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香港歌壇有一對組合叫"達明一派」,他們有一首歌叫《十個救火少年》。十減一得九,九減一得八..
1962年的《椿三十郎》裡有9個救主的青年,遇到了一位浪人,浪人說,是10人,我不想看你們去亂來. ,一段跌宕起伏又生動有趣的故事就此展開。
原來,10個救火少年就缺了一個椿三十郎,笑談了。
《椿三十郎》(1962)是《用心棒》(1961)之後的另一部三船敏郎主演的同一浪人形象電影。
《用心棒》展示了快意江湖的武士的一段佳話,《椿》則開始融入了更高的感悟,或者是作者的哲學。
太太的臨危不懼,危在旦夕仍言白刃不是好刀,不出鞘的才是。
另,後來三船和仲代達矢默然對決時巋然不動,但其身後的武士的裙擺被風吹動,微微揚起,動靜之間,簡單卻又充滿懸念。
最為不同的是影片的最後,三船重複了太太的話,」我和他都是白刃,這很不好。由此進入另一重境界。
「輕用其芒,動即有傷,是為兇器。深藏若拙,臨機取決,是為利器」。
但代價已成,茶花流水去。
《椿三十郎》,猶勝《用心棒》。黑白鏡頭,大工無巧,讓人看了如此舒服。
另:我在看《用》的時候,腦子裡存一種想法,即《殺死比爾》裡的用刀動作概念是從這裡學來的,看了《椿》的最後決鬥的噴血場面後,這種猜測更加明確了。