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味的伍佰,為什麼能刷屏?

2021-01-09 網易

  《樂夏》開播已有七期,雖然伍佰老師沒有參加這檔節目,但是或許成了最大贏家。還記得在改編賽中,Mandarin樂隊改編了伍佰的《白鴿》,一首迷幻電子風作品備受觀眾喜愛;而五條人樂隊改編伍佰的《Last Dance》鬆弛、浪漫,讓人反覆循環……

  今年年初到現在,伍佰的名字反覆被cue,如果說你逃得過年初的《想見你》,但你絕逃不過《Last Dance》來自每個月的洗禮。

  從電視劇插曲到彭昱暢的魔性翻唱,再到綜藝與網絡的刷屏,這首歌火了整整一年,而最近又出了最新版本。不得不說,伍佰太上頭了。

  點開《Last Dance》,會發現歌手一欄寫著「伍佰 & China Blue」,大家對伍佰並不陌生,但是 China Blue 卻很少有人了解。

  

1誕生

  伍佰出道了近30年,創造出了無數樂壇傳奇,是一位真正的臺灣搖滾明星。大家都說伍佰太有味道了,很上頭。但不知道伍佰代表的是其實「一種氣味的綜合」——包含了四個人 (小朱、大貓、DINO與吳俊霖 ) 的氣味。他們是一個整體,China Blue。

  
伍佰本名為吳俊霖,出生於農村的他小時候的夢想其實是當一名畫家,但是由於沒有這樣的環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看到MTV中有人彈著吉他,這便將深深地吸引住了。從那時起,他就喜歡上了吉他。

  為了謀生,他擺過地攤,賣過保險,在舞廳當打雜小弟掃花生殼,還曾經和好友結伴去火車站推銷英語教材,逢人就問「要不要學英文」。但在一次偶然看到樂器行的徵人啟事,便開始在琴行練習吉他,由於只自顧自地練習,輾轉了幾家琴行,最終開始了酒吧駐唱生涯。

  在一次幫別人代班之際,這個組樂隊的契機便誕生了。當晚陣容是鍵盤手大貓、貝斯手小朱、鼓手 Dino,加上伍佰四個人第一次合作就默契十足,在代班結束的幾天後,便決定了正式組團,於是,這支搖滾樂隊China Blue 正式誕生。

  據Dino說,有天他們在想樂隊名字時,他念了一個英文字-Jungle,但伍佰他們重覆念數遍之後,成了「中國」,又因為伍佰鍾愛藍調,於是樂隊的名字就順理成章叫「中國藍」。但Dino說,China 的意思並不單指中國,另一個意思是指陶瓷,「藍陶」也很美,雖不像樂隊的名字,拿來隱喻音樂在他們心中的美感倒是非常恰當。

  

2經典

  伍佰的歌有一種魔力,明明是九十年代發行的,但是2020年卻依然耐聽。這種「又土又潮」的音樂也被新一代的年輕人所愛著。

  1992年首張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玩的是正宗布魯斯,市場反響並不好。「我們這些玩樂團的人,對電視裡播的主流音樂不以為然,結果別人對我的東西也不以為然,顯然有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首張專輯銷量慘澹,或許是因為音樂風格太先鋒,又或許是因為封面上的伍佰太「粗獷」。但是,樂隊的成員們並沒有因此而拋棄他,反而是認準了他的才華。

  

  第一張專輯發行時並沒有使用「伍佰&China Blue」這個名字,直到第二張專輯《浪人情歌》,才正式開始以伍佰&China Blue來作為整張專輯的作者。而這個名字的使用,便代表了伍佰與樂手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人們常說伍佰自己直接創造了一種搖滾風「伍佰風」,從做音樂開始他們也在思考著如何建立屬於自己的風格。伍佰曾在採訪中表示:「外國人的方式很直,沒辦法在 KTV 裡唱,必須有吉他有 Band;東方看重旋律,而且旋律要像絲、像詩歌、像河流。」

  與第一張專輯不同的是,換了新公司後發行的第二張《浪人情歌》,所有的團員都穿上黑衣服,伍佰更是從髮型到服裝整個改變了造型。有人質疑說他商業化了,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牽掛》、《199玫瑰》、《拋棄》、《浪人情歌》成了當時人人爭相傳唱的情歌,而這種商業化路線的成功也很難去複製。

  

  很多人會質疑伍佰的唱功,以及發音和咬字問題,伍佰沒有去追隨主流方向,而是堅持風格,甚至故意發音不準:「我特別找那個音,讓它不標準得更厲害。我就是要這樣唱,別人都學不來。」

