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跌倒,這些部位最易骨折,為啥呢?

2021-01-18 騰訊網

我們經常說

「哪裡跌倒哪裡爬起來」

這本是一句勵志的話

可是換一個場景換一個人群

就不一定嘍!

有可能跌倒了再也爬不起來

說不定還有性命之憂

比如說,老年人

俗話說:人老腿先老。的確不假,老人腿腳不利索,容易磕磕碰碰,容易摔倒。而老人的骨頭不如年輕人強壯,常常存在骨質疏鬆,所以摔倒就容易導致骨折。

老人跌倒時,這些地方最容易骨折

先跟大家聊聊老年人摔倒後容易導致哪些部位骨折,常見的部位是軀幹,上肢和下肢。

軀幹承受重量的就是我們的脊柱,其中主要是胸椎和腰椎,受力最為集中的是胸椎和腰椎相鄰的部分。這個部位的骨折就是我們常說的脊柱壓縮性骨折。

對於脊柱壓縮性骨折來講,如果椎體前緣的高度丟失不到1/3,疼痛並不會很嚴重,可以臥床保守治療。如果椎體前緣高度丟失大於等於1/3或者傷後疼痛嚴重,可以考慮做微創手術治療,用骨水泥來強化椎體,做所謂的椎體成形手術。

上肢為什麼容易骨折呢?試想一下,人在摔倒的過程中是不是會條件反射保護性地用手去撐地,在這個過程中常常會導致兩個部位的上肢骨折。一是腕部的橈骨遠端骨折,二是肩部的肱骨近端骨折。

對於橈骨遠端骨折,如果骨折沒有累及關節面可以考慮手法復位、石膏固定。如果骨折累及關節面或者是粉碎性骨折,則應該考慮手術切開復位用鈦板螺釘固定。

對於肱骨近端骨折如果沒有移位,可以做肩關節懸吊固定,如果是明顯移位的骨折或者是粉碎性骨折,也是需要做切開復位鈦板螺釘內固定手術。

老年朋友不用擔心,鈦金屬材質的固定材料不影響將來做核磁共振檢查。

人在摔倒過程中另外一個特別容易骨折的部位就是髖部。髖部屬於下肢骨骼,髖部骨折會嚴重影響老人的行走功能。老人常見的髖部骨折有兩種,一種是股骨頸骨折,另外一種是股骨粗隆間骨折。

股骨頸部位血液供應不好,如果做內固定手術,遠期很容易發生股骨頭壞死。常規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我們一般採取股骨頭置換的方式。股骨粗隆間骨折可以做內固定手術。

骨質疏鬆為何青睞老年人

骨質疏鬆的特點是骨量減少和骨組織的微細結構破壞,導致骨的脆性增加,骨強度降低,而容易發生骨折。老年性骨質疏鬆是人到了老年後常常會出現的骨質疏鬆。

此外,女性絕經之後,雌激素水平急劇降低,從而導致骨量丟失,這就是女性的絕經後骨質疏鬆。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老年女性的跌倒風險高於男性(1.5∶1~2∶1)。這是因為老年女性活動少、肌力差、平衡受損、認識能力受損等因素比老年男性嚴重所致。

還有一種是繼發性骨質疏鬆,是由於其他疾病或者服用某種藥物而導致的骨質疏鬆。例如糖尿病患者、肝腎功能不全患者、消化功能不全患者、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等都比較容易罹患骨質疏鬆。長期服用糖皮質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也容易導致骨質疏鬆。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生活習慣也是骨質疏鬆的誘發因素,例如缺乏體育鍛鍊、接受日光照射少、長期低鈣、低維生素D飲食,吸菸、酗酒、大量飲用咖啡,長期素食等。

哪些檢查確診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從外表看不出來?也總不能摔一個試試有沒有骨質疏鬆吧。所以,到醫院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確診骨質疏鬆我們只需要做一個骨密度檢查。檢查骨密度的儀器有雙光能X線吸收法骨密度和超聲骨密度兩種。雙光能X線吸收法比較準確,是診斷骨質疏鬆的「金標準」。超聲法簡單易行,一般查體機構應用比較多。

閱讀骨密度的報告,我們一般看T值。T值大於-1為正常,T值在-1~-2.5時診斷骨量減低,當T值小於-2.5診斷為骨質疏鬆症,當T值小於-3.5診斷為嚴重骨質疏鬆症。為具體查明骨質疏鬆的原因,我們可以抽血查骨代謝指標,骨代謝指標可以幫助判定骨質疏鬆的原因——是由於成骨細胞活性不足導致的還是破骨細胞過於活躍導致的。

預防骨質疏鬆要做到……

首先要吃好

飲食重在平衡,食物的種類要豐富。在此基礎上,可以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比如奶製品,豆製品,還有海產品中的蝦皮和海帶以及各類堅果。

