族富二代的人設,只要不垮塌都有很多人買單(垮了也有)。
可是現在一邊玩著「在逃格格」的梗,一邊又穿得破破爛爛自稱「打工人」,倒還真是「小孩子才做選擇,成年人什麼都要」。
粉絲還挽尊說,愛豆辛苦工作為啥不能是「打工人」,就很想問究竟「辛苦」在哪裡,是親自拍戲沒有摳圖,還是親自同期聲沒有配音?
明星們演電視劇,通稿滿天飛說為了角色親自「練習上網買菜」,連買菜都要現學的人,現在你跟我說,明星也是「打工人」?
不是穿成這樣去挖個土就可以叫「打工人」的。
打工人忙起來四腳朝天面目全非,萬萬想不到要補妝。
打工人搞不起6w的風箏……
當然也少了很多風險,比如被稅務局惦記,還有欠下十幾億。
打工人在意每一份細小的付出和收穫,不會想著這波太辛苦了等結束我要去買包買珠寶度假犒勞自己,因為手停口停,一天不開張就一天沒收入。
明星們會一年到頭到頭3點起床5點開門出攤,回去之後還要完成裡裡外外所有瑣碎的家務嗎?
有過多少年如一日、站出靜脈曲張和頸椎變形嗎?
確實有很多演員多年演戲落下病根,他們同樣值得尊重,因為他們有成績。
只知道蹭熱梗的流量們,有創造出讓人無法抗拒、每日光顧的作品來嗎?
他們有底氣像賣豬扒的阿姨說「創造出自己的味道」嗎?
賣牛肉饃的小哥說很累,但還是想到要把老一輩的生意傳承下去。
但目前市面上的絕大部分流量明星們,除了宛如智障地高喊「正能量」口號,實際行動中,有過任何對自己行業的基本尊重嗎?
豬扒店的食客有時候說,老闆脾氣不太好,老客表示「脾氣好不好不關我事,東西好不好吃才關我事」。
他們可沒有什麼粉絲能控評,能在別人抱怨東西不好吃的時候,組團去質問對方:
你們知道他有多努力/人多好/多寵粉/多單純/嗎?
到底是不是真的努力了咱也不知道,但是努力成這樣還沒結果,心裡也是沒個ac數……
別說「創造新味道」了,穿著5位數外套,每月花6位數護膚的明星們,哪怕紆尊降貴嘗試一下路邊攤,都要顯得自己是在下凡。
真正的打工人、勞動者們,創造了衣食住行的一切,創造了全新世界。
1997年的小品裡說:
範老師,沒有普天下勞動者的辛勤勞動,吃啥?
沒有勞動者的勞動,穿啥?
吃穿都沒了,你還臭美啥?
多年以後,凝練成了一句話:
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勞動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
全憑流量數據刷出一片畸形世界,驅動水軍把控輿論,資本做靠山劣幣驅逐良幣……
現在也要說自己是打工人,
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