  「我是一個當真的人,大家看到我的力量不是來自我唱得有多準,或是彈得有多好,是因為我認真。來真的,流汗是真的,不是噴水,這個吼出來是真的,是從肺腑裡面吼出來的。」

  有太多的人說伍佰的歌「土氣」,但是或許引用仁科的話來說是土的掉渣但並非俗不可耐。土是因為太接地氣了,人們直接把這種音樂稱為「臺客搖滾」。「不局限五聲音階或是閩南語才叫做臺客音樂,它是建立在這塊土地背景與環境所寫出來的音樂。日積月累的素材及養分早已潛移默化在每個人的血液裡。」伍佰曾這樣解析他的音樂。

  「做自己喜歡但沒有共鳴的音樂很簡單,但當你想把對話延展到他人,和鄰居、房東、和菜市場的攤販建立連接,這個遊戲就變得複雜且有趣。」

  是啊,當立足於本土,歌唱市井、歌唱底層人物,音樂與普通人的命運聯繫起來時,才能引起大眾共鳴,而他們則創造出了自己的專屬文化。成名後的伍佰這樣說道:「從開始到現在,我一直把紅不紅、人家認不認識我推開,我不管你們怎麼看我,我只做我認為應該做的事。」

  

3羈絆

  在《樂夏》中,節目中我們了解到很多樂隊解散又重組,例如木馬、達達、野孩子等等。張佺在小索離開後,一個人背著冬不拉流浪,臧鴻飛說僅僅一年張佺的頭髮都白了,這樣的羈絆無不令人動容:「組一個樂隊,然後生活這麼多年,忽然有一個東西好像中斷了,還是很難接受的。」

  一個樂隊,尤其是一支老樂隊,堅持下去實屬不易。而China Blue 卻成立28年來依然是原班人馬,從《浪人情歌》開始到現在,伍佰的專輯封面上,即使只有一行小字都一定要把「伍佰& China Blue」這個團名寫完整。

  在最開始演出時,音樂人倪重華鼓勵伍佰:「沒關係,我們來拗,我們去live house,一個個慢慢地唱,唱到每個看到你們的人,都變成fans,這就成了。」在此之後,伍佰帶著樂隊一步一個腳印演遍了全臺灣的大小Livehouse。伍佰&China Blue的「搖滾現場之王」的名號,也由此打響。

  

  《浪人情歌》使伍佰的知名度大為提高,從地下音樂工作者,變成了唱片暢銷歌手。但是這並沒有讓伍佰與他的樂手們分離,因為他們深知每一個成員都是不可或缺的。就像大貓所說:「我們四個團員就像四個桌角一樣,讓這個桌子越來越大,越來越穩,我希望我們這個團可以一直做下去。」

  成名之後,據悉曾經有人請伍佰去演出,說是假唱就行,不用帶樂隊,伍佰嚴肅地說道:「先不說我不願意假唱,就算是假唱我也要和我的樂隊一起。」於是這麼多年來,伍佰& China Blue從來都是一起出現在臺上。

  四個人的共同努力不僅有了現場之王的美譽,更創造了無數禁得起歲月推敲的經典。都說伍佰是「搖滾詩人」,而詩人的瀟灑與浪漫也是伍佰與隊員們相互成就而形成的。有失意有落寞,China Blue的團魂卻一直凝聚著,就像《白鴿》裡唱出的是堅定與無畏:「用力吹吧 無情的風/我不會害怕 也無須懦弱」。

  別再只提伍佰了,他們的全名是「伍佰 & China Blue」

  參考資料:

  《街聲》人物專訪

  《音樂五四三》馬世芳專訪

  《先鋒人物》伍佰專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從五條人到伍佰,土味入魂
    五條人講故事,伍佰引出故事。當年聽這首老歌的人,以為過氣的伍佰為了宣傳歌曲,拍了26集MV。00後卻紛紛在網抑雲上感慨:伍佰歌仿佛金門高粱酒,後勁忒大。我們幾乎能在每個KTV的走廊聽到伍佰的旋律,即便沒有開三個紐扣露出項鍊的臺客襯衫
  • 從五條人到伍佰,土味入魂
    這一點上五條人和伍佰土得一脈相承。在樂夏的舞臺上,五條人翻唱了伍佰的《Last Dance》,何其神似啊。只不過在唱這首歌時,伍佰是釋然的浪人,五條人是糾結的痴漢。這些土味的浪漫中。五條人講故事,伍佰引出故事。《Last Dance》出現在《想見你》的小清新裡可謂十分驚人。當年聽這首老歌的人,以為過氣的伍佰為了宣傳歌曲,拍了26集MV。
  • 土味刀郎為什麼不能像伍佰一樣,成為梅開二度的傳奇?|百家故事
    因為大熱臺劇《想見你》引發的熱點效應,伍佰,這位曾經深切影響過幾代人的傳奇歌者再度翻紅,並在當代音樂審美體系中,引發了一陣強烈的復古潮流。與此同時,「上頭神曲」《last dance》點燃的一系列連鎖效應,也讓伍佰十多年前發表的《挪威的森林》《浪人情歌》等金曲再次廣受關注,受到了大批00後年輕人的追捧和喜愛。
  • 伍佰出道30年,照樣能刷屏衝熱搜一
    伍佰的歌以旋律簡單情感充沛聞名,發音含糊(這一點可算周董的前輩),乍聽帶著點土味,但聽進去後滿是人生況味。 今年剛好是伍佰出道30周年,《想見你》的大熱機緣巧合地成為了送給他的一份禮物,也讓更多人粉上了伍佰與他的音樂。
  • 《想見你》讓伍佰的歌火了一把,但為什麼懷舊的卻是我們90後
    之前一段時間內經常被《想見你》刷屏。劇裡青春洋溢的許光漢做的遮眼睛動作太過經典,好多人都在模仿。而許光漢閉眼模仿的原始模仿對象,竟然是那些年我們覺得「土味」的伍佰!身為90後,我很慚愧,竟然在20年後才真正認識到伍佰這樣的存在。
  • 那個張牙舞爪唱情歌的「卡車司機」伍佰,為什麼能屹立歌壇30年?
    近日,歌手伍佰跟好久不見的張培仁在臺北會面,一起吃了頓飯。伍佰見到張培仁說的第一話就是:你還記不記得?當年你第一次聽到《愛情的盡頭》那張專輯,你說它能火25年。張培仁算是伍佰的老友兼老闆,滾石高層,一手創辦了魔巖,當年伍佰和他的樂隊就籤約在魔巖旗下。
  • 為什麼是《last dance》和伍佰
    順帶的,也讓已經半隱半退,閩臺土味浪漫搖滾旗幟的伍佰老師,突然走進了非福建年輕朋友的朋友圈。25年前的歌和伍佰,意外大火的原因,是因為這首歌是近期的大熱臺劇:《想見你》的片中重要插曲。我要暫時把眼閉了起來~▲伍佰的專輯封面總是那麼奇怪和靈異為什麼會選用這首歌當《想見你》的魂穿BGM?
  • 盤點2020年這些土味廣告,真的太接地氣啦!
    每個人對廣告的喜愛各不相同,土味廣告雖然不夠上檔次,可是它能讓我們捧腹大笑呀!我們來盤點一下2020年帶著泥土氣息芳香的土味廣告,一起樂呵樂呵。一、網易有道精品課網易一個妥妥的營銷公司,而旗下的網易有道精品課是以技術驅動產品的教育科技公司,打造了一系列大眾學習產品。
  • 大量奧特曼土味視頻刷屏,引發官方發文抵制,野生皮套該退場了
    相信經常關注特攝劇作品的小夥伴,近期都能明顯感覺到奧特曼人氣的逐漸上升。而獲得好評無數,且即將迎來大結局的澤塔,以及近期熱播的奧特銀河格鬥第二季,更是起到居功至偉的作用。而且由於近期出現大量跟奧特曼有關的土味視頻刷屏,於是引發官方發文抵制,看樣子野生皮套該退場了。大量土味視頻首先當各位特攝劇粉絲知曉奧特曼的人氣回暖,心情可謂是相當激動。
  • 伍佰又火了,土土的農民,為什麼有幾萬人花錢唱歌給他聽?
    「心中那片森林何時能讓我停留,那裡湖面總是澄清,那裡空氣總是清新......」老中青三代網友,一定在不同的場合聽過這些歌,比如:大街小巷、電視、手機、KTV、商場超市......甚至,可能是在一趟短途的計程車上、在擦肩而過的路人身上。在很多鋼鐵直男的心中,臺灣歌手伍佰就是最美的花朵,儘管他的歌曲帶著草根社會的油漬與煙味。
  • 聽完伍佰的土味情歌,我發現了人生的真諦