攝入各類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也很重要。骨骼中的膠原蛋白來源於人體攝入的蛋白質。優質蛋白主要來源於瘦肉、魚、蛋、奶。人體的蛋白質由20種胺基酸組成,其中12種人體可以自己合成,8種必須由食物中的蛋白質提供,被稱為必需胺基酸。動物蛋白當中一般都含有這8種胺基酸,而且不含有賴氨酸,賴氨酸是8種必需胺基酸之一。

魚肉因為富含維生素D也是一種不錯的食材。曬太陽也可以幫助補充維生素D,因為紫外線可以幫助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

此外,除了吃好就是要運動好,多做戶外運動。要知道,運動能強身健體,這句話可不是白說了這麼多年的。但是,運動要循序漸進,注意避免運動損傷,因為老年人摔倒特別容易導致骨折,為什麼呢?那就要回到本文開頭,再讀一遍了。

祝願老年朋友身體健康!

自: 健康中國

作者:北京醫院骨科 王強

審核專家: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專家

北京積水潭醫院主任醫師 吳新寶

來源:《大眾健康》雜誌

相關焦點

  • 寒冬意外摔傷多發 這些部位最易骨折!
    而老人大多數骨質疏鬆,這一摔,往往容易骨折。老人摔倒後哪些部位最容易骨折?骨折了該手術還是保守治療?不慎摔倒時,如何做才能把對骨頭的傷害降到最低?記者採訪了寧夏醫療急救中心副主任、自治區人民醫院骨科中心副主任、運動醫學專家趙飛。
  • 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站起來?
    01生活中我們有哪幾種常見的跌倒後「親吻」大地的姿勢呢?手掌撐地跌倒時常見的自我保護動作之一,依靠手掌撐地來分散應力,保護更重要的頭胸腹部。容易造成腕關節、前臂、肘關節的損傷,嚴重者易致橈骨遠端骨折、肘關節周圍骨折。
  • 雪天老年人跌倒應採取正確救助、康復措施
    ●新華社記者 王秉陽 我國部分地區剛剛迎來首場降雪,老年人由於視力下降等原因,相較於年輕人更容易跌倒;由於骨質疏鬆等原因,老年人跌倒後容易引起骨折,嚴重的粉碎性骨折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專家提示,防摔、防骨折、骨折後正確急救和恢復期的正確護理是重中之重。
  • 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有這些——
    那麼在生活中,其實有很多很多因素都會影響到跌倒的發生,我們從老年人的內因和外因這兩個方面來分析。內因:對於老年人的內因來講,往往就是老年人自身的一些因素,比如說老年人疾病的影響,老年人的軀體功能,還有老年人的行為特點,這些都作為內因會影響到老年人。
  • 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有哪些?
    護士往往會通過評估您的步態、平衡力、視力、聽力、服藥等多種因素評估跌倒風險,並給予合適的幹預措施。老年人現已成為跌倒的高危人群,尤其獨居老人,跌倒造成了老年人的傷殘、失能和死亡不可逆的結果。那您知道為什麼老年人會更容易跌倒?
  • 跌倒致死已成老年人意外致死首因,你補的鈣可能根本沒用
    在中國,每年有4000多萬老年人至少發生一次跌倒。據中國疾病監控檢測系統的數據顯示,在我國65歲以上的老人,跌倒已經成為了意外致死致殘的首要原因。特別是對於中老年易跌倒或者腰腿痛行動不便等問題,補鈣是頭等大事,可是補了這麼多鈣,老年人跌倒致死致殘率卻還是高居不下,問題究竟出在哪裡呢?
  • 老年人跌倒的5大原因
    您是否相信所愛的人有跌倒的風險並且不知道該怎麼辦?我們在這裡為您提供幫助。您對跌倒的恐懼是有充分根據的。據不完全統計,僅在一年內就有超百萬老年人在急診室接受跌倒的受傷以及骨折的治療!最糟糕的是,一旦老年人跌倒併骨折後,臥床的他們會失去活動的自由,並遭受進一步的精神和身體下降的打擊,從而加劇依賴和孤立感,有的則很快離世...
  • 一摔成疾,老年人的髖關節骨折將是人生最後一次骨折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人口逐漸老齡化,老年人數量不斷增長,與老年人相關的病例也在不斷增加。髖關節骨折就是老年人健康不能忽視的問題之一,因為這些患髖關節骨折的老年人中,受傷一年後,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功能狀態的不足15%,有將近50%的髖關節骨折老人在傷後一年內可能會永遠離開。
  • 科普|老年人摔倒容易骨折,我們該如何急救處理?
    哪些部位容易發生骨折一、脊柱老年人摔傷導致骨折的部位,最常見的是脊柱骨折,通常是胸椎到腰椎這一段,容易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三、手腕手腕也是老年人骨折的高發部位,雨雪天氣路滑的時候,老人可能一不小心摔倒了,很多人都是下意識用手撐地的,這麼一撐可能就造成手腕骨折了。老人摔倒了該如何處理?
  • 冬季老年人防跌倒 原創漫畫和視頻全來了
    冬季老年人摔倒的機率比較其他季節高出許多,特別是因為天氣冷,老人外出或晨練時如準備活動未做充分,摔倒很容易骨折,嚴重的會腦出血,威脅生命
