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反腐熱劇佔據了各路媒體的娛樂頭版,更是佔據了百姓家的電視螢屏和日常談資。該劇之所以大火,自然離不開劇中各色人物鮮明真實的塑造。其中公安廳長祁同偉因為其人生的曲折,伴隨著人性的扭曲和黑化,逐漸成為大眾議論的焦點,其墮落軌跡令人唏噓。
寒門出身的祁廳長大富大貴之後,生活之中無處不彰顯出其品味。在某一集中,通過其導師之口,透露出祁廳長閒來最愛品太平猴魁。
作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因其高爽持久的香氣,幽而不洌的猴韻,蒼綠勻潤的色澤,清澈明亮的茶湯,一直受到眾多茶客追捧,能獲得祁廳長的青睞也是自然。
幸運的是,猴魁並非是一款權貴專享的香茗,出身於皖南山村農家的猴魁,不僅僅是民間走親訪友的饋贈佳品,更是眾多家庭茶品中的常客,堪稱是人民的「茗茶」。閒暇時,一張躺椅,一杯清茗,一味蘭香,於雅適中釋放辛勞,放鬆心情,實可謂人民的「茗意」。
太平猴魁出產於黃山腳下的太平縣(今黃山區)。此處山青水秀,雲蒸霞蔚,時聞清泉水叮咚作響,時聞入竹風譁譁輕唱。正是在這樣一個清雅幽靜的絕妙所在,當地勤勞的茶農辛勤勞作,借天地山水造化之靈氣,培育出葉片矯然挺直、氣韻雅致清醇的太平猴魁茶,傳至今已逾百餘年。
在此期間,太平猴魁走出深山,為廣大民眾所認可,屢屢被評為中國名茶之一,自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起,在國際上也多獲讚譽。種種榮譽,離不開勞動人民的辛勤與創新,更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與賞識。
清明已過,又到了猴魁答謝廣大人民厚愛之時。從穀雨起,勤勞的採茶人擇晴日精心採摘芽葉,茶葉經過一道道精密工序處理之後,以挺直舒展的姿態、蒼綠勻潤的色澤、清香怡人的氣韻現於眾人面前。不過今年的猴魁「茗意」如何,還是請人民來品鑑評判吧。
太平猴魁,中國傳統名茶,中國歷史名茶之一,屬於綠茶類尖茶,產於安徽太平縣(現改為黃山市黃山區)一帶,為尖茶之極品,久享盛名。其外形兩葉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隱伏,有「猴魁兩頭尖,不散不翹不捲邊」的美名。茶葉中所含的化學成分達500多種,具有抗菌、抑菌作用、減肥作用、防齲齒、抑制癌細胞等功效。清鹹豐(1859),猴魁先祖鄭守慶就在麻川河畔的山中開出一塊茶園,生產出扁平挺直、鮮爽味醇且散發出陣陣蘭花香味的「尖茶」,冠名「太平尖茶」。現在,猴魁茶界普遍認為「太平尖茶」是太平猴魁的前身。2004年,在國際茶博會上獲得「綠茶茶王」稱號。
產區分布
太平猴魁,產於安徽省黃山市北麓的黃山區(原太平縣)新明一帶,該區低溫多溼,土質肥沃,雲霧籠罩。主產區位於新明鄉三門村的猴坑、猴崗、顏家。尤以猴坑高山茶園所採制的尖茶品質最優。
茶園皆分布在350米以上的中低山,土質多黑沙壤土,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茶山地勢多坐南朝北,位於半陰半陽的山脊山坡。產地低溫多溼,土質肥活,雲霧籠罩。
製造工序
太平猴魁製造分殺青、毛烘、足烘、復焙四道工序。
衝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