    一度出沒在鄉鎮髮廊的bgm突然成為時下最浪漫的情歌,儘管這看上去多少有點魔幻,但只要你對伍佰老師上點心,就會發現這是一個真正的寶藏男孩,他能輕而易舉將你心兒摘下,最後將它慢慢融化。愛情不如意,奮鬥卻無果,想自由而不得,伍佰的歌裡有的,也是人們正在經歷的。這讓伍佰很容易就唱進你的心窩子。他的親切真誠總能打動你,像那個自己也混得不咋地的鄰居大哥,拍拍你的後背,告訴你「莫怨天莫尤人,命順命歹攏是一生」。他的簡單浪漫也總能溫暖你,即使沒有鑽戒也沒有香檳,但他的摩託車後座總會為你留著,每個月工資總會掏給你存著。
  • 伍佰,一個拙劣的時代詩人
    昨晚mandrain翻唱伍佰的《白鴿》贏了carsick cars的《噢!乖》,我是不服的。倒不是所有人都能聽出來cars的改編好在哪,但除了現場觀眾,幾乎所有人都聽出來mandrain的改編不對味了。對於伍佰的共識是,他的動人,在於他總是用最簡單的東西直擊人心。
  • 「伍佰們」是如何將95後女孩的心兒摘下的?
    在B站上,伍佰1996年唱的《挪威的森林》現場版,播放量達到了117萬;而前幾天他演唱會上觀眾的大合唱,更是直接衝上了微博熱搜。年輕網友紛紛表示,伍佰老師的歌真是「越聽越上頭」。曾經被冠以「土味」標籤的伍佰,就這樣被年輕一代捧成了網際網路上最耀眼的「情歌王子」。
  • 金拱門為什麼能刷屏?
    但事實上,金拱門刷屏了,實現了很多「故意」都達不到的效果,全民又狂歡了一把。這對於麥當勞中國的品牌團隊來說,是一次很不錯的成績,其新運營公司借著此事就完成了一次曝光量驚人的亮相,幾乎所有人都知道中信當家做主了麥當勞中國,而完全不是通過財經新聞的手段。那麼問題來了,金拱門為什麼能刷屏?二、金拱門為什麼能刷屏?
  • 能別再提伍佰了嗎?
    還記得在改編賽中,Mandarin樂隊改編了伍佰的《白鴿》,一首迷幻電子風作品備受觀眾喜愛;而五條人樂隊改編伍佰的《Last Dance》鬆弛、浪漫,讓人反覆循環……今年年初到現在,伍佰的名字反覆被cue,如果說你逃得過年初的《想見你》,但你絕逃不過《Last Dance》來自每個月的洗禮。
  • 伍佰Last dance時隔24年再度刷屏:你大爺永遠都是你大爺!
    》裡面的歌曲時隔將近24年之久竟然再次刷屏令人上頭……本名吳俊霖,1968年1月14日生於臺灣臺北新店,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吉他手,演員,攝影家。「Last Dance上頭」也榮登微博熱搜,伍佰還特地發了一條與歌迷互動的微博。
  • 翻紅的「土味歌手」伍佰,帶給我們什麼啟示?
    2020年開年,最「出圈」的歌手,估計算是伍佰。沒有鋪天蓋地的宣傳,一部臺劇《想見你》中反覆循環的歌曲《Last Dance》讓「伍佰」的名字走進了年輕觀眾的視野。但伍佰的確很讓他們「上頭」,從《Last Dance》開始,《浪人情歌》《挪威的森林》《突然的自我》等歌曲也開始出現在他們的歌單裡。聽慣了那些精緻的、讓人挑不出什麼錯但也留不下深刻印象的流水線作品,伍佰那種天然的「蠻勁」是一種截然不同的刺激。伍佰是一個很真實的歌手。
  • 熟悉又陌生的音樂人——伍佰
    究其原因,伍佰註定無法成為一個偶像派歌手,如果說油膩是當代頗為流行的形容詞,那伍佰溼漉漉的長髮和不那麼俊朗的眉眼,再加上他歌裡一些不標準的普通話發音和「毫無技巧」的唱腔,總會給人一種鹹濕的感覺。「伍佰」這個藝名既不文雅,也不炫酷,甚至有些滑稽。當然,最關鍵的可能就是作為來自臺灣的歌手,伍佰有一些歌是閩南話。
  • 伍佰為什麼能在95、00後順利出圈?
    《last Dance》這首歌,就是伍佰唱的。由於這首歌出現頻率太高,以至於讓人懷疑伍佰是不是給劇組打了廣告費。只要你一天沒聽,渾身好像就有點不舒服。 在此之前,90後00後的年輕人,可能對伍佰這個名字比較陌生,或者完全沒興趣。
  • 人民日報表揚了伍佰和周星馳半個月。為什麼?
    在這場流行病中,很多人都做出了貢獻,一些明星的人捐錢捐物奉獻自己的愛心,但是人民日報連續15天表揚了周星馳和伍佰兩個明星,其他明星很少被提及,為什麼?人民日報在2月底和3月初分別發表了兩篇文章文章,點名表揚了兩位非大陸的明星,他們分別是周星馳和伍佰,2月23日發表文章人民日報表揚周星馳,當時周星馳錄製了一段暖心的小音頻,為一線工作人員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