  • 雪後摔倒致大腿骨折,雪天防摔,穿對鞋很重要!
    一些人摔倒時身體向前撲用手撐地,較容易出現手腕骨折;歲數大一些的老年人摔倒時一般是直接坐在地上,因此易發生髖部骨折,例如大腿根部位的股骨頸骨折等。  如果不慎跌倒,不要急於起身,儘量別用手腕去支撐地面,因為這種摔倒姿勢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如有腰疼症狀,不要隨意亂動。
  • 支招兒|什麼原因造成老人容易跌倒?應怎樣預防?
    有關統計數據表明,在我國,約18.3%的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會摔倒一次甚至多次,其危害程度與年齡呈正比。女性高於男性,一半以上老人因跌倒受傷而就醫,老年人發生創傷性骨折的主要原因是跌倒,年齡越大,發生跌倒及因跌倒而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
  • 骨折多少天可以康復走路?3種食物最適合骨折患者,可加速骨恢復
    導讀:骨折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有發生情況。骨折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病人常為部位性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經及時處理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3個因素最容易造成骨折,這些細節需要注意!
  • 冬季老年髖膝關節傷病高發如何保障老年人平安過冬?
    其中,髖部骨折是老年人摔傷後的常見骨折。 老年人髖部骨折,又稱「人生的最後一次骨折」,應當進行積極治療,保守治療極易引發的肺部感染、下肢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威脅生命的併發症。 老年髖部骨折是指60歲以上的老年人所發生的骨折。骨折一般包括股骨轉子間的骨折和股骨頸的骨折,還包括股骨頭骨折和股骨轉子下等四部分骨折。
  • 預防骨折還得這樣做!
    肋骨斷了到底可不可以自愈呢? 專家介紹,肋骨骨折一般具有自我癒合的能力,但能否自愈取決於肋骨骨折的程度和數量。如果單純出現了骨裂,骨折錯位不明顯,沒有對周圍的軟組織尤其是肺造成損傷,通過保守治療如臥床休息、綁胸帶臨時固定,一般可以自愈。
  • 男明星在家中跌倒致死!做到這幾點,讓家中不再布滿地雷
    除去老人內在與身體狀況相關的因素之外,令人髮指的是,51.5%的老人跌倒竟發生在家裡。65歲以上老人,跌倒是死亡的首位原因,每年1/3的人會出現跌倒,有1/3跌倒者會導致嚴重併發症。而75歲以上的老人,摔倒骨折後,50%的人會在一年內死亡。
  • 快提醒家裡長輩,等到跌倒就晚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事:身體健康的老人,摔了一跤,結果沒過多久就去世了……根據研究的數據顯示,在我國,跌倒是 65 歲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我們的骨骼強度和特點會隨著人的年齡增長而發生改變,而老人的骨骼特點就決定了會讓他們容易產生後髖部和脊柱骨折,一旦發生骨折後,老人就需要長期的臥床,而這種長期臥床更可能誘發肺炎、血栓等致命性問題,增加風險。人老骨頭脆,鞋子要選對許多老年人足部還出現拇指外翻、扁平足、足底板前掌部位老繭數量增多等足部形態變化,因此老年人對鞋子舒適度的要求較高。
  •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
    老人胯骨骨折需要人工關節置換?老年人做髖關節置換有危險嗎?當一腳踩空,發生摔倒、滑倒,身體扭轉倒地,股骨近端就很容易受到損傷,造成股骨頸骨折。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低能量骨折,甚至常常在輕微的外傷後就可發生,這是由於老年人骨質疏鬆的緣故。
  • 雪天路滑 如果不慎向前跌倒用手撐地是最好的方法嗎?
    雪天路滑 如果不慎向前跌倒用手撐地是最好的方法嗎?雪天路滑,如果不慎向前跌倒,用手撐地是最好的方法嗎?以上是螞蟻莊園小課堂12月6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小課堂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正確答案吧!
  •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是什麼意思?該如何預防?骨科醫生告訴你
    此前,一所醫院接收了一位年齡較大的老年人,這位老人是被緊急送往醫院的。這位老人是因為在晚上廁所的時候不小心摔倒,從而導致關節受傷。後來醫生通過檢查,發現老人是髖部骨折,通過醫生的精心治療,老人的恢復情況較好,慢慢的,老人也能夠進行正常的飲